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多视角深度神经网络的脑电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域枫 冯伟 杭文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由于已有深度学习方法没有从脑功能分离与整合机制角度出发构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识别网络,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因而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学习与自适应权重学习机制的自适应多视角深度学习模型。将脑电信号划分为不同脑区的多... 由于已有深度学习方法没有从脑功能分离与整合机制角度出发构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识别网络,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因而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学习与自适应权重学习机制的自适应多视角深度学习模型。将脑电信号划分为不同脑区的多个局部视角,将整个大脑区域视作全局视角,构建能够反映脑功能分离与整合机制的多视角深度学习框架;利用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多个视角之间的重要程度。该模型不仅可以学习不同脑区EEG深度特征,而且可以自适应地学习各个脑区权重分配。在公开及自采集EEG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深度学习 多视角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2
2
作者 宋楚平 陈正东 +2 位作者 路雅淇 朱永君 邵世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71-75,共5页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呈现数据多源化、数据海量化、数据多维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带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的困境,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标准的缺失、群内信息的共建共享和沟通不畅问题突出、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指标体...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呈现数据多源化、数据海量化、数据多维化特征,在此背景下带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的困境,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标准的缺失、群内信息的共建共享和沟通不畅问题突出、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基于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定量性三大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专业群实践工作进行分析,构建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估分值计算方法,为当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评价工作思路和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专业群 高职院校 建设成效 评价体系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BF神经网络改进算法在高校学习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楚平 李少芹 蔡彬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9-44,共6页
高校学生的学习危机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管理手段和预警方法在新的学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针对学习危机多成因和分类的特点,提出将改进的RBF神经网络用于该问题的求解。通过教师和专家对影响学习危机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抽取,使用AHP层次... 高校学生的学习危机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管理手段和预警方法在新的学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针对学习危机多成因和分类的特点,提出将改进的RBF神经网络用于该问题的求解。通过教师和专家对影响学习危机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抽取,使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这些因素的权重,按权重大小重新修正主要影响因素。为获得全局最优解和提高收敛速度,利用遗传算法对传统RBF网络的权重向量进行全局搜索以得到最优模型。应用结果证明:该模型相比传统模型,在收敛速度和误差精度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计算结果有较高的正确率和识别能力,能较好满足学习预警的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危机 指标权重 神经网络 学习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平台构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正东 宋楚平 +2 位作者 王禹 朱永君 杨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6-29,共4页
目前,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客观性及监控平台建设上面临多重困境。遵循问题导向、数据协同、数字化管理等原则,构建了包括设备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在内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平台。实证分析表... 目前,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客观性及监控平台建设上面临多重困境。遵循问题导向、数据协同、数字化管理等原则,构建了包括设备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在内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平台。实证分析表明,该平台的应用加强了职能部门的互通互联,促进了建设者之间的协同共建,提高了绩效评价的信度和效率,为当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专业群 绩效评估 平台建设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的标量信源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胜 石艳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传感节点向融合中心传输含噪声的观察数据,再由融合中心估计信源。然而,现存的估计算法并没有考虑脉冲噪声。为此,基于脉冲噪声存在,推导了高斯信源的最优贝叶斯估计(OBE)算法。OBE算法引用考虑瑞利衰落信道,并基于Middleton Class-A脉... 传感节点向融合中心传输含噪声的观察数据,再由融合中心估计信源。然而,现存的估计算法并没有考虑脉冲噪声。为此,基于脉冲噪声存在,推导了高斯信源的最优贝叶斯估计(OBE)算法。OBE算法引用考虑瑞利衰落信道,并基于Middleton Class-A脉冲噪声环境,给出了信源估计值。同时,分析了OBE算法的最小均方误差性能,并推导了均方误差的上限和下限值。仿真数据表明,与基于加性高斯白噪声场景的线性估计相比,提出的OBE估计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高斯信源 脉冲噪声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瑞利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