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陌生人到返乡者——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杰 胡同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4,共7页
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 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能动者的主动选择与建构的一面。与此同时,研究也指出,作为返乡者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乡村意义系统生产时,由于其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建构的双重意义系统的生活世界是不稳定的,从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新生代农民工 生活世界 陌生人 返乡者 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象化、类社会互动和群体边界——媒介“女性”范畴的现实生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杰 孙晓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性别刻板印象的媒介生产是效果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范畴化和社会认同理论,聚焦于该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从媒介到现实的社会心理生产机制,通过对《非诚勿扰》男性受众的深度访谈,发现媒介建构的"女性"范畴通过具象化、... 性别刻板印象的媒介生产是效果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范畴化和社会认同理论,聚焦于该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从媒介到现实的社会心理生产机制,通过对《非诚勿扰》男性受众的深度访谈,发现媒介建构的"女性"范畴通过具象化、类社会互动和群体边界确定等具体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男大学生群体现实的"女性"认知范畴发生互动从而产生了现实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女性社会 具象化 类社会互动 群体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信任与网络群体建构——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21,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信任对象和信任机制的研究,通过对sign和symbol的符号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讨论,发现符号和话语本身具有指向客观性、互动协商性和自在自足性三个特征,从而使得话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发出对象而被信...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信任对象和信任机制的研究,通过对sign和symbol的符号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讨论,发现符号和话语本身具有指向客观性、互动协商性和自在自足性三个特征,从而使得话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发出对象而被信任。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是基于公共角色领会基础上的话语信任,而内群偏好和群际分化机制则使得这种公共角色的领会迅速成为网络群体边界,网络群体性行为由此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话语信任 信任机制 内群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