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2—2021年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1
作者 方良梅 苗瑞芬 +3 位作者 王荣 仇蓓蓓 洪忻 王莉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63-2171,共9页
背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国是MDR-TB高疾病负担国家之一。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MDR-TB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提取1992—2021年中... 背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国是MDR-TB高疾病负担国家之一。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MDR-TB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提取1992—2021年中国、全球和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MDR-TB的疾病负担数据,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MDR-TB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由7.72/10万、2.21/10万分别降至1.49/10万、0.15/10万,下降幅度分别为80.70%、93.21%。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全球和不同SDI地区中处于中下等水平,但与高SDI地区相比负担仍较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差异上看,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APC值分别为-5.51%、-9.06%,均呈下降趋势(P<0.05)。性别差异上看,女性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5.91%、-10.08%,P<0.05)下降速度均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5.26%、-8.51%,P<0.05),男性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年龄差异上看,85~89岁MDR-TB发病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6.04%,P<0.05),15~19岁死亡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9.88%,P<0.05)。APC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MDR-TB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净偏移值分别为-7.78%、-11.07%。年龄效应表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波动上升,死亡率呈现单调递增,均在85~89岁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0/10万和16.58/10万。时期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年份推移而下降,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比(RR)值由1.55、1.87分别降至0.26、0.13。队列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出生队列后移而降低,发病和死亡率的RR值由44.01、185.33分别降至0.02、0.01。结论1992—2021年中国MDR-TB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逐渐减缓,且与高SDI地区相比疾病负担仍较重。男性和老年人是高疾病负担群体,应加强MDR-TB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早诊早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 全球疾病负担 连接点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高校新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仇蓓蓓 王荣 +1 位作者 孟令瑞 苗瑞芬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目的挖掘高校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情况,分析和探讨学生生源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空气污染指标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关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学校结核病,以期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中国结核病预防... 目的挖掘高校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情况,分析和探讨学生生源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空气污染指标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关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学校结核病,以期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2020年版)》,制定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南京市高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和空气污染指标与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本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337份,其中男性2697人(50.53%),女性2640人(49.47%)。高校新生的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6.6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2.17,95%CI:1.84~2.58)、恩格尔系数(OR=0.97,95%CI:0.95~0.99)、死亡率(OR=1.08,95%CI:1.01~1.16)和PM_(10)(OR=1.21,95%CI:1.05~1.40)是高校新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南京市高校新生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控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空气污染状态可对结核病核心知识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PM10 恩格尔系数 知晓率 高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许昊 陈一佳 +3 位作者 王琛琛 李厚轩 周楠 洪忻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502,共8页
