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动态光谱响应测试技术评价多碱光电阴极的电子亲和势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本康 富容国 +1 位作者 钱芸生 容啟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利用光谱响应和量子产额曲线首次介绍了多碱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的电子亲和势。Na2 KSb、Na2 KSb +Cs和 [Na2 KSb +Cs]+Sb +Cs的电子亲和势分别为 0 .7~ 0 .91eV ,0 .35~ 0 .4 1eV和 0 .33eV ,并认为电子亲和势的差异取决于阴极工艺的... 利用光谱响应和量子产额曲线首次介绍了多碱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的电子亲和势。Na2 KSb、Na2 KSb +Cs和 [Na2 KSb +Cs]+Sb +Cs的电子亲和势分别为 0 .7~ 0 .91eV ,0 .35~ 0 .4 1eV和 0 .33eV ,并认为电子亲和势的差异取决于阴极工艺的差别。在Na2 KSb形成过程中存在n型表面态 ,这些n型表面态的存在影响了Na2 KSb的重掺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碱光电阴极 电子亲和势 动态光谱响应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闪技术物理层信号研究
2
作者 花敏 吴玉寒 张一晋 《移动通信》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星闪技术是星闪联盟提出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旨在具备低时延、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特点,满足车载等场景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需求。然而,目前尚未有对星闪技术进行具体介绍的文献。为使该技术能够被更多的了解,基于星闪联盟目前公开... 星闪技术是星闪联盟提出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旨在具备低时延、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特点,满足车载等场景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需求。然而,目前尚未有对星闪技术进行具体介绍的文献。为使该技术能够被更多的了解,基于星闪联盟目前公开的标准、专利、以及相关研究报告,对星闪技术物理层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星闪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之后,重点阐述了星闪技术物理层帧结构及物理层相关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号、随机接入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此基础上,对星闪技术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闪技术 无线短距离通信 帧结构 物理层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MCP-PMT K_2CsSb光电阴极理论与测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常本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5-462,共8页
针对SBA/UBA光电阴极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380-510nm转换波长的闪烁体,分别从KzCsSb光电阴极第一性原理、结构优化、以及材料生长机理与测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双碱光电阴极K1.75CsSb1.25是直接禁带... 针对SBA/UBA光电阴极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380-510nm转换波长的闪烁体,分别从KzCsSb光电阴极第一性原理、结构优化、以及材料生长机理与测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双碱光电阴极K1.75CsSb1.25是直接禁带半导体,能带弯曲最大,功函数最小;中微子与闪烁体相互作用后发射光子的光谱范围在380-510nm,可以确定双碱阴极透射式工作范围在2.92~3.26eV,反射式工作范围在2.43-2.92eV;针对球形光电倍增管结构,提出了透射式与反射式阴极量子效率最大化方案和K1.75CsSb1.25阴极6点监控制备方法,给出了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器 光电阴极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50年史话 被引量:3
4
作者 常本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1-806,共6页
本文是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发现50周年的纪念文章,简要回顾了过去的成绩,现在的困难及今后的展望。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MOCVD生长的反射式Ga As光电阴极的积分灵敏度已达到3516?A/lm,目前存在的困难是光电阴极寿命问题,寿命问题解决... 本文是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发现50周年的纪念文章,简要回顾了过去的成绩,现在的困难及今后的展望。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MOCVD生长的反射式Ga As光电阴极的积分灵敏度已达到3516?A/lm,目前存在的困难是光电阴极寿命问题,寿命问题解决了,高性能微光像增强器以及EBAPS数字器件可以缩短与西方的差距。如果高灵敏度长寿命的Ga As:O-Cs光电阴极真正取代了目前大科学装置中的铜阴极,基于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基础研究才会迎来真正的科学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阴极 像增强器 能带结构 光源 EB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微波技术”课程教改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贵 李兆龙 +2 位作者 盛亦军 丁大志 柯璟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0年第2期26-31,共6页
为迎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依照标准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等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对毕业达成度指标点进行了细致分解。“微波技术”作为核心课程亦为适应新要求进行了教学改革,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围绕... 为迎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依照标准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等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对毕业达成度指标点进行了细致分解。“微波技术”作为核心课程亦为适应新要求进行了教学改革,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围绕“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重要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根据近三年课程达成度评价表和课程支撑毕业达成度评价表的数据分析,课程达成度评价值和由其所支撑的毕业达成度评价值均超过毕业达成度指标要求值。实践表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微波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传输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孟旸 马婷 +2 位作者 刘晓宇 张子天 周海波 《移动通信》 2024年第9期40-49,共10页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低轨卫星网络因其低成本、高容量、低时延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如One Web、Space X等。