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分析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念 陈普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8-470,共13页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问题,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材料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模型涵盖损伤表征、损伤起始判定和损伤演化法则3个方面.通过材料断裂面坐标下的损伤状态变量矩阵完成损伤表征,并考虑断裂面角度的影响,建立了主轴坐...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问题,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材料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模型涵盖损伤表征、损伤起始判定和损伤演化法则3个方面.通过材料断裂面坐标下的损伤状态变量矩阵完成损伤表征,并考虑断裂面角度的影响,建立了主轴坐标系下的材料损伤本构关系.损伤起始由卜克(Puck)失效准则预测,损伤演化由断裂面上的等效应变控制,服从基于材料应变能释放的线性软化行为.模型区分了纤维损伤和基体损伤,并根据冲击载荷下层内产生多条基体裂纹继而扩展至界面形成层间裂纹(分层)的试验观察,引入基体裂纹饱和密度参数表征层间分层.以[0_3/45/-45]_S和[45/0/-45/90]_(4S)两种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为例,预测了不同冲击能量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损伤响应参数,试验结果证明了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在不同网格密度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单元特征长度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伤演化阶段对网格密度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 基体裂纹饱和密度参数 卜克准则 网格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C复合材料氧化退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西辉 孙志刚 +3 位作者 牛序铭 江荣 高希光 宋迎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43-2160,共18页
从SiC/Si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氧化环境下的失效机理与力学性能三个方面,对SiC/SiC复合材料氧化退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总结了影响材料氧化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氧分压、水蒸汽以及界面层厚度等。详细分析了材料在不同温度... 从SiC/Si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氧化环境下的失效机理与力学性能三个方面,对SiC/SiC复合材料氧化退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总结了影响材料氧化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氧分压、水蒸汽以及界面层厚度等。详细分析了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失效机制,即氧化脆化是SiC/SiC复合材料在中温范围内的重要失效机制,材料在高温下的失效主要是由纤维强度退化、蠕变及界面氧化引起的。总结出:界面氧化消耗、纤维性能退化是引起材料力学性能退化的关键因素,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复合材料 氧化行为 失效机理 力学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剩余刚度概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基伟 姚卫星 +1 位作者 宗俊达 陈普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的疲劳剩余刚度分布数据是FRP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剩余刚度概率模型。该模型的中值曲线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的组合,且在给定归一化寿命下的剩...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的疲劳剩余刚度分布数据是FRP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剩余刚度概率模型。该模型的中值曲线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的组合,且在给定归一化寿命下的剩余刚度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完成了两种铺层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试件静载及疲劳试验,得到两种材料不同载荷下的剩余刚度变化曲线。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材料 剩余刚度 可靠性评估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翻转式M型车载平台欠驱动展收机构设计
4
作者 齐浩 彭一明 +2 位作者 朱浩楠 聂宏 魏小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4-800,共7页
为解决车载平台运输与作业尺寸的矛盾,实现在满足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基础上,形成5倍于车载面积的展后有效作业平台面积,本文针对M型连接的悬臂翻转式可展收车载平台的展收机构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款... 为解决车载平台运输与作业尺寸的矛盾,实现在满足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基础上,形成5倍于车载面积的展后有效作业平台面积,本文针对M型连接的悬臂翻转式可展收车载平台的展收机构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款嵌入式的欠驱动展收机构,有效的降低了平台整体造价与复杂程度,同时考虑其展收运动过程存在大尺度、大挠性变化的运动特征,本文还开展了含间隙铰链对展收机构及平台刚柔耦合动态响应的特性研究。根据数值分析结果通过对展收机构的初始驱动力矩以及底部支撑机构进行优化,降低了由于铰链间隙冲击碰撞力对展收机构展开初始阶段和完全展开后的扰动以及平台的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平台 展收机构 悬臂翻转 铰链间隙 动态特性 通过性分析 自适应越障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外物损伤疲劳极限及预测研究
5
作者 郑广东 赵振华 +5 位作者 黄宗峥 李坚 米栋 郭小军 陆楷楠 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186,共9页
为研究外物损伤对航空发动机TC4叶片高周疲劳极限的影响,以模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炮法,预制不同工况下钢球冲击模拟叶片前缘外物损伤,为获得损伤叶片的疲劳极限,对损伤叶片开展了高周疲劳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了缺... 为研究外物损伤对航空发动机TC4叶片高周疲劳极限的影响,以模拟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炮法,预制不同工况下钢球冲击模拟叶片前缘外物损伤,为获得损伤叶片的疲劳极限,对损伤叶片开展了高周疲劳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了缺口残余应力分布对疲劳裂纹的萌生以及疲劳极限的影响,最后通过修正Peterson公式对叶片疲劳极限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所造成的缺口尺寸随冲击能量的增大而增大;叶片的高周疲劳极限随冲击能量增大而降低,其中缺口深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较大;缺口底部残余拉应力可能对叶片疲劳极限有一定影响;Peterson公式对疲劳极限进行预测所得结果误差较大,修正后预测结果误差从-30%~30%降至-1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外物损伤 模拟叶片 高周疲劳极限 有限元仿真 残余应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