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147
1
作者 谭清美 冯凌云 葛云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2-24,共3页
从1956~2001年,物流能力W对江苏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77%。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调整物流系统结构,加强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现代化的物流系统,是江苏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江苏 物流经济 产业结构 GDP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物流弹性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谭清美 王子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5X期56-57,共2页
物流的概念应拓宽为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的基础,对物流能力具有推动效应;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1984年前,江苏经济物流弹性E<1,说明物流能力依靠经济实力的推动;1985... 物流的概念应拓宽为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的基础,对物流能力具有推动效应;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1984年前,江苏经济物流弹性E<1,说明物流能力依靠经济实力的推动;1985年后,江苏经济物流弹性E>1,说明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物流 弹性 物流能力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1984年 1985年 生产要素 推动效应 构成要素 拉动效应 经济实力 拉动作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区域经济因其内部众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用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数理方法研究其整体发展。系统论为更科学地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分析,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条... 区域经济因其内部众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用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数理方法研究其整体发展。系统论为更科学地考察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分析,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条件、内在动力和源泉,认为:区域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不具有稳定性,竞争与协作共同决定着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演化;地方决策机构应对区域经济自组织进行控制,把系统引向决策者所希望的有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系统演化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网络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信息时代战争节奏异常快速的情况下,以“网”状动员模式取代传统“树”状模式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战争需要。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网络建设的目标是以区域物流系统为平台、信息技术为手段,尽快实现经济动员现代化;主要功能是区域动员信息的... 在信息时代战争节奏异常快速的情况下,以“网”状动员模式取代传统“树”状模式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战争需要。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网络建设的目标是以区域物流系统为平台、信息技术为手段,尽快实现经济动员现代化;主要功能是区域动员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区域动员实体的快速调度。网络连通度、平均时延和有效性是评测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动员 模式转型 网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投资弹性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谭清美 葛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简要介绍区域物流的定义及区域物流能力在区域经济活动诸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对江苏省物流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984年到2001年,江苏省交通行业投资I随时间t以二次多项式I=0 5656t2-1 4176t+3 2985形式增长;物流能力W与交通... 简要介绍区域物流的定义及区域物流能力在区域经济活动诸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对江苏省物流能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984年到2001年,江苏省交通行业投资I随时间t以二次多项式I=0 5656t2-1 4176t+3 2985形式增长;物流能力W与交通行业投资I呈对数关系:W=233 84lnI-65 148.随着I的增长和时间t的变化,物流能力投资弹性E均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到2004年物流能力投资弹性将下降到E=0 19.这表明,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江苏省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系统 区域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 物流投资弹性 交通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90,共4页
区域创新网络内正式或非正式互动学习的存在 ,使网络内部各个成员的研究开发活动产生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建立知识溢出效应模型 ,认为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呈现螺旋上升态势 ;知识溢出带来区域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形成的同时也造成区域... 区域创新网络内正式或非正式互动学习的存在 ,使网络内部各个成员的研究开发活动产生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建立知识溢出效应模型 ,认为区域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呈现螺旋上升态势 ;知识溢出带来区域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形成的同时也造成区域产品雷同化和网络内部企业的竞争加剧。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将知识溢出效应的外部性内在化 ,通过某种方式将外部收益或成本内含于某种经济关系中。内在化的过程就是使个别厂商的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的过程 ,也是通过外力对企业生产函数调整的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政府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网络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谭清美 李宗植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8,60,共3页
传统经济是收益递减型的经济 ;新经济是收益递增型的经济。收益递增规律是指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增加经济中某个要素 (如技术或信息等 )的投入量 ,会使边际收益率持续递增。在现代经济世界里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是对立统一体。对立性... 传统经济是收益递减型的经济 ;新经济是收益递增型的经济。收益递增规律是指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增加经济中某个要素 (如技术或信息等 )的投入量 ,会使边际收益率持续递增。在现代经济世界里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是对立统一体。对立性表现在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正逐渐被新经济所取代 ;若固守传统经济 ,势必将影响新经济的发展 ,将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竞争劣势。统一性表现在 :传统经济中包含着新经济的因素 ;新经济中包含着传统经济的成分。新经济是传统经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高度发展。只有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促使新经济形成和发展 ;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又有力地拉动传统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由传统经济通向新经济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 比较研究 新经济 收益递增规律 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箫迪 王子龙 李晓雯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8,共5页
通过对知识溢出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地理因素影响的知识溢出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动力源泉。利用空间距离聚集度指标,对区域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形成、集群分布及集群强弱和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知识的... 通过对知识溢出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地理因素影响的知识溢出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动力源泉。利用空间距离聚集度指标,对区域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形成、集群分布及集群强弱和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知识的空间根植性决定了知识溢出倾向于在一定空间实现区位极化。企业的地理集聚和区域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向互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区住极化 集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谭清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2-54,共3页
具体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结点的创新功能,进而系统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整体功能。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网络结构 创新主体 创新资源 区域市场 创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清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1S期14-15,共2页
一、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能力表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如果用计量方法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那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应当视为被解释... 一、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能力表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如果用计量方法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那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应当视为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则应视为解释变量.基于这一观点,经调查分析,构造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应用专家评价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分项指标和基础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如表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系统 解释变量 区域社会经济 指标体系 发展指标 计量方法 观点 江苏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空间经济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6期64-67,共4页
