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9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坤朋 杨文昊 +4 位作者 李文博 柴毅 姚娟 黄晓峰 王彤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特特点。随后,从自主状态感知、自主故障诊断、自主评估预测、自主运维决策及自主学习更新5个关键维度,系统综述了该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实际应用案例。最后,针对当前面临的运维人员不可达、先验知识不完备、资源配置不充分等挑战,提炼并展望了跨时空数据融合、可信任可解释诊断、知识迁移预测、云边协同决策及持续增量学习等未来发展趋势,为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自主智能运维 自主状态感知 自主故障诊断 自主评估预测 自主运维决策 自主学习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航天器编队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
2
作者 任好 马亚杰 +1 位作者 姜斌 刘成瑞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5,共12页
针对可能由不确定干扰和网络攻击引起的通信链路故障的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最优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描述编队协同控制的性能函数,将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问题等效转换为零和微分博弈模型.采用Hamilto... 针对可能由不确定干扰和网络攻击引起的通信链路故障的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零和微分博弈的最优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描述编队协同控制的性能函数,将通信链路故障容错控制问题等效转换为零和微分博弈模型.采用Hamilton-Jacobi-Isaacs(HJI)方程和极小极大原则设计博弈中的优化解,并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对其进行在线逼近,以获得编队的最优容错控制策略,保证航天器通信链路故障下的在轨稳定性和最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分布式最优容错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动态规划 通信链路故障 容错控制 航天器编队控制系统 零和微分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发展研究
3
作者 邵凌云 张卓然 +3 位作者 高华敏 黄维康 薛涵 徐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8,共14页
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开启了航空领域新一轮创新与变革热潮,是推进航空业绿色发展、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论述了国内外电动航空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电能航空动力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明晰了我国电动航空器研制所面临的技... 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开启了航空领域新一轮创新与变革热潮,是推进航空业绿色发展、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论述了国内外电动航空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电能航空动力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明晰了我国电动航空器研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进一步梳理了电能航空动力四大关键技术:长寿命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高效高功重比电机推进技术、能量综合管理技术和高升阻比气动布局设计技术,分析了各关键技术的产业特征和研究现状,阐明了各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基础技术问题;构建了电能航空动力飞机性能评估模型,分析了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功率密度、电机效率和飞机升阻比等关键技术参数对电动航空器性能的影响,评估了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在轻小型城市空运飞机、区域通勤飞机和小型支线飞机上的工程实用性。研究建议,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发展应充分利用我国拥有的新能源产业的技术积累和先进工业基础,考虑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高效能推进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现有性能与未来提升需求,以城市空运、区域通勤、支线飞机为路径制定发展战略规划,逐步拓展电能航空动力技术在民航运输中的应用,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航空动力 电动航空器 电推进 绿色航空 储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用测控装置 被引量:2
4
作者 闵莹 孔祥军 经亚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4-46,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用测控装置,重点介绍了CPU主模板中PLC模块的实现。整个装置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模件数量。装置还可在线实时组态,真正实现可编程(PLC)控制功能与传统测控功能的完全融合。灵... 介绍了一种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用测控装置,重点介绍了CPU主模板中PLC模块的实现。整个装置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各模件数量。装置还可在线实时组态,真正实现可编程(PLC)控制功能与传统测控功能的完全融合。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 通用 正实 CPU 实时 模件 可扩展性 测控装置 PLC 可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油冷三级式无刷发电机流固耦合传热研究及散热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进才 李涵琪 +3 位作者 张卓然 李立强 王一未 廖晨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30-7044,共15页
航空三级式无刷发电机具有高电负荷、高磁负荷、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导致损耗大和散热困难,因此精确的温度场分析和高效的散热是实现航空三级式无刷发电机高功率密度设计和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该文首先以喷油冷却三级式无刷发电... 航空三级式无刷发电机具有高电负荷、高磁负荷、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导致损耗大和散热困难,因此精确的温度场分析和高效的散热是实现航空三级式无刷发电机高功率密度设计和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该文首先以喷油冷却三级式无刷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级电机损耗的组成与分布特性。构建了考虑到气液两相流的三维全域流固耦合模型,深入探究油气两相混合分布状态。建立三级式无刷发电机温度场模型,研究了各级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局部热点分布特性。然后提出一种转子集成甩油盘的散热优化方法,对比研究了优化方法对冷却油分布规律和散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机最高温升从71.9℃降到了62.6℃。最后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流固耦合传热研究的精确性和散热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式无刷发电机 温度场 散热 喷油冷却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航空器目标跟踪算法
