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及其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邱伟芬 江汉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70,共4页
主要研究了HACCP体系的原则和实施步骤 ,着重讨论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并以食用植物油的生产为例说明了如何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可为油脂企业制定HACCP计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食品安全管理 HACCP体系 食用植物油生产 原则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米糠营养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严梅荣 鞠兴荣 +2 位作者 顾华孝 马云 黄祖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92,共3页
本文以稳定化米糠为原料,研究利用酶解法制取米糠营养食品。该食品含有除不溶性纤维素外米糠各种天然营养成分。文中讨论酶的用量和种类对水解的影响,并对本工艺的特点作了介绍。
关键词 酶解法 米糠营养食品 不溶性纤维素 生产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层深度与粮层阻力关系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进 杨国峰 黄祖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粮层阻力是粮食干燥、储粮机械通风等工艺设计中的关键参数。本文主要分析了粮层深度与粮层阻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对糙米、小麦和玉米通风实验实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 ,结果表明三种粮食的粮层深度h的指数均大于 1,这对新型高大房仓、浅... 粮层阻力是粮食干燥、储粮机械通风等工艺设计中的关键参数。本文主要分析了粮层深度与粮层阻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对糙米、小麦和玉米通风实验实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 ,结果表明三种粮食的粮层深度h的指数均大于 1,这对新型高大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的通风系统设计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层阻力 粮层深度 多元回归 粮仓 粮仓储藏 机械通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铬( Ⅲ)与铬( Ⅵ)分析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袁建 杨晓蓉 +1 位作者 浮东宝 王建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2,共4页
研究了 I E- A A S 法测定食品中痕量 Cr( Ⅲ) 和 Cr( Ⅵ) 的方法;讨论了原子化条件、样品预处理方法及 Cr( Ⅲ) 和 Cr( Ⅵ) 分别测定的条件选择与方法;确定了以酸浸提食品中的各种价态的铬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研究了 I E- A A S 法测定食品中痕量 Cr( Ⅲ) 和 Cr( Ⅵ) 的方法;讨论了原子化条件、样品预处理方法及 Cr( Ⅲ) 和 Cr( Ⅵ) 分别测定的条件选择与方法;确定了以酸浸提食品中的各种价态的铬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探讨了利用弱碱型阴离子变换树脂选择吸附 Cr( Ⅵ) ,进而分别测定 Cr( Ⅲ) 和 Cr( Ⅵ) 的条件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铬离子 三价铬 六价铬 测定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大豆食品中染料木素含量的ELISA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定 路桂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8-120,共3页
染料木素是大豆发酵食品中的主要异黄酮成分。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染料木素免疫抗原和卵白蛋白-染料木素包被抗原,并对它们进行紫外和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抗染料木素抗体的效价为1:1600。建立竞争ELISA测定发酵大豆制品中染料... 染料木素是大豆发酵食品中的主要异黄酮成分。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染料木素免疫抗原和卵白蛋白-染料木素包被抗原,并对它们进行紫外和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抗染料木素抗体的效价为1:1600。建立竞争ELISA测定发酵大豆制品中染料木素含量方法,染料木素测定浓度范围为6.25~150μg/L;回收率为87%~102%;亲和常数为1.62×108;与大豆甙元、芒柄花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8%、4.57%;与槲皮素、儿茶素、单宁和核黄素等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同时将ELISA法与薄层层析法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大豆食品 染料木素含量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邱伟芬 江汉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2,共3页
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进展 ,着重讨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确定实质等同性包括了研究转基因生物体的分子学特征、表现特征、主要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毒性物质和过敏源 ,实质等同性是安全性评价框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评价 实质等同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EGb)抗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周建新 汪海峰 +2 位作者 姚明兰 吴定 傅国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8-121,共4页
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抗菌活性,探讨了热处理和pH值对EGb抗菌活性的影响,阐明了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抗菌特点以及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价值。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其抗菌活性随着其浓度增加... 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抗菌活性,探讨了热处理和pH值对EGb抗菌活性的影响,阐明了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抗菌特点以及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价值。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其抗菌活性随着其浓度增加而增强,对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和5.0%;EGb的抗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能忍受高温短时的热处理;EGb在pH5~9的范围内均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为EGb在食品天然防腐剂领域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抗菌活性 热稳定性 PH值 食品天然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稳定米糠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严梅荣 顾华孝 +3 位作者 马云 施仰周 杨进 黄祖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1,共4页
