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用于含能材料超细粉碎的设备及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宏英 李春俊 +1 位作者 白华萍 李凤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85-187,共3页
介绍了三种用于含能材料超细粉碎的设备及技术,其中新型气流粉碎机可用于氧化剂类材料超细化,新型强剪切粉碎机可用于可燃物的超细化,新型高效研磨机可用于制备亚微米级超细含能材料。
关键词 含能材料 超细粉 粉碎设备 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G系列超细粉碎机对猛炸药进行超细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宏英 李春俊 +1 位作者 白华萍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8,共4页
介绍了 L G型系列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并对采用该机对猛炸药 (HMX及 RDX)进行超细粉碎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同时给出了这两种材料在采用该机进行湿式粉碎时的极限粒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粉碎机作为炸药及火工药剂的超细... 介绍了 L G型系列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并对采用该机对猛炸药 (HMX及 RDX)进行超细粉碎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同时给出了这两种材料在采用该机进行湿式粉碎时的极限粒径。研究结果表明 ,该类粉碎机作为炸药及火工药剂的超细粉体制备设备 ,具有生产安全 ,能耗低 ,生产效率高 ,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粉碎设备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铬酸铜高氯酸铵超细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付清 李春俊 +2 位作者 刘宏英 白华萍 李凤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56-158,共3页
采用搅拌研磨法制备了粒径小于0 .1μm 的亚铬酸铜超细粒子,然后在研磨腔内使高氯酸铵(AP) 与亚铬酸铜超细粒子复合。复合粒子的形成,增加了亚铬酸铜与高氯酸铵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粒子的分散性及均匀性,使亚铬酸铜催化作用... 采用搅拌研磨法制备了粒径小于0 .1μm 的亚铬酸铜超细粒子,然后在研磨腔内使高氯酸铵(AP) 与亚铬酸铜超细粒子复合。复合粒子的形成,增加了亚铬酸铜与高氯酸铵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粒子的分散性及均匀性,使亚铬酸铜催化作用增强,AP的分解温度降低,进而使含AP复合推进剂的燃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铵 亚铬酸铜 复合粒子 超细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Al超细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毅 徐建华 +2 位作者 罗付生 韩爱军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研究超细与复合途径对炸药性质的影响 ,运用 YL G型高效研磨机制备出 RDX/Al超细复合粒子 ,并以水和乙醇作研磨介质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复合粒子粒度、粒子形貌、热力学性能、粒子组分及爆热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 为了研究超细与复合途径对炸药性质的影响 ,运用 YL G型高效研磨机制备出 RDX/Al超细复合粒子 ,并以水和乙醇作研磨介质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复合粒子粒度、粒子形貌、热力学性能、粒子组分及爆热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中研磨有助于粒子的复合 ,而在乙醇中研磨则有利于粒子的超细化和分散。在乙醇中研磨样品由于高能物质 (C2 H5O) 3Al的生成 ,其爆热提高明显。为了解释这些现象 ,提出了超细复合模型及超细 RDX/Al复合炸药热分解模型 ,其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铝粉 超细炸药 超细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骨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叶明泉 李春俊 +1 位作者 刘东升 李凤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概述了鲜骨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鲜骨超细化加工技术的原理、方法、工艺特点、产品的营养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加工 超细化 鲜骨食品 补钙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黑索今在水中的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聂福德 宋洪昌 +1 位作者 李凤生 裴重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选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对超细黑索今(UFRDX,粒径0.1~10μm)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应用浊度法对改性及未改性的UFRDX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及复合表面活性剂能起... 选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对超细黑索今(UFRDX,粒径0.1~10μm)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应用浊度法对改性及未改性的UFRDX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及复合表面活性剂能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其中OP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合后能明显改善UFRDX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通过测定改性前后粒子的ζ电势,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UFRDX粒子表面上的吸附机理和UFRDX粒子在水中的稳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超细黑索今 分散性 ξ电势 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纳米材料制备研究(Ⅱ) 被引量:81
7
