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是什么?——新经济社会学视野下的市场研究:派别理论比较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米娜 丘海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0,共5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是欧美新经济社会学领域中一个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与经济学者关于市场是一种"规则"的认识不同,新经济社会学者视市场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建构的,然而对于市场社会建构的基本机制他们却存在分歧:有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是欧美新经济社会学领域中一个最为活跃的研究主题。与经济学者关于市场是一种"规则"的认识不同,新经济社会学者视市场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建构的,然而对于市场社会建构的基本机制他们却存在分歧:有的认为是网络机制,有的认为是制度机制,有的认为是"述行"机制。对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三大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新经济社会学 网络学派 制度学派 “述行”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迪厄式的情感社会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朝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9,共14页
与以往研究往往局限在对布迪厄社会学进行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不同,本文致力于通过勾勒一种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以真正拓展布氏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边界。基于布迪厄的自我—社会分析,本文发现布迪厄对情感的最初兴趣极有可能来自对萨特的阅... 与以往研究往往局限在对布迪厄社会学进行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不同,本文致力于通过勾勒一种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以真正拓展布氏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边界。基于布迪厄的自我—社会分析,本文发现布迪厄对情感的最初兴趣极有可能来自对萨特的阅读经验。虽然布迪厄早年关注的情感论题已沦为"未竟的情感现象学",但情感论题却在布氏社会实践理论本身及其形塑过程中发挥着构成性作用。通过梳理布氏社会学的情感论述,本文不仅勾勒出了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之可能性形态的基本轮廓,而且发现布氏情感研究的轨迹正可谓其从哲学到社会学之智识道路转向的缩影,甚至发现贯穿于布氏情感研究的对萨特存在论现象学的批判有可能埋下了他对现象学或社会现象学之偏见的可能性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验的时间结构 情感现象学 情感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基于家庭视角的研究
3
作者 张田 孙卉 刘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6,共14页
本研究基于身份边界理论,从家庭的视角出发,探讨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职业污名感知问卷、离职倾向问卷、牵连家人污名问卷和家庭卷入问卷对来自八个省(直辖市)的506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职业污名感知... 本研究基于身份边界理论,从家庭的视角出发,探讨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职业污名感知问卷、离职倾向问卷、牵连家人污名问卷和家庭卷入问卷对来自八个省(直辖市)的506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职业污名感知既可以对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倾向产生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牵连家人污名产生中介作用。此外,该中介作用的三条路径均受到家庭卷入变量的调节:当家庭卷入程度较高时,职业污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工作者的牵连家人污名和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也可以正向预测离职倾向;相反,当家庭卷入程度较低时,职业污名对于社会工作者的牵连家人污名和离职倾向均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牵连家人污名对于离职倾向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为避免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产生影响,我们需要从社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家人三个层面入手消除污名,化解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污名 离职倾向 家庭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斌 刘米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96-99,共4页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和工作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要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社会资本 健康 城市居民幸福感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社会“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与当代转型——以河南省路村调查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斐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85,共6页
从差序格局入手,讨论并澄清"中心个人"的概念与内涵;以河南省路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例,阐释了成功"中心个人"所需具备的文化特质:会做人、公平公正、为集体利益考虑。这三个特质形成递进结构,一起建构了"中心个... 从差序格局入手,讨论并澄清"中心个人"的概念与内涵;以河南省路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例,阐释了成功"中心个人"所需具备的文化特质:会做人、公平公正、为集体利益考虑。这三个特质形成递进结构,一起建构了"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在后集体时代的当下,文化生产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平公正与为集体利益考虑日益为个人利益合理化所替代,"中心个人"呈现出痞子型人物的趋势;借助克里斯玛权威概念,分析了"中心个人"具有的草根权威特征,进而深化对乡土社会地方政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 当代转型 中心个人 草根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快乐算术到监控社会:现代性的情感筹划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朝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8,共9页
