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3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宁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39,共4页
构建系统高效、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动力源泉。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只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各类人才才会大量涌现,继而拔尖... 构建系统高效、科学合理的人才支撑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动力源泉。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只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各类人才才会大量涌现,继而拔尖创新人才才会脱颖而出。对此,要从优化人才引进、目标激励与环境塑造、构建完善的人才聘用、评价、管理体系,以及涵养企业家精神、倡导社会风尚等方面入手,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战略 人才激励 大国工匠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爱军 张建平 葛扬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24,共13页
科学认识数字经济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对于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生产业态,通过重组经济结构,作用于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从互联... 科学认识数字经济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对于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生产业态,通过重组经济结构,作用于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从互联网经济与数字金融两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水平,并从城乡收入数量差距、城乡消费总量差距、城乡消费结构差距3个维度构造城乡差距指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采用地理邻接关系的二进制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时间维度和区域视角对数字经济作用城乡差距的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在使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二是在机制分析层面,数字经济会通过市场化程度、劳动力配置和营商环境对城乡差距起到缩小作用。三是数字经济对城乡差距有显著为负的直接效应,即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凭借“集聚效应”显著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差距;间接效应为正,即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扩大相邻地区的城乡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厚植有利于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数字沃土、完善数字经济下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机制与构建数字经济成果共享机制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差距 市场化程度 劳动力配置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平台建设与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大学经济学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宁华 郑江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0,共5页
为了切实推进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本文以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智库平台建设和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和举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本科教学平台、系列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研究基地、省级实践示范... 为了切实推进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本文以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智库平台建设和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和举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对本科教学平台、系列国家高端智库、国家级研究基地、省级实践示范基地等资源进行综合集成,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支撑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打造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现实载体;改进评估体系,重塑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反馈闭环;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科研实践三元融合的崭新体验,实现了智库平台建设与本科生经济学教学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教学 研究性教学 智库平台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洪银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33,共7页
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阶段性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 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阶段性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应该是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并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话语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资本论》提供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创新的话语体系;三是批判地吸收世界成熟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尤其要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体现的新进展,以及十九大报告指出的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新指示。其中包括:混合所有制中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非劳动要素按贡献及供求参与收入分配条件下如何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等重大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新挑战与新路径——人均GNI 偏向的经济发展视角
5
作者 郑江淮 陈熙 赖琳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地位识别的各类基准梳理可见,评价一国是否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还需考虑到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所处的水平,即该国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是否长期处于小于1这个发展状态。在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上,中国...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地位识别的各类基准梳理可见,评价一国是否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还需考虑到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所处的水平,即该国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是否长期处于小于1这个发展状态。在人均GNI与人均GDP比值上,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模式的对外依存性,中高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贡献相对有限,高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较为明显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等结构性问题,使得中国的要素报酬获得能力相对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上,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为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贸易多元化与国际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提升贸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产业共聚与文化产业韧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晓仪 顾江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5,共13页
对平台经济和文化产业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平台经济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文化产业韧性。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文化产业韧性,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 对平台经济和文化产业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使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平台经济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文化产业韧性。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文化产业韧性,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平台经济通过促进产业共聚推动文化产业韧性提升;第三,进一步分析表明平台经济对文化产业韧性存在“非线性”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增强文化产业韧性的“新动能-新路径-新潜力”系列政策建议,发挥平台经济的技术基础设施作用与经济引导作用、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并充分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产业共聚 文化产业韧性 网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的推进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德才 郭婷婷 唐悦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传播到我国的时候,正是我国的改革急需理论诠释和理论指导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的改革实践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基于各自的需要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局面,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基于对中国改革实践的研究而获得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对推进我国改革的持续进行也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出发的中国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改革 传播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江淮 王维明 胡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文章是对2005-2006年间CSSCI所收录的经济学论文标引的关键词的分析成果。