本文探讨影响微波加热稳定米糠的有关因素。对微波加热后米糠温度、水分蒸发和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米糠水分含量在微波加热稳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提高米糠含水率和微波功率有利于米糠稳定处理。经微波稳定处... 本文探讨影响微波加热稳定米糠的有关因素。对微波加热后米糠温度、水分蒸发和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米糠水分含量在微波加热稳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提高米糠含水率和微波功率有利于米糠稳定处理。经微波稳定处理的米糠于 2 5℃储藏 8周 ,酸值上升幅度远低于未处理米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微波加热 稳定化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别大米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64
9
作者 杨晓蓉 李歆 凌家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2,共6页
对不同类别的市售大米样品 (籼米、粳米、杂交稻米、籼糯米、粳糯米、黑米和香米 )的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籼型、粳型和糯型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曲线及主要特征值 (峰值粘度、最终粘度... 对不同类别的市售大米样品 (籼米、粳米、杂交稻米、籼糯米、粳糯米、黑米和香米 )的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籼型、粳型和糯型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曲线及主要特征值 (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 )均有明显的差异 ,并与其食用品质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曲线 峰值粘度 最终粘度 回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4
10
作者 鞠兴荣 袁建 汪海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建立了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样品水解最佳条件为 :1 .0mol/lHCl-MeOH溶解、80℃下、回流水解 0 .5h ,采用Nova -PakC183.9× 1 50mm 4 μm色谱柱 ,MeOH -0 .4 %H3PO4( 4 7:53V/V)... 本文建立了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样品水解最佳条件为 :1 .0mol/lHCl-MeOH溶解、80℃下、回流水解 0 .5h ,采用Nova -PakC183.9× 1 50mm 4 μm色谱柱 ,MeOH -0 .4 %H3PO4( 4 7:53V/V)为流动相 ,流速 0 .7ml/min ,检测波长 2 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 ,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回收率达 99% ,变异系数小于 3%。为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提取物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0
11
作者 鞠兴荣 袁建 汪海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采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有效地消除了随浓度不同发生的本底漂移、油脂等干扰物质及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简便、灵敏,最低检出浓度为1μg/ml,加样回收率>99%,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定量测定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8
12
作者 鞠兴荣 袁建 汪海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19,33,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中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 ,本文以大豆异黄酮提取回收率及干扰物质量为指标 ,确立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 70 %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 ,固液比 1∶5 ,在 5 0...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中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 ,本文以大豆异黄酮提取回收率及干扰物质量为指标 ,确立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 70 %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 ,固液比 1∶5 ,在 5 0℃温度下浸提二次 ,每次 1h总回收率可达 9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提取 影响因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的分离和纯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定 方琪琼 +2 位作者 孙德坤 周建新 姚明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根据红曲霉菌的性质,用麦芽汁培养基将红腐乳中的红曲霉分离出来,并分别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大米培养基、黄豆芽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结果以大米培养基纯化效果最好。培养结果表明,红曲霉是一种耐酸、耐热和耐乙醇的霉菌。... 根据红曲霉菌的性质,用麦芽汁培养基将红腐乳中的红曲霉分离出来,并分别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大米培养基、黄豆芽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结果以大米培养基纯化效果最好。培养结果表明,红曲霉是一种耐酸、耐热和耐乙醇的霉菌。纯化后的红曲霉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呈现圆形菌落,在32℃培养48h开始生长,菌落初期为白色,进而变为淡粉红色、红色,直至紫红色,但菌落四周为白色。培养12d后整个菌落呈紫红色。