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探索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璐
刘文鹏
+1 位作者
陈小戎
王喜明
《建筑技艺》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在BIM技术应用方兴未艾的今天,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BIM实施企业各行其道;BIM实践多局限于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断裂,运维阶段没有可视化集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BIM应用受软件制约,效果不甚理想等...
在BIM技术应用方兴未艾的今天,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BIM实施企业各行其道;BIM实践多局限于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断裂,运维阶段没有可视化集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BIM应用受软件制约,效果不甚理想等。这也导致了业内部分人士对BIM实践感到迷茫。当行业面临如此困境之时,我们也在急切地寻找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航站楼
建筑设计
生命周期
三维模型
中央数据库
策略优化
用户界面
高度互动
分布式管理
报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飞行区软基处理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海
接道波
余虔
《路基工程》
201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以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项目为例,在分析飞行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内不同地貌单元软土分布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机场上部荷载要求,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对沟塘区采用清淤换填法,漫滩区采用超载预压加排水板,漫滩区永久边坡(...
以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项目为例,在分析飞行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内不同地貌单元软土分布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机场上部荷载要求,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对沟塘区采用清淤换填法,漫滩区采用超载预压加排水板,漫滩区永久边坡(不含灯光带)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与塑料排水板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通过施工期间的监测结果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本项目地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基处理
超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排桩支护方式在污水池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斌
《山西建筑》
2014年第32期67-69,共3页
以某污水处理池工程为例,根据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双排桩支护模型,并对双排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分析验算,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方式在该基坑工程中合理可行,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基坑
支护
双排桩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站楼双曲屋面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凯法
潘一平
+1 位作者
吴新泉
李远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项目的复杂双曲屋面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航站楼屋面整体采用"大跨度、小曲率、多变化"的结构形式,属国内首创。在屋盖系统的设计...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项目的复杂双曲屋面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航站楼屋面整体采用"大跨度、小曲率、多变化"的结构形式,属国内首创。在屋盖系统的设计流程中,BIM模型做为一个信息传递的统一载体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各参与方通过这一载体完成了交互式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高品质地顺利实施。同时,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双曲面复杂屋盖系统进行准确定位、精确分析、高效优化,最终实现了屋盖系统工程造价大幅降低的喜人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参数化设计
空港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州地铁车站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关键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明童
陈学军
张秀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7-11,16,共6页
以苏州地铁南施街站咬合桩围护结构应用为例,分析了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咬合桩桩位控制、超缓凝混凝土的缓凝时间、桩内"混凝土管涌"的控制、"拔桩"的控制、分段施工节点连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了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基...
以苏州地铁南施街站咬合桩围护结构应用为例,分析了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咬合桩桩位控制、超缓凝混凝土的缓凝时间、桩内"混凝土管涌"的控制、"拔桩"的控制、分段施工节点连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了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基坑测斜变形观测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围护墙体两端变形小、中间变形大,最大侧移点深度随着开挖不断下移,且最大侧向位移监测值始终在警戒值范围内,施工一直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围护结构
咬合桩
关键技术
工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探索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璐
刘文鹏
陈小戎
王喜明
机构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出处
《建筑技艺》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文摘
在BIM技术应用方兴未艾的今天,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BIM实施企业各行其道;BIM实践多局限于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断裂,运维阶段没有可视化集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BIM应用受软件制约,效果不甚理想等。这也导致了业内部分人士对BIM实践感到迷茫。当行业面临如此困境之时,我们也在急切地寻找解决方案,
关键词
T2航站楼
建筑设计
生命周期
三维模型
中央数据库
策略优化
用户界面
高度互动
分布式管理
报表生成
分类号
TU248.6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飞行区软基处理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海
接道波
余虔
机构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
机场
建设
集团公司
出处
《路基工程》
201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摘
以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项目为例,在分析飞行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内不同地貌单元软土分布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机场上部荷载要求,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对沟塘区采用清淤换填法,漫滩区采用超载预压加排水板,漫滩区永久边坡(不含灯光带)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与塑料排水板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通过施工期间的监测结果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验证,表明本项目地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基处理
超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地面沉降
Keywords
soft founda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surcharge preloading
plastic drainage plate
land settlement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排桩支护方式在污水池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斌
机构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出处
《山西建筑》
2014年第32期67-69,共3页
文摘
以某污水处理池工程为例,根据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双排桩支护模型,并对双排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分析验算,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方式在该基坑工程中合理可行,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基坑
支护
双排桩
设计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ouble-row pile
design
分类号
TU46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站楼双曲屋面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
2
4
作者
钱凯法
潘一平
吴新泉
李远晟
机构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出处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项目的复杂双曲屋面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航站楼屋面整体采用"大跨度、小曲率、多变化"的结构形式,属国内首创。在屋盖系统的设计流程中,BIM模型做为一个信息传递的统一载体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各参与方通过这一载体完成了交互式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高品质地顺利实施。同时,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双曲面复杂屋盖系统进行准确定位、精确分析、高效优化,最终实现了屋盖系统工程造价大幅降低的喜人效益。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参数化设计
空港建筑
Keywords
BIM
Parametric Design
Airport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TU17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地铁车站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关键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明童
陈学军
张秀勇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
工程
研究所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
南京
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7-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U1134207)
文摘
以苏州地铁南施街站咬合桩围护结构应用为例,分析了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咬合桩桩位控制、超缓凝混凝土的缓凝时间、桩内"混凝土管涌"的控制、"拔桩"的控制、分段施工节点连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了不同施工阶段下的基坑测斜变形观测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围护墙体两端变形小、中间变形大,最大侧移点深度随着开挖不断下移,且最大侧向位移监测值始终在警戒值范围内,施工一直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围护结构
咬合桩
关键技术
工程监测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retaining structure
bore-hole cast-in-place pile(BCP)
key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onitoring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探索
孙璐
刘文鹏
陈小戎
王喜明
《建筑技艺》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飞行区软基处理方法
杨海
接道波
余虔
《路基工程》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排桩支护方式在污水池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高斌
《山西建筑》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航站楼双曲屋面参数化设计
钱凯法
潘一平
吴新泉
李远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苏州地铁车站咬合桩围护结构的关键施工控制技术
张明童
陈学军
张秀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