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飞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陆洋 高正 +1 位作者 黄文明 黄一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确定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辛宏、高正通过模型试验得出的理论涡环边界线 ,研制开发了一套涡环状态边界的机载测试设备 ,制定了一套飞行试验方案 ,在 R2 2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试验。通过试飞 ,明确... 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确定对直升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辛宏、高正通过模型试验得出的理论涡环边界线 ,研制开发了一套涡环状态边界的机载测试设备 ,制定了一套飞行试验方案 ,在 R2 2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试验。通过试飞 ,明确了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的首要特征现象是机头开始出现航向摆动 ,摸清了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后的一些运动规律。通过对试飞数据的处理 ,得到了实测涡环边界线以及对应的临界垂直下降率和安全下滑角。本文首次提出了涡环状态过渡区的概念 ,指出当直升机进入过渡区时应立即顶杆增速 ,便可有效改出涡环状态。同时也得出结论 ,直升机一旦陷入涡环状态 ,如不施加有效操纵是不会自行退出的 ,并且愈来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涡环 飞行试验 旋翼 涡环状态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技术的若干新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呈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7-614,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某些新趋势和新成果,主要包括带弹性铰的铰接式桨毂和无轴承桨毂等新型桨毂;桨叶专用翼型及桨尖形状的发展、桨叶平面形状优化;涵道尾桨和无尾桨等新型反扭矩系统;高阶谐波控制、主动控制襟翼、结构响... 综述了近年来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某些新趋势和新成果,主要包括带弹性铰的铰接式桨毂和无轴承桨毂等新型桨毂;桨叶专用翼型及桨尖形状的发展、桨叶平面形状优化;涵道尾桨和无尾桨等新型反扭矩系统;高阶谐波控制、主动控制襟翼、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等直升机振动控制新技术;复合材料在旋翼、机身上的应用及其对直升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文中着重介绍这些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桨毂 无尾桨 主动控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停状态直升机剪刀式旋翼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维芹 徐国华 梅卫胜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研究剪刀式旋翼的气动特性 ,在 2m直升机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了新研制的高精度旋翼天平和扭矩天平测量系统以及动态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作为对比 ,笔者首先针对普通尾桨进行了试... 为了研究剪刀式旋翼的气动特性 ,在 2m直升机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了新研制的高精度旋翼天平和扭矩天平测量系统以及动态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作为对比 ,笔者首先针对普通尾桨进行了试验 ,给出了旋翼拉力和扭矩随总距角变化的试验结果。然后 ,着重进行了剪刀式旋翼的试验 ,测量了旋翼的拉力和扭矩随不同的剪刀角的变化 ,并对不同旋翼间距对旋翼拉力和扭矩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剪刀式旋翼的剪刀角和旋翼间距影响尾桨拉力大小 ,但对扭矩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式旋翼 扭矩 直升机 悬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旋翼——一种极有前途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柏京兆 顾仲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翼控制振动的基本问题,指出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卓越潜能、极具应用前景的直升机振动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振动 主动控制 智能旋翼 后缘附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的主要载荷研究
5
作者 萧秋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0-665,共6页
论述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的主要载荷研究问题。(1)设计规范研究:主要讨论国内外无人直升机尚无设计规范的情况下,载荷问题的处理与应用;(2)静强度载荷研究:通过机体结构强度计算及全机静力试验,论及静载荷下全机的强度与刚度... 论述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的主要载荷研究问题。(1)设计规范研究:主要讨论国内外无人直升机尚无设计规范的情况下,载荷问题的处理与应用;(2)静强度载荷研究:通过机体结构强度计算及全机静力试验,论及静载荷下全机的强度与刚度品质;(3)全机振动特性与响应研究:通过机体动力特性计算,动力特性试验及振动水平测试论及全机振动与响应特性;(4)着陆载荷研究:通过撬式起落架功量计算分析,落震试验论及全机着陆载荷特性。本文是对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的主要载荷研究成果与研制经验的综合评估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设计规范 强度试验 无人驾驶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景根 高正 徐国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应用先进的自由尾迹分析方法 ,对旋翼 /机身的气动干扰进行了计算。该方法建立在桨叶的二阶升力线模型、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机身的源面元模型、旋翼的配平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迭代旋翼 /尾迹在机身上的诱导速度和机身在桨盘平面、... 应用先进的自由尾迹分析方法 ,对旋翼 /机身的气动干扰进行了计算。该方法建立在桨叶的二阶升力线模型、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机身的源面元模型、旋翼的配平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迭代旋翼 /尾迹在机身上的诱导速度和机身在桨盘平面、尾迹定位点的诱导速度 ,形成一个全耦合的综合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 ,采用“数值解 -分析解匹配”的方法建立了一贴近涡 /面干扰模型来计入机身对尾迹畸变的影响。作为算例 ,分别计算了旋翼 /机身组合状态机身上的定常、非定常压强分布和气动载荷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气动干扰 尾流干扰 自由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的自由尾迹计算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国华 王适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应用时间步进方法,建立了一个前飞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该模型采用圆弧涡元作为基本涡元,并依据自由尾迹涡线确定远尾迹形状以使远尾迹更接近实际和自由。为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分别以UH-1和H-34两种直升机旋翼为算例,计... 应用时间步进方法,建立了一个前飞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该模型采用圆弧涡元作为基本涡元,并依据自由尾迹涡线确定远尾迹形状以使远尾迹更接近实际和自由。为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分别以UH-1和H-34两种直升机旋翼为算例,计算了不同前飞状态的自由尾迹形状,展示出小速度时尾迹畸变和叶尖涡卷绕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自由尾迹分析,对前飞桨叶气动载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计及尾迹畸变对改进载荷计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自由涡 直升机 空气动力载荷 前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顾仲权 杨景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4-678,共5页
