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球面地表效应分析
1
作者 郭淑婷 邓钱钰 +1 位作者 王纪平 毛新华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9,共15页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 星载高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具有短时重访周期和大范围测绘能力,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轨SAR的成像几何也更加复杂,较长的合成孔径时间使得轨道的弯曲效应不可忽视,宽大的波束覆盖范围也导致平面地表假设不再适用,因此必须考虑球面地表效应对成像的影响。本文从简单的直线轨迹和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曲线轨迹两方面对成像出现的几何失真和散焦进行分析。首先,假设雷达短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由“距离-多普勒”关系得到成像平面与弯曲地表的位置映射关系,并通过回波历程分析得到直线轨迹时聚焦良好。然后,在曲线轨迹情况下,同样根据“距离-多普勒”关系解决了高轨SAR由于球面地表效应导致的几何失真问题。另外,基于对球面地表真实目标和成像域内像素点的距离历程分析,得到回波的二次相位误差,该误差导致雷达运行在弯曲轨道时成像出现散焦,而且由于该误差相位与成像场景宽度呈正相关,散焦会随着合成孔径时间的增长以及成像场景的扩大而愈加明显,具有显著空变性。接着,通过对相位误差进一步分析得到有效成像半径。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对球面地表与成像平面的映射关系和成像散焦特性进行了验证。本文解决了由于地表弯曲效应带来的成像几何失真问题,得到了雷达运行在曲线轨迹时造成成像出现散焦的二次相位误差,为后续的基于该误差相位的补偿成像算法研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合成孔径雷达 球面地表效应 弯曲轨道 距离-多普勒 二次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岱寅 张营 +3 位作者 俞翔 毛新华 张劲东 李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803,共11页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合作动目标的重聚焦,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实时性等。据此,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成像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对应的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硬件设计架构,从而实现了MiniSAR高分辨率成像与实时性处理。最后,基于多组聚束/条带式MiniSAR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 成像信号处理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的宽带阵列雷达(特邀)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方正 高彬栋 潘时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63,共9页
微波光子雷达利用光子学方法实现雷达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具有突出的宽带工作能力,能显著提升雷达距离分辨率。为了提升雷达角度分辨能力并实现灵活波束控制,将微波光子雷达技术与阵列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宽带阵... 微波光子雷达利用光子学方法实现雷达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具有突出的宽带工作能力,能显著提升雷达距离分辨率。为了提升雷达角度分辨能力并实现灵活波束控制,将微波光子雷达技术与阵列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宽带阵列雷达采用光真延时技术克服宽带波束倾斜问题,通常面临复杂度高、灵活性差、延时精度有限等问题。近年来,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的宽带雷达收发架构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技术构建的阵列雷达,在实现宽带工作的同时具备实时数字补偿与处理功能,为宽带阵列雷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针对作者在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阐明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实现宽带雷达收发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构建宽带相控阵雷达的方法以及实现数字波束扫描与成像的性能。然后,将阵列形式扩展至多输入多输出(MIMO)形式,介绍了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宽带微波光子MIMO雷达的方法,并分析了微波光子MIMO雷达在目标探测与成像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雷达 相控阵 MIMO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轻量级网络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
4
作者 王旭东 吴嘉欣 陈斌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2-1791,共10页
针对低信噪比(SNRs)下低截获概率(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TFA)、混合扩张卷积(HDC)、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和GhostNet网络的LPI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旨在提升LPI雷达信号的识别性能。该方... 针对低信噪比(SNRs)下低截获概率(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TFA)、混合扩张卷积(HDC)、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和GhostNet网络的LPI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旨在提升LPI雷达信号的识别性能。该方法先从信号预处理角度给出一种适合LPI雷达信号的时频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并基于双时频特征融合技术,有效提升了后续网络对LPI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的识别准确率。接着改造了一种高效轻量级网络,用于对LPI雷达脉内调制信号识别,该网络在GhostNet基础上,结合HDC和CBAM,形成了改进型GhostNet,扩大了特征图的感受野并增强了网络获取通道和位置信息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8 dB信噪比下,该方法的雷达信号识别准确率依然能够达到98.98%,并在参数数量上也优于对比网络。该文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显著提高了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的准确率,为LPI雷达信号识别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 脉内调制识别 时频分析 注意力机制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A的前视SAR舰船目标立面成像方法