边沁圆形监狱思想,绝非只是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规训身体与灵魂的技术图式,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意蕴。圆形监狱思想源自于"最大幸福原则",但最大幸福原则并非只是功利主义原理,更是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性方... 边沁圆形监狱思想,绝非只是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规训身体与灵魂的技术图式,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意蕴。圆形监狱思想源自于"最大幸福原则",但最大幸福原则并非只是功利主义原理,更是启蒙运动时代的现代性方案。在这种现代性方案中包含着以快乐算术学和情感治理术为内容的现代性情感筹划,但这种情感筹划的双重策略已经在历史上演变成现代幸福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机制。对现代性之情感筹划的揭示,将有助于展开另一种现代性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社会 最大幸福 快乐算术 现代性方案 情感筹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城市流动穆斯林人口的结构特征与就业状况研究——以天津、上海、南京、深圳四城市为考察点 被引量:13
7
作者 季芳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西北穆斯林流动到东部城市,他们在成为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增加了东部城市的服务压力和穆斯林信众的数量。东部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流动穆斯林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西北穆斯林流动到东部城市,他们在成为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增加了东部城市的服务压力和穆斯林信众的数量。东部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流动穆斯林的经济、生活之需要,尊重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穆斯林 经济收入 社会网络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型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转化机制:理论阐释与现实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顾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2,共12页
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于向橄榄型过渡状态,以统一的分层标准来看,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城市为类橄榄型、农村为金字塔型,两者有重叠的菱形三角型结构。但是特殊国情使得城乡之间存在两类不... 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于向橄榄型过渡状态,以统一的分层标准来看,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城市为类橄榄型、农村为金字塔型,两者有重叠的菱形三角型结构。但是特殊国情使得城乡之间存在两类不同的分层体系,呈现出有重叠部分的双菱型结构,这种矛盾的社会结构形态既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基础,又对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提出了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长且以上升流动为主导的社会流动为社会形成橄榄型结构提供了动力,自致性因素主导的社会流动机制保证了社会流动的公平性,但是社会分层与流动存在的城乡、区域、体制等分割限制了社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就需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资源、权利、机会等在各阶层的合理分配,构筑公正合理、开放畅通的社会流动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阶层结构 橄榄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社会抑或法团主义?——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9
作者 赵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国家开始从社会、经济领域中主动退出,同时社会领域逐步分化、社会力量持续增强。国家—社会关系的现实形态与未来走向引发了海内外研究者的深入讨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国家开始从社会、经济领域中主动退出,同时社会领域逐步分化、社会力量持续增强。国家—社会关系的现实形态与未来走向引发了海内外研究者的深入讨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梳理,从研究分期与视角转移的角度阐述了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即市民社会与法团主义理论。进而,本文对于法团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的适用性加以评析。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内在复杂性,要求研究者综合运用两种视角以扩展出更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法团主义 自主性 利益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宽恕干预在恋爱受挫群体中的运用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卉 张田 傅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48,共8页
为探讨团体宽恕干预在大学生恋爱受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31名在恋爱中受到过伤害的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6次团体宽恕干预,并设立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前测中,三个组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抑郁量表、... 为探讨团体宽恕干预在大学生恋爱受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31名在恋爱中受到过伤害的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6次团体宽恕干预,并设立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前测中,三个组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幸福感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后测中,在恋爱宽恕问卷的四个维度上,宽恕干预组均优于控制组,而一般干预组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三个量表上,宽恕干预组和一般干预组都要优于控制组,但两个干预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3)前后测比较显示,宽恕干预组在各个指标上均有了显著变化;一般干预组在抑郁、焦虑和幸福感量表的得分上有了显著变化,但在恋爱宽恕的各个维度上(除报复维度)变化不显著;控制组则在各个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面对恋爱受挫群体,宽恕干预的针对性更强,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爱受挫 大学生 宽恕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传统还是价值多元:当前社会性别观念研究的视角切换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29,共7页
