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9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电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淳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5年第3期167-173,共7页
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研究概况;叙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研究中心在超声电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列举了该中心在研究超声电机中所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总结了取得这些进展和成果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最后,提... 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研究概况;叙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声电机研究中心在超声电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列举了该中心在研究超声电机中所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总结了取得这些进展和成果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最后,提出了本中心当前的研究任务,展望了超声电机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行波 驻波 逆压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明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2-58,共7页
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进展。南航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较为完善配套的高、低速风洞试验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边界层、尾流旋涡、非定常流、流动控制... 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进展。南航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较为完善配套的高、低速风洞试验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边界层、尾流旋涡、非定常流、流动控制、航空声学,以及相应的测试技术方面,获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空气动力学 测量技术 风洞 边界层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返回过程的轻质能量吸收器 被引量:7
3
作者 秦福德 童明波 +2 位作者 何思渊 张勇明 何德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0-794,共5页
采用精确控制的多种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解决航空航天器返回地面及空降、空投着陆瞬间人员和装备的冲击过载问题.研究了轻质能量吸收器在航空航天返回和空降、空投应用中的阻尼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了带轻质能量吸收... 采用精确控制的多种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解决航空航天器返回地面及空降、空投着陆瞬间人员和装备的冲击过载问题.研究了轻质能量吸收器在航空航天返回和空降、空投应用中的阻尼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了带轻质能量吸收器的着陆系统与地面撞击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态仿真软件M SC.Dytran进行了仿真计算.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件的冲击试验,并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利用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可以一次降低返回载荷着陆动载超过30g,并可获得较长的塑性变形延时时间以平稳吸收返回载荷冲击能量,从而有效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率泡沫铝 航空航天 返回着陆 减振 能量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多航天器固定时间姿态协同跟踪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传志 张云啸 +4 位作者 张俞 张迎雪 余虹志 张杰 邓小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4,共9页
针对受扰动下的多航天器系统姿态一致性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与固定时间理论的分布式姿态协同控制策略。多航天器系统在空间中易受太阳光压、重力梯度与地磁力等外部干扰影响而导致控制精度下降,此外航天器内部惯量不确定性... 针对受扰动下的多航天器系统姿态一致性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与固定时间理论的分布式姿态协同控制策略。多航天器系统在空间中易受太阳光压、重力梯度与地磁力等外部干扰影响而导致控制精度下降,此外航天器内部惯量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设计一种基于二阶积分滑模的干扰观测器对复合干扰进行快速精确估计,且该观测器无需任何干扰先验信息。利用观测器获得的估计值,结合领导跟随法,提出一种分布式固定时间姿态协同控制器,实现系统固定时间收敛,收敛时间可通过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固定时间稳定性。仿真与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扰观测器能在较快时间内实现对复合干扰准确估计,协同控制器能在固定时间内实现对期望姿态鲁棒跟踪,与自适应有限时间方法相比,该控制策略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和燃油消耗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航天器 干扰观测器 姿态协同跟踪 固定时间一致性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浣熊优化算法的光电稳定平台改进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建鑫 朱振凯 +1 位作者 龚柏春 胥彪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针对在不确定性扰动下光电稳定平台高精度控制问题,使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中fal函数进行改进得到MIAfal函数。首先,将稳定平台速度输出变化和速度输出误差信号加入fal函数,根据扰动和误差大小调整增益,... 针对在不确定性扰动下光电稳定平台高精度控制问题,使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中fal函数进行改进得到MIAfal函数。首先,将稳定平台速度输出变化和速度输出误差信号加入fal函数,根据扰动和误差大小调整增益,不增加输出抖振的同时增强了系统抗扰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系统对非线性函数特性要求各不相同,难以用单一特定函数满足系统需求的问题,使用多项式拟合fal函数,保证函数光滑性的同时,调整多项式系数即可满足不同观测器的非线性需求,提升稳定平台抗扰性能。针对改进后fal函数参数较多难以调试的问题,引入并改进浣熊优化算法,分别利用佳点集和Logistic映射优化种群初始化分布和全局寻优。测试函数表明改进后的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寻优精度更高。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弦信号输入下,MIAfal函数相较于fal函数对扰动带来的误差和抖振均有所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扰动下,MIAfal函数相较于fal函数对扰动带来的误差影响可以减少29.6%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器 fal函数 参数整定 群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动载荷识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远田 唐甜 张炉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205,206,共10页