5
作者 刘峻楠 刘钟毓 +1 位作者 张亦宁 毛新华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5-366,386,共13页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舰船成像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特别是在SAR导引头的应用上,弹载雷达通常在末制导阶段要求雷达正对着舰船运动,以实现精准打击。针对前视条件下传统SAR成像方法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舰船成像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特别是在SAR导引头的应用上,弹载雷达通常在末制导阶段要求雷达正对着舰船运动,以实现精准打击。针对前视条件下传统SAR成像方法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的前视SAR舰船目标立面成像方法。该方法巧妙利用了舰船的三维特性,即使雷达工作在前视模式下,虽然在方位向上无法有效分辨目标,但在俯仰向上仍然存在多普勒频率的变化,因此可以在距离向和俯仰向上实现对舰船的二维高分辨率成像。此外,这种成像方法能够提供更为直观的舰船立面图像,这对于识别舰船类型、判断潜在威胁以及对其进行精准打击具有重大意义。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PFA获得了清晰的舰船立面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前视成像 舰船目标 极坐标格式算法 立面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非合作照射源的无源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庄旭昇 汪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5,共6页
针对运动目标的无源雷达成像,给出一种采用分布式接收孔径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该模型无需任何发射源先验信息。而后基于分布式孔径接收到的回波数据稀少,以目标位置和速度为未知量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进... 针对运动目标的无源雷达成像,给出一种采用分布式接收孔径的成像方法。首先建立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该模型无需任何发射源先验信息。而后基于分布式孔径接收到的回波数据稀少,以目标位置和速度为未知量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的方法进行成像,完成成像区域内运动目标的成像和速度估计。最后以WiMAX信号作为机会照射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无源雷达动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运动目标 成像 分布式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分辨的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汪玲 张璇 韦渊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连续波(continuous waveform,CW)体制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方法。有别于脉冲波形SAR和调频连续波SAR通过发射宽带信号获得高距离分辨率,CW-SAR成像利用CW波形的高多普勒分辨率进行成像,通过将回... 提出一种新的连续波(continuous waveform,CW)体制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方法。有别于脉冲波形SAR和调频连续波SAR通过发射宽带信号获得高距离分辨率,CW-SAR成像利用CW波形的高多普勒分辨率进行成像,通过将回波信号与尺度变换后的发射信号进行相关构造成像数据模型,该相关信号实际为场景散射系数在等多普勒线上的投影,基于该相关信号,采用滤波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场景反射率重建。该CW-SAR成像方法不仅适用于宽带和窄带CW发射波形,而且也适用于单/双基SAR和任意载机飞行轨迹。以双基情形为例,分析成像方法的性能,并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 滤波反投影 连续波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岱寅 杨鸣冬 +1 位作者 宋伟 叶少华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0-664,共25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有效的地球遥感技术,对观测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率大范围成像,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和地质测绘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雷达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期望能够获...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有效的地球遥感技术,对观测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率大范围成像,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和地质测绘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雷达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期望能够获取更多的目标特性,传统的单极化SAR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实际应用需求。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基于多个极化通道获取目标不同极化状态下的散射特性丰富了SAR图像的信息量,拓展了SAR的应用领域。从极化数据中准确地解译目标的物理特性是PolSAR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对PolSAR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极化目标分解算法,给出了高分辨率PolSAR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极化目标分解 散射机理 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深度神经网络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汪玲 胡长雨 朱岱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5-700,共6页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框架下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itic o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结果具有超分辨、无旁瓣干扰等特点,但CS ISAR成像方法性能仍然受到稀疏表示不准确和图像重建方法效率低等限制。