低轨卫星网络不仅能够提供全覆盖的服务,甚至还能在超远距离数据传输中实现比地面网络更低的延迟。随着卫星星座技...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低轨卫星网络因其低成本、高容量、低时延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如One Web、Space X等。低轨卫星网络不仅能够提供全覆盖的服务,甚至还能在超远距离数据传输中实现比地面网络更低的延迟。随着卫星星座技术的逐渐成熟,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有望为全球用户提供无缝高速互联网接入。在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中,传输层协议对于提供高可靠、低延迟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然而,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的高误码率、星地切换以及频繁的网络拓扑变化等特点,使得传统地面网络传输协议难以满足大规模卫星互联网服务质量要求。因此,开发适用于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新型传输协议机制势在必行。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新特征与传输服务需求,从传输层协议、拥塞控制算法、传输层编码技术以及多路径传输协议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下传输层关键技术发展,分析了当前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传输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将为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传输层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 传输层协议 拥塞控制 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探险旅游机器人的设计
7
作者 刘小军 温宏愿 +2 位作者 周香珍 何伟基 田旭 《电子器件》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针对中国机器人大赛探险旅游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比赛规则,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探险旅游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机械结构和输出设备三大部分。控制系统由STM32控制器、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 针对中国机器人大赛探险旅游机器人竞赛项目的比赛规则,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探险旅游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机械结构和输出设备三大部分。控制系统由STM32控制器、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以差速转向控制原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巡线行驶,并具有颜色识别、主动避障等功能;机械结构使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设计底盘、支架、链接件等,采用铝板和3D打印技术实现成品制作;输出设备由OLED液晶屏、语音模块等组成,具有信息显示、数据调参、故障报警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自主巡线快速稳定,过各类障碍物时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在2021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险旅游机器人 STM32控制器 增量式PID 自主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瓣保形的主副瓣联合空域抗干扰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 郭山红 +2 位作者 丛潇雨 王宇娇 盛卫星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提出了一种主瓣保形的主副瓣联合空域抗干扰算法。首先,应用基于特征空间的波达角度估计算法(ES-DOA)估计干扰源个数和角度;然后,应用阻塞矩阵-导向矢量对称扩展联合的预处理(BMP-SESV)方法,在消除主瓣干扰的同时恢复阵列自由度;最后,... 提出了一种主瓣保形的主副瓣联合空域抗干扰算法。首先,应用基于特征空间的波达角度估计算法(ES-DOA)估计干扰源个数和角度;然后,应用阻塞矩阵-导向矢量对称扩展联合的预处理(BMP-SESV)方法,在消除主瓣干扰的同时恢复阵列自由度;最后,采用二次不等式线性约束的最小功率波束形成算法(QIC-LCMP),进一步抑制旁瓣干扰并提高波束形成稳健性。仿真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联合空域抗干扰算法可有效解决主瓣展宽、波束方向偏移和旁瓣电平升高等问题,并具有良好的抗主副瓣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瓣保形 主副瓣干扰抑制 阻塞矩阵预处理 导向矢量对称扩展 稳健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89
9
作者 邢素霞 张俊举 +1 位作者 常本康 钱芸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4,共4页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内飞速发展,非制冷焦平面由原来的小规模,发展到中、大规模320×240和640×480阵列,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望获得超大规模的1024×1024非制冷焦平面阵列。像素尺寸也由50μm减小到25μm,提高了...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内飞速发展,非制冷焦平面由原来的小规模,发展到中、大规模320×240和640×480阵列,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望获得超大规模的1024×1024非制冷焦平面阵列。像素尺寸也由50μm减小到25μm,提高了焦平面的灵敏度,使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军事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部分型号已经装备于部队,并受到好评。今后,随着焦平面阵列规模的不断增大、像素尺寸的进一步减小,非制冷热成像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轻武器瞄具、驾驶员视力增强器、手持式便携热像仪等轻武器方面,非制冷热成像系统在近年内有望逐步取代价格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等笨重的制冷型热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焦平面 红外热成像系统 红外焦平面 红外热成像技术 焦平面阵列 热像仪 型号 军事领域 大规模 像素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直方图双向均衡技术研究 被引量:78
10
作者 陈钱 柏连发 张保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0,共3页