针对同时识别动载荷位置和大小中的矩阵病态问题,以及将反问题转化为正向识别的最值问题,采用自适应算法和非线性规划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混合算法用于求解最值问题,得到动载荷参数。首先,建立频... 针对同时识别动载荷位置和大小中的矩阵病态问题,以及将反问题转化为正向识别的最值问题,采用自适应算法和非线性规划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混合算法用于求解最值问题,得到动载荷参数。首先,建立频域识别模型,把理论值与测量值的差值的二范数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其次,将该目标函数作为混合算法的评价函数来识别动载荷参数;最后,进行简支梁动载荷识别的仿真和实验,对比了正向识别和逆系统法,讨论了非线性规划代数和噪音对混合算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向识别避免了矩阵求逆病态问题;相比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所提出算法可同时更准确和稳定地识别多个动载荷参数,且抗噪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荷识别 遗传算法 自适应算法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浸没边界-大涡模拟的降落伞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7
作者 张扬 濮天梅 +2 位作者 周春华 欧阳弘扬 童旭东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9,I0002,共15页
降落伞充气过程涉及复杂的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现象,浸没边界(immersed boundary,IB)方法作为一种边界非协调方法,适合处理这种非线性大变形FSI问题。将Mittal等提出的尖锐界面IB方法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 降落伞充气过程涉及复杂的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现象,浸没边界(immersed boundary,IB)方法作为一种边界非协调方法,适合处理这种非线性大变形FSI问题。将Mittal等提出的尖锐界面IB方法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相结合(LES/IB),应用于中高雷诺数(Re)降落伞绕流的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适合复杂外形非均匀湍流的动态Vreman亚格子(Vreman subgrid-scale,Vreman SGS)模型的FSI方法,用于模拟降落伞充气过程。最后,通过经典的圆柱绕流算例(Re=3900)验证所发展的LES/IB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LES/IB方法对平均阻力系数(C_(D))、后缘点平均背压系数(-C_(p,b))和斯特劳哈尔数(St)的计算结果与直接数值模拟、LES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均低于8%。此外,利用发展的Vreman SGS模型对典型的圆伞和十字伞充气过程中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响应进行了分析,并与Smagorinsky SGS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降落伞充气呼吸阶段,两者对阻力系数和投影面积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本文FSI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充气 流固耦合 浸没边界方法 大涡模拟 亚格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噪声的卫星编队自适应相对导航
8
作者 李爽 李龙龙 +1 位作者 杨彬 黄旭星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4,共11页
针对卫星编队相对导航中系统和量测噪声的不确定性干扰问题,提出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改进的相对导航方法。首先,引入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了自适应相对导航算法框架;然后,根据理论新息和量测残... 针对卫星编队相对导航中系统和量测噪声的不确定性干扰问题,提出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改进的相对导航方法。首先,引入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了自适应相对导航算法框架;然后,根据理论新息和量测残差计算理论和实际新息的匹配度与散度,进而利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快速估计预测误差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进一步地,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根据协方差矩阵估计值自适应修正理论新息,消除与实际新息的偏差以改善滤波算法性能。最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近地近圆轨道卫星编队的高精度相对导航,且算法收敛性能和精度优于现有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导航方法,对中国未来卫星编队任务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导航 卫星编队 扩展卡尔曼滤波 变论域 模糊逻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方法
9
作者 孔繁锵 余圣杰 +2 位作者 王坤 方煦 吕志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新性的网络结构设计,通过卷积层深入挖掘空间特征,同时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单元充分挖掘波段间的光谱变异性及其光谱相关性,有效处理光谱维度的序列信息,从而实现对高光谱数据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为了更加细致地区分和利用高光谱数据中不同谱段的特异性,采用深度光谱分区方法优化网络输入,通过自适应学习机制对不同光谱区域精细化处理,增强了模型对高光谱数据中复杂光谱关系的捕捉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解混性能。在模拟和多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解混精度和模型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地物光谱特征时,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准确估计端元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循环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光谱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性设计体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兴乾 魏传锋 +2 位作者 张伟 夏侨丽 李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开展了对载人航天器维修性设计体系的研究,明确了载人航天器维修性设计体系构成,包括维修性设计、维修性验证、维修性评价和维修性管理。维修性设计包括维修原则确定、维修需求分析、维修任务规划、维修模式设计等;维修性验证包括维修... 开展了对载人航天器维修性设计体系的研究,明确了载人航天器维修性设计体系构成,包括维修性设计、维修性验证、维修性评价和维修性管理。维修性设计包括维修原则确定、维修需求分析、维修任务规划、维修模式设计等;维修性验证包括维修试验规划、分析仿真验证、实物试验验证和在轨飞行验证;维修性评价包括飞行工程师评价和航天员评价;维修性管理将维修性设计、验证、评价工作进行有机衔接并在工程上实施。本文可以作为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性设计工作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维修性 设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地区PHC桩竖向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新铭 王晓伟 +1 位作者 赵春润 黄小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5-789,共5页