基于深度神... 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框架下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itic o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结果具有超分辨、无旁瓣干扰等特点,但CS ISAR成像方法性能仍然受到稀疏表示不准确和图像重建方法效率低等限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欠采样或不完整信号重建方法取得了瞩目的表现。DNN能够自主学习最优网络参数并挖掘出输入数据的抽象高层特征表示,但目前已有的DNN都为实数域的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复数形式数据处理。为了利用DNN的优势提高ISAR欠采样数据成像的质量,本文通过级联不同类型的复数网络层的方式,构建具有多级分解能力的复数深度神经网络(Complex value DND,CVDNN),利用CV‑DNN实现ISAR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V‑DNN的ISAR成像方法在成像质量和计算效率方面都优于传统压缩感知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深度学习 逆合成孔径雷达 复数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多模式统一化成像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维 朱岱寅 吴迪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5-632,639,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能够实现感兴趣区域(ROI)的多模式成像与超高分辨观测。然而,超高分辨成像因多脉冲长时间相干积累而面临方位频谱混叠问题,且对于斜视情况下的凝视和滑动聚束模式,传统频域成像算法难以实现统一化处理。据此,本文... 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能够实现感兴趣区域(ROI)的多模式成像与超高分辨观测。然而,超高分辨成像因多脉冲长时间相干积累而面临方位频谱混叠问题,且对于斜视情况下的凝视和滑动聚束模式,传统频域成像算法难以实现统一化处理。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SAR多模式统一化成像处理算法。首先,采用线性距离走动校正削弱斜视数据的两维耦合。然后,结合基于方位Deramp技术的混叠频谱重建方法与方位重采样,实现混叠信号的恢复及聚焦深度问题的解决。最后,利用扩展的距离徙动算法进一步完成ROI精聚焦。本文所提算法能够对斜视的凝视和滑动聚束数据进行统一化的成像处理。基于点目标仿真与机载SAR多模式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模式成像 超高分辨率 感兴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俯仰维信息的机载气象雷达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宇 吴迪 +1 位作者 朱岱寅 孟凡旺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2-681,共10页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能够在飞行中实现对气象目标的探测。然而,近地气象目标易受到强地杂波干扰,从而导致目标信息的缺失和检测虚警。为了实现地杂波背景中气象目标的准确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俯仰通道干涉相位的空域气象目标检测技术... 机载气象雷达系统能够在飞行中实现对气象目标的探测。然而,近地气象目标易受到强地杂波干扰,从而导致目标信息的缺失和检测虚警。为了实现地杂波背景中气象目标的准确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俯仰通道干涉相位的空域气象目标检测技术。首先利用俯仰双通道系统获取雷达回波数据,经过多视处理后生成干涉相位图,对干涉相位图进行干涉相位补偿后得到待检测的干涉相位数据;然后将干涉相位作为检验统计量,解析高斯杂波背景下地杂波与气象目标的干涉相位统计特性;最后嵌入该统计特性至恒虚警率检测器中,实现气象目标的鲁棒检测。多组仿真与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气象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概率和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俯仰通道 干涉相位 空域 恒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的毫米波雷达MIMO阵列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12
作者 王纪平 刘衍琦 +2 位作者 邓钱钰 郭淑婷 毛新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47,共15页
随着毫米波雷达探测场景的复杂多元化,仅仅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获得探测场景二维信息很难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因此,基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二维SAR成像结果,利用高度向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 随着毫米波雷达探测场景的复杂多元化,仅仅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技术获得探测场景二维信息很难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因此,基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二维SAR成像结果,利用高度向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阵列来进行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获得目标高度信息,实现高分辨率三维点云成像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MIMO阵列中存在的幅度和相位误差会导致DOA估计性能下降,影响目标聚焦效果,难以满足目标分类识别的要求。由于SAR成像后的阵列幅相误差具有时变性,现有的阵列幅相误差校正算法难以兼顾补偿精度和计算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车载毫米波雷达三维回波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后向投影算法的高分辨三维重构成像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毫米波点云成像,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方位向和高度向分辨率。