提出了新颖的红外图像直方图双向均衡技术 .该技术在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同时 ,消除灰度冗余 ,并在整个显示范围内对图像灰度级进行等间距排列 ,从而获得灰度连续的红外图像 ,解决了热像仪信号处理中输入信号大动态范围和显示输出的... 提出了新颖的红外图像直方图双向均衡技术 .该技术在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同时 ,消除灰度冗余 ,并在整个显示范围内对图像灰度级进行等间距排列 ,从而获得灰度连续的红外图像 ,解决了热像仪信号处理中输入信号大动态范围和显示输出的小动态范围的矛盾 .实验表明该技术能够使红外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得到明显的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增强 图像处理 直方图均衡 热像仪信号处理 图像灰度 灰度间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勇 皮德富 +1 位作者 周士源 顾东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把来自多传感器数据的互补信息合并形成一幅新的图像 ,以便更好地进行监视和侦察之类的视觉感知。文中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Mallat快速算法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并分析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结果。...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把来自多传感器数据的互补信息合并形成一幅新的图像 ,以便更好地进行监视和侦察之类的视觉感知。文中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Mallat快速算法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并分析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结果。结果表明 ,小波变换融合图像包含了所有传感器的相关信息 ,其性能优于高斯 拉普拉斯金字塔结构算法。这一原理也可以应用到两幅以上的图像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图像融合 金字塔结构 红外图像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模糊函数的伪码调相与正弦调频复合引信信号参数提取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淑宁 朱航 +1 位作者 赵惠昌 刘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3,共7页
伪码调相与正弦调频(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参数提取是实施引信欺骗性干扰的前提。针对噪声背景下的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通过分析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的周期模糊函数,研究了利用周期模糊函数抑制噪声的机理,根据引信信号周期模糊... 伪码调相与正弦调频(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参数提取是实施引信欺骗性干扰的前提。针对噪声背景下的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通过分析PRCPM-SFM复合引信信号的周期模糊函数,研究了利用周期模糊函数抑制噪声的机理,根据引信信号周期模糊函数的特点,设计了在模糊函数变换域的参数提取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引信信号特征参数,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周期模糊函数 参数提取 噪声抑制 伪码调相与正弦调频复合引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A光电阴极的表面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晓晴 常本康 +1 位作者 宗志园 杜玉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1,81,共5页
回顾了NEA光电阴极不同的表面模型 ,对异质结模型、偶极子模型和铯的弱核力效应进行了重点介绍。异质结模型可以成功解释P型GaAs和 (Cs,O)激活层之间界面势垒的存在 ,但这种具有体效应的异质结无法与 (Cs,O)层的厚度相统一 ;偶极子模型... 回顾了NEA光电阴极不同的表面模型 ,对异质结模型、偶极子模型和铯的弱核力效应进行了重点介绍。异质结模型可以成功解释P型GaAs和 (Cs,O)激活层之间界面势垒的存在 ,但这种具有体效应的异质结无法与 (Cs,O)层的厚度相统一 ;偶极子模型认为在阴极表面形成的偶极层导致了逸出功的下降 ,其双偶极层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和解释最佳的 (Cs ,O)激活层厚度 ,但不同的双偶极层模型对于氧在表面层存在的化学形态存在争议 ;铯的弱核力场效应认为铯表面层的弱核力场及氧的离化作用是界面势垒和负电子亲和势的形成原因 ,但它所认为的逸出功降低与基底材料无关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光电阴极 表面模型 异质结 双偶极层 弱核力场 负电子亲和势 偶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倍增CCD性能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闻文 钱月红 +1 位作者 陈钱 顾国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90-3395,共6页
电子倍增CCD(EMCCD)性能参数测试是电子倍增CCD芯片及其成像系统研制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设计依据。在对EMCCD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之后,介绍了EMCCD的各项特性参数,分析了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单位转换问题,引入了转... 电子倍增CCD(EMCCD)性能参数测试是电子倍增CCD芯片及其成像系统研制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设计依据。在对EMCCD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之后,介绍了EMCCD的各项特性参数,分析了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单位转换问题,引入了转换增益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光子转移技术的EMCCD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建立了EMCCD性能参数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高稳定度可控标准钨灯、光学系统、暗箱、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对Andor Luca相机的转换增益、满阱容量、倍增增益、读出噪声、时钟诱导噪声和暗电流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值与相机的指标值基本一致,测试结果准确,证明了所提出的测试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倍增CCD 测试 光子转移技术 转换增益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条纹投影三维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世杰 左超 +1 位作者 尹维 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0-246,共17页
条纹投影(结构光)三维成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三维成像手段。近年来,集成式的三维传感器发展迅速,特别是基于结构光原理的三维传感器件已逐渐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传感单元。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条纹投影三... 条纹投影(结构光)三维成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三维成像手段。近年来,集成式的三维传感器发展迅速,特别是基于结构光原理的三维传感器件已逐渐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传感单元。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条纹投影三维成像这项技术的效率、精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并且从这扇大门中人们注意到伴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引入,条纹投影技术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着新的突破。首先简要介绍了条纹投影三维成像的基本理论。随后举例分析通过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起初基于物理模型的条纹投影技术也可成为一种在"数据"驱动下实现的技术,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它展现出了超越传统算法的潜力。最后从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数据、训练方法等方面,讨论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投影 三维成像 深度学习 相位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图像算法评估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芸生 张俊举 +2 位作者 孙恋君 邢素霞 常本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2-616,共5页
