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芸生 宗志圆 常本康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5-447,451,共4页
阐述了负电子亲和势 (NEA)光电阴极的评估原理 ,用NEA光电阴极的量子产额理论曲线对测试获得的实验曲线进行拟合 ,可以获得光电阴极的表面逸出概率、载流子扩散长度和后界面复合速率等参数。介绍了NEA光电阴极激活和评估系统 ,利用该系... 阐述了负电子亲和势 (NEA)光电阴极的评估原理 ,用NEA光电阴极的量子产额理论曲线对测试获得的实验曲线进行拟合 ,可以获得光电阴极的表面逸出概率、载流子扩散长度和后界面复合速率等参数。介绍了NEA光电阴极激活和评估系统 ,利用该系统对国产的反射式GaAs基片进行了激活和评估 ,文中给出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子亲和势 光电阴极 量子产额 表面逸出概率 扩散长度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子亲和势GaN光电阴极铯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乔建良 徐源 +2 位作者 高有堂 牛军 常本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得到铯吸附与阴极电子亲和势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NEA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GaN光电阴极进行了铯激活.根据半导体光电发射理论和双偶极层模型,通过对电子亲和势随铯覆盖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运算,得到电子亲和势与铯覆... 为了得到铯吸附与阴极电子亲和势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NEA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GaN光电阴极进行了铯激活.根据半导体光电发射理论和双偶极层模型,通过对电子亲和势随铯覆盖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运算,得到电子亲和势与铯覆盖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了铯的吸附机理,得到激活过程中铯的吸附过程与GaN材料有效电子亲和势下降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负电子亲和势GaN光电阴极材料在铯激活时光电流随着铯覆盖度的增加而从本底值增为极大值,激活过程中GaN电子能量分布曲线低动能截止点的位置决定于铯的覆盖度.当铯的覆盖度从0、1/2、2/3到1个单层变化时,低动能截止点依次向左移动,当覆盖度从0增加到1个单层时,低动能截止点向左移动了约3eV的距离.研究表明,低动能截止点左移本质上是由于对电子逸出起促进作用的有效偶极子[GaN(Mg):Cs]数量的增多造成的,有效偶极子数量的增多带来了材料表面真空能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负电子亲和势 双偶极层模型 GAN 光电阴极 光电流 铯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武器系统光电瞄具的模拟训练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钱芸生 郭献成 +1 位作者 高强 常本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7-1109,共3页
模拟训练器可以为防空武器系统的训练提供虚拟的空中目标,以解决对空训练难以实施的困难。介绍了一种具有视频显示屏的光电瞄具的模拟训练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模拟训练器可以模拟武器系统的瞄准、... 模拟训练器可以为防空武器系统的训练提供虚拟的空中目标,以解决对空训练难以实施的困难。介绍了一种具有视频显示屏的光电瞄具的模拟训练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模拟训练器可以模拟武器系统的瞄准、跟踪、测距、解算角度提前量和射击的整个训练过程,模拟效果逼真有效,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模拟训练器 光电瞄具 虚拟现实 VE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碱光电阴极多信息量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钱芸生 富容国 +1 位作者 徐登高 常本康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阐述了多碱光电阴极的单色光反射比、单色光电流和光谱响应曲线的测试原理 ,这些参量的获得对分析、指导阴极工艺是很有价值的。介绍了多碱光电阴极多信息量测试系统 ,该系统可在多碱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在线测试、处理多碱阴极的单色光... 阐述了多碱光电阴极的单色光反射比、单色光电流和光谱响应曲线的测试原理 ,这些参量的获得对分析、指导阴极工艺是很有价值的。介绍了多碱光电阴极多信息量测试系统 ,该系统可在多碱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在线测试、处理多碱阴极的单色光反射比、单色光电流和光谱响应曲线等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碱 光电阴极 光学反射比 光谱 多信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Cs-O NEA光电阴极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宗志园 富容国 +1 位作者 钱芸生 常本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0,共4页
介绍了计算CaAs∶Cs ONEA光电阴极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方法 ,选用双偶极层表面模型 ,计算了两个偶极层形成的界面势垒各自对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影响 ,提出了增大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条件 。
关键词 光电阴极 NEA 电子 表面逸出几率 偶极层 负电子亲和势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子亲和势GaN阴极光电发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飙 任艺 +1 位作者 常本康 陈文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0,共4页