然后,建立了高度向一维阵列信号模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推导了阵列幅相误差最大似然估计值与阵列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等效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Projection Approximation Subspace Tracking,PAST)的MIMO阵列幅相误差校正算法,该算法利用PAST技术迭代求解所需的特征向量,有效避免了复杂的估计协方差矩阵和特征分解过程。相较于已有算法,该算法拥有较高的估计精度的同时可以满足工程实时处理的需要。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实测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可以有效排除阵列幅相误差干扰,获得高分辨DOA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MIMO阵列 合成孔径雷达 幅相误差 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维石墨烯光子晶体的电磁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仁霞 刘少斌 +2 位作者 章海锋 孔祥鲲 卞博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研究1维石墨烯光子晶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采用传输矩阵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得到了1维石墨烯吸收特性与石墨烯层数、缺陷层介质厚度、电磁波模式有关的结果。结果表明,增加石墨烯层数时,对波长为556nm左右的绿光... 为了研究1维石墨烯光子晶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采用传输矩阵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得到了1维石墨烯吸收特性与石墨烯层数、缺陷层介质厚度、电磁波模式有关的结果。结果表明,增加石墨烯层数时,对波长为556nm左右的绿光的吸收作用明显增强;缺陷层介质厚度增加时会引起吸收峰的增加;在TE模式下,入射角对石墨烯光子晶体吸收特性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为1维石墨烯光子晶体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吸收特性 传输矩阵法 石墨烯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的SAR图像拼接效率优化方法
14
作者 刘钟毓 范季夏 +2 位作者 刘峻楠 张亦宁 毛新华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6,共13页
在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数据处理量大,通常分成多个子孔径进行处理。然而,微型无人机(mini-UAV)SAR由于其运行不稳定性,常引入较大的运动误差,这不仅导致子孔径图像形变,还使得相邻图像间的平移量难以精确估算,增加了图像... 在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数据处理量大,通常分成多个子孔径进行处理。然而,微型无人机(mini-UAV)SAR由于其运行不稳定性,常引入较大的运动误差,这不仅导致子孔径图像形变,还使得相邻图像间的平移量难以精确估算,增加了图像拼接难度。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提供的特征点能有效应对图像配准与拼接问题,但处理大数据量图像时,传统流程的效率较低。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特征图像拼接的优化方法,旨在提高SAR图像配准与拼接效率。文中引入了一种基于幅值比的特征点质量评判标准,通过精选特征点,确保了匹配的准确性,有效减少了特征点数量。在此基础上,采用KD树进行特征点粗匹配,提高检索速度。此外,利用两个一维插值代替传统的二维插值,优化了仿射变换的插值效率。通过降像素图像估算仿射矩阵并校正,提高拼接计算效率且保证拼接质量。通过实验用时、配准正确率、相似度、均方误差等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持拼接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对mini-UAV SAR图像的快速拼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微型无人机 图像配准与拼接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降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频连续波体制微型多基SAR相位同步方法
15
作者 周涛 金国栋 +1 位作者 陆萍萍 朱岱寅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2-1152,共11页
相比于微型单基SAR系统,微型多基SAR系统采用收发分置的灵活构型,具备多角度成像等优势。然而,由于微型多基SAR系统需要采用相互独立的振荡源,相位同步是实现微型多基SAR高精度成像的必要条件。当前双基SAR相位同步方案的研究已相对成熟... 相比于微型单基SAR系统,微型多基SAR系统采用收发分置的灵活构型,具备多角度成像等优势。然而,由于微型多基SAR系统需要采用相互独立的振荡源,相位同步是实现微型多基SAR高精度成像的必要条件。当前双基SAR相位同步方案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这些方案主要基于脉冲体制SAR系统,针对调频连续波(FMCW)体制微型多基SAR系统的相位同步研究仍较为匮乏。与脉冲体制SAR系统相比,FMCW SAR系统的信号连续发射,脉冲间不存在时间间隙,因此部分脉冲体制SAR的相位同步方案无法直接应用于FMCW SAR系统。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FMCW微型多基SAR相位同步方法,旨在有效解决FMCW SAR系统所面临的相位同步难题。该方法采用广义短时正交(STSO)波形作为不同雷达平台的相位同步信号,通过脉冲压缩技术提取出雷达平台间的相位误差,进而实现相位同步。与传统线性调频波形相比,广义短时正交波形在经过相同的脉冲压缩函数处理后,干扰信号的能量会集中于远离匹配信号峰值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相位同步的精度。此外,所提方法还适应了FMCW微型多基SAR系统dechirp接收的特点,并通过地面和数值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体制微型多基SAR 相位同步 短时正交波形 去斜处理 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条带SAR缺失数据恢复成像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化军 朱岱寅 +1 位作者 李勇 吴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针对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缺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缺失数据并成像的方法。将条带数据分块为多个子孔径数据,对子孔径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缺失数据并拼接得到条带数据,缩短了整个数据的恢复时间,推导了压缩感知处理的基矩... 