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肝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1
作者 吴民祥 高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肝病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回顾性 死亡资料 住院 病种 病人 统计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前C区1896变异的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文权 赵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前C区1896变异的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3月~2005年3月南京地区HBV-DNA阳性(荧光PCR)的HBV感染者220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基因型,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前C区1896变异株和野生...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前C区1896变异的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3月~2005年3月南京地区HBV-DNA阳性(荧光PCR)的HBV感染者220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基因型,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前C区1896变异株和野生株.结果 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 71例,基因型C 146例,基因型D 1例,B/C混合型1例,A/B混合型1例,未发现基因型A、E、F存在.有163例HBV感染者发生了前C区1896变异,变异株检出率(单纯变异株/混合变异株)为74.1%.基因型B 78.9%发生了前C区1896变异,基因型C有66.4%发生了C区1896变异,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4.56,P<0.05).结论南京地区存在HBV基因B、C、D及B+C和 A+B混合型,以B、C型为优势基因型,未发现A、F、E基因型;HBV基因型B前C区1896的变异率较HBV基因型C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前C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溪宾 苏佩敏 +1 位作者 周芝芬 唐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为探讨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VHP)的严重性 ,特比较 2 30例VHP和 89例生育期女性非妊娠肝炎(nVHP)的临床和部分病理资料 ,结果VHP组症状 ,肝脾肿大率、主要肝功参数和肝组织学改变均轻于nVHP组 (P<0 .0 5~ 0 .0 0 1)VHP组病死率 (0 .87... 为探讨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VHP)的严重性 ,特比较 2 30例VHP和 89例生育期女性非妊娠肝炎(nVHP)的临床和部分病理资料 ,结果VHP组症状 ,肝脾肿大率、主要肝功参数和肝组织学改变均轻于nVHP组 (P<0 .0 5~ 0 .0 0 1)VHP组病死率 (0 .87% )也略低于nVHP组 (2 .2 4% ) ,揭示南京地区近年来VHP病情较轻 ,治疗无需按传统观念提高一个级别 ;另妊妇感染HEV后是否重症化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预后 妊娠合并症 V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胎胎盘组织中HBcAg表达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伟 赵伟 罗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在胎盘、肝组织中的表达和引起胎盘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胎盘、肝组织,SP法检测HBcAg,常规病理观察;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HBcAg阳性颗...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在胎盘、肝组织中的表达和引起胎盘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胎盘、肝组织,SP法检测HBcAg,常规病理观察;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HBcAg阳性颗粒在死胎胎盘的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细胞的核不着色。HBV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婴母分娩的死胎胎盘组织中HBcAg阳性率;死胎胎盘的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HBcAg阳性率;彼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死胎胎盘绒毛发育迟缓、慢性绒毛炎。单脐动脉的发生率;HBV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婴母分娩的死胎肝组织中HBcAg阳性率,彼此比较,差异显著(P<0.05)。HBV母婴传播可能还存在一种从母体面向胎儿的细胞转移方式;HBV可以导致胎盘发育不良和屏障功能障碍;死胎胎盘组织中HBcAg阳性率与孕妇HBV静脉中HBV标志无关;胎盘组织中可能存在HBV复制;死胎肝组织中HBcAg阳性表达与孕妇HBV感染状态、静脉中HBV标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胎 盘胎 HBCAG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毅军 黄平 +4 位作者 王立蓉 张宁 陈云薇 孟桂霞 盖晓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探讨MARS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对 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及血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 ,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显著 ,肝性... 探讨MARS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对 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及血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 ,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显著 ,肝性脑病清醒率 75 % ,MARS人工肝为顿挫病情、减少并发症、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进行肝移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MARS人工肝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治疗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免疫失败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鞠丽丽 余敏敏 +1 位作者 季莹 吴凯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机制,为孕期抗病毒治疗和新生儿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选的86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按HBV-DNA水平分为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将婴儿分为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机制,为孕期抗病毒治疗和新生儿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选的86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按HBV-DNA水平分为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将婴儿分为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对86例新生儿实施联合免疫,在出生时检测T细胞亚群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HBV-DNA定量,1月龄、12月龄时复查HBVm及HBV-DNA定量,比较婴儿的T细胞亚群和免疫情况。