6
作者 何文韬 陈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10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航空器目标跟踪算法,对航空器运动状态进行估计。首先,为了解决带宽受限问题,传感器的测量信息仅在满足随机事件触发条件时发送给局部估计器。其次,考虑事件触发机制对于状态更新和估计误差协方差更新的影响,... 设计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航空器目标跟踪算法,对航空器运动状态进行估计。首先,为了解决带宽受限问题,传感器的测量信息仅在满足随机事件触发条件时发送给局部估计器。其次,考虑事件触发机制对于状态更新和估计误差协方差更新的影响,局部估计器采用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得到局部状态估计。此外,利用快速协方差交叉方法融合局部估计器的状态估计,得到目标的融合状态估计。最后,对一个航空器目标跟踪实例进行仿真实验,该算法在取得与UKF算法接近的估计效果时通信次数降低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 带宽受限 无迹卡尔曼滤波 快速协方差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自动上/下线飞行跟踪控制
7
作者 卓浩泽 王志永 +3 位作者 李泰霖 杨忠 蒋圣超 王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和跨越大等特点,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通过人工或爬线机器人完成,存在作业风险高、机器人上线难度大等问题。针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可以通过飞行挂线完成输电线路断股...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和跨越大等特点,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现有的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通过人工或爬线机器人完成,存在作业风险高、机器人上线难度大等问题。针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可以通过飞行挂线完成输电线路断股修复任务的飞行机器人,设计自适应模糊自抗扰(adaptive fuzzy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FADRC)控制器,确保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飞行上/下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提高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断股修复 飞行机器人 自动上/下线 飞行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学实验室通用材料管理模式对比与启示
8
作者 李星 刘开达 +1 位作者 刘巧珏 张志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2,237,共4页
实验室的安全、高效管理有助于保障实验顺利开展,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发展。高校各学科实验通用材料的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环节。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从采购审批、存放管理和后处理等方面,对比了其在实验室通用材料管理模式中与... 实验室的安全、高效管理有助于保障实验顺利开展,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发展。高校各学科实验通用材料的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环节。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从采购审批、存放管理和后处理等方面,对比了其在实验室通用材料管理模式中与国内高校的不同,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国内高校实验室在该方面的管理现状,给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可为国内高校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通用材料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飞行器集群自主控制: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任务分配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斌 马亚杰 薛舒心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59,共18页
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下异构无人飞行器集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分布式任务预分配和重分配方法.考虑时效性、同时性等耦合约束条件,引入准确的能耗模型建立任务分配模型,利用联盟形成博弈将任务分配问题转化为联盟划分问题,... 针对复杂多约束条件下异构无人飞行器集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分布式任务预分配和重分配方法.考虑时效性、同时性等耦合约束条件,引入准确的能耗模型建立任务分配模型,利用联盟形成博弈将任务分配问题转化为联盟划分问题,并设计一种无故障条件下的分布式任务预分配方法,降低任务分配求解的复杂度,同时提高最终解的平均质量;进一步,针对无人机故障问题,准确分析健康无人机的运动模型,合理划分重分配范围,基于任务预分配结果设计重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分布式任务预分配与重分配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形成博弈 异构无人机集群 任务分配 重分配 无人机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TECS算法领航模式无人机编队制导律设计
10
作者 王惠方 李继广 +2 位作者 陈欣 李二博 陈祉昂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在编队飞行任务中,跟随者无人机需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领航无人机状态的突变,同时满足防碰撞和队形保持的严格要求。这些因素对航迹跟踪精度、速度控制、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以及速度调节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针对编队制导控... 在编队飞行任务中,跟随者无人机需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领航无人机状态的突变,同时满足防碰撞和队形保持的严格要求。这些因素对航迹跟踪精度、速度控制、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以及速度调节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针对编队制导控制的复杂需求,在L1横向制导律和总能量制导律的经典框架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与优化。为应对风扰动对飞行性能的影响,构建了风扰动运动模型,并结合了总能量制导律的控制需求。通过仿真分析与飞行试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制导律方案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制导 L1算法 TECS 空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和磁力式重力场的多点力触觉再现系统
