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生社会阶层的经济作用及其协调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圣兵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176-18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演进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诸多非公有制领域的社会阶层 ,他们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往以“政治身份”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阶层体系开始解体 ,而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演进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诸多非公有制领域的社会阶层 ,他们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往以“政治身份”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阶层体系开始解体 ,而以“经济功能”为主要标志的阶层体系开始形成 ,并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等社会经济矛盾。我们要通过对新生社会阶层经济作用等方面的分析 ,协调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引导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新生社会阶层 经济作用 协调发展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述评
2
作者 刘海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述评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及其平衡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圣兵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
面对粮食供求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在分析把握新型的粮食供求结构及其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大粮食”产业的发展战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新的粮食... 面对粮食供求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在分析把握新型的粮食供求结构及其模型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大粮食”产业的发展战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新的粮食产业优势,促进粮食供求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市场 供求矛盾 平衡战略 科技投入 粮食供求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陈独秀社会历史观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怡顺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9,共4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其社会历史观经历了由唯心到唯物逐步演进的过程。五四以前 ,陈独秀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 ,陈独秀的世界观有了质的飞跃 ,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 ,但不很彻底。
关键词 陈独秀 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群众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教育产业的模式界定
5
作者 张圣兵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我国的教育发展正面临投入与产出的权责失衡等诸多矛盾 ,由此阻碍着教育产业的顺利发展。本文分析了教育产业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和专业要求 ,设计出相应的教育经济运作方式 。
关键词 模式界定 教育产业化 中国 教育产权 教育功能 经济运作方式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尖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代的进步思潮与小说创作
6
作者 皋于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民主主义思潮、批判封建禁欲主 义的个性解放思潮以及批判空谈性理的经世致用思潮,是明清两代进步思潮三个最主要的 表现方面。优秀的明清小说在艺术描写中充分体现了这些进步思潮,并为这些进步思潮推波 助澜。
关键词 进步思潮 明清小说 民主 个性解放 经世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发展与“六心”品质
7
作者 许苏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8,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发展 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人伦理观的价值选择——从毛泽东的人民本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8
作者 金怡顺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本位的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取向的思想对于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塑造、道德风范的确立和弘扬,具有巨大的作用和久远的影响。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人民本位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保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
9
作者 金怡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包括党关于人民群众的正确观点和领导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 ,内极为丰富。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江泽民同志...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包括党关于人民群众的正确观点和领导人民群众的科学方法 ,内极为丰富。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本质思想的论述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政治优势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戴氏宗谱》之戴名世史料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扬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戴名世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古文作家 ,桐城文派的一代宗师 ,因曾被难于《南山集》案 ,文集被禁毁 ,史料多散佚 ,令后之研究者扼腕痛惜。新近从桐城民间发现的《戴氏宗谱》 ,为了解戴名世在桐城戴族的历史地位 ,戴名世与方苞、张英、姚士... 戴名世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古文作家 ,桐城文派的一代宗师 ,因曾被难于《南山集》案 ,文集被禁毁 ,史料多散佚 ,令后之研究者扼腕痛惜。新近从桐城民间发现的《戴氏宗谱》 ,为了解戴名世在桐城戴族的历史地位 ,戴名世与方苞、张英、姚士 苗田田 的关系以及《南山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戴氏宗谱》 戴名世 《南山集》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再思考
11
作者 陈方明 耿步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87,共2页
1942年的延安整风 ,不只是为了克服抗日战争严重困难 ,更重要的是为了用马列主义统一全党的思想 ;审查干部不是延安整风的任务 ,而只是一项组织清理工作。在今天新形势下 ,我们可以借鉴其历史经验 。
关键词 延安整风 党建思想 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厢记》“玉人”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海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对于《西厢记》中《赖简》一折 ,许多人都作过精彩的分析。崔莺莺之所以“赖简” ,把张生大骂而还 ,其主要原因是张生误解了她的诗意。“待月西厢下” ,“疑是玉人来”应是张生在西厢等待“玉人”崔莺莺前来与他相会。理由有三 :其一 ,... 对于《西厢记》中《赖简》一折 ,许多人都作过精彩的分析。崔莺莺之所以“赖简” ,把张生大骂而还 ,其主要原因是张生误解了她的诗意。“待月西厢下” ,“疑是玉人来”应是张生在西厢等待“玉人”崔莺莺前来与他相会。理由有三 :其一 ,此诗不是王实甫所写 ,而是他引用元稹《莺莺传》中的原诗 ;其二 ,在古代诗词中 ,“玉人”一词专指女性 ;其三 ,在古代民间文学中贴近老百姓的作品中 ,女性对爱情的忠贞执着 ,往往超过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玉人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统一
13
作者 王安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16,共2页
不论是法治还是德治 ,都是历史的产物。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既是法治与德治内在统一性的要求 ,也是实现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的关键。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统一 ,首先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经济基础 ,而不能脱离或超越... 不论是法治还是德治 ,都是历史的产物。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既是法治与德治内在统一性的要求 ,也是实现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的关键。坚持法治与德治的具体、历史统一 ,首先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经济基础 ,而不能脱离或超越这一基础 ;在此前提下 ,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具体、历史统一 ,以及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与德治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德治 具体 历史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发展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14
作者 杨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20世纪最后10年,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教训。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 20世纪最后10年,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教训。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站稳脚跟,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东剧变的教训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建树
15
作者 杨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苏东剧变 执政党建设 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赵磊 《社会科学家》 2001年第6期52-55,共4页
哲学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提出既是哲学史发展的逻辑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对它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闪光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无疑对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提出既是哲学史发展的逻辑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对它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闪光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无疑对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