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技术在处理造纸黑液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薛建军 何娉婷 狄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研究用MAE(membrane-assistedelectrolysis)单阳膜技术控制造纸黑液的污染,探讨了这种膜技术从造纸黑液中回收氢氧化钠等有用化学品的途径;黑液中大量存在的硅,对离子交换膜可能产生的影响;黑液污染控制的可行性和控制的程度.研究表明:... 研究用MAE(membrane-assistedelectrolysis)单阳膜技术控制造纸黑液的污染,探讨了这种膜技术从造纸黑液中回收氢氧化钠等有用化学品的途径;黑液中大量存在的硅,对离子交换膜可能产生的影响;黑液污染控制的可行性和控制的程度.研究表明:MAE单阳膜技术不但能回收有用的化学品,还可将黑液的CODCr值从112000mg/L处置到2000mg/L左右,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阳膜技术 造纸黑液 污染控制 化学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前表面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顺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介绍漆前表面预处理技术理论方面的发展。在国外,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除油中广泛应用,相应地,除油机理也有发展。采用超滤等技术处理除油废水,除油废水被回收利用,并且极少量排放。低锌和低锌锰改性磷化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正在取代常...  介绍漆前表面预处理技术理论方面的发展。在国外,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除油中广泛应用,相应地,除油机理也有发展。采用超滤等技术处理除油废水,除油废水被回收利用,并且极少量排放。低锌和低锌锰改性磷化由于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正在取代常规锌盐磷化技术。详细介绍了低锌和低锌锰改性磷化涂层的特性与磷化液的组成,探讨了磷化层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简要介绍了有机磷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在涂料涂装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盐磷化 有机磷化剂 化学除油 漆前表面预处理 涂装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废液再生 被引量:2
3
作者 戎馨亚 吴纯素 +1 位作者 陶冠红 何建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采用可溶性钙盐对以乳酸为络合剂,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失效化学镀镍溶液的再生。在pH=5.6~5.8,温度为45~50℃范围内,搅拌2h,陈化0.5h的情况下,可溶性钙盐使失效溶液中亚磷酸盐含量从156g/L下降到23.06g/L,而镍盐和次磷酸盐的损... 研究了采用可溶性钙盐对以乳酸为络合剂,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的失效化学镀镍溶液的再生。在pH=5.6~5.8,温度为45~50℃范围内,搅拌2h,陈化0.5h的情况下,可溶性钙盐使失效溶液中亚磷酸盐含量从156g/L下降到23.06g/L,而镍盐和次磷酸盐的损耗量极小。再生后镀液的镀速和外观都与新配槽液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再生 化学镀镍溶液 次磷酸盐 磷酸盐含量 可溶性 络合剂 还原剂 损耗量 钙盐 失效 乳酸 搅拌 镍盐 液相 镀速 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酚醛树脂为碳源合成有序介孔炭及其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秀 何建平 +4 位作者 党王娟 周建华 王涛 张传香 赵桂网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利用介孔硅SBA-15与苯酚、甲醛混合,原位合成可溶性酚醛树脂,高温炭化得有序介孔炭(C1);同时将预聚的酚醛树脂与SBA-15共混后再聚合,高温炭化得有序介孔炭(C2)。微波多元醇还原法合成Pt/C1、Pt/C2、Pt/CMK-5(糠醇为碳源)电催化剂。使用... 利用介孔硅SBA-15与苯酚、甲醛混合,原位合成可溶性酚醛树脂,高温炭化得有序介孔炭(C1);同时将预聚的酚醛树脂与SBA-15共混后再聚合,高温炭化得有序介孔炭(C2)。微波多元醇还原法合成Pt/C1、Pt/C2、Pt/CMK-5(糠醇为碳源)电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和循环伏安技术(CV)对介孔炭的结构和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1主要由规则的六方介孔孔道构成,比表面积为947m2/g,孔径分布集中在4.5nm,Pt微粒在C1上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为3nm。C2的孔道较为模糊,负载的Pt微粒有一定程度的团聚。CV曲线显示,Pt/C1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AS)为54.2m2/g,其催化甲醇氧化的性能优于Pt/C2及Pt/CMK5-而略差于商用催化剂Pt/C(E-T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介孔炭 可溶性酚醛树脂 微波法 炭载铂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电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薛建军 钟飞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木质素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惰性。本文率先研究草类木质素在膜助电解时的电化学氧化作用。其结果表明 :膜助电解对黑液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 ,能使木质素中的芳环被氧化而打开 ;同时木质素的氧化作用与施加... 木质素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惰性。本文率先研究草类木质素在膜助电解时的电化学氧化作用。其结果表明 :膜助电解对黑液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 ,能使木质素中的芳环被氧化而打开 ;同时木质素的氧化作用与施加的电压、阳极的电极材料等因素有关。通过对木质素氧化产物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可为木质素的电化学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肋电解 木质素 电氧化 造纸黑液 膜分离 废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装车间废气的治理 被引量:9
6
