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平衡游戏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冯绍雯 王萍 +1 位作者 王建国 顾绍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71-1173,共3页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的常见问题,改善平衡功能是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且贯穿整个治疗.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新兴的并且迅速发展的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和传感技术生成一个具有...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的常见问题,改善平衡功能是训练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且贯穿整个治疗.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新兴的并且迅速发展的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和传感技术生成一个具有多种感官刺激的虚拟境界,患者通过各种感官的反馈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达到康复评估与训练的目的.You等[1]利用虚拟游戏系统来训练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发现,步行速度、社区中的行走距离,以及跨越的台阶数均有明显增加.目前,对于虚拟平衡游戏在平衡功能训练的报道尚不多,本文就虚拟平衡游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障碍 虚拟现实技术 脑卒中患者 训练过程 功能康复 游戏 应用 平衡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团队合作意识 被引量:3
2
作者 邓胜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0-1100,共1页
通过开展小组团队建设、进行角色互换形式的团队配合、组织工作以外的团队活动等形式,不断发展实习生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意识。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实习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重指数对卒中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毅 朱黎婷 +4 位作者 张燕 李明娣 王晓青 戴玲 金宏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治疗前后对67例不同BMI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手功能评定、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12级评定、Berg平衡量表测定、功能独立性评测(FIM)。结果:治疗前后,不同BMI...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治疗前后对67例不同BMI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手功能评定、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12级评定、Berg平衡量表测定、功能独立性评测(FIM)。结果:治疗前后,不同BMI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功能独立性均得到显著提高,但正常组较超重组和肥胖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BMI为阻碍上下肢功能、肢体平衡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恢复的影响因素,提示康复中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减重意识的教育、有必要增加减重的康复训练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体重指数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神经肌肉的电生理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红星 陈文红 +4 位作者 顾绍钦 陆晓 许光旭 王彤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采用神经传导测定及肌电图观察脊髓损伤(SCI)患者双下肢神经肌肉电生理变化,为脊髓损伤后双下肢神经肌肉功能判断提供依据。方法:19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神经传导检测方法测定双胫、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分析末端潜伏期、动... 目的:采用神经传导测定及肌电图观察脊髓损伤(SCI)患者双下肢神经肌肉电生理变化,为脊髓损伤后双下肢神经肌肉功能判断提供依据。方法:19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神经传导检测方法测定双胫、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分析末端潜伏期、动作电位波幅及传导速度。采用同心圆针电极检测双侧胫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及L4—S1脊旁肌自发肌电活动(SA)。结果:①神经传导特征:94.7%患者运动传导异常,表现为单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波幅降低伴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缺失三种类型;15.8%的患者同时伴有感觉传导异常,表现为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或动作电位缺失;②胫神经:单纯运动传导异常占47.4%,运动与感觉传导均异常占10.5%;运动传导均表现为双侧异常(动作电位缺失、波幅减低和/或潜伏期延长);感觉传导表现为单侧传导速度减慢和/或波幅降低;③腓总神经:单纯运动异常占78.9%,运动与感觉均受累为15.8%;运动传导双侧异常为84.2%(动作电位缺失和/或波幅降低),单侧异常为10.5%(波幅降低和/或潜伏期延长);感觉传导异常为双侧或单侧动作电位缺失、传导速度降低和波幅降低(15.8%);④胸腰段SCI的胫、腓神经运动传导异常显著高于颈段SCI(腓神经为100%:85.7%,胫神经为66.7%:42.9%)。⑤肌肉自发电活动:所有患者双下肢肌肉及脊旁肌均见不同程度的自发电活动,包括纤颤电位、正锐波。结论:脊髓损伤后双下肢电生理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轴索性损害及肌肉异常自发电活动,肌肉异常自发电活动与下肢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无关;胸腰段脊髓损伤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异常比例高于颈段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生理 神经传导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模式训练治疗脑损伤后流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俊 吴艳 黄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5-766,共2页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外,相当数量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过多,不但带来躯体问题,比如口唇破溃、皮肤感染等,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交活动。为了... 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外,相当数量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过多,不但带来躯体问题,比如口唇破溃、皮肤感染等,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交活动。为了探讨行为模式训练对脑损伤患者流涎的影响,本文对4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后 训练治疗 行为模式 流涎 脑损伤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