11
作者 陆熊 雷雄文 +2 位作者 章传龙 吴云龙 宋爱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3-610,共8页
力触觉再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人机交互的质量,拓宽人机交互的应用领域。针对现有力触觉再现往往仅提供单一力觉或触觉再现的局限性,以及面向人手灵巧操作的交互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触觉和磁力式重力场的多点力触觉再现系统。该... 力触觉再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人机交互的质量,拓宽人机交互的应用领域。针对现有力触觉再现往往仅提供单一力觉或触觉再现的局限性,以及面向人手灵巧操作的交互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触觉和磁力式重力场的多点力触觉再现系统。该系统由基于振子的触觉再现模块,电磁铁阵列重力场再现模块,人手位置检测模块,穿戴于操作者大拇指、食指、中指的3个指尖振动和重力感知模块组成。基于Ansys Maxwell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了以3×3的电磁铁阵列为基本单元的反向电流激励模式,进一步提出三维位置自适应的重力场激励算法,实现了7 cm×7 cm×20 cm范围内的振动触觉反馈和重力场感知。开展了6人参与的多模式物品抓取和放置实验。相对无力触觉反馈模式,提供振动和重力场力触觉反馈时的平均任务用时减少了44%,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多点力触觉再现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力触觉再现 振动触觉再现 磁力式重力场再现 物品抓取和放置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自主探索改进视点生成与视点图优化方法
12
作者 吕品 刘威 +3 位作者 王研 温烨贝 王雨纯 赖际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2-679,共8页
现有探索算法视点生成盲目性强,且在复杂环境中迭代时间长、算力消耗大。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全局图的冗余节点增多,内存占用增加,路径规划的复杂度也会大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主探索改进视点生成与视点图优化方法... 现有探索算法视点生成盲目性强,且在复杂环境中迭代时间长、算力消耗大。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全局图的冗余节点增多,内存占用增加,路径规划的复杂度也会大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主探索改进视点生成与视点图优化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边界簇引导的视点生成策略,在边界簇附近集中生成少量高探索价值视点,并在自由区域均匀采样,提高了视点生成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将萤火虫优化方法从点吸引扩展到线吸引,提高视点安全性。然后,提出基于扩展视点信息结构的全局视点图更新与维护方法,根据视点信息快速清除无用视点并提取引导视点,精简全局图规模的同时优化重规划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视点生成阶段使耗时降低67.9%、算力消耗减少18.2%,并将视点平均安全距离提升43.8%;在全局图维护与重规划阶段实现节点数量减少13.2%、边数量缩减79.8%,为低算力小型化无人机自主探索任务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探索 视点生成 图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
13
作者 安少亮 吴庆 +2 位作者 王博彦 徐义轩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7,共12页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推导了环形绕组直流电阻的表达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详细证明了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环形绕组内外径之比的约束条件,并给出了考虑绕组间隙的绕组宽度修正公式,揭示了电流密度有效值与绕组损耗同时最优的内在联系。最后,基于六路绕组输出反激变换器的标准型号磁心,采用两种绕组宽度排布方法对变压器的电流密度、绕组损耗和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PCB绕组宽度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变压器 绕组内外径等比 电流密度 数学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14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临界连续控制策略
15
作者 马帅旗 张力蕾 +2 位作者 高思远 任思嘉 贺海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8-2816,共9页
为了解决四开关Buck-Boost(four-switch Buck-Boost, FSBB)变换器四边形电感电流控制策略中电感电流有效值和峰值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控制策略,通过将现有四边形电感电流控制策... 为了解决四开关Buck-Boost(four-switch Buck-Boost, FSBB)变换器四边形电感电流控制策略中电感电流有效值和峰值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控制策略,通过将现有四边形电感电流控制策略中不传输功率的续流阶段缩短至零,以降低电感电流有效值和峰值。首先,分析了FSBB变换器工作模态和电感电流在不同模式下的电流波形;其次,分析了FSBB变换器在全工况实现软开关的约束条件,获得电感电流的取值规则;接着,分析了不同模式下电感电流的变化情况,给出了临界连续模式下的控制方法,在输入输出压差较小时,通过提高第一阶段或第三阶段的占空比来提高输出功率,在输入输出电压压差较大时,使FSBB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临界连续状态,有效地降低电感电流有效值和峰值;最后,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提BCM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且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BB变换器 软开关 临界连续模式 电感电流有效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弘珺 郁专 谢少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66,共11页
