-
题名单一次绕组电压源型全桥多输入变换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勤
阮新波
周晨
刘福鑫
金科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837003)
青年基金项目(50807024)
+3 种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计划(07-E-0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P2011004)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
文摘
全桥多输入变换器可以实现多个输入源同时或分时向负载传输能量,但每一路输入均需要一个一次绕组。随着输入源数量的增加,一次绕组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使得变压器的制作变得很困难。本文根据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原则,将非隔离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直接替代单输入全桥变换器的输入源,获得了一簇单一次绕组电压源型全桥多输入变换器。该类变换器仅需要一个一次绕组,变压器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制作。本文以两个Buck型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串联构成的单一次绕组双输入全桥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阐述脉冲电压源单元组合和主变换器中开关管开关时序对滤波电感电流脉动的影响,最后通过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
关键词
多输入
脉冲电压源
单一次绕组
电压源型
全桥变换器
-
Keywords
Multiple-input, pulsating voltage source, single-primary-winding, voltage-fed, full-bridge converter
-
分类号
TM215.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一种耦合电感双输入升降压变换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君君
孙凯
吴红飞
曹锋
邢岩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7083)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SKLD12KM04)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针对温差发电模块输出电压宽范围变化并要求电流纹波小的特点,提出一种耦合电感双输入升降压变换器。其前端为两个Boost单元并联实现双输入,再级联Buck单元实现升降压;Boost与Buck电感反向耦合,减少了磁心数目,并且磁心直流磁通相互抵消,减小了磁心体积和损耗,大大提高了变换效率和功率密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和调制策略以实现分布式MPPT及宽输入电压范围各种工作模态间的平滑切换。详细分析了变换器工作原理和耦合电感特性,搭建了一台450W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
关键词
双输入
升降压变换
耦合电感
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
-
Keywords
Double-input,step-up/-down,coupled inductors,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DMPPT)
-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Boost型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多输入全桥变换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程慕宇
王勤
肖岚
王蕾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源学报》
2012年第1期64-70,共7页
-
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资助(NP2011004)
-
文摘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以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了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全桥型MIC的电路拓扑系统生成方法,介绍其控制原则和电路特点。在所生成的单原边绕组隔离电流源型MIC中,变压器只有一个原边绕组,与传统多原边绕组电流源型MIC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等优点,既可以单独向负载供电又可以同时向负载供电。变换器前级采用电流源型结构,输入电流连续且脉动小,可有效延长光伏电池、燃料电池等的使用寿命。以Boost型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双输入全桥型变换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
-
关键词
多输入
单原边绕组
电流源型
全桥变换器
-
Keywords
multiple-input
single primary winding
current-fed
full-bridge converter
-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高增益单级升压逆变器的恒定最大增益控制策略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周玉斐
黄文新
赵健伍
赵萍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9-18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70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10B_101Z)资助项目
-
文摘
高增益单级升压逆变器与传统Z源逆变器相比具有更高增益、升压变换的能力等优点,但基于简单升压控制的高增益单级升压逆变器存在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大以及电感电流纹波大的缺陷。本文将恒定最大增益控制策略应用于高增益单级升压逆变器,与简单升压控制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小功率器件和电容的电压应力以及电感电流纹波,并对这两种控制策略应用于高增益单级升压逆变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恒定最大增益控制的优点。
-
关键词
逆变器
单级
高增益
脉宽调制
电压应力
电流纹波
-
Keywords
Inverter,single-stage,high step-up,PWM,voltage stress,current ripple
-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应用功率加权表决的逆变器并联同步控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马运东
王爽
王芳
王俊琦
季晓兰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系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5,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210303)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BA2008001)资助项目
-
文摘
并联技术可以实现高可靠、大功率、冗余供电。其中同步控制是实现逆变器并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争主同步方式存在缺陷,容易引起误触发动作从而引发系统故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加权的逆变器或UPS模块并联表决同步控制方法,通过加权表决,在实现逆变器模块同步时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简单可靠,只要并联模块在该方法下采用相同的电压调节方式,就能够实现包括:可以是功率不一定相等的各种模块,可以是开关频率不一定相同的各种模块,甚至在理论上讲可以是无限多个各种模块并联运行,从而实现广泛意义的逆变器并联。
-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
同步控制
UPS
功率加权
-
Keywords
Inverter
paralle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UPS
weight of the power
-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一族开关电容调节器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顾玲
金科
曹文静
阮新波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16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7038)
霍英东教育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31056)
+2 种基金
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基金(DREG20090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S2010235)
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
文摘
传统的PWM直流变换器由于电感的存在,限制了能量传递速度。而开关电容变换器中不存在电感,能量通过电容直接传递,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但其输出电压受电路结构限制不可调节,且开关瞬间有很大的冲击电流。本文采取将以上两种变换器进行复合的思路,分离出一族基本的开关电容单元和开关电感单元,将这两种单元进行两两组合,推导出了一族开关电容调节器。变换器同时具备开关电容模态和开关电感模态,采用电容作为传递能量的元件,因此具有动态响应快的优点。开关电感模态使其克服了传统开关电容变换器输出电压不可调的缺点,通过改变占空比即可调节输出电压。在实验室完成了一台基于其中一个变换器拓扑的1.2V/130A输出的电压调节模块原理样机,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关键词
开关电容变换器
PWM变换器
开关电容基本单元
开关电感基本单元
-
Keywords
Switching capacitor converter
PWM converter
switching capacitor basic cells
switching inductor basic cells
-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
-
题名应用扰动观测器的定桨距风力机转速控制
- 7
-
-
作者
马运东
胡祖荣
王芳
王俊琦
邢岩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4,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07CB210303)~~
-
文摘
目前,定桨距风力机在大功率应用场合采用恒速运行,若能采用变速控制,则可大大提高风能利用率。由于气动转矩与转速、风速间的非线性关系影响,在高风速区定桨距变速风力机的转速系统已变成一个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提出采用扰动观测器对气动转矩进行估计和补偿,以消除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使系统变成一个稳定的线性系统,并基于RT-LAB半实物实验平台设计了风力机的转速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设计风速范围内稳定运行,机组完全依靠应用扰动观测器的变速控制就能同时实现低风速区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高风速区的恒功率控制。
-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定桨距风力机
转速控制
扰动观测器
-
Keywords
wind power generation
fix-pitch wind turbine
speed control
disturbance observer
-
分类号
TM6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8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
-
题名有限字长对滑动窗DFT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 8
-
-
作者
刘华吾
胡海兵
邢岩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31,共10页
-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研究项目资助(BY2014003-12)
-
文摘
滑动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具体数字实现过程中,有限字长效应引入的误差会被累积和放大,易造成系统发散和不稳定。针对该问题和现象,应用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详细分析了信号量化噪声、旋转因子量化误差及数学运算舍入误差对滑动窗DFT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舍入误差所引入的直流分量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了解决此不稳定问题,提出两种通过交换运算次序来消除误差累积和放大的解决方案,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有限字长效应
滑动窗DFT
稳定性
舍入误差
-
Keywords
Finite-word-length effects
sliding DFT
stability
rounding errors
-
分类号
TM935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