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抛光介质对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水晶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居志兰 朱永伟 +2 位作者 王建彬 樊吉龙 李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5-962,共8页
在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中,工件表面与抛光介质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软化层,而软化层厚度直接影响材料去除速率及表面质量。本文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不同介质条件下水晶表面的变质层厚度,并基于CP-4研磨抛光平台研究了不同抛光介质及温... 在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中,工件表面与抛光介质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软化层,而软化层厚度直接影响材料去除速率及表面质量。本文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不同介质条件下水晶表面的变质层厚度,并基于CP-4研磨抛光平台研究了不同抛光介质及温度对材料去除速率的影响,进而在线测量了抛光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及抛光垫与工件之间摩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的加入可促进水晶玻璃表层网络结构断裂,软化表层,软化层厚度随着浸泡时间、温度升高而增加,进而提高了水晶玻璃的去除率;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水解作用更加明显。实验显示,声发射信号及摩擦系数实时测量对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介质 固结磨料 化学机械抛光 软化层 显微硬度 材料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磨方式对单晶蓝宝石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建彬 朱永伟 +2 位作者 王加顺 徐俊 左敦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9-1104,1120,共7页
研磨过程中产生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是影响单晶蓝宝石抛光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开展了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两种研磨方式研磨单晶蓝宝石的实验研究,采用三维形貌仪观察了加工前后的工件表面质量,运用差动腐蚀法比较了研磨方式对研磨后工件... 研磨过程中产生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是影响单晶蓝宝石抛光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开展了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两种研磨方式研磨单晶蓝宝石的实验研究,采用三维形貌仪观察了加工前后的工件表面质量,运用差动腐蚀法比较了研磨方式对研磨后工件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粒径分别为W 50和W 14的游离磨料研磨加工蓝宝石晶片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分别为48.85μm和7.02μm,而相同粒径固结磨料加工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分别为5.47μm和3.25μm。固结磨料研磨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也优于相同粒径的游离磨料加工的工件。固结磨料研磨方式对于蓝宝石单晶表面研磨质量的改善和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蓝宝石 固结磨料 游离磨料 亚表面损伤层深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合度与低重合度齿轮系统动力学分岔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发家 朱如鹏 +2 位作者 鲍和云 叶福民 靳广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471,共7页
针对高重合度齿轮和低重合度齿轮,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啮合刚度;建立含齿侧间隙和时变刚度的齿轮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对模型啮合线位移解的分岔特性和跳跃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忽略误差,仅考虑齿侧间隙的影响时,高重合度齿轮... 针对高重合度齿轮和低重合度齿轮,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啮合刚度;建立含齿侧间隙和时变刚度的齿轮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对模型啮合线位移解的分岔特性和跳跃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忽略误差,仅考虑齿侧间隙的影响时,高重合度齿轮系统啮合线位移的解,连续平稳,不存在跳跃现象,低重合度齿轮系统啮合线的位移解,多处发生了跳跃现象;齿频误差激励在高速区域(无量纲转速?为1.1~2.1区域)其对低重合度齿轮的动力学影响要大于对高重合度齿轮的影响;随着偏心误差的增加,啮合线位移增加,系统的周期稳定性逐渐降低,偏心误差对普通齿轮的影响比高重合度齿轮的影响要大;在误差作用下,高重合度齿轮的周期稳定性要高于普通齿轮的周期稳定性,运行更加平稳,采用高重合度齿轮可以降低齿轮的振动和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合度 齿轮系统 动力学 分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磨料研磨蓝宝石衬底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鹏鹏 李军 +3 位作者 王建彬 夏磊 朱永伟 左敦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58-2264,共7页