作者 张汝冰 刘宏英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61,,58,,共4页
氧化铜是促进复合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分解的一种催化剂。本文首先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铜,然后使用高能球磨法,使纳米级氧化铜嵌入或粘附于高氯酸铵晶体表面而形成复合粒子,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效果,使高氯酸铵的... 氧化铜是促进复合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分解的一种催化剂。本文首先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铜,然后使用高能球磨法,使纳米级氧化铜嵌入或粘附于高氯酸铵晶体表面而形成复合粒子,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效果,使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反应的温度提前,分解速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高能球磨 氧化铜 高氯酸铵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在火炸药中的应用(Ⅰ)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凤生 杨毅 +1 位作者 罗付生 刘宏芸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
报道了利用纳米 /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制备纳米 /微米复合燃烧催化剂、氧化剂与可燃物复合粒子、催化剂与氧化剂复合粒子以及炸药复合粒子等过程中的子粒子与母粒子的粒子复合设计原理及实际应用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为纳米及微米粒子在火... 报道了利用纳米 /微米粒子复合技术制备纳米 /微米复合燃烧催化剂、氧化剂与可燃物复合粒子、催化剂与氧化剂复合粒子以及炸药复合粒子等过程中的子粒子与母粒子的粒子复合设计原理及实际应用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为纳米及微米粒子在火炸药中的应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米粒子复合技术 火炸药 子粒子 母粒子 选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超细HMX的制备 被引量:23
9
作者 付廷明 杨毅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采用物理研磨法制备了微米级球形 HMX粉体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证明 ,采用物理研磨法可使 HMX形成类球型 ,并达到了提高炸药抗冲击性能 。
关键词 制备 超细HMX 研磨 球形化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催化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汝冰 刘宏英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2,15,共5页
亚铬酸铜是促进复合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分解的一种很好的催化剂 ,以往制备的亚铬酸铜及高氯酸铵超细微粒易发生团聚 ,因而不能最有效地对高氯酸铵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本文采用溶剂 -非溶剂法 ,使溶液变为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高氯酸铵晶... 亚铬酸铜是促进复合固体推进剂中高氯酸铵分解的一种很好的催化剂 ,以往制备的亚铬酸铜及高氯酸铵超细微粒易发生团聚 ,因而不能最有效地对高氯酸铵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本文采用溶剂 -非溶剂法 ,使溶液变为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高氯酸铵晶体包覆纳米级亚铬酸铜形成复合粒子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复合粒子中 ,纳米级的亚铬酸铜微粒均匀分散于高氯酸铵中 ,由于亚铬酸铜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化学活性 ,因而大大提高了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效果 ,使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反应温度区间明显前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溶剂-非溶剂法 亚铬酸铜 高氯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式超细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30
11
作者 付廷明 李凤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3-35,80,共4页
综述了包覆式超细复合粒子的制备技术 ,包括机械法、异相凝聚法、种子异相聚合法、微乳液和沉积法等。主要介绍了每种制备技术的原理及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包覆式超细复合粒子 制备工艺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漂白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明泉 韩爱军 +1 位作者 李春俊 李凤生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报导了珍珠漂白的配方及工艺条件。根据珍珠的组成、结构以及处理的工艺方法,对珍珠水煮、漂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珍珠 漂白机理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毅 李凤生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2期18-21,共4页
为了改善纳米半导体TiO2的分散性,制备了以微米级的PMMA塑料粒子为核心粒子的TiO2/PMMA复合微粒和以SiO2作为表面包覆的TiO2/SiO2复合粒子。通过对TiO2/PMMA进行紫外、SEM测试,发现由于TiO2粒子分散性的改善,复合微粒对紫外线的吸收能... 为了改善纳米半导体TiO2的分散性,制备了以微米级的PMMA塑料粒子为核心粒子的TiO2/PMMA复合微粒和以SiO2作为表面包覆的TiO2/SiO2复合粒子。通过对TiO2/PMMA进行紫外、SEM测试,发现由于TiO2粒子分散性的改善,复合微粒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为纳米TiO2与PMMA塑料粒子混合物的3~10倍。在对TiO2/SiO2进行TEM、XRD及比表面测试后,结果表明复合粒子是由4nm的SiO2膜和约12.6nm的TiO2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性 纳米半导体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