近年来,"性别观念出现了回归传统趋势"的研究结论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这种总体性判断忽视了性别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和性别平等主义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谓回归传统不过是这种多元化趋势的一个点缀,平等主义仍然是性别观念... 近年来,"性别观念出现了回归传统趋势"的研究结论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这种总体性判断忽视了性别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和性别平等主义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谓回归传统不过是这种多元化趋势的一个点缀,平等主义仍然是性别观念的主流,但是平等主义性别观也越来越受到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一种以尊重女性自主选择权利和在文化与身份上凸显女性主体地位的性别公正价值观念逐渐浮出人们的意识层面,引发我们对性别平等理论和政策的反思。但是反过来看,尽管性别平等的意识层面热闹非凡,但是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层面却依然差强人意,女性追求性别公平公正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观念 性别平等 性别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情、节制与好生活:西方情感治理话语的兴起 被引量:30
12
作者 罗朝明 王晓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现代情感治理概念的提出,或许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但是,人类对情感的治理实践却历史悠久,有关情感治理的话语也源远流长。柏拉图"以理驭情"的情感治理学说,是西方情感治理最原初也是最基本的理论话语形态。此学说以节制德性传... 现代情感治理概念的提出,或许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但是,人类对情感的治理实践却历史悠久,有关情感治理的话语也源远流长。柏拉图"以理驭情"的情感治理学说,是西方情感治理最原初也是最基本的理论话语形态。此学说以节制德性传统为发生语境,但它对情感治理之必要性、可能性和实践策略的阐述,却开启了一种更深远地影响了西方情感治理的文化传统。作为西方情感治理话语之兴起标志的柏拉图情感学说,只是西方情感治理史上的理论话语范式之一。西方情感治理话语史的完整图景,还有待我们未来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情 节制 好生活 情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不平等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立足于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刘米娜 杜俊荣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住房面积对幸福感呈现倒U型的影响;居民住房的相对不平等对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区域住房不平等(住房基尼系数)与幸福感呈现出倒U型关系,临界点在0.325左右,当低于临界点时,区域不平等的扩大会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超过了临界点则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不平等 主观幸福感 区域差异 多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到宽恕与否对冒犯者后续行为的影响:内疚与共情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田 傅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考察冒犯者得到宽恕与否对其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该关系中内疚和共情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伤害事件回忆、情境性内疚测查、内疚和羞愧倾向量表和基本共情量表对南京市5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随着得到宽恕程度的提高,个体... 为考察冒犯者得到宽恕与否对其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该关系中内疚和共情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伤害事件回忆、情境性内疚测查、内疚和羞愧倾向量表和基本共情量表对南京市5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随着得到宽恕程度的提高,个体在之后善待被冒犯者的程度也随之提高;(2)情境性内疚在得到宽恕与否与后续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中介效应的直接、前、后路径均受到共情能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后续行为 内疚 共情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乡贤:地方精英抑或民间权威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李晓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分别梳理了地方精英与民间权威的概念与脉络,指出地方精英更强调客观支配、民间权威更侧重于本土文化建构的特征。当代乡贤的核心特质,即介于自身的客观支配力与当地人们的主观认定之间,认为乡贤具有由当地特定文化观念体系塑造与建构... 分别梳理了地方精英与民间权威的概念与脉络,指出地方精英更强调客观支配、民间权威更侧重于本土文化建构的特征。当代乡贤的核心特质,即介于自身的客观支配力与当地人们的主观认定之间,认为乡贤具有由当地特定文化观念体系塑造与建构的特质。从乡村治理的意义上,讨论了乡贤文化与乡贤培育的真正意义,乡贤文化不仅仅是指乡贤本人的嘉言善行,更指的是能够建构或生长出乡贤的本土文化体系。培育乡贤更意味着对乡村社会本土文化观念的尊重、培育与引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乡贤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 地方精英 民间权威 客观支配 主观认定 本土文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乡贤:理论、实践与培育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晓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当代乡贤的概念在理论上与传统士绅、地方精英、民间权威既一脉相承又有很大区别,当代乡贤的本质特征包含自身客观影响力、民众主观认定、特定文化土壤与本土地域边界,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当代乡贤的实践层面,当下乡贤培育实践主要有三... 当代乡贤的概念在理论上与传统士绅、地方精英、民间权威既一脉相承又有很大区别,当代乡贤的本质特征包含自身客观影响力、民众主观认定、特定文化土壤与本土地域边界,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当代乡贤的实践层面,当下乡贤培育实践主要有三大误区,忽视社会结构的变迁、忽视主观认定的维度、官方文化与民间本土文化的二元割裂;基于此,对上下贯通的自生性社会结构的塑造、对村民客观行动能力的扶植、以及对本土文化观念体系的挖掘与引领,应该成为当代乡贤培育的应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理论 实践 培育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田 傅宏 朱婷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328,共6页