为获得高材料去除率和优表面质量的蓝宝石衬底,采用固结磨料研磨蓝宝石衬底提高加工效率,研究研磨压强、工作台转速、三乙醇胺(TEA)浓度和研磨垫类型四个因素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综合优化获得高材料去除率和优表面质量的... 为获得高材料去除率和优表面质量的蓝宝石衬底,采用固结磨料研磨蓝宝石衬底提高加工效率,研究研磨压强、工作台转速、三乙醇胺(TEA)浓度和研磨垫类型四个因素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综合优化获得高材料去除率和优表面质量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有图案的研磨垫、研磨压强为100 kPa、工作台转速为120 r/min、三乙醇胺的浓度为5%为最优研磨工艺参数组合,固结磨料研磨蓝宝石的材料去除率为31.1μm/min,表面粗糙度为0.30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磨料 研磨 蓝宝石衬底 材料去除率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阻尼智能弹簧减振系统参数的一种设计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倪德 朱如鹏 +2 位作者 陆凤霞 付秋菊 鲍和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16-121,144,共7页
研究简谐激励下有阻尼智能弹簧减振系统参数的一种设计方法,使系统能同时实现阻尼与刚度控制。首先,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系统频响特性的的解析解。然后,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系统无粘性阻尼时,幅频特性曲线... 研究简谐激励下有阻尼智能弹簧减振系统参数的一种设计方法,使系统能同时实现阻尼与刚度控制。首先,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系统频响特性的的解析解。然后,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系统无粘性阻尼时,幅频特性曲线簇有一个公共点,有阻尼时公共点消失;影响系统幅频特性的主要参数为质量比、刚度比、阻尼比和控制参数;阻尼比和相对阻尼比影响系统实现完全耦合时所需作动力的大小。最后,根据参数分析的结论,确定系统参数的选用范围,并给出系统参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设计 减振 智能弹簧 压电陶瓷 干摩擦 刚度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面摩擦对面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晓贞 朱如鹏 +1 位作者 李政民卿 靳广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3-588,共6页
为研究齿面摩擦力对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支撑刚度和阻尼等参数的正交面齿轮多自由度耦合振动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对系统的... 为研究齿面摩擦力对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齿侧间隙、传动误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支撑刚度和阻尼等参数的正交面齿轮多自由度耦合振动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对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到随摩擦系统变换的系统动态响应分岔特性。结果表明,随齿面摩擦系数的变化,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有周期响应和混沌响应,动态特性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非线性振动 摩擦系数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金刚石黑粉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蕴锋 朱永伟 +2 位作者 刘婷婷 张尚文 彭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74,共8页
通过非均匀形核法,在纳米金刚石黑粉颗粒表面包覆一层Al2O3,采用包覆后颗粒制备了Ni-P-纳米金刚石黑粉化学复合镀层.通过沉降法分析了包覆前后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研究了金刚石质量浓度、搅拌转速及粉体热处理工艺对复合镀层显... 通过非均匀形核法,在纳米金刚石黑粉颗粒表面包覆一层Al2O3,采用包覆后颗粒制备了Ni-P-纳米金刚石黑粉化学复合镀层.通过沉降法分析了包覆前后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研究了金刚石质量浓度、搅拌转速及粉体热处理工艺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EDS分析了镀层微观形貌和组分.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包覆氧化铝可以显著提高其在分散介质中的悬浮稳定性;综合考虑摩擦磨损特性,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金刚石质量浓度4 g/L,搅拌转速500 r/min,复合粉体经100℃下热处理4 h;与Ni-P镀层相比,复合镀层摩擦系数降低58%,耐磨性能提高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黑粉 化学复合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锡钛合金钎焊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磨粒界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思幸 肖冰 +3 位作者 张子煜 段端志 徐风雷 王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1165,共5页
采用一种铜基合金(Cu-Sn-Ti)作为活性钎料,在高真空炉中钎焊连接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与45#钢基体,将其牢固钎焊在基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进一步研究活性元素Ti在Cu基合金与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结合界面的... 采用一种铜基合金(Cu-Sn-Ti)作为活性钎料,在高真空炉中钎焊连接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与45#钢基体,将其牢固钎焊在基体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进一步研究活性元素Ti在Cu基合金与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结合界面的扩散现象。结果表明:活性元素Ti向金刚石、立方氮化硼表面发生偏聚,生成Ti C、Ti N、Ti B和Ti B2;活性元素Ti在向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粒的扩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铜基合金和钢基体的结合界面发生元素扩散生成铁钛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钎焊 铜锡钛合金 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界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研磨亚表面损伤深度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楠楠 朱永伟 +2 位作者 李军 郑方志 沈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7-3394,共8页