作者 郑顺兴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32-35,共4页
采用环保型涂料,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减少涂料的使用量以达到涂装车间减少废气排放的要求。涂装车间目前治理废气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燃烧法、液体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因为对资源的重新回收利用的要求,活性炭吸附法和液体吸收法得到更多... 采用环保型涂料,提高涂料的利用率,减少涂料的使用量以达到涂装车间减少废气排放的要求。涂装车间目前治理废气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燃烧法、液体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因为对资源的重新回收利用的要求,活性炭吸附法和液体吸收法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液体吸收法根据涂料是水性或溶剂型分别采用水或矿物油(如硅油)作吸收剂,提高吸收效率。活性炭吸附法最有前景的是采用活性炭纤维布(ACFC)作为吸附介质,通电加热脱附回收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车间废气 活性炭吸附法 液体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的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郑顺兴 臧殿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在较高温度下固化时,涂层的湿附着力好。采用有机无机组分适当配比、提高固化温度、电泳涂装和加入片状颜料都能够降低杂化涂层的通透性,从而提高防腐蚀性能。有机缓蚀剂和铈离子被用于替代高毒性六价铬盐钝化颜料。为...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在较高温度下固化时,涂层的湿附着力好。采用有机无机组分适当配比、提高固化温度、电泳涂装和加入片状颜料都能够降低杂化涂层的通透性,从而提高防腐蚀性能。有机缓蚀剂和铈离子被用于替代高毒性六价铬盐钝化颜料。为能起长效的保护作用,把有机缓蚀剂存储在β-环糊精的内腔中形成复合物,或把有机缓蚀剂填充在多水高岭土管腔中,再覆盖上聚电解质层进行LBL自组装,然后加到杂化涂料中。存储的缓蚀剂在腐蚀过程中受到pH值的变化时再恢复活性。电化学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加入缓蚀剂的杂化涂层所能达到的防腐蚀性能已经远超过六价铬盐保护的水平。有机无机杂化涂料中新发展的超疏水性涂层,因其强烈的憎水性能,能降低水的通透性,在金属防腐蚀领域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涂料 溶胶凝胶法 金属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3-氰甲基吡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月琴 陶弦 +1 位作者 徐慧华 沈应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28-931,共4页
对2-氯-3-氰甲基吡啶(Ⅳ)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起始原料2-氯烟酸和SOCl2在甲苯中回流酰化,再加入甲醇酯化,得到2-氯烟酸甲酯(Ⅰ),产率94%。Ⅰ在NaBH4-MeOH/THF还原体系中,于70℃反应生成2-氯-3-羟甲基吡啶(Ⅱ),产率93%。Ⅱ和SOCl2在... 对2-氯-3-氰甲基吡啶(Ⅳ)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首先,起始原料2-氯烟酸和SOCl2在甲苯中回流酰化,再加入甲醇酯化,得到2-氯烟酸甲酯(Ⅰ),产率94%。Ⅰ在NaBH4-MeOH/THF还原体系中,于70℃反应生成2-氯-3-羟甲基吡啶(Ⅱ),产率93%。Ⅱ和SOCl2在二氯甲烷中,0℃反应生成2-氯-3-氯甲基吡啶(Ⅲ),产率92%。最后,Ⅲ和NaCN在DMSO和水体系中,100℃时发生氰基取代,生成2-氯-3-氰甲基吡啶(Ⅳ),产率86%。该合成路线的总收率达70%。中间产物和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FT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烟酸 NaBH4-MeOH还原 氰基取代 2-氯-3-氰甲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吡唑-5-甲酸基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燕 刘光祥 +1 位作者 王宁 沈应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9-1732,共4页
A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Zn(mpc)2(H2O)2(Hmpc=3-methylpyrazole-5-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Hmpc with Zn(NO3) 2·6H2O using hydrothermal method,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 A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Zn(mpc)2(H2O)2(Hmpc=3-methylpyrazole-5-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Hmpc with Zn(NO3) 2·6H2O using hydrothermal method,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 analysis.The structure reveal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gonal space group R3c with the ZnⅡ atom on a threefold axis,composed of one ZnⅡ atom,two independent mpc-ligands and two coordinated water.Hydrogen bonds link the molecules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Fluorescent analysis in the dilute EtOH solution shows that the title complex exhibits a broad fluorescent band at 471 nm upon photoexcitation at 280 nm and has a bathochromic shift of the emission energy compared with the free ligand,possibly due to 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MLCT) .CCDC:682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吡唑羧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