目的 探讨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基于2022年南京市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数据,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1409例为调查对象,进行身体测量、实... 目的 探讨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基于2022年南京市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数据,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1409例为调查对象,进行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欧洲五维五水平健康量表(EQ-5D-5L)进行生命质量评估。使用SPSS网络版进行非参数检验、Tobit回归分析。结果 14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得分平均分值为(0.97±0.07)分,VAS得分平均分为(77.46±22.2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因变量为健康效用值时,不同地区、年龄、婚姻状况、现在饮酒、糖尿病病程、睡眠时长分级、焦虑(GAD-7)和抑郁(PHQ-9)状况、是否患有冠心病、是否患有脑卒中、是否有肿瘤史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变量为VAS得分时,差异在地区、睡眠时长分级、焦虑和抑郁状况、是否患有冠心病、是否患有脑卒中、是否有肿瘤史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β=-0.009,95%CI:-0.016~-0.001)、体育锻炼(β=0.010,95%CI:0.002~0.017)、抑郁(轻度抑郁:β=-0.047,95%CI:-0.058~-0.036;中度抑郁:β=-0.125,95%CI:-0.152~-0.098;中重度及重度抑郁:β=-0.158,95%CI:-0.216~-0.099)、轻度焦虑(β=-0.031,95%CI:-0.046~-0.016)、中心性肥胖(β=-0.008,95%CI:-0.015~-0.001)、脑卒中史(β=-0.026,95%CI:-0.037~-0.015)、肿瘤史(β=-0.035,95%CI:-0.054~-0.016)是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地区(郊区:β=-5.622,95%CI:-8.201~-3.044)、焦虑(中度及重度焦虑:β=-12.821,95%CI:-16.489~-9.152)、中心性肥胖(β=-11.702,95%CI:-20.781~-2.624)是2型糖尿病患者VA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京市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应针对城区、女性、中心性肥胖患者加强干预,提倡2型糖尿病患者增强体育锻炼,并重点关注其焦虑抑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EQ-5D-5L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4
作者 范转转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9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数据,分析疾病经济负担变化趋势,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结...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9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数据,分析疾病经济负担变化趋势,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2000—2019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总疾病经济负担均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将持续上升。结论:我国归因于痴呆症的疾病经济负担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应完善痴呆症患者照护服务体系,提高预防与早期诊断能力,从而缓解痴呆症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症 疾病经济负担 变化趋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疾病流行特征及负担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宝福 姜云 +2 位作者 李小成 金迪 谢国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0-523,534,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征,并对疾病负担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600人。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3.9%,年发病率为0.55次/人年。0~4岁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征,并对疾病负担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600人。南京市社区人群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3.9%,年发病率为0.55次/人年。0~4岁年龄组月患病率最高,为2/20(10.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月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92,P<0.01),小学文化组人群最高,为36/449(8.0%);不同职业人群间月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1,P<0.01),失业人群组最高,为24/279(8.6%);城市和农村人群月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P<0.05),农村[41/762(5.4%)]高于城市[107/2838(3.8%)]。发病高峰出现在10月和3月。46.6%的患者怀疑发病由受污染的食物引起,其中肉与肉制品占比最高,为63.8%。患者就诊率44.6%,就诊者中71.2%选择街道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院就诊和自行服药者中分别有71.4%和59.3%的患者服用过抗生素。就诊者门诊治疗费用人均为133.7元/人次,未就诊患者治疗费用人均为16.1元/人次。结论南京市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较重。急性胃肠炎的病例多以散发为主,发病高峰出现在春、秋季节,近半数病例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疾病负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活动不足归因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戚圣香 范周全 +5 位作者 杨华凤 周海茸 叶青 王巍巍 洪忻 周金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265,26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2011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死亡、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期望寿命损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和2017年南京市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2017年全球... 目的对比分析2011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死亡、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期望寿命损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和2017年南京市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资料。采用GBD团队提供的excel插件程序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估算身体活动不足归因死亡率、YLL率和期望寿命损失及其变化幅度。结果 2017年南京市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死亡数、YLLs分别为1977人、28548人年,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25.99/10万、417.72/10万。与2011年相比,2017年归因死亡数和YLL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3.02%和28.39%,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4.45%和16.45%。2017年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相关疾病死亡使南京市25岁及以上人群的期望寿命损失0.53岁,与2011年相比增长0.15岁。结论南京市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的疾病负担较为沉重,需采取针对全人群干预措施,增加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提高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不足 损失寿命年 期望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与2017年南京20岁以上人群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华凤 周海茸 +3 位作者 戚圣香 叶青 陈旭鹏 洪忻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0-613,616,共5页