针对光学材料研磨过程引入的亚表面损伤层(SSD)深度对工件的抛光工序效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探索了光学材料在研磨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规律。采用角度抛光的方法测量了软脆材料铌酸锂(LN)晶体的损伤层深度,分析了研磨方式、磨粒粒径... 针对光学材料研磨过程引入的亚表面损伤层(SSD)深度对工件的抛光工序效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探索了光学材料在研磨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规律。采用角度抛光的方法测量了软脆材料铌酸锂(LN)晶体的损伤层深度,分析了研磨方式、磨粒粒径和研磨压力对工件亚表面损伤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研磨方式对损伤缺陷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同研磨条件下游离磨料研磨后的损伤层深度约为固结磨料研磨的3~4倍,游离磨料研磨后工件亚表面存在多处圆弧形裂纹,固结磨料研磨后主要显现细小裂纹和"人"字型裂纹;当磨粒粒径从W28下降到W14后,游离研磨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下降至原来的45%,而固结研磨的损伤层深度下降至30%;另外,研磨压力的降低有利于减小工件的亚表面损伤。该研究对LN晶体研磨方式及研磨工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脆晶体 铌酸锂晶体 固结磨料研磨 磨粒粒径 亚表面损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磨料研磨垫孔隙结构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永伟 王成 +1 位作者 徐俊 李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1-917,共7页
为了解决铜在研磨过程中铜屑黏附减小了容屑空间,易导致研磨垫钝化问题,本文尝试在亲水性固结磨料研磨垫(FAP)内部添加硫酸镁晶体,利用硫酸镁晶体遇水溶解的特性,在研磨垫表面制造不同特征的孔隙。实验在FAP中添加粒径为8目、170目、50... 为了解决铜在研磨过程中铜屑黏附减小了容屑空间,易导致研磨垫钝化问题,本文尝试在亲水性固结磨料研磨垫(FAP)内部添加硫酸镁晶体,利用硫酸镁晶体遇水溶解的特性,在研磨垫表面制造不同特征的孔隙。实验在FAP中添加粒径为8目、170目、500目的硫酸镁晶体制造了3种不同孔隙分布的研磨垫,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下FAP研磨铜片时的材料去除速率、摩擦系数、表面形貌及磨屑特征。结果表明,仅含170目硫酸镁的FAP与含8目和500目硫酸镁、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FAP在研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钝化,而FAP表现出良好的自修整性能,研磨过程摩擦系数较大且保持平稳;在研磨液流量为60ml/min时,其材料去除速率为4.46μm/min,表面粗糙度Ra为159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磨料研磨垫 孔隙 摩擦系数 材料去除速率 自修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硬脆材料固结磨料研磨中的亚表面损伤预测 被引量:25
11
作者 朱永伟 李信路 +1 位作者 王占奎 凌顺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7-374,共8页
研磨过程中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正确预测是研磨工艺参数制定的重要依据。针对固结磨料的研磨特点,选择两种典型光学硬脆材料(镁铝尖晶石和石英玻璃),采用离散元仿真技术,分别建立了两种材料的二维离散元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光学硬脆材... 研磨过程中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正确预测是研磨工艺参数制定的重要依据。针对固结磨料的研磨特点,选择两种典型光学硬脆材料(镁铝尖晶石和石英玻璃),采用离散元仿真技术,分别建立了两种材料的二维离散元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光学硬脆材料亚表面损伤(裂纹)层深度的影响。而后,采用角度抛光法测量了镁铝尖晶石和石英玻璃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固结磨料研磨时,磨粒粒径对光学硬脆材料亚表面损伤的影响相当显著,在相同研磨工艺条件下,随着磨粒粒径的增大,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和微裂纹密集程度明显增加。离散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离散元技术可以对光学硬脆材料的亚表面损伤深度进行快速有效的预测,从而为后续的研磨抛光工艺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硬脆材料 固结磨料研磨 离散元法 亚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磨粒/Cu-Sn-Ti合金/金属胎体复合节块界面微结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端志 肖冰 +3 位作者 夏斯伟 李文杰 丁晓阳 宋立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33-1937,共5页
