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药膜促进消化道吻合口愈合机制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静 周金宝 +2 位作者 朱海青 潘立群 肇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 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丹参膜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促进消化道吻合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以丹参为主药 ,以壳聚糖和明胶为基质 ,用流涎法制备药膜 ,并观察药膜对胃壁创伤组织的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增生和肉芽组织胶原密度... 目的 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丹参膜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促进消化道吻合口愈合的机制。方法 以丹参为主药 ,以壳聚糖和明胶为基质 ,用流涎法制备药膜 ,并观察药膜对胃壁创伤组织的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增生和肉芽组织胶原密度的影响。结果 丹参药膜局部应用促进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增生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均优于丹参全身用药。结论 丹参药膜在消化器官吻合口愈合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正常组织细胞再生的积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膜 丹参注射液 壳聚糖 明胶 吻合口愈合 炎症反应 肉芽组织增生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润养血颗粒治疗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际平 朱海青 +1 位作者 孙子凯 曹世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 :为寻找治疗肺纤维化有满意疗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方法 :将 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剂量组 ,每组 6只。从造模第 2天开始给予温润养血颗粒治疗。治疗 2 8天后处死 ,取左上肺以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 目的 :为寻找治疗肺纤维化有满意疗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方法 :将 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剂量组 ,每组 6只。从造模第 2天开始给予温润养血颗粒治疗。治疗 2 8天后处死 ,取左上肺以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给予HE、VG、MASSON染色 ,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光镜检查治疗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为轻。结论 :温润养血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肺纤维化 ,小剂量给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大鼠 中药复方 病理学 温润养血颗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病理
3
作者 李南云 陈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32-35,共4页
报道4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发病灶,主要症状和体征是视力障碍、肢体瘫痪及截瘫等,缓解复发1~4次不等。病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发性脱髓鞘病灶,视神经、视交叉及脊髓损害严重,病灶新旧不一,病变程度... 报道4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发病灶,主要症状和体征是视力障碍、肢体瘫痪及截瘫等,缓解复发1~4次不等。病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发性脱髓鞘病灶,视神经、视交叉及脊髓损害严重,病灶新旧不一,病变程度不等,新鲜病灶见明显的星形胶质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脱髓鞘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英 朱海星 +2 位作者 崔龙 王明艳 何永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 ,复制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 12 .4 2g/kg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手术后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皮... 目的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 ,复制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 ,观察益气复智颗粒 12 .4 2g/kg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手术后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皮质形态学、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益气复智颗粒能使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下降。结论 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脑神经元 ,阻断脑缺血致神经细胞死亡病理过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脑皮质 形态学 细胞凋亡 益气复智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贾鹏 曾彦英 +4 位作者 丁新生 丁海霞 张巧全 邓晓萱 姚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9-693,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尾静脉注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移植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移植后hMSCs在EAE大鼠体内的状况。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10、15、21天... 目的:研究尾静脉注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移植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移植后hMSCs在EAE大鼠体内的状况。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10、15、21天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未分化的hMSCs入大鼠体内,通过电镜,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病理观察hMSCs对EAE大鼠的疗效,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MSCs在EAE大鼠体内存活、迁徙、分化的状况。结果:免疫后10天和15天hMSCs移植组大鼠自移植后10天起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电镜下治疗组髓鞘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病理上各移植组在移植后10、30天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hMSCs移植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Brdu、NSE、GFAP、CNPase染色阳性细胞,CNPase(+)的少突胶质细胞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结论:hMSCs移植能有效改善EAE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脱髓鞘病灶数目,并且在体内微环境改变信号的影响下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移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