GaN阴极中光电子的发射分为价带电子的激发、光生载流子的输运和载流子的发射3个阶段。分析了激发阶段GaN光电阴极中电子吸收入射光产生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过程和输运阶段导带中的光电子从体内到表面的扩散过程及发射阶段GaN阴极表面光... GaN阴极中光电子的发射分为价带电子的激发、光生载流子的输运和载流子的发射3个阶段。分析了激发阶段GaN光电阴极中电子吸收入射光产生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过程和输运阶段导带中的光电子从体内到表面的扩散过程及发射阶段GaN阴极表面光电子的逸出过程;推导了Cs激活过程中到达阴极表面光激发电子的逸出几率公式;比较了仅用Cs激活和共用Cs/O激活过程中到达阴极表面光激发电子逸出几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aN阴极的光电发射为直接跃迁激发,输运阶段仅遭受电子-声子散射,表面光激发电子的逸出几率取决于激活程度,引入Cs是激活的必需因素,O的引入仅可小幅度提升光电发射效率;最后利用实验证实了Cs激活的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子亲和势 GAN 光电阴极 光电发射 激发 输运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光电阴极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计算和应用
7
作者 宗志园 钱芸生 +1 位作者 富容国 常本康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1-644,669,共5页
该文介绍了计算NEA光电阴极电子表面逸出几率的新方法 ,选用双偶极层表面模型 ,计算了GaAs :Cs -ONEA光电阴极的电子表面逸出几率 ,比较了 2种双偶极层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结果显示电子表面逸出几率受第一偶极层的影响较大 。
关键词 NEA 电子表面逸出几率 计算 光电阴极 偶极子 双偶极层模型 光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双光路望远系统视差检测技术
8
作者 张斌杰 李武森 +1 位作者 陈文建 金宏桥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2,91,共5页
视差对于望远系统的观察与瞄准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传统检测方法依赖检测精度较低的人眼判读,且无法定量给出视差调校量。通过对经纬仪检测视差的光路原型进行改进,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双光路望远系统视差检测技术,通过两条光路分别接收望远... 视差对于望远系统的观察与瞄准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传统检测方法依赖检测精度较低的人眼判读,且无法定量给出视差调校量。通过对经纬仪检测视差的光路原型进行改进,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双光路望远系统视差检测技术,通过两条光路分别接收望远系统物镜两侧的出射光线,依托图像判读技术检测望远系统的角视差,最终经过公式推导得到望远系统的线视差。根据物理模型建立图像判读十字分划中心偏移量与视差值之间的数学关系,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通光口径的望远系统视差检测,具有高效率、高精度、自动化等优点,检测精度可达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度视差 CMOS 误差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无铅无机钙钛矿Cs_(3)Bi_(2)X_(9)(X=Cl、Br、I)光电性能表面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程 韦建卫 +2 位作者 陈亚婷 胡南 曾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0,共6页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_(3)Bi_(2)X_(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 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s_(3)Bi_(2)X_(9)(X=Cl、Br、I)的光电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并系统阐述这3种晶体的表面效应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光学特性由铋原子和卤素原子最外层p轨道上的价电子主导。在可见光区中,材料的吸收峰会随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红移,其中一维结构的Cs_(3)Bi_(2)Cl_(9)表面结构在光吸收能力上尤为特别且敏感;二维结构的Cs_(3)Bi_(2)Br_(9)光吸收能力会受厚度影响;零维结构的Cs_(3)Bi_(2)I_(9)非常稳定,且几乎不受表面特性和晶体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效应 Cs_(3)Bi_(2)X_(9) 钙钛矿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学敏 钱玉文 +3 位作者 宋耀良 束锋 陈魁宇 朱捷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6,共11页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入智能反射面作为中继节点转发发送者的信号,使用无人机作为发送者的友元节点,该友元节点通过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恶意用户对隐蔽通信的检测。在监听者接收噪声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导了最小错误检测概率,并与中断概率作为约束,以最大化隐蔽通信速率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优化问题,采用Dinkelbach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智能反射阵元的相位、干扰无人机的发射能量取得最优时,所提系统的隐蔽通信速率比单独配置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系统平均提高了37.9%,比单独配置无人机的系统评价速率提高了1.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隐蔽通信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网络性能及最优位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束锋 赖斯豪 +3 位作者 刘川 高炜 董榕恩 王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无线网络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分析了基站到IRS的路径损耗指数β_(1)和IRS到用户的路径损耗指数β_(2)对IRS最优部署位置的影响,即当β_(1)>β_(2)时,无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基站,随着β_(1)和β_(2)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当β_(1)<β_(2)时,则得到相反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β_(1)=β_(2)且无源IRS到基站和到用户的距离相等时,系统的可达速率性能最差。当固定有源IRS处的噪声功率且增加用户处的噪声功率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用户;当固定后者增大前者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大数定律 智能反射面最优位置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辅助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边缘计算网络联邦切片资源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艳 夏开元 张一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6-677,共12页