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动力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回答在改型设计中“增装的液压泵与交流发电机对原型直升机传动链的扭转振动特性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阻抗匹配法进行分析,导出各子系统... 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动力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回答在改型设计中“增装的液压泵与交流发电机对原型直升机传动链的扭转振动特性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阻抗匹配法进行分析,导出各子系统的动刚度表达式,对X型直升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并与原型机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扭转振动 动刚度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九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强 张晓谷 杨延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53,共10页
本文推导了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中的当量质量、当量刚度与当量阻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机体动力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当量地面共振二维模型计算了直一九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地面共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体阻尼与旋翼... 本文推导了直升机地面共振当量模型中的当量质量、当量刚度与当量阻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机体动力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当量地面共振二维模型计算了直一九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地面共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体阻尼与旋翼阻尼各自对直-九直升机地面共振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未国产化的直-九直升机在使用范围内不会发生地面共振,这与直一九宜升机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所用计算模型及计算机程序可直接用于直-九直升机国产化中地面共振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动力稳定性 共振 当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机身非定常气动干扰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景根 徐国华 王适存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2000年第3期18-24,共7页
一个计算旋翼/机身/尾迹间非定常气动干扰的分析方法是建立在二阶升力线/全展自由涡模型和机身面元模型基础之上的。通过迭代机身在桨盘平面、尾迹定位点的诱导速度和旋翼/尾迹在机身表面的诱导速度,形成一个耦合的分析模型。在分析中... 一个计算旋翼/机身/尾迹间非定常气动干扰的分析方法是建立在二阶升力线/全展自由涡模型和机身面元模型基础之上的。通过迭代机身在桨盘平面、尾迹定位点的诱导速度和旋翼/尾迹在机身表面的诱导速度,形成一个耦合的分析模型。在分析中计入了非定常项。作为算例,对两种孤立机身表面的平均压强系数分布以及旋翼机身组合体中机身表面的非定常压强系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尾迹 自由涡 非定常气动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Z-1 直升机旋翼桨叶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华明 彭宁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93-698,共6页
从气动、动力学和结构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直升机旋翼桨叶设计的一般要求,分析了桨叶扭转角、平面形状、桨尖形状等参数对直升机性能、旋翼气动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WZ-1无人驾驶直升机的使用要求对其旋翼桨叶进行了初步... 从气动、动力学和结构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直升机旋翼桨叶设计的一般要求,分析了桨叶扭转角、平面形状、桨尖形状等参数对直升机性能、旋翼气动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WZ-1无人驾驶直升机的使用要求对其旋翼桨叶进行了初步设计,给出了桨叶的构形和“共振图”。本文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其他直升机的旋翼桨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旋翼桨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机动性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正 孙传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6-673,共8页
提出了直升机机动性的定性解释和定量评价参数,讨论了机动性对直升机效能的意义,论述了机动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动性的设计参数,介绍了美军陆航设计标准中对直升机在频域响应方面的要求和试飞验证规定。文中举例分析了发动机... 提出了直升机机动性的定性解释和定量评价参数,讨论了机动性对直升机效能的意义,论述了机动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动性的设计参数,介绍了美军陆航设计标准中对直升机在频域响应方面的要求和试飞验证规定。文中举例分析了发动机/旋翼集成控制系统对提高机动性、改善飞行品质的应用,并指出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将对今后提高直升机的机动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操作性 设计参数 自动控制系统 机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 21 世纪的直升机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适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1-606,共6页
首先说明了发展直升机的难点,即相对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来说,不仅需要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而且旋翼的技术问题更为复杂。其次,综述世界上直升机应用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包括亚太地区的潜在市场,并分别用图线表示军用和民用直升... 首先说明了发展直升机的难点,即相对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来说,不仅需要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而且旋翼的技术问题更为复杂。其次,综述世界上直升机应用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包括亚太地区的潜在市场,并分别用图线表示军用和民用直升机从1990年-1995年的实际年销售量及1996年-2010年的估计销售量。接着,介绍了美国21世纪的军民两用直升机的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目前在空气动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最后,展望直升机的发展远景,提出直升机既是一种“万用”,又是一种“万岁”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观点,并指出我国发展直升机在宣传中和技术方面应做的努力和兴旺的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悬停时涵道尾桨的需用功率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4-78,共5页