采用铜锡钛(Cu-Sn-Ti)合金钎料分别利用两种常规钎焊方法进行金刚石磨粒预钎焊处理试验并制备复合节块。通过静压强度试验测试了预钎焊磨粒的静压强度,通过三点抗弯试验测试了复合节块的强度,并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型射线衍射仪分... 采用铜锡钛(Cu-Sn-Ti)合金钎料分别利用两种常规钎焊方法进行金刚石磨粒预钎焊处理试验并制备复合节块。通过静压强度试验测试了预钎焊磨粒的静压强度,通过三点抗弯试验测试了复合节块的强度,并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型射线衍射仪分析预钎焊金刚石磨粒和复合节块断口的微结构。结果表明:真空炉中预钎焊后金刚石磨粒表面形貌较好,Cu-Sn-Ti合金钎料与金刚石在预钎焊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化学结合界面,CuSn-Ti合金钎料对金刚石的热损伤较小;预钎焊金刚石磨粒的体积浓度为10%~40%时复合节块抗弯强度达到791MPa以上,高于常规金刚石节块强度;预钎焊金刚石磨粒与金属胎体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了界面元素扩散,形成冶金结合,复合节块界面结合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磨粒 铜锡钛合金 复合节块 抗弯强度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干式加工过程中钎焊金刚石圆锯片磨损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思幸 肖冰 +1 位作者 张子煜 陈雨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66-2173,共8页
采用Ni-Cr合金活性钎料,在高真空炉中实现金刚石与钢基体牢固的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阐述真空钎焊金刚石的钎焊机理和界面特征,分析钎焊金刚石圆锯片在干式加工铸铁过程中磨粒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铸铁... 采用Ni-Cr合金活性钎料,在高真空炉中实现金刚石与钢基体牢固的钎焊连接。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阐述真空钎焊金刚石的钎焊机理和界面特征,分析钎焊金刚石圆锯片在干式加工铸铁过程中磨粒的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铸铁管加工方面,钎焊金刚石圆锯片表现出优越的高效切割性能,磨粒磨损主要以破碎为主,磨削高温引起切屑粘附在破碎磨粒表面;揭示在铸铁干式加工过程中金刚石磨粒表面出现轻微的石墨化磨损等现象;实验表明磨粒的强度依然能满足加工要求。研制出适用铸铁材料高效加工用的高锋利度、高强度、安全的钎焊金刚石切割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圆锯片 铸铁管 真空钎焊 磨损机理 干式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Si-C-N系统中含Cr氮化物薄膜的结构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子骏 吴志威 +2 位作者 高宋 孔继周 周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136,156,共10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含Cr的薄膜有Cr N薄膜,以及以Cr N薄膜为基础,通过添加Si和C元素形成的Cr Si N薄膜、Cr CN薄膜和Cr Si CN薄膜。综述上述4种薄膜的结构及其力学和摩擦学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在不同摩擦环境下掺杂元素含量对薄膜摩擦因数... 目前广泛应用的含Cr的薄膜有Cr N薄膜,以及以Cr N薄膜为基础,通过添加Si和C元素形成的Cr Si N薄膜、Cr CN薄膜和Cr Si CN薄膜。综述上述4种薄膜的结构及其力学和摩擦学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在不同摩擦环境下掺杂元素含量对薄膜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影响,指出Si和C元素的掺杂均能改善Cr N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并从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Si-C-N系统 CrN基薄膜 微观结构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硼高速钢表面CVD金刚石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浩 卢文壮 +3 位作者 薛海鹏 孙达飞 张林 左敦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直接在高速钢表面生长CVD金刚石非常困难。为了克服高速钢中Fe元素对金刚石生长的不利影响,在高速钢表面利用渗硼技术先生成B、Fe的化合物的中间层然后再制备CVD金刚石膜。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 直接在高速钢表面生长CVD金刚石非常困难。为了克服高速钢中Fe元素对金刚石生长的不利影响,在高速钢表面利用渗硼技术先生成B、Fe的化合物的中间层然后再制备CVD金刚石膜。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XRD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和洛氏硬度计对渗硼基体和金刚石膜进行检测,研究渗硼处理对高速钢基体和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硼热处理可以在高速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B、Fe化合物层,能有效降低Fe元素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金刚石的生长,在高速钢表面形成一层高附着的致密金刚石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金刚石膜 高速钢 渗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磨料研磨K9玻璃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子华 朱永伟 +2 位作者 李军 高平 左敦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6-12,共7页
光学工件研磨后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是确定其抛光加工余量的重要依据。采用三种典型的光学材料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BOE分步腐蚀法、BOE差动腐蚀法、磁流变抛光斑点法),测量比较了固结磨料研抛垫(FAP)研磨后K9玻璃的亚表面损伤层厚度... 光学工件研磨后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是确定其抛光加工余量的重要依据。