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研发
1
作者
俞扬峰
马福恒
+2 位作者
娄本星
叶伟
罗翔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7,共9页
安全监测是保障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水闸安全监测中存在监测方法落后、监测数据孤岛、智能分析能力不足、可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BIM、GIS、Cesium及WebGL等技术,设计了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
安全监测是保障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水闸安全监测中存在监测方法落后、监测数据孤岛、智能分析能力不足、可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BIM、GIS、Cesium及WebGL等技术,设计了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剖析了网关服务结构和处理机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处理流程,划分了系统功能模块,研发了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最后以沂沭泗老运河及伊家河两座水闸为例,利用SqlSugar多库架构ORM框架构建了可支持多种数据库的体系,建立了可实现设备与业务系统双向通讯的网关服务,实现了水闸工程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及在线预警等功能,可及时掌握水闸工程安全运行性态,提高水闸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工程
安全监测
三维可视化
分析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高拱坝变形监测的分区及其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
15
2
作者
胡江
马福恒
王春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区面板数据,通过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类型,构建基于实测温度的分区变形测点的回归模型;通过分区及其回归模型的截距项、变量系数等的对比分析,识别各分区及坝体空间变形特征。以初期运行期的某特高拱坝为例,将研究测点分为4个区,构建各分区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坝体变形符合客观规律,封拱后坝体非稳定温度场、初期运行期时效等因素对坝体变形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监测
面板数据
分区
多测点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法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变形预测模型温度因子选取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5,71,共8页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坝前库水温垂直分层逐步形成,坝体混凝土持续水化内部温度回升。传统变形预测模型采用的周期项温度因子不能很好地描述运行初期环境和坝体内部温度的非线性非稳定性特征。对此,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方法,提出了基...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坝前库水温垂直分层逐步形成,坝体混凝土持续水化内部温度回升。传统变形预测模型采用的周期项温度因子不能很好地描述运行初期环境和坝体内部温度的非线性非稳定性特征。对此,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方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层聚类法的运行初期实测环境和坝体温度因子分类分区及典型测点的选取方法;同时,引入了可反映周期性库水位变化下运行初期谷幅收缩变形特征的指数和周期项的组合时效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实测温度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实例分析表明,选取的实测温度因子能较好地反映运行初期坝体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构建的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运行初期
变形
温度因子
预测模型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漏成因综合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5,共9页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流异常成因存在不确定性。采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某长距离调水工程一跨河渡槽出口段裹头渗漏的成因。在巡视检查和加固处理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统计模型,定量分析渐变段渗透压力和底板扬压力与渠道水位、气...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流异常成因存在不确定性。采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某长距离调水工程一跨河渡槽出口段裹头渗漏的成因。在巡视检查和加固处理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统计模型,定量分析渐变段渗透压力和底板扬压力与渠道水位、气温、降雨量等环境量的关系,判断渗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判断引起裹头渗漏的原因;进而依据流场法、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揭示渗漏入口和通道等。综合分析认为,渗漏从渐变段末端结构缝进入,通过渐变段、闸室段和连接段的砂砾石层基础向裹头侧流出。考虑到该调水工程常年运行,渡槽难以停水检修,提出在闸室段增加灌浆帷幕截断渗流通道的防渗加固处置建议方案。采用的综合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工程问题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建筑物
渐变段
渗漏
沉降差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研发
1
作者
俞扬峰
马福恒
娄本星
叶伟
罗翔
机构
南京
水利
科学研究院
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水利
部水闸安全管理中心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7,共9页
基金
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24324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722005)。
文摘
安全监测是保障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水闸安全监测中存在监测方法落后、监测数据孤岛、智能分析能力不足、可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BIM、GIS、Cesium及WebGL等技术,设计了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剖析了网关服务结构和处理机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处理流程,划分了系统功能模块,研发了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最后以沂沭泗老运河及伊家河两座水闸为例,利用SqlSugar多库架构ORM框架构建了可支持多种数据库的体系,建立了可实现设备与业务系统双向通讯的网关服务,实现了水闸工程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及在线预警等功能,可及时掌握水闸工程安全运行性态,提高水闸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水闸工程
安全监测
三维可视化
分析预警
Keywords
sluice projects
safety monitoring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V6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高拱坝变形监测的分区及其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
15
2
作者
胡江
马福恒
王春红
机构
南京
水利
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406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9169,51779155)。
文摘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区面板数据,通过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类型,构建基于实测温度的分区变形测点的回归模型;通过分区及其回归模型的截距项、变量系数等的对比分析,识别各分区及坝体空间变形特征。以初期运行期的某特高拱坝为例,将研究测点分为4个区,构建各分区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坝体变形符合客观规律,封拱后坝体非稳定温度场、初期运行期时效等因素对坝体变形影响明显。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监测
面板数据
分区
多测点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法
回归模型
Keywords
super high arch dam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anel data
zone
multi monitoring poi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regression model
分类号
TV6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变形预测模型温度因子选取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机构
南京
水利
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5,7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67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9169,51779155)。
文摘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坝前库水温垂直分层逐步形成,坝体混凝土持续水化内部温度回升。传统变形预测模型采用的周期项温度因子不能很好地描述运行初期环境和坝体内部温度的非线性非稳定性特征。对此,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方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层聚类法的运行初期实测环境和坝体温度因子分类分区及典型测点的选取方法;同时,引入了可反映周期性库水位变化下运行初期谷幅收缩变形特征的指数和周期项的组合时效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实测温度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实例分析表明,选取的实测温度因子能较好地反映运行初期坝体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构建的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特高拱坝
运行初期
变形
温度因子
预测模型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法
支持向量机
Keywords
super-high arch dam
initial operation period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factor
prediction mod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分类号
TV6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漏成因综合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机构
南京
水利
科学研究院
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9138,51879169,51779155)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720002,Y720003)。
文摘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流异常成因存在不确定性。采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某长距离调水工程一跨河渡槽出口段裹头渗漏的成因。在巡视检查和加固处理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统计模型,定量分析渐变段渗透压力和底板扬压力与渠道水位、气温、降雨量等环境量的关系,判断渗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判断引起裹头渗漏的原因;进而依据流场法、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揭示渗漏入口和通道等。综合分析认为,渗漏从渐变段末端结构缝进入,通过渐变段、闸室段和连接段的砂砾石层基础向裹头侧流出。考虑到该调水工程常年运行,渡槽难以停水检修,提出在闸室段增加灌浆帷幕截断渗流通道的防渗加固处置建议方案。采用的综合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工程问题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叉建筑物
渐变段
渗漏
沉降差
成因分析
Keywords
water-conveyance crossing structure
transition section
leakag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cause analysis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BIM+GIS的区域水闸安全监测分析预警系统研发
俞扬峰
马福恒
娄本星
叶伟
罗翔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高拱坝变形监测的分区及其模型构建方法
胡江
马福恒
王春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特高拱坝运行初期变形预测模型温度因子选取方法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输水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段渗漏成因综合分析
胡江
王春红
马福恒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