目的估计南京市糖尿病疾病负担及高BMI引起的糖尿病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心比较风险评估方法,由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南京市人群体质指数(BMI)数据,结合超重肥胖相关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计算人群超... 目的估计南京市糖尿病疾病负担及高BMI引起的糖尿病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心比较风险评估方法,由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南京市人群体质指数(BMI)数据,结合超重肥胖相关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计算人群超重肥胖归因分值(PAF),通过南京市全死因监测系统,计算南京市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疾病负担。结果2011年,与女性相比,男性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死亡率、YLL率和DALY率低,但是2017年较2011年相比,男性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增幅均高于女性,且2017年时,YLL率、YLD率和DALY率男性均高于女性。2017年高BMI导致糖尿病死亡数占糖尿病总死亡数26.97%,较2011年的24.33%增长了10.85%;2017年高BMI造成的糖尿病DALY占糖尿病总DALY的34.87%,较2011年的30.76%增长了13.33%。结论南京市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疾病负担严重,应积极推进和落实全民健康体重,倡导合理膳食,做好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减轻糖尿病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疾病负担 高体质指数 人群归因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3年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涛 陈聪 +7 位作者 丁松宁 徐庆 汪君君 王恒学 严子康 田梦圆 祝媛钊 刘慧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 目的了解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报告发病趋势和波及范围,分析空间分布模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和重点人群,指导制定科学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病例信息,描述时间、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利用FlexScan空间扫描探测高发聚集区域。结果2010-2023年南京市报告SFTS 507例,APC为31.8%(95%CI:22.5%~41.9%,P<0.001),2023年报告发病率为1.42/10万(134例)。5-8月季节指数分别为2.7、2.1、3.0、1.3,共占76.1%。年龄中位数为66(IQR:55,73)岁,由2010-2011年的59岁,逐渐增加至2022-2023年的68岁(P<0.001),45岁及以上占94.1%;农民(63.7%)、家务及待业(14.2%)和离退人员(12.2%)共占90.1%。2010-2011年疫情波及4区11街道,2022—2023年增加至11区58街道;除2012-2013年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均Moran’s I>0(0.224~0.526,P<0.001),FlexScan扫描显示溧水区和江宁区的部分街道为一级聚集区域,2018-2023年浦口区4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2022-2023年六合区3个街道为二级聚集区,均P<0.05。结论南京市SFTS报告发病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波及范围逐渐扩散,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模式。建议加强医疗机构诊治技术和检测能力培训,强化高发地区监测、病例流调溯源和防蜱、防病知识宣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与2017年南京市25岁以上人群归因于高胆固醇的疾病负担研究
9
作者 叶青 范周全 +5 位作者 杨华凤 周海茸 戚圣香 陈旭鹏 周金意 洪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评估2011年与2017年南京市居民由于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使用2011年及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计算高胆固醇的人群归因分值,进而利用死因登记资料和人口统... 目的:评估2011年与2017年南京市居民由于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使用2011年及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计算高胆固醇的人群归因分值,进而利用死因登记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评估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结果:2011年,南京市≥25岁人群血清TC水平为(4.57±1.86)mmol/L,男性(4.58±2.16)mmol/L,女性(4.55±1.58)mmol/L。2017年TC水平为(4.66±1.10)mmol/L,女性[(4.71±1.11)mmol/L]高于男性[(4.61±1.09)mmol/L]。2017年总体及女性的血清TC水平均高于2011年。2011年南京市人群全部死亡中,4.77%由高胆固醇造成,2017年有5.78%归因于高胆固醇,较2011年增长了21.17%。2011年南京人群高胆固醇归因标化死亡率为36.24/10万,2017年下降至30.08/10万,下降了17.00%,其中男性下降21.82%,女性下降11.29%。与2011年(631.07/10万)相比,2017年高胆固醇造成的标化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率(495.35/10万)下降了21.51%。2011年高胆固醇导致南京市人群期望寿命损失0.45岁,女性(0.49岁)高于男性(0.41岁)。2017年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0.66岁,女性(0.78岁)高于男性(0.54岁)。结论:南京市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疾病负担较重,2011年至2017年高胆固醇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人群归因分值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南京市36214名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10
作者 熊剑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年第7期436-437,共2页