采用三种典型的光学材料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测量方法(BOE分步腐蚀法、BOE差动腐蚀法、磁流变抛光斑点法),测量比较了固结磨料研抛垫(FAP)研磨后K9玻璃的亚表面损伤层厚度;建立了亚表面损伤模型,分析比较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BOE分步腐蚀法测量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BOE分步腐蚀法、磁流变抛光斑点法、BOE差动腐蚀法的测量精度分别约为0.1nm、17nm、200nm;亚表面损伤层总深度与其裂纹深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表面损伤 研磨 BOE分步腐蚀法 BOE差动腐蚀法 磁流变斑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含量对金刚石镀层形貌及其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加顺 朱永伟 +2 位作者 徐俊 刘婷婷 彭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86-2792,共7页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制备一层不同P含量的Ni-P合金层;利用SEM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并用其制备了固结磨料研磨垫,比较了不同P含量金刚石研磨垫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声发射信号及研磨垫的耐磨性;探索了不同研磨垫的加工...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制备一层不同P含量的Ni-P合金层;利用SEM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并用其制备了固结磨料研磨垫,比较了不同P含量金刚石研磨垫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声发射信号及研磨垫的耐磨性;探索了不同研磨垫的加工特性;并与电镀镍金刚石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金刚石镀层P含量能够明显改变金刚石的形貌;研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材料去除速率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随着P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磷金刚石磨粒对工件的摩擦力和切入深度最大,研磨垫的磨粒保持性与自修整性平衡;电镀金刚石表面粗糙度及加工性能介于低磷与中磷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含量 固结磨料研磨垫 材料去除率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包覆率对固结金刚石磨料研磨垫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婷婷 朱永伟 +2 位作者 王加顺 徐俊 袁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5-4050,共6页
通过化学镀镍的方法,在金刚石磨粒表面包覆一层Ni-P合金层;采用不同包覆率的金刚石磨料制备固结磨料研磨垫;通过SEM观察分析金刚石的微观形貌;研究了磨料包覆率对研磨垫加工K9玻璃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声发射信号的影响;采用马拉松式试验... 通过化学镀镍的方法,在金刚石磨粒表面包覆一层Ni-P合金层;采用不同包覆率的金刚石磨料制备固结磨料研磨垫;通过SEM观察分析金刚石的微观形貌;研究了磨料包覆率对研磨垫加工K9玻璃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声发射信号的影响;采用马拉松式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包覆率磨料的研磨垫加工K9的材料去除速率及研磨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化学镀镍可以显著改变磨料的表面形貌;研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材料去除速率和工件表面粗糙度均随着包覆率的提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包覆率50%时的金刚石磨料对工件的摩擦力和切入深度最大,研磨垫的磨粒保持与自修整性平衡,加工效率及其稳定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金刚石磨料 包覆率 固结磨料研磨垫 摩擦系数 材料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参数优化对钎焊金刚石磨抛盘磨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波 肖冰 +1 位作者 段端志 李文霞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为解决传统钎焊金刚石磨抛盘在磨抛高强度钢时存在的磨削效率低、寿命短,磨粒易磨损,切屑易堵塞磨削面等问题,对金刚石磨粒的品级、粒度、配比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讨论了新型磨抛盘磨粒参数匹配机理。采用外径125 mm的新型钎焊金刚石... 为解决传统钎焊金刚石磨抛盘在磨抛高强度钢时存在的磨削效率低、寿命短,磨粒易磨损,切屑易堵塞磨削面等问题,对金刚石磨粒的品级、粒度、配比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讨论了新型磨抛盘磨粒参数匹配机理。采用外径125 mm的新型钎焊金刚石磨抛盘对牌号为AH36的高强度钢进行磨抛试验,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金属去除量与纯磨削噪声来评价磨粒参数对磨抛效率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粒粒度越大,磨抛噪音愈大,磨削效率越高;磨粒品级高,磨削效率高;高品级大粒度与中低品级小粒度搭配可得到高散热空间,较高的磨抛效率,较长的磨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金刚石 磨抛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玻璃水基切削液及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扬 左敦稳 +1 位作者 孙玉利 曹连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文针对金刚石线锯锯切微晶玻璃的切削液添加剂:氟化钠、乙二醇和乙二胺进行了研究。通过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氟化钠、乙二醇和乙二胺不同添加量对切片表面粗糙度和锯切效率的影响,初步获得了基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锯切效... 本文针对金刚石线锯锯切微晶玻璃的切削液添加剂:氟化钠、乙二醇和乙二胺进行了研究。通过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氟化钠、乙二醇和乙二胺不同添加量对切片表面粗糙度和锯切效率的影响,初步获得了基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锯切效率的切削液配方。在本研究范围内,优化的切削液配方为:在乙二醇体积分数30%、氟化钠质量分数0.1%,切削液pH值为11.5时切割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切削液 添加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