为满足动态边缘计算网络场景下用户差异化服务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辅助多智能体强化学习(RL)的联邦切片资源管理方案。首先,考虑未知时变信道和随机用户流量到达的场景,以同时优化长期平均服务等待时延和服务满意率... 为满足动态边缘计算网络场景下用户差异化服务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辅助多智能体强化学习(RL)的联邦切片资源管理方案。首先,考虑未知时变信道和随机用户流量到达的场景,以同时优化长期平均服务等待时延和服务满意率为目标,构建联合带宽和计算切片资源管理优化问题,并进一步建模为分布式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POMDP)。其次,运用多智能体竞争双深度Q网络(D3QN)方法,结合GAN算法对状态值分布多模态学习的优势,以及利用联邦学习框架促使智能体合作学习,最终实现仅需共享各智能体生成网络加权参数即可完成切片资源管理协同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较于基准方案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降低用户平均服务等待时延28%以上,且同时提升用户平均服务满意率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网络切片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联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光电阴极的(Cs,O)激活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晓晴 常本康 +1 位作者 汪贵华 宗志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6-829,共4页
在自行研制的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性能评估实验系统上 ,首次利用动态光谱响应技术和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GaAs光电阴极的 (Cs ,O)激活工艺 .获得了首次导Cs、(Cs ,O)导入以及 (Cs ,O)循环的优化激活条件 .XPS... 在自行研制的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性能评估实验系统上 ,首次利用动态光谱响应技术和变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GaAs光电阴极的 (Cs ,O)激活工艺 .获得了首次导Cs、(Cs ,O)导入以及 (Cs ,O)循环的优化激活条件 .XPS分析给出GaAs(Cs ,O)的最佳激活层厚度为 0 .82nm ,首次导Cs达到峰值光电发射时的Cs覆盖率为 0 .71个单层 .在优化激活条件下 ,可以在国产反射式GaAs上获得 10 2 5 μA/lm的积分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子亲和势 光电阴极 激活 光谱响应 变角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芸生 常本康 +2 位作者 詹启海 童默颖 刘磊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对一台进口的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 (SNR)测试仪进行了改造 ,重新研制和设计了测试仪的信号处理模块、计算机系统和测试软件 ,采用硬件滤波、软件数字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利用研制的测试仪... 对一台进口的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 (SNR)测试仪进行了改造 ,重新研制和设计了测试仪的信号处理模块、计算机系统和测试软件 ,采用硬件滤波、软件数字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 (FFT)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利用研制的测试仪对多种型号的像增强器的信噪比进行了测试 ,给出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像增强器 信噪比 噪声 数字滤波器 测试 微光夜视技术 微光夜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铯氧比对砷化镓光电阴极激活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继军 常本康 +3 位作者 杜晓晴 陈怀林 王惠 高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93-1496,共4页
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激活成功的砷化镓光电阴极的铯氧比存在一个最佳值.砷化镓光电阴极铯氧比的控制可通过调节激活过程中铯源和氧源的加热电流大小来实现.激活实验结果表明,铯氧电流比适中的样品,首次进氧时,光电流上升速度最快,... 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激活成功的砷化镓光电阴极的铯氧比存在一个最佳值.砷化镓光电阴极铯氧比的控制可通过调节激活过程中铯源和氧源的加热电流大小来实现.激活实验结果表明,铯氧电流比适中的样品,首次进氧时,光电流上升速度最快,激活后的阴极量子效率最高,稳定性好.当偏离这个比例,过大或过小时,光电流上升速度都会减慢,激活结果也比前者差.随着铯氧电流比的增大,铯氧交替的总次数随之减少.最佳铯氧电流比的调节应以首次进氧时光电流的上升速度最快为准,一旦确定后在整个铯氧交替过程中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光电阴极 铯氧比 量子效率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束与辅助测量的大口径红外材料光学均匀性高精度检测
16