文章报道了南京市 2 0 0 1年度 36 2 14名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体检情况 ,4项综合体检阳性率为 2 .1% ,有职业禁忌者占阳性人数的 5 5 .6 % ,且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 ,占需调离人数的 82 .9%。
关键词 2001年 南京市 体检 乙肝病毒 食品 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Scan与FleXScan软件在南京市2019年水痘空间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11
作者 马涛 李亚娜 +8 位作者 汪君君 洪镭 张敏 丁松宁 王恒学 徐庆 周沁易 林丹 郑颖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探究防控的重点地区,比较SaTScan与FleXScan法在空间聚集性研究中的差异和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R 4.2.0开展乡镇/街道水痘报告发病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Moran′s I。分别利用SaTScan 9.4.1和FleXScan...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探究防控的重点地区,比较SaTScan与FleXScan法在空间聚集性研究中的差异和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R 4.2.0开展乡镇/街道水痘报告发病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Moran′s I。分别利用SaTScan 9.4.1和FleXScan 3.1.2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自2017年纳入丙类管理之后,南京市水痘报告发病水平快速上升,2019年报告18 635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为220.89/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0.20(Z=3.48,P<0.05)。SaTScan法和FleXScan法分别探测到10个(25个街道)和7个(24个街道)空间聚集区域(P均<0.05),发生聚集的街道范围基本一致,除南部高淳区的淳溪街道、古柏和溧水区的永阳街道外,其他聚集区域都分布于主城区周围的城郊地区,但聚集区域形状和每个聚集区域覆盖的街道有较大差异,SaTScan法聚集区覆盖了部分实际发病水平较低的街道,还将每个形状不规则的聚集区域探测为2个聚集区域。结论 建议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报告管理。南京市水痘存在空间聚集性,两种方法均可在实践中选择使用,但FleXScan法更合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空间聚集性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扫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居民癌症核心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周海茸 王巍巍 +3 位作者 缪伟刚 周金意 王琛琛 洪忻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7-783,共7页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科普宣教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9—12月在南京1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方法随机抽取15...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科普宣教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9—12月在南京1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方法随机抽取15~69岁且在南京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利用《中国居民癌症防治素养调查量表》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等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癌症核心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研究对象共纳入3985人,其中男性1756人(44.07%),主城区居民2029人(50.92%),15~35岁、36~45岁和46~69岁者分别占比:37.39%、28.23%和34.38%。癌症防治核心知识中癌症认知、预防、早诊早治、管理、康复5个维度知晓率均达到70.00%。南京市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0.18%,女性高于男性(82.59%vs 77.11%);主城区居民高于非主城区居民(82.11%vs 78.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他民族(OR=0.468,95%CI:0.244~0.898)、初中/高中(OR=1.500,95%CI:1.164~1.932)、大专及以上(OR=2.115,95%CI:1.583~2.825)、机关/事业单位(OR=2.243,95%CI:1.782~2.824)、企业/商业人员(OR=1.477,95%CI:1.173~1.860)、已婚(OR=1.568,95%CI:1.255~1.960)、自评健康状况差(OR=0.342,95%CI:0.195~0.601)、以前吸烟(OR=1.874,95%CI:1.314~2.672)、从不吸烟(OR=1.719,95%CI:1.440~2.051)、无癌症家族史(OR=0.773,95%CI:0.660~0.906)是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南京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0.18%,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2022年70.00%的目标值,今后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南京居民癌症核心知识知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防治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尉力文 陈旭鹏 +1 位作者 严子康 杨华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6,共6页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中获取中国人群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指标,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伤残...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中获取中国人群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指标,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 DALY)和归因危险因素DALY,采用Joinpoint 4.7估计精神障碍DALY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精神障碍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1260.42/10万,抑郁症(3519.26/10万)和焦虑症(3363.60/10万)患病率最高。2019年女性DALY率(1564.22/10万)高于男性(1294.51/10万)。抑郁症(531.65/10万)、焦虑症(321.60/10万)和精神分裂症(43.15/10万)的DALY率最高,分别占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总DALY率的37.26%、22.54%和17.59%。1990—2019年中国人群精神障碍DALY率由1321.15/10万增长至1426.78/10万,年龄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19%(95%CI:-0.22%~-0.15%),但进食障碍年龄标化DALY率的增幅明显(AAPC=1.94%,95%CI:1.85%~2.02%)。2019年中国人群抑郁症归因于亲密伴侣暴力的DALY率最高(26.72/10万),1990—2019年男性抑郁症归因于童年性虐待的DALY率呈明显增长趋势(AAPC=0.68%,95%CI:0.26%~1.09%)。结论 应重视精神障碍疾病的防治,开展重点人群筛查并采取干预措施,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病因预防,从而降低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疾病负担 抑郁 焦虑 进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荃 吴新日 +2 位作者 张彩琴 刘娟 洪忻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5,I0003,共8页