针对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回波缺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缺失数据并成像的方法。将条带数据分块为多个子孔径数据,对子孔径利用压缩感知恢复缺失数据并拼接得到条带数据,缩短了整个数据的恢复时间,推导了压缩感知处理的基矩阵和测量矩阵。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的特征向量方法(eigenvector method fo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EMMLE)实现了子孔径缺失数据的自聚焦,满足了压缩感知对图像的稀疏要求。利用压缩感知恢复完整的相位误差信号,解决了子孔径补偿相位误差数据的拼接问题。最后通过对恢复的雷达回波数据成像并自聚焦校正了距离徙动,得到了聚焦良好的完整图像,提高了缺失数据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压缩感知 最大似然估计的特征向量方法 数据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带调制的频率扫描干涉型激光测距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希伦 王祥传 潘时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9,共7页
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双扫频干涉测距技术,利用电-光双边带调制产生的-1和+1阶边带分别作为扫描方向相反的两个扫频信号,在接收端各获得一个频率与相对距离相关的拍频信号,通过将这两个拍频信号相乘的方式来减小由光路中扰... 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双扫频干涉测距技术,利用电-光双边带调制产生的-1和+1阶边带分别作为扫描方向相反的两个扫频信号,在接收端各获得一个频率与相对距离相关的拍频信号,通过将这两个拍频信号相乘的方式来减小由光路中扰动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由于光路中扰动产生的测量误差.设计了实验验证系统,在光路中引入小幅振动作为扰动时,该方法对扰动的抑制比超过14dB,有效地提升了测距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应用 干涉法 双边带调制 激光测距 扰动抑制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分析与电磁仿真结合的微波器件设计教学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邢蕾 孔祥鲲 徐千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0-142,145,共4页
以介质谐振天线的典型工程应用为案例,将理论推导与电磁仿真相结合,对介质谐振天线进行分析和演示,增强学生对器件特性的理解,使学生从理论到仿真、从公式推导到可视化的演示,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该教学模式发挥了电磁仿真在微波器件... 以介质谐振天线的典型工程应用为案例,将理论推导与电磁仿真相结合,对介质谐振天线进行分析和演示,增强学生对器件特性的理解,使学生从理论到仿真、从公式推导到可视化的演示,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该教学模式发挥了电磁仿真在微波器件设计教学中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器件设计类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谐振天线 微波器件设计 电磁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斜率信号的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的FPGA实现
19
作者 丁勇 朱岱寅 +1 位作者 段化军 石佳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1,共6页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处理需求,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方式由于性能、功耗以及可靠性等原因,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聚束SAR极坐标格式(PFA)算法,主要用于...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处理需求,传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方式由于性能、功耗以及可靠性等原因,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聚束SAR极坐标格式(PFA)算法,主要用于处理去斜率信号。该设计中采用两次Chirp-Scaling操作代替复杂的二维插值过程,提高了算法效率。由于雷达成像算法处理时常分为距离向、方位向分步实现,该次设计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在处理时间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了FPGA的资源使用。该设计采用Xilinx公司KC705开发板进行验证,经测试当系统时钟频率工作在200 MHz时,处理单精度浮点8 192×8 192像素点SAR图像的时间约为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去斜率信号 极坐标格式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恢复的LFMCW雷达非线性调频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衍琦 金秋 +1 位作者 王跃飞 毛新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0-711,共12页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具有尺寸小、成本低、抗截获等优点,在近距离探测成像中具有独特优势。但LFMCW雷达采用Dechirp接收体制,因此对发射信号的调频线性具有严格要求。而实际系统的非理想线性调频会导致距离压缩结果恶化,影响目标...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具有尺寸小、成本低、抗截获等优点,在近距离探测成像中具有独特优势。但LFMCW雷达采用Dechirp接收体制,因此对发射信号的调频线性具有严格要求。而实际系统的非理想线性调频会导致距离压缩结果恶化,影响目标聚焦效果。由于Dechirp后的残余误差的空变性,现有的基于信号处理的补偿方法难以兼顾补偿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首先揭示了匹配滤波和Dechirp处理两种脉冲压缩处理方法之间的理论等效性。然后,基于这种等效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恢复的空变误差补偿方法。新方法通过对Dechirp信号进行预处理,恢复出原始回波信号频谱,再利用匹配滤波方式完成距离压缩处理,可以有效避免误差的空变补偿,实现对非线性调频误差的高效精确补偿。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处理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MCW雷达 解线性调频 匹配滤波 调频非线性 频谱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