结果:宫内感染组新生儿CD4+绝对数计数、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非宫内感染组(P<0.05),而CD8+绝对数计数和百分数高于非宫内感染组(P<0.05);宫内感染组婴儿抗HBs平均滴度197.78±38.56U/ml低于非宫内感染组384.43±62.93U/ml(P<0.05),宫内感染组免疫失败率30.00%高于非宫内感染组1.52%(P<0.05);高病毒载量组孕妇的婴儿宫内感染率(37.50%)和免疫失败率(12.50%)分别高于低病毒载量组的9.09%和4.55%(P<0.05)。结论:宫内感染HBV婴儿可能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同时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降低;孕期HBV-DNA高载量是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免疫失败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检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伟 赵伟 +1 位作者 罗婵 曾文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2-13,共2页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 4 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但不呈直线相关 (re =0 2 ...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 4 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但不呈直线相关 (re =0 2 4 ,t=1 0 9,P >0 0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可以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患者 肝组织 血清 HBV DNA检测 相关性 直线相关 通过检测 水平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引伟 文剑 +4 位作者 赵伟 张亮 宋玉华 谈国蕾 赵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穿刺术,对炎症程度进行病理分级,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上相关CD分子的表达情况,并与22例健康对...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穿刺术,对炎症程度进行病理分级,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上相关CD分子的表达情况,并与2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例G0~G2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45RO^+CD45RA^-及CD8^+CD45RA^+CD62L^+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4例G3期患者外周血中CD3^+、CD3^+CD8^+、CD8^+CD28^+、CD8^+HLA-DR^+CD未及CD3^-CD19^+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例G4期患者外周血CD4^+CD45RA^+CD62L^+及CD19^+CD5^+淋巴细胞与健康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淋巴细胞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组别的部分淋巴细胞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改变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肝组织 炎症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在小肠Crohn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丁怀银 朱西琪 +2 位作者 杜超 戴峰 袁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Crohn病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小肠Crohn病患者的MSCT征象,评价增强扫描不同期相(动脉期和门脉期)中病变肠管的强化方式及其意义。结果:45例中病变多发38例,单发7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肠壁增厚,表... 目的:探讨小肠Crohn病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小肠Crohn病患者的MSCT征象,评价增强扫描不同期相(动脉期和门脉期)中病变肠管的强化方式及其意义。结果:45例中病变多发38例,单发7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肠壁增厚,表现为环形或偏心性增厚。增强扫描示病变段肠壁有较明显强化,呈多层状或均一强化,各种增厚及强化方式多混合存在于同一病例中;门脉期病变强化更加充分。36例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3例患者出现肠系膜改变,主要表现为系膜密度升高、模糊(10例),系膜血管增生及"梳样征"(7例);21例合并肠外器官改变,包括肛周脓肿2例、腰大肌脓肿1例、骶髂关节炎1例、肾结石6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炎13例;并发瘘管穿孔1例,不全梗阻5例。结论:小肠Crohn病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在小肠Crohn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发展阶段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秀明 戴峰 +4 位作者 乔伟 冯勇 刘念龙 周世波 郭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胶质瘤复发和13例脑胶质瘤放射性损伤患者的PWI、DWI和1H-MRS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胶质瘤复发和13例脑胶质瘤放射性损伤患者的PWI、DWI和1H-MRS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脑胶质瘤复发区平均标准化脑血容量(CBVnorm)(3.34±0.54)与放射性损伤区(1.18±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胶质瘤复发区最大CBVnorm(4.00±0.61)与放射性损伤区(1.35±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区标准化ADC值分别为1.49±0.28和1.62±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区Cho/Cr和Cho/NAA值分别为2.72±1.18和2.32±0.83,放射性损伤区Cho/Cr和Cho/NAA值分别为2.09±1.41和1.68±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I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DWI和1H-MRS仅能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肿瘤复发 局部 辐射损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cAg表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伟 刘伟 罗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223,共2页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在胎儿多脏器组织中表达情况。采集 4 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常规尸检 ,取大脑、胸腺、心脏、肺、肝、脾、肾脏、脐带、胎盘组织 ,SP法检测HBcAg ;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死胎多脏器组织...