显微镜镜检观察,菌丝无横隔,多核,分枝甚繁,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孢子单生或成链,闭囊壳为球形、有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分离 纯化 培养基 形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乙醇提取物(EEPH)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周建新 嵇美华 +1 位作者 汪海峰 姚明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测定了花生壳乙醇提取物 (EEPH)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抗菌活性 ,探讨了热处理和 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 ,阐明了花生壳乙醇提取物的抗菌特点以及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价值。结果发明 :花生壳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 ,其抗菌活性... 测定了花生壳乙醇提取物 (EEPH)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抗菌活性 ,探讨了热处理和 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 ,阐明了花生壳乙醇提取物的抗菌特点以及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价值。结果发明 :花生壳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 ,其抗菌活性随着其浓度增加而增强 ,对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 (MIC)分别为 0 .2 8‰和 0 .5 0‰ ;花生壳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 ,能忍受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并且在 pH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乙醇提取物 抗菌活性 食品天然防腐剂 热处理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玉玲 周凤娟 李新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本文制备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 ,通过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产品糊液的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抗冻性好、耐老化 。
关键词 交联 羧甲基化 复合变性淀粉 产品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对米糠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进 顾华孝 +2 位作者 黄祖申 严梅荣 梁培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0,共4页
本文对微波加热稳定米糠的工艺参数,微波处理时间、料层厚度、米糠原始水分、储藏时间对米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 150~200s、料层厚度30~70mm、初始水分为15.8%~21%的米糠,经微波处理后强化贮藏,6周内游... 本文对微波加热稳定米糠的工艺参数,微波处理时间、料层厚度、米糠原始水分、储藏时间对米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 150~200s、料层厚度30~70mm、初始水分为15.8%~21%的米糠,经微波处理后强化贮藏,6周内游离脂肪酸(FFA)的增长率在1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米糠 稳定性 游离脂肪酸 贮藏 酸值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明洁 国海林 孙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蛹期为 5 4~ 9 8d ,从产卵到成虫羽化之间的未成熟期为 18 6~ 39 2d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 4~ 14 8℃ ,幼虫为 13 1~ 15 1℃ ,蛹为 7 3~ 12 1℃ ,未成熟期为 13 7~ 14 8℃ ;卵期有效积温 71 2~ 80 1日度 ,幼虫期 170 9~2 36 1日度 ,蛹期 111 9~ 15 0 8日度 ,未成熟期为 319 6~ 378 0日度。同时分析了温、湿度对上述生活史参数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谷盗 温度 相对湿度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理论模型 种群生长 贮粮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建新 王明洁 +3 位作者 袁建 吴定 姚明兰 王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了从发酵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W/V)、提取温度70℃、时间3h,该工艺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 522%。
关键词 发酵豆粕 大豆异黄酮 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在油脂氧化时的稳定性初探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邱伟芬 王娟 徐文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番茄红素在大豆色拉油和猪油光敏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将8、12、20×10-6浓度的番茄红素分别添加于大豆色拉油和猪油中,32℃时,在光照条件下,在亚甲基蓝试剂的引发下,其自身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其残存率逐渐降低,稳定... 对番茄红素在大豆色拉油和猪油光敏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将8、12、20×10-6浓度的番茄红素分别添加于大豆色拉油和猪油中,32℃时,在光照条件下,在亚甲基蓝试剂的引发下,其自身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其残存率逐渐降低,稳定性下降;番茄红素在豆油中的氧化稳定性好于在猪油中的氧化稳定性;添加25、80×10-6的α-生育酚于大豆色拉油和猪油中,两种浓度均能明显增加番茄红素在猪油光敏氧化中的稳定性,使其残存率明显增加;但不能增加番茄红素在大豆色拉油光敏氧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油脂氧化 稳定性 猪油 大豆色拉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植物油脂酸值的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万忠民 郑刚 张红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研究了微波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对植物油脂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当微波参数变化时 ,植物油的酸值指标也随之而变 ,且其受影响程度与植物油的不饱和程度有关。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强度 时间 植物油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