引入无量纲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方程,利用收集到的南京江北地区预应力管桩的试桩资料,采用"校准法"计算了现行地基规范关于桩基设计的总体可靠度水准和可靠指标,分析了总安全系数、荷载效应比和荷载组合形式对可靠指标的影响,... 引入无量纲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方程,利用收集到的南京江北地区预应力管桩的试桩资料,采用"校准法"计算了现行地基规范关于桩基设计的总体可靠度水准和可靠指标,分析了总安全系数、荷载效应比和荷载组合形式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应的抗力分项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靠指标与总安全系数、荷载效应比和荷载组合形式有关,而且总安全系数对可靠指标的影响较大。荷载组合形式只对抗力分项系数产生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桩(高强预应力管桩) 承载力 可靠度 分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典型失稳基坑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小平 胡明亮 +1 位作者 吴庆令 谢仁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880-1884,共5页
介绍了南京地区三种典型失稳基坑的事例,分析了基坑失稳的原因。并根据基坑监测曲线特征,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失稳基坑 分析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对舱囊组合体着水冲击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韩佳朋 童旭东 +4 位作者 武士轻 谢淮 黄伟 雷江利 张扬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针对舱囊组合体在海浪情形下着水过程尚不明晰的现状,文章基于某型返回舱与气囊的组合体,利用相关仿真计算软件中的流固耦合算法、气囊仿真算法以及海浪仿真算法建立了相应的多介质耦合模型,模拟计算了正弦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两种不同海... 针对舱囊组合体在海浪情形下着水过程尚不明晰的现状,文章基于某型返回舱与气囊的组合体,利用相关仿真计算软件中的流固耦合算法、气囊仿真算法以及海浪仿真算法建立了相应的多介质耦合模型,模拟计算了正弦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两种不同海浪情形下舱囊组合体的着水过程,并讨论了不同工况下不同海浪条件对返回舱峰值过载、气囊内压以及受力情况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零水平速度和零姿态角工况下不规则波影响下,舱囊组合体的过载与内压峰值均小于规则波影响下的对应值。带水平速度和姿态角工况下,规则波影响下,水平速度较大时,出现了反向加速过程,气囊系统的变形及受力分布情况与不规则波情形相比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海上回收系统的设计及性能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返回 着水冲击 舱囊组合体 不规则波 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杂运动机构故障诊断方法体系结构研究
14
作者 何东钰 印寅 +4 位作者 梁涛涛 董奥杰 张鹏 魏小辉 聂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7-1182,共16页
针对当前飞机复杂运动机构的故障诊断研究多侧重于系统功能失效分析,对机构运动特征与实际故障之间关联机制解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复杂运动机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提出一种数据生成、特征处理以及数据分析三层展开的故障诊断分析体系。... 针对当前飞机复杂运动机构的故障诊断研究多侧重于系统功能失效分析,对机构运动特征与实际故障之间关联机制解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复杂运动机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提出一种数据生成、特征处理以及数据分析三层展开的故障诊断分析体系。从复杂运动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性能出发,确定典型故障工况的参数映射关系,基于动力学模型引入故障参数体系实现典型故障工况时序信号样本集的生成;使用二维图像转换方法对一维时序信号进行映射,建立特征级融合的多维张量;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复杂运动机构的故障精准诊断。以建立的方法体系为基础设计基于格拉姆角场和马尔可夫变迁场方法的协同特征转换,以及引入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网络故障诊断模型。以起落架下位撑杆锁机构为例完成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95%置信度下的准确率不低于0.9566,验证了方法在飞机复杂运动机构故障诊断应用方面的可行性;消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表现最优,验证了方法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体系结构 特征融合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下位撑杆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孔隙率泡沫铝在航天回收中的减振吸能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福德 童明波 何德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8-101,共4页
在载人航天回收系统工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冲击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是保证航天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为了探讨泡沫铝减振吸能性能,采用理论建模和试验测试两种方法,根据泡沫铝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研究了闭孔结构铝合金在航天回收系统中的... 在载人航天回收系统工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冲击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是保证航天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为了探讨泡沫铝减振吸能性能,采用理论建模和试验测试两种方法,根据泡沫铝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研究了闭孔结构铝合金在航天回收系统中的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泡沫铝减振吸能系统的几何数据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高孔隙率闭孔泡沫铝材料具有优越的减振吸能性能,可以大幅降低返回舱着陆动载,有效保护航天员和机载设备,为泡沫铝在航天回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拓宽泡沫铝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泡沫铝 航天回收 减振 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结构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裘进浩 边义祥 +1 位作者 季宏丽 朱孔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最早开展智能材料结构研究的就是航空领域。