涵道尾桨是将一螺桨置于直升机尾斜梁的涵道中,通过改变螺桨叶片的安装角实现直升机的航向操纵。为了弄清涵道尾桨的拉力(或推力)和需用功率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R·Kriebel关于薄圆柱涵道螺旋桨的研究结果,用叶栅理论... 涵道尾桨是将一螺桨置于直升机尾斜梁的涵道中,通过改变螺桨叶片的安装角实现直升机的航向操纵。为了弄清涵道尾桨的拉力(或推力)和需用功率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R·Kriebel关于薄圆柱涵道螺旋桨的研究结果,用叶栅理论分析了涵道尾浆的气动特性,并将动量理论、叶素理论和叶栅理论结合起来,推导出直升机悬停时的涵道尾浆的需用功率计算公式。最后计算了SA365N直升机涵道尾浆和Bell-222直升机常规尾桨在产生相同拉力时的需用功率,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直升机尾桨 管道风扇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面流场对直升机着舰时悬停操纵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传伟 高正 孙文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用N-S方程对某型军舰舰面流场流态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采用实验数据修正计算结果,并将计算得到的流场叠加到某无人直升机旋翼流场中,初步研究了由于机库等钝体存在而引起的“陡壁”效应对直升机舰面起降时操纵量的影响。最后的计算结... 用N-S方程对某型军舰舰面流场流态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采用实验数据修正计算结果,并将计算得到的流场叠加到某无人直升机旋翼流场中,初步研究了由于机库等钝体存在而引起的“陡壁”效应对直升机舰面起降时操纵量的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飞行甲板上方由于机库存在引起的垂向气流及其分布对舰载直升机悬停操纵特性影响较大,而侧向分量影响较小。文中着重建立适于工程应用的甲板流场计算简化方法,以用来方便地确定甲板流场和无人直升机着舰时的操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着舰 上舰 船舶甲板 舰面流场 悬停 操纵
全文增补中
共轴式直升机飞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海涛 郭才根 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8-643,共6页
从总体设计角度,对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的悬停和前飞性能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工程实用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程序,计算了算例。特别在悬停状态下,根据滑流理论,考虑了双旋翼的相互气动干扰,经过合理的简化、推导和求解,... 从总体设计角度,对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的悬停和前飞性能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工程实用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程序,计算了算例。特别在悬停状态下,根据滑流理论,考虑了双旋翼的相互气动干扰,经过合理的简化、推导和求解,得到了适合不同旋翼间距的悬停性能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旋翼实验台上进行了双旋翼气动特性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满足直升机总体设计要求,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共轴式 飞行性能计算 总体设计 悬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纤传感测量的直升机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文 夏品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载荷识别的传统技术具有测量信/噪比低、不易分布式识别等缺点,基于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分布测量应变和模态分析的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理论,然后进行了悬停状态下... 针对直升机旋翼载荷识别的传统技术具有测量信/噪比低、不易分布式识别等缺点,基于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分布测量应变和模态分析的旋翼桨叶分布载荷识别理论,然后进行了悬停状态下模型旋翼桨叶的光纤传感测量,最后应用建立的识别理论,识别出了模型旋翼桨叶沿径向分布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桨叶 分布载荷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建筑结构风振自适应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扣根 陈晞 +1 位作者 顾仲权 顾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对基于惯性质量型作动器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前馈控制方法用于柔性建筑结构风振控制进行了研究,涉及建模、控制律设计、数字仿真直至风洞模型试验等各个方面。针对柔性建筑结构风振控制的特点,设计与制造了主动式惯性质量型作动器,提... 对基于惯性质量型作动器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前馈控制方法用于柔性建筑结构风振控制进行了研究,涉及建模、控制律设计、数字仿真直至风洞模型试验等各个方面。针对柔性建筑结构风振控制的特点,设计与制造了主动式惯性质量型作动器,提出取与受控对象第一阶模态频率同频的正弦信号为自适应控制器的参考输入,建立了一套由PC机、TMS320C30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多路A/D,D/A组成自适应振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风洞试验。计算机仿真与风洞试验所获得的良好减振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高层建筑 风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扣根 顾仲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研究了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由电液伺服控制器、电液伺服阀、液压作动筒、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组成的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数学模型;接着,确定了设计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准则,分析了伺服... 研究了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由电液伺服控制器、电液伺服阀、液压作动筒、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组成的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数学模型;接着,确定了设计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准则,分析了伺服惯性力发生器的特性;进而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前馈控制的振动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将伺服惯性力发生器和振动控制器应用于直升机振动控制。仿真表明,伺服惯性力发生器可提供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振动 伺服系统 自适应控制 SI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实度对悬停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维芹 孙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着重就旋翼实度对悬停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悬停效率与旋翼实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介绍了试验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试验结果,给出了不同实度时旋翼拉力与总距、悬停效率与总距、悬停效率与拉力系数以及悬停效率... 着重就旋翼实度对悬停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悬停效率与旋翼实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介绍了试验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试验结果,给出了不同实度时旋翼拉力与总距、悬停效率与总距、悬停效率与拉力系数以及悬停效率与单位桨叶面积拉力系数的关系曲线。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试验方法合理,结果可靠,可供旋翼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实度 悬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