近期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冒犯者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善待宽恕者"的动机,还是出于"报复非宽恕者"的动机。为此,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范... 近期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冒犯者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善待宽恕者"的动机,还是出于"报复非宽恕者"的动机。为此,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范式研究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动机。结果显示,在"得到宽恕"的情境中,冒犯者善待对方的程度要显著高于"没有得到宽恕"和"不确定是否得到宽恕"的情境,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的结论,另一方面也初步确定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动机,即"善待宽恕者",而非"报复非宽恕者",并对人际互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后续行为 行为动机 博弈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认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学会 傅志军 +1 位作者 刘江 董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考察残疾认同量表在中文语境中的适用性。方法 2018年5月,多阶段抽样获得291份残疾认同量表问卷结果,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残疾认同量表的结构,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讨论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865,量表各维... 目的考察残疾认同量表在中文语境中的适用性。方法 2018年5月,多阶段抽样获得291份残疾认同量表问卷结果,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残疾认同量表的结构,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讨论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量表总Cronbachα系数为0.865,量表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为0.742~0.838,重测信度总量表为0.776,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为0.640~0.893。提取到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个人认同维度的肯定残疾、污名/羞耻,以及社会认同维度的社会接纳、社会排斥-个人归因、社会排斥-社会归因。结论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经过进一步修订可用于中国残疾认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认同量表 信度 效度 个人认同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骂“国足”?——网络评论的影响和了解程度的调节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田 孙卉 刘米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探讨网络评论对"国足"形象感知的影响,本研究在参与者阅读有关国足的真实新闻报道和虚拟网络评论后,进行参与者对国足了解程度测试、国足形象感知测试。结果显示:(1)评论越正向,参与者对国足的形象感知越积极;(2)对国足越了... 为探讨网络评论对"国足"形象感知的影响,本研究在参与者阅读有关国足的真实新闻报道和虚拟网络评论后,进行参与者对国足了解程度测试、国足形象感知测试。结果显示:(1)评论越正向,参与者对国足的形象感知越积极;(2)对国足越了解,参与者对国足的形象感知越积极;(3)在网络评论影响国足形象感知的关系中,参与者对国足的了解程度起到调节作用,即当参与者对国足的了解程度较高时,无论评论方向如何,其对于国足的形象感知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如果对国足的了解程度下降,当网络评论方向从正向转为负向时,其对于国足的形象感知也会随之降低。本研究提示,网络评论对"国足"形象感知的影响受到了解程度的调节,因此构建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新闻媒体、网民和体育赛事观众、体育团队和运动员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评论 了解程度 国足形象 调节作用 体育新闻 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的体育参与分层研究——基于CEPS(2014—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米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53,共15页
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与分层机制。研究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参与现状不容乐观;2)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不仅受到家庭阶层尤其是家庭文化... 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转型期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现状与分层机制。研究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参与现状不容乐观;2)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不仅受到家庭阶层尤其是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亦是社区和学校区隔过程的结果,居住在村居型社区和就读于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是阻碍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重要障碍;3)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存在内部分化,城市流动儿童比农村流动儿童体育参与更活跃,且两者存在不同的分层机制,城市流动儿童主要受学校分层的影响,而农村流动儿童分层主要来自制度结构与家庭文化资本的共同影响。研究启示:进行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分层研究,不能忽略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条件因素对流动儿童体育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促进初中流动儿童体育参与,一方面需要跨部门联合制定均衡发展的体育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教育、城市规划等政策;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加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以改善因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区隔导致的体育参与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体育参与 社会阶层 转型期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