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飞行器的结构提出了轻质、高可靠性、高维护性、高生存能力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必须增加材料的智能性,使用智能材料结构。智能材料结构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 最早开展智能材料结构研究的就是航空领域。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飞行器的结构提出了轻质、高可靠性、高维护性、高生存能力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必须增加材料的智能性,使用智能材料结构。智能材料结构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主要有智能蒙皮、自适应机翼、振动噪声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结构 航空领域 应用 航空飞行器 航空科学技术 结构健康监测 振动噪声控制 自适应机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CU的流固耦合浸没边界算法异构实现
17
作者 商建东 熊威 +3 位作者 华浩波 宋昭璐 郭恒亮 张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74,共12页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产平台上对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在国产平台上实现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能够丰富平台的应用生态。为此,使用国产DCU(Deep Compute Unit)加速器,基于CPU-DCU异构编程,设计并实现利用三维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并行程序。首先,在CPU上实现串行算法并进行热点分析,对程序热点部分使用DCU加速器进行异构加速;其次,在异构实现的基础上,结合DCU硬件特性,使用共享内存、循环分块、调整访存顺序等优化手段对核函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圆球绕流和仿生鱼自主游动算例对程序进行正确性验证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诺数分别为100和200时,圆球的阻力系数分别为1.11和0.78,计算结果均与相关文献吻合;在雷诺数为7142的仿生鱼自主游动实验中,游动稳定后的平均前进速度为0.396,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在圆球绕流实验中,在5033万网格规模下该并行程序较串行程序获得了83.7倍的加速效果。通过两类流固耦合数值实验,验证了CPU-DCU并行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在国产异构平台上进行计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为国产平台上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 DCU加速器件 访存优化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忠 吴惠祥 +1 位作者 戴俊 沈春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摩擦系数和接触电阻是检验某些航空旋转密封件(工作在滑动摩擦状态下)质量特性的关键性指标。针对航空测试的高低温(-55^+125℃)环境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讨论了摩擦系数测试的原理与方法,设... 摩擦系数和接触电阻是检验某些航空旋转密封件(工作在滑动摩擦状态下)质量特性的关键性指标。针对航空测试的高低温(-55^+125℃)环境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讨论了摩擦系数测试的原理与方法,设计了摩擦系数测试台的基本结构,研究了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及其工程实现步骤,并对测试仪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和PC软件测试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大量试验表明,整个测试仪的综合测试准确度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高低温 温度补偿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大功率模块电源的设计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建冈 阮新波 陈军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5-100,共6页
采用模块电源构成飞机高压直流电气系统的二次电源分布式系统,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针对模块电源的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模块电源的封装结构和热设计,研究了表面组装技术、平面变压器技术、尖峰抑制器技术和... 采用模块电源构成飞机高压直流电气系统的二次电源分布式系统,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针对模块电源的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模块电源的封装结构和热设计,研究了表面组装技术、平面变压器技术、尖峰抑制器技术和模块并联技术等关键技术在模块电源的应用。采用三维叠层封装结构,在实验室完成28V/36A输出航空用模块电源样机,给出了模块电源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电源 封装 热设计 表面组装技术 平面变压器技术 尖峰抑制器技术 并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子午线轮胎刚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礼芳 魏小辉 +1 位作者 印寅 王钰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48,152,共4页
轮胎力学特性是飞机地面运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轮胎静刚度的形成机理,忽略胎面花纹,建立某型航空子午线轮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到航空轮胎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等问题,借助ABAQUS和HYPERMESH软件,并... 轮胎力学特性是飞机地面运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轮胎静刚度的形成机理,忽略胎面花纹,建立某型航空子午线轮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到航空轮胎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等问题,借助ABAQUS和HYPERMESH软件,并在ABAQUS/STANDARD求解器下进行径向和侧向刚度特性仿真分析,得出不同充气压力工况下的相应的负荷与变形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估算值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可较好模拟该型航空轮胎的刚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线轮胎 非线性 有限元 刚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