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在胎儿多脏器组织中表达情况。采集 4 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常规尸检 ,取大脑、胸腺、心脏、肺、肝、脾、肾脏、脐带、胎盘组织 ,SP法检测HBcAg ;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cAg阳性率以肺、肝、肾脏、脐带为最高 ,胸腺、心脏、脾、胎盘次之 ,大脑最低 (P<0 0 5 )。HBV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婴母分娩的死胎同一脏器 (除胸腺外 )组织中HBcAg阳性率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HBcAg阳性颗粒在死胎的大脑、胸腺、心脏、肺、肝、脾、肾脏、脐带、胎盘组织中呈点、灶状分布 ,脏器实质细胞核不着色。HBV对胎儿组织的嗜好与胎儿脏器种类有关 ;死胎同一脏器组织 (除胸腺外 )中HBcAg阳性率与孕妇HBV静脉中HBV标志无关 ;死胎多脏器组织中可能存在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胎 HBCAG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tactin及CD16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翔 梅广林 +1 位作者 王鼎 朱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73-2975,共3页
目的:探导Cortactin及CD16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rtactin和CD166在结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69例结肠腺癌及正常组织,40例结肠腺瘤的... 目的:探导Cortactin及CD16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rtactin和CD166在结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69例结肠腺癌及正常组织,40例结肠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ortactin在正常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在腺瘤组织中少部分呈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10/40),而在癌组织中大部分呈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50/69)。表达从正常组织→腺瘤组织→腺癌组织逐渐增高。CD166在结肠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腺瘤及癌组织中部分表达,但癌组织中表达较腺瘤明显增高(P=0.003)。Cortactin及CD166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但其表达与结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结论:Cortactin及CD166表达从正常组织→腺瘤组织→腺癌组织逐渐增高,Cortactin及CD166在结肠癌的发生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免疫组化 CORTACTIN CD1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 赵伟 罗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 10 0例为实验组 ,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PCⅢ含量 ,并行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同时选择 4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炎患者 10 0例为实验组 ,抽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PCⅢ含量 ,并行肝组织活检 ,病理检查。同时选择 40例体检正常者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不同期的肝组织纤维化患者其血清PCⅢ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PCⅢ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6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越高 ,血清PCⅢ含量亦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血清 Ⅲ型前胶原 病理分期 相关性 研究 肝组织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伟 罗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24-82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 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胆碱脂酶(ChE)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结果:肝组织炎...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其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 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胆碱脂酶(ChE)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血清ALT越高,血清ChE活性值降低愈明显,G1与G2与G3,G3与G4之间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病理分度与ChE密切相关。结论:血清ChE活性是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 组织炎症变化的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血清 胆碱脂酶活性 检测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中白介素12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海英 杨毅军 +2 位作者 张宁 刘新钰 方之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重型肝炎,了解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HF)前后白介素 12(IL-12)、肝功能、TNF-α的变化。探讨IL-12的临床价值。治疗组18例为血液滤过+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 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重型肝炎,了解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HF)前后白介素 12(IL-12)、肝功能、TNF-α的变化。探讨IL-12的临床价值。治疗组18例为血液滤过+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予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2为(283.88■270.44),P<0.01。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血清IL-12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IL-12含量无显著变化。治疗组前后肝功能及TNF-α无显著变化。血液滤过可使细胞因子IL-12升高,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有保护作用。血液滤过后血清IL-12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液滤过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殷国平 卓九五 王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为A或B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为A或B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4μg/kg、咪达唑仑0.05mg/kg、依托咪酯0.