目的分析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代谢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随机选取南京市2个区,每个区覆盖所有街道,每个街道覆盖所有居委会/村委会。2... 目的分析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代谢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随机选取南京市2个区,每个区覆盖所有街道,每个街道覆盖所有居委会/村委会。2018-2021年连续追踪65岁及以上健康体检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收集同一人群体检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结果最终19314例老年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222例(42.57%),女性11092例(57.43%)。经GEE分析,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018年的1.035倍(95%CI:1.010~1.061)、1.105倍(95%CI:1.076~1.135)和1.187倍(95%CI:1.148~1.226),2021年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018年的1.038倍(95%CI:1.010~1.067)、1.205倍(95%CI:1.170~1.241)和1.308倍(95%CI:1.264~1.354)。结论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肾脏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南京市慢性代谢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应及时制定和优化一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体检 慢性代谢病 变化趋势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水平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15
作者 连依琳 李晨 +4 位作者 卢鹏 刘巧 竺丽梅 洪忻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发病风险,并比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结核病发病的差异。结果:在6年的随访中,共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79例,发病密度为25.6(95%CI:20.4~31.7)/10万人年。在79例患者中,糖尿病占21.5%(17/79),结核发病密度为58.8(95%CI:35.4~92.2)/10万人年。非糖尿病患者占78.5%(62/79),结核发病密度为22.1(95%CI:17.1~28.2)/10万人年。血糖控制良好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29.6(95%CI:21.4~33.1)/10万人年,血糖控制不佳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63.5(95%CI:39.3~96.8)/10万人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057倍(HR=3.057,95%CI:1.770~5.281,P <0.001);血糖控制不佳组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血糖控制良好组的3.766倍(HR=3.766,95%CI:2.054~6.906,P <0.001)。结论: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流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16
作者 汪君君 王太武 +4 位作者 徐庆 马涛 王恒学 郑雅旭 丁松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目的探讨平均气温对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市2010—201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首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主要气象因子之间及其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分布滞后非线... 目的探讨平均气温对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市2010—201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首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主要气象因子之间及其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关联性。结果2010—2019年南京市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6172例,男/女比例为1.35∶1,5岁以下儿童占61.28%。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日发病数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和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以日平均气温的中位数17.6℃为参考水平,平均气温在滞后30 d产生的累积风险效应值最大(RR=4.61,95%CI:1.58~13.49)和最小(RR=0.38,95%CI:0.18~0.79)对应的温度分别为-6.5℃和28.0℃。低温(1.6℃)在滞后第4 d~18 d内,风险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滞后第7d时,风险效应达到最大(RR=1.09,95%CI:1.04~1.14);高温(30.3℃)引起的风险效应在当天就出现(RR=1.13,95%CI:0.94~1.37)。结论平均气温对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具有滞后性。高温暴露风险效应具有即时性,低温暴露风险效应更加明显,且延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滞后效应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2011-2016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杨华凤 陈旭鹏 +1 位作者 洪忻 徐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描述2011-2016年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的特征,分析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南京市2011-2016年户籍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 目的描述2011-2016年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的特征,分析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南京市2011-2016年户籍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利用寿命表计算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结果 2011-2016年,南京市30~70岁户籍人口主要慢性病死亡率230. 