产业经济场是产业存在状态改变引起经济影响因子分布不均匀产生系统态势的时空范围。由于场源的存在对周围媒体具有集聚和辐射特性,且同一空间内不同相互叠加方式产生不同效果,产业经济场呈现出有规律的起伏发展与变化。产业经济场应将... 产业经济场是产业存在状态改变引起经济影响因子分布不均匀产生系统态势的时空范围。由于场源的存在对周围媒体具有集聚和辐射特性,且同一空间内不同相互叠加方式产生不同效果,产业经济场呈现出有规律的起伏发展与变化。产业经济场应将经济场源及其运行、变化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场的基本概念、经济场源、经济场强与媒体、经济场的运行规律及其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经济场 经济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6
12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1994-2003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医药制造行业存在下降趋势以外,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我们评价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水平 空间集聚指数 集聚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的集群企业协同进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8
13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建立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协同进化模型。研究表明: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将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建立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协同进化模型。研究表明: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将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集群企业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企业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1-55,共5页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建立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对区域经济系统中两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竞争关系及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特定集群企业要求特定生态位,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集群企业。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集群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的特点,实施生态位分离以更加有效利用区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企业 生态位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法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SS法数学模型 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数学方法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4,共8页
产业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化系统,其主体要素是各产业部门。产业系统的演化意味着系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由于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层次性和非线性,必须从动态意义上去理解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新产业... 产业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化系统,其主体要素是各产业部门。产业系统的演化意味着系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变化。由于产业系统的开放性、层次性和非线性,必须从动态意义上去理解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新产业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系统内产业分化与产业重组是产业系统结构演进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产业系统演化本质上是系统内产生结构的调整、重组和升级。利用产业演化模型相关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类产业1985—2004年的整体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普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目前已经进入产业演化周期的衰退期以外,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目前均处于成熟期,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正处于成长期,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产业系统演化的典型代表,其技术创新效率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产业技术创新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产业演化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我们评价和发展产业系统演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系统 演化模型 技术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企业集群动态演化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区域企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规律,探讨集群企业演化的空间动态行为和反馈机制。依据kti-gti/rti与kt(i+1)-gt(i+1)/rt(i+1)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区域企业集群动态演化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区域企业集群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区域企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规律,探讨集群企业演化的空间动态行为和反馈机制。依据kti-gti/rti与kt(i+1)-gt(i+1)/rt(i+1)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区域企业集群动态演化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区域企业集群是由区域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演化和发展遵循生态学的基本机制,与其他有生命体的增长十分相似。区域企业集群非线性正反馈机制与区域生态集群非线性负反馈机制构成一个以企业为中心的耗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群 演化模型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汉城奥运的经济意义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2期80-83,共4页
借助东京奥运和汉城奥运,日本和韩国分别实现了进入世界工业强国和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跨越。我国应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借助北京奥运的历史机遇,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创新商业... 借助东京奥运和汉城奥运,日本和韩国分别实现了进入世界工业强国和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跨越。我国应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借助北京奥运的历史机遇,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创新商业模式,创造和打响一批中国自己的品牌,从而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而不必过于追求奥运的短期拉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奥运 汉城奥运 奥林匹克景气 贴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消费函数的特殊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箫迪 王子龙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3-15,共3页
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居民消费函数特殊性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把握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目前江苏省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非收入因素对消费倾向的作用已经显著超过收入因素的作用,致使江苏省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大幅度的低于城... 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居民消费函数特殊性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把握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目前江苏省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非收入因素对消费倾向的作用已经显著超过收入因素的作用,致使江苏省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大幅度的低于城镇非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如果继续维持这一现状,势必造成两类居民之间收入水平的拉大,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若能相对提高农业居民收入,因投资乘数的作用必然会带来国民消费倾向的降低,缓解目前的“三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函数 二元经济 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项目监测研究
20
作者 谭清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68,共5页
产业项目监测是指对产业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的检查和测度。监测的目的是为项目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存在产业项目作用时 ,被作用经济系统特征指标的变化分为两部分 ,一是由系统自身发展因素引起的变化 ;二是由项目开发... 产业项目监测是指对产业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的检查和测度。监测的目的是为项目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存在产业项目作用时 ,被作用经济系统特征指标的变化分为两部分 ,一是由系统自身发展因素引起的变化 ;二是由项目开发引起的变化。监测的目标是确定后者。提出产业项目监测原理的数理表达形式 ;提出根据被监测系统的特点和条件 ,确定项目开发引起的系统特征指标变化的方法—预测法和对照法。以三峡工程移民区的两个独立区域为例 ,研究柑桔产业开发对农村经济纯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项目监测 监测原理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产业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