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麻醉维持:吸入2%~3%七氟醚、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1·h-1。B组:麻醉诱导时静注丙泊酚2mg/kg替代依托咪酯,麻醉维持时泵入丙泊酚4~6mg·kg-1·h-1替代吸入七氟醚,其他麻醉药同A组。分别在麻醉前30min(T0)、术毕即刻(T1)及术后72h(T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T2时A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T0时,B组仍明显低于T0时(P〈0.05)。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显著降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肝炎肝硬化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胎肺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乙型肝炎产妇静脉血HBV复制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伟 赵伟 +2 位作者 罗婵 刘兰侠 王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08-609,共2页
目的 研究死胎肺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乙型肝炎产妇静脉血中HBV复制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取肺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 ,检测肺组织中的HBVDNA ;用ELISA法检测产妇产前静脉血中的HBVM。结果 死胎肺组织... 目的 研究死胎肺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乙型肝炎产妇静脉血中HBV复制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取肺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 ,检测肺组织中的HBVDNA ;用ELISA法检测产妇产前静脉血中的HBVM。结果 死胎肺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为 80 0 %。产妇静脉血中HBV不同复制状态与其所产死胎肺组织中HBVDNA的阳性率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HBVDNA颗粒在肺泡上皮细胞浆中、肺泡囊、肺泡管、细支气管表面、肺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 ,少数在肺泡上皮细胞核上。结论 死胎肺组织中有HBV复制 ;产妇静脉血中HBV复制越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胎 肺组织 乙型肝炎产妇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病毒复制 母婴传播 原位分子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海英 武军 +3 位作者 冯艳红 蔡莉静 丁巧云 曹兴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肝各50例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因子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含量。了解ATⅢ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 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肝各50例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因子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含量。了解ATⅢ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肝预后的关系,探讨ATⅢ在慢乙肝的临床价值。三组ATⅢ值(%)分别为:70.93±16.50,29.30±13.68,17.34±7.65。三组患者ATⅢ值与PT、APTT值负相关,与PTA、FB、PLT值正相关,慢乙肝组ATⅢ值与TT值正相关,肝硬化组和慢重肝组ATⅢ值与TT值负相关。ATⅢ降低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测定ATⅢ水平可对慢重肝肝细胞功能受损及预后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乙肝 抗凝血酶因子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肝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华云晖 刘伟 毛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研究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和肝功能的相关性。随机采集120例孕周在35-40周、临床观察有明显蜘蛛痣和肝掌的患有肝炎的孕妇,肝穿刺活检取肝组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其肝组织结构改变情况;抽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ALT活性。组织... 研究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和肝功能的相关性。随机采集120例孕周在35-40周、临床观察有明显蜘蛛痣和肝掌的患有肝炎的孕妇,肝穿刺活检取肝组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其肝组织结构改变情况;抽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ALT活性。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18例,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硬化的无相关性(P>0.05)。Child-Pugh A、B、C级肝炎孕妇肝掌和蜘蛛痣的发生星率分别为21.7%、26.7%和51.7%,彼此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炎孕妇蜘蛛痣和肝掌与肝组织学改变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孕妇 蜘蛛痣 肝掌 肝硬化 肝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孕妇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阻断效果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根菊 韩国荣 +2 位作者 江红秀 王翠敏 丁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替比夫定后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HBsAg阳性孕妇,HBV-DNA载量≥1×106 U/m L,自愿在24~28周服用替比夫定为服药组,另选取40例孕期...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替比夫定后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变化。方法:选取40例HBsAg阳性孕妇,HBV-DNA载量≥1×106 U/m L,自愿在24~28周服用替比夫定为服药组,另选取40例孕期没有服用替比夫定的HBsAg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抽取外周血检测HBV-DNA、T细胞亚群及补体。比较两组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变化。结果:服药组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补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0%,对照组阻断失败率7.5%。但是两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结论:Hbs Ag阳性孕妇服用替比夫定对其新生儿T细胞亚群及补体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替比夫定 补体C3、C4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