72/10万(225. 58/10万~251. 60/10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EAPC=-2. 67%,P=0. 03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EAPC=-3. 52%,P=0. 018)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糖尿病死亡率上升(EAPC=-3. 96%,P=0. 031)。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2011年的15. 61%下降到2016年的10. 10%。结论 2011年以来,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不断下降,慢性病的过早死亡是可以预防的,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制定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保证公平的卫生保健的政策,以减少慢性病的过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过早死亡 死亡率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特征及预警阈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涛 周沁易 +6 位作者 徐庆 汪君君 邢光红 王恒学 郑颖 洪镭 张守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6-922,928,共8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探究防控重点地区,预测2021年发病情况并制定预警阈值,指导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9-2020年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 目的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探究防控重点地区,预测2021年发病情况并制定预警阈值,指导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9-2020年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特征,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探讨南京市HFRS空间异质性和时空聚集性特征,利用移动中位数法和泊松(Poisson)分布,预测2021年各月报告病例数和预警阈值。结果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率从1982年的7.18/10万(436例),在90年代下降至2.00/10万以内(1993年除外),2000年以来均在0.60/10万以内。2015—2020年共报告HFRS病例222例,年度病例数中位数为34(21~53)例,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2.55/10万(1.47/10万~7.06/10万);12月至次年6月占83.3%,其中3月至6月占52.7%;男性占64.9%;年龄中位数为51(15~82)岁;45岁及以上占68.9%,其中60岁及以上病例占33.8%;农民占60.8%,家务及待业占13.1%;南京南部的高淳区、溧水区和江宁区分别报告105例、37例、35例,占全市的79.7%;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均为正值(0.150~0.590),均P<0.001;2016年和2020年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其余年份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和溧水区,聚集日期都分布在上半年(均P<0.001);高淳区北部和东部的5个街道以及溧水区南部的和凤镇报告病例数占两区的76.1%。预测2021年报告HFRS病例数为34例(95%CI=22~47),1月至12月每月预测值在1~4例,预警阈值在4~9例。结论1979年以来,南京市有效控制HFRS疫情,预测2021年疫情仍平稳并确定了预警阈值,农民和中老年为重点人群,但高淳区和溧水区部分地区发病水平仍较高,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并继续加强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聚集性 泊松分布 预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2007-2011年伤害死亡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旭鹏 洪忻 +3 位作者 王志勇 戚圣香 杨华凤 徐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5-707,共3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7--2011年伤害死亡构成特征,提供预防伤害、保护居民生命健康的政策依据。方法数据包括南京市2007--2011年,13个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资料。使用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死因构成和顺位分析。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7--2011年伤害死亡构成特征,提供预防伤害、保护居民生命健康的政策依据。方法数据包括南京市2007--2011年,13个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资料。使用根本死因编码进行死因构成和顺位分析。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7--2011年,南京市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的EAPC值为-2.95%(P〈0.05)。非机动车交通事故(EAPc=-14.96%)、自杀(EAPC=-8.38%),以及15—44岁年龄组(EAPC=-8.80%)的伤害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2007--2011年南京市伤害状况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强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及儿童溺水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死亡趋势 E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中学生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洪忻 李解权 +2 位作者 梁亚琼 王志勇 徐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对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定。同时参考中国...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对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定。同时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分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结果: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9.6%vs.5.4%,χ2=49.835,P<0.01;肥胖:3.9%vs.2.3%,P<0.01)。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男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16.4%vs.13.0%,P<0.01)。经多因素调整后,与体重正常者比较,超重、肥胖的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增加37.1%和48.8%。结论:超重肥胖可能是罹患抑郁症状的一个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值越高,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抑郁症状 中学生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