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振宁的科学研究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政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杨振宁教授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在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同科学研究的艺术是分不开的。本文分析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与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第二,科学研究中的风格和tast... 杨振宁教授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在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同科学研究的艺术是分不开的。本文分析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与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第二,科学研究中的风格和taste;第三,科学研究方向的选择。该文无论是对年青的研究生还是对成熟的学者从事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物理学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许箫迪 王子龙 +1 位作者 孙春飞 俞悦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45-148,共4页
通过建立设租寻租行为模型,认为只要存在政府干预,市场中的“经济人”就可能投入资源以获得事实上由于官方限制而得以被保护的边际利润。治理寻租行为的主要举措是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适当提高政府官员的待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 寻租行为 政府干预 设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定位二题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莲花 余恩荣 《学海》 1998年第6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市场定位 潜在消费者 差异优势 产品差异化 选择目标市场 营销组合 目标消费群 目标消费者 文化品格 隐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业监督法律制度建构:正当性、属性及其边界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志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同业监督克服了产品信息不对称障碍,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着独特作用,这是建构产品质量同业监督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法确立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消费者监督和社会监督三元监督体系。无... 同业监督克服了产品信息不对称障碍,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着独特作用,这是建构产品质量同业监督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法确立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消费者监督和社会监督三元监督体系。无论是从宪法渊源看还是从法律渊源看,我国并未明确肯定同业监督,亦未明确禁止同业监督,而是将其蕴含在社会监督之中。同业监督权不属于国家公权,亦不属于企业私权,而是属于社会性权利。同业监督权极易被滥用并异化为商业诋毁手段,从而危害市场竞争秩序。我国要通过法律制度创新明确同业监督的合法性,通过修改我国《产品质量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建同业监督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同业监督 信息不对称 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学革新的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恩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前正在展开的对中国经济学的革新是循着两个方向展开的。本文循经济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向比对、评论和反思 ,认为两个方向各存在关乎经济学本质的缺陷 ,不利于将来我国经济学的创新 ,进而论证了应在坚持劳动价值... 目前正在展开的对中国经济学的革新是循着两个方向展开的。本文循经济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通过对上述两个方向比对、评论和反思 ,认为两个方向各存在关乎经济学本质的缺陷 ,不利于将来我国经济学的创新 ,进而论证了应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 ,正视和承认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现实 ,按照“暗物质”生产领域的特点和规律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并把它贯穿于经济学的始终。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取自然科学之有用成果 ,对市场经济中资本、劳动、消费品、服务等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 ,探求其可辨别、可测量的选择范围的做法 ,在传统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的内容 ,建立既有符合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伦理规范性 ,又对市场中各个要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具有认识力的 ,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暗物质生产 不可见物质 效用价值论 西方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是高校科技产业的选择——从德国染料工业的发展看高校的科技产业
6
作者 张怀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7-561,共5页
德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高校的科技产业只有依据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当前要借助股份制的改造理顺高校与科技产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并获得充分的金融保障。高校的科技产业应当在高技术领域选择突破口,进行不断的技... 德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高校的科技产业只有依据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当前要借助股份制的改造理顺高校与科技产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并获得充分的金融保障。高校的科技产业应当在高技术领域选择突破口,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这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 印染工业 科技产业 德国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