CLLC谐振变换器可实现双向功率传输,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但传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步骤繁琐,需迭代多次才能取得合适的功率电路参数。为此,深入分析双向CLLC变换器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提出1种新的参数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全工作范... CLLC谐振变换器可实现双向功率传输,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但传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步骤繁琐,需迭代多次才能取得合适的功率电路参数。为此,深入分析双向CLLC变换器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提出1种新的参数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全工作范围软开关、设计指标约束及高效率优化条件,缩小设计参数的可选范围,优化设计步骤,有效减少了变换器参数设计过程的复杂度。结合工业场合下48~380 V/kW双向直流变换应用需求,给出了具体的参数设计步骤和结果,并研制出了样机,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LC谐振变换器 参数设计 软开关 双向直流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舰载机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仁地 江驹 +1 位作者 张哲 刘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5-2175,共11页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 针对舰载机自动着舰过程中受甲板运动及舰尾流扰动很容易发生触舰危险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直接升力控制方法。PPO控制器以俯仰角、高度、航迹倾斜角、俯仰角速率、高度误差和航迹倾斜角速率等6个状态变作为输入,以襟翼的舵偏角增量作为输出,实现舰载机在着舰时航迹倾斜角的快速响应。与传统控制器相比,PPO控制器中的Actor-Critic框架大大提高了控制量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参数优化的难度。仿真实验基于MATLAB/Simulink中的F/A-18飞机动力学/运动学模型。利用PyCharm平台上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环境,通过UDP通信实现2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动态误差小的特点,能够将着舰的高度误差稳定在±0.2 m以内,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自动着舰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直接升力控制 UDP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的行驶稳定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枫林 陈腾飞 +2 位作者 游雨龙 王瑾元 汤迎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针对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跟踪效果以及车辆稳定性这一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上下两层的控制框架。其中上层控制框架中设计了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和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横... 针对分布式无人车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跟踪效果以及车辆稳定性这一多目标控制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上下两层的控制框架。其中上层控制框架中设计了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和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横摆力矩控制器,以权值切换函数协调两个控制量输出,在减小路径跟踪横向偏差的同时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响应特性;在下层控制中,设计了基于稳定性滑转率控制和基于确定性力矩的四轮力矩最佳分配方式,用于执行上层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控制需求,避免无人车产生侧滑并精确把控无人车上层架构所需求的横摆力矩,以保证无人车行驶的稳定性。通过在CarSim/Simulink进行仿真及实车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无人车 路径跟踪 自适应模糊PID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误差法的无人机安全控制器设计
19
作者 姜燕 王道波 +1 位作者 柏婷婷 张莹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具备安全性的无人机控制器是保障无人机作战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控制器能够在安全的界限范围内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无人机的安全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对无人机的闭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采用非参数预测误差估计的方法对闭... 具备安全性的无人机控制器是保障无人机作战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控制器能够在安全的界限范围内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无人机的安全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对无人机的闭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并采用非参数预测误差估计的方法对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模块进行辨识,以证明辨识得到的模型与实际模型无偏;其次,阐明了无人机安全性的含义,并在闭环控制系统的辨识模型的基础上,对无人机的安全控制器进行了设计;最后,以无人机飞行姿态角中的俯仰通道为例,对安全控制器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无人机安全控制器的有效性,能够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闭环控制系统 安全性 控制器 预测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电气负载管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傅大丰 杨善水 +1 位作者 严仰光 刘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8,共6页
飞机配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高飞机的供电质量、飞机完成任务的概率以及飞机自身的安全性 ,减少体积重量及全周期费用 ,使我国飞机配电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就某型双发动机战斗机对电气负载自... 飞机配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高飞机的供电质量、飞机完成任务的概率以及飞机自身的安全性 ,减少体积重量及全周期费用 ,使我国飞机配电技术上一个新台阶。本文就某型双发动机战斗机对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了一种电气负载管理优先级设置方法 ,建立了电气负载的控制方程和电气负载的电源请求方程。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电气负载自动管理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负载管理技术 电源请求方程 优先级 飞机自动配电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