非制冷焦平面的非均匀性和噪声是限制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图像处理是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图像算法评估系统,系统由高温黑体、低温黑体、红外光学系统、焦平面驱动电路、... 非制冷焦平面的非均匀性和噪声是限制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图像处理是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图像算法评估系统,系统由高温黑体、低温黑体、红外光学系统、焦平面驱动电路、热电温控电路、信号处理系统、计算机和评估软件等构成,利用该系统可以将微测辐射热计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各像元的输出信号数字化后传输给计算机,实现对焦平面的非均匀测试,同时可以通过软件对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的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微测辐射热计 图像处理 非均匀校正 算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红外激光助视夜视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柏连发 张毅 +2 位作者 钱惟贤 张闯 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680,695,共6页
在分析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用脉冲红外激光阵列助视提高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的可行性。针对激光助视易于暴露的缺陷,提出了微光夜视伪随机瞬态激光增强技术。系统研究了伪随机编码理论,并硬件实现了瞬态激光伪随机编码调... 在分析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用脉冲红外激光阵列助视提高微光夜视系统视距的可行性。针对激光助视易于暴露的缺陷,提出了微光夜视伪随机瞬态激光增强技术。系统研究了伪随机编码理论,并硬件实现了瞬态激光伪随机编码调制及同步图像捕捉控制电路。建立了脉冲红外激光助视微光夜视系统,进行了多次室内、野外试验及试验结果观测评估,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成像 激光助视 伪随机编码 图像融合 同步控制 色空间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凝视成像光学微扫描重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俊奇 陈钱 屈惠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由于有限的焦平面阵列等因素影响,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理论上,微扫描能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然而光学系统不易精确控制,导致重建图像模糊.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帧间块匹配的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亚像元成像... 由于有限的焦平面阵列等因素影响,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理论上,微扫描能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然而光学系统不易精确控制,导致重建图像模糊.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帧间块匹配的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亚像元成像,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抑制了图像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光学微扫描 图像重建 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与GaAs NEA光电阴极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向阳 常本康 +1 位作者 乔建良 王晓晖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激活后的反射式GaN及GaAs光电阴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获得了Cs/O激活一段时间后阴极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响应,通过计算得到量子效率曲线。结果表明:激活结束后GaN灵敏度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利用自行研制的光电阴极激活评估实验系统,对激活后的反射式GaN及GaAs光电阴极进行了稳定性测试,获得了Cs/O激活一段时间后阴极随时间变化的光谱响应,通过计算得到量子效率曲线。结果表明:激活结束后GaN灵敏度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而后缓慢衰减。而GaAs光电阴极的光电流随时间近似呈指数衰减。结合阴极表面双偶极层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成分,分析原因主要是:两种阴极表面进行Cs/O激活后形成的双偶极子的结构不同、衰减过程中双偶极层化学成分变化方式不同决定。GaN光电阴极激活后Cs以复杂氧化物存在,更加稳定,灵敏度的衰减主要是由未分解的氧引起,而GaAs灵敏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表面双偶极层中的Cs极易脱附,影响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发射 GaNNEA光电阴极 稳定性 量子效率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man滤波和PI控制融合的光电转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闵超波 张俊举 +2 位作者 常本康 刘磊 孙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4-1340,共7页
针对船载光电转台需要高性能位置控制以满足光电系统稳定地成像和精确地跟踪,提出了一种PI控制和Kalman滤波融合的光电转台控制方法,其中包括直流电机的位置精确控制方法和相应的PI参数预测自适应整定方法。该算法利用Kalman预测来取代... 针对船载光电转台需要高性能位置控制以满足光电系统稳定地成像和精确地跟踪,提出了一种PI控制和Kalman滤波融合的光电转台控制方法,其中包括直流电机的位置精确控制方法和相应的PI参数预测自适应整定方法。该算法利用Kalman预测来取代普通PID控制中微分部分的作用,在不改变控制性能前提下简化参数整定,并通过电机逆模型与Kalman预测实现PI控制器的参数预测自适应整定。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PID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能显著提高船载光电转台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光电技术 光电转台 KALMAN滤波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