关键词 经济学 关键词分析 研究热点与趋势 CS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9
作者 钱学锋 梁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8,共7页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探讨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短期内,东道国的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其国内要素禀赋的存量,与外资流入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在长期内,外商投资也不能在东道国产生累积循环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效应。而在东道国是大国的情形下,它可以运用较大的贸易政策空间对资本的流动实施宏观调控,并成为制造业的集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东道国利益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江淮 王维明 胡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6-82,共7页
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 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统计分析了对中国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引文分析 CS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宁华 葛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0,共4页
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举措等进行了介绍,对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经济学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基于经济学文献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璟 沈坤荣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57,共7页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这种金融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进一步指出,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造成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金融发展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的动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蕾 王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集体生产力Ⅱ的产生源于分工与协作引起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配套投入的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体生产力 分工 协作 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0
14
作者 洪银兴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科学发现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市场导向,还需要科学新发现导向,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不完全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问题,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的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现代的技术创... 在科学发现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市场导向,还需要科学新发现导向,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不完全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问题,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的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现代的技术创新与过去的技术创新的重大区别是,过去的技术创新处于工程师时代,而现在的技术创新则进入科学家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节主要在科学发现或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在研发新技术过程中,企业家和科学家交互作用,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是大学作为创新中心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的合作,是利益共同体。政府在其中起着引导和集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扬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理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经济发展 社会资本再生产 经济实践 未来社会 人类社会 历史进程 教条式 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俞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拥有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激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将这种激励转变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制度条件,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拥有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激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将这种激励转变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制度条件,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是造成近期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非正常"升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解释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为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房地产市场 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文明 张新乐 自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 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派生出来的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出现了“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价值构成与价格分解——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辉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构成房地产价值,通常房地产的成本价格比较稳定,其一般由建筑材料成本、设备折旧和设计人员、建筑工人及部分流通领域工人的工资来反映,而不构成价值的土地价格和超额利润波动性较大。从经济实践来看,房地产的合... 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构成房地产价值,通常房地产的成本价格比较稳定,其一般由建筑材料成本、设备折旧和设计人员、建筑工人及部分流通领域工人的工资来反映,而不构成价值的土地价格和超额利润波动性较大。从经济实践来看,房地产的合理价格中除了价值部分外,还应包括资本化了的地租和部分必需的流通费用。当市场房价高出合理价格部分的比重过大时,则形成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发现,2003年之前中国房地产价格不存在泡沫,2004年起开始出现泡沫并迅速膨胀,2007年房价中的泡沫成分已比较严重。因此,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应该是当前政策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值 房地产泡沫 地租 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绩效的阻滞与超越——基于中国发展的制度经济学阐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林生 杨德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共7页
对"李约瑟之谜"及"中国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为探寻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对"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观点纷呈,无论是官僚体制的阻碍,还是产权体系的缺失乃至意识形态的延滞,其症结都... 对"李约瑟之谜"及"中国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为探寻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对"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观点纷呈,无论是官僚体制的阻碍,还是产权体系的缺失乃至意识形态的延滞,其症结都在于制度绩效低下。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正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供给和变迁以挖掘增长潜力的过程,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交易成本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安排的激励效应,经济增长绩效的制度红利不断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李约瑟之谜 中国改革 制度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历史上的押租制——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德才 陆蕾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兴起的土地租佃制度。押租制的先行形态是"执贽受田之俗例",其后慢慢演变为典型的押租制。对于押租制的产生原因与发展状态,学术界大多从封建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押租金金额的决定更没有相关的研究。... 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兴起的土地租佃制度。押租制的先行形态是"执贽受田之俗例",其后慢慢演变为典型的押租制。对于押租制的产生原因与发展状态,学术界大多从封建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押租金金额的决定更没有相关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押租制发展的历史事实,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押租制产生的原因及其演进过程,并利用博弈论相关模型,证明了押租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押租金额需要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押租制 交易成本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