作者 刘威剑 黄阳 +4 位作者 张生杰 宋俊儒 张超 冀翼 袁群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提出了基于扩束与辅助测量的四步干涉法检测材料光学均匀性。通过小口径红外球面波干涉仪与平行光管组合形成口径Φ400 mm的扩束准直光路,用于大口径红外材料光学均匀性的检测。为了解决红外材料厚度随口径不断增大后,传统四步法测量材... 提出了基于扩束与辅助测量的四步干涉法检测材料光学均匀性。通过小口径红外球面波干涉仪与平行光管组合形成口径Φ400 mm的扩束准直光路,用于大口径红外材料光学均匀性的检测。为了解决红外材料厚度随口径不断增大后,传统四步法测量材料后表面反射波前时条纹对比度太差导致无法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可见光干涉仪辅助检测样品后表面面形的方法,不增加测量次数的同时,实现材料光学均匀性的绝对测量。采用该方法对口径Φ400 mm,厚度70 mm的红外锗材料光学均匀性进行了检测,光学均匀性结果为8.89×10^(-5)。此外,对不同口径,不同厚度的硅材料和锗材料进行了光学均匀性检测,测量不确定度均优于3.4×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红外材料 干涉检测 辅助测量 光学均匀性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微光器件的测试和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芸生 常本康 +2 位作者 邱亚峰 杜晓晴 杜玉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9-392,共4页
在已有的负电子亲和势 (NEA)光电阴极特性评估技术的基础上 ,研制了三代微光器件的测试和评估系统工程样机 ,用于对三代微光器件的光谱响应等参数的测试和激活过程中的工艺信息监控 ,通过分析计算可获得三代微光器件光电阴极的表面逸出... 在已有的负电子亲和势 (NEA)光电阴极特性评估技术的基础上 ,研制了三代微光器件的测试和评估系统工程样机 ,用于对三代微光器件的光谱响应等参数的测试和激活过程中的工艺信息监控 ,通过分析计算可获得三代微光器件光电阴极的表面逸出几率、载流子扩散长度和后界面复合速率等参数。利用该系统对三代微光像增强器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文中给出了测试结果并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像增强器 光器件 光电阴极 测试 负电子亲和势 载流子 光谱响应 复合速率 几率 评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层厚度对反射式GaAs光电阴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继军 高频 +1 位作者 杨智 常本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通过求解扩散方程,推导了含有后界面复合速率的反射式GaAs光电阴极量子效率公式,并利用MBE在GaAs(100)衬底上外延生长了发射层厚度分别为1.6μm、2.0μm和2.6μ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三个反射式GaAs阴极样品,进行了激活实验.实... 通过求解扩散方程,推导了含有后界面复合速率的反射式GaAs光电阴极量子效率公式,并利用MBE在GaAs(100)衬底上外延生长了发射层厚度分别为1.6μm、2.0μm和2.6μm,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三个反射式GaAs阴极样品,进行了激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发射层厚度的增加,阴极的长波量子效率和灵敏度都有所提高,而这种提高与阴极电子扩散长度的增长有关.同时,理论仿真研究发现,当后界面复合速率小于或等于105cm/s时,阴极发射层有一个最佳厚度,此时阴极灵敏度最高.后界面复合速率对阴极灵敏度在发射层厚度较小时影响较大,而随着厚度的增大阴极灵敏度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电阴极 量子效率 积分灵敏度 发射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光电阴极稳定性的光谱响应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晓晴 宗志园 常本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9-941,共3页
利用光谱响应测试仪对激活后的反射式GaAs(Cs ,O)光电阴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获得了阴极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响应曲线 ,并表征了阴极在衰减过程中的性能参数变化 结果表明 :积分灵敏度和峰值响应随着时间不断下降 ,截止波长向短波推移 ,... 利用光谱响应测试仪对激活后的反射式GaAs(Cs ,O)光电阴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 ,获得了阴极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响应曲线 ,并表征了阴极在衰减过程中的性能参数变化 结果表明 :积分灵敏度和峰值响应随着时间不断下降 ,截止波长向短波推移 ,表面逸出几率的下降是阴极衰减的直接原因 不同波长下光谱响应的衰减速率并不相同 ,波长越长 ,衰减速率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电阴极 光谱响应 稳定性 选出几率 扩散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级预编码的单比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发射波形设计
20
作者 何卓远 陈胜垚 +3 位作者 朱晗 席峰 李洪涛 刘中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4-866,共13页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和雷达系统中,采用单比特数模转换器(DAC)是一种降低发射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单比特量化下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发射波形设计,在给定通信服务质量约束下最小化雷达发射波束图的积分...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和雷达系统中,采用单比特数模转换器(DAC)是一种降低发射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单比特量化下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发射波形设计,在给定通信服务质量约束下最小化雷达发射波束图的积分旁瓣主瓣比,通过提升发射波束的功率集中程度以获得良好的发射波束赋形性能。针对单比特量化导致发射波形仅具有低自由度可行域的问题,该文采用符号级预编码技术,基于有益干扰(CI)原理充分利用空域和时域自由度来辅助波形设计。由于所提出的波形设计问题具有非凸分式二次目标函数和大量的非凸离散约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丁克尔巴赫(Dinkelbach)变换和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算法来有效求解该NP-难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能够显著降低对DAC分辨率的需求,并在满足下行用户通信质量需求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雷达发射波束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波形设计 单比特量化 符号级预编码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