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单通道测试系统测量毫米波天线相位方向图的研究
1
作者 周军 方大纲 张文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毫米波段无线相位方向图的高质量测量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在单通道天线方向图测试系统接收机前加接一个简单的毫米波时分鉴相器和二只接收喇叭,利用差相法成功地测量了典型角锥喇叭的相位方向图,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很好。这种... 毫米波段无线相位方向图的高质量测量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在单通道天线方向图测试系统接收机前加接一个简单的毫米波时分鉴相器和二只接收喇叭,利用差相法成功地测量了典型角锥喇叭的相位方向图,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很好。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任何波段,尤其是一般测量方法难以实现的高频波段的天线相位方向图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天线测量 无线相位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版图级综合的频率部分空间映射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及其在LTCC射频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祥军 方大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7-1192,共6页
提出了基于电路版图级综合的频率部分空间映射神经网络建模的微波电路设计方法.将空间映射技术应用在神经网络建模中降低了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频率部分空间映射技术仅建立部分设计参数的映射,在确保一定准确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建模效率... 提出了基于电路版图级综合的频率部分空间映射神经网络建模的微波电路设计方法.将空间映射技术应用在神经网络建模中降低了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频率部分空间映射技术仅建立部分设计参数的映射,在确保一定准确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建模效率,减小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复杂性,使粗模型的参数提取时间以及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减少.空间映射技术中粗模型由版图级综合得到,基于全波分析的集总电路建模考虑寄生效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作为频率部分空间映射神经网络建模技术高质量的粗模型,从而提高了建摸的准确性和速度,增强建模的灵活性.在细模型的扫频中,采用S-B自适应采样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建模时间.本文用此方法设计低温共烧陶瓷滤波器,证明用这种方法建模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图级综合 频率部分空间映射神经网络建模 S-B自适应频率采样技术 神经网络 低温共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回波包络进行目标识别的扫频线性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业娟 方大纲 +2 位作者 叶晓东 盛卫星 刘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1-143,共3页
本文提出的基于多普勒回波包络的弹载雷达系统目标识别方法,与基于一维距离像直接平均的目标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扫频的线性度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扫频线性度变差的情况下仍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多普勒包络 雷达系统 扫频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B自适应采样方法加速基于空间映射技术的神经网络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燕 方大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将空间映射技术用于辅助神经网络的建模可以帮助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从而达到降低训练成本的目的。但是,不论是空间映射技术还是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采样是这一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一种灵活高效的自适应采样技术运用... 将空间映射技术用于辅助神经网络的建模可以帮助降低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从而达到降低训练成本的目的。但是,不论是空间映射技术还是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采样是这一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一种灵活高效的自适应采样技术运用在基于空间映射技术的神经网络建模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建模需要的采样时间,提高了最终得到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映射 S-B自适应采样技术 神经网络 映射技术 自适应采样 采样方法 空间 加速 复杂程度 建模过程 技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目标双站RCS的图形电磁计算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正龙 金林 +1 位作者 倪晋麟 方大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本文通过物理光学和增量长度绕射系数 ,将图形电磁计算方法扩展到复杂目标双站RCS的计算领域 ,并计算了一些标准体和实际复杂目标的的双站RCS ,计算结果准确可信 ,并且GRECO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这对于雷达组网、隐身和反隐身等方... 本文通过物理光学和增量长度绕射系数 ,将图形电磁计算方法扩展到复杂目标双站RCS的计算领域 ,并计算了一些标准体和实际复杂目标的的双站RCS ,计算结果准确可信 ,并且GRECO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这对于雷达组网、隐身和反隐身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双站RCS 物理光学 增量长度绕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遗传算法综合稀疏阵列 被引量:55
6
作者 王玲玲 方大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135-2138,共4页
本文运用遗传算法 (GA)综合稀疏阵列 (单元从规则栅格中稀疏 )时 ,不仅优化单元间距 ,而且将单元激励也作为优化变量 ,从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来控制稀疏阵列的性能 .其中 ,单元的幅相加权在数字波束形成天线中可以很容易通过数字方法实... 本文运用遗传算法 (GA)综合稀疏阵列 (单元从规则栅格中稀疏 )时 ,不仅优化单元间距 ,而且将单元激励也作为优化变量 ,从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来控制稀疏阵列的性能 .其中 ,单元的幅相加权在数字波束形成天线中可以很容易通过数字方法实现 .由于稀疏阵列间隔是栅格的整数倍 ,因此采用了GA结合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加快阵列方向图的评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 遗传算法(GA)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数字波束形成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雷达目标散射截面的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正龙 倪晋麟 熊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共3页
利用矩量法 (MOM)仿真计算了短波波段小型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 (RCS) ,为了快速获得大型舰船的短波RCS ,则利用了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GRECO)。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和解释 ,计算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所开发的GRECO软件在大尺寸目标的RC... 利用矩量法 (MOM)仿真计算了短波波段小型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 (RCS) ,为了快速获得大型舰船的短波RCS ,则利用了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GRECO)。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和解释 ,计算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所开发的GRECO软件在大尺寸目标的RCS计算中是准确、高效的 ,可以为短波雷达系统的研究提供可信的仿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雷达 矩量法 雷达散射截面 图形电磁计算 GREC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遗传算法结合FFT进行多单元失效阵列校准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玲玲 方大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1-565,共5页
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GA)结合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来进行阵列失效的校准,通过引入傅立叶变换的变换域和角域的映射,在变换域中利用FFT计算个体阵列的阵因子,减少了GA评估个体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失效校准的速度。以一个-35分贝副... 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GA)结合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来进行阵列失效的校准,通过引入傅立叶变换的变换域和角域的映射,在变换域中利用FFT计算个体阵列的阵因子,减少了GA评估个体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失效校准的速度。以一个-35分贝副瓣电平的32单元阵列为例,校准一单元失效和二单元失效的时间都减少了至少一个数量级,算法也可应用于两个以上单元失效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GA)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阵列失效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馈电校正优化设计双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昊 鲁勇 方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该文提出用馈电校正的方法来改善圆极化天线的轴比性能。通过增加附加并联枝节改变双馈电点处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相对分布,抵消高次模辐射和馈电网络寄生辐射的影响,将高次模辐射和寄生辐射都考虑在内,来实现馈电校正。在X波段采用全波一... 该文提出用馈电校正的方法来改善圆极化天线的轴比性能。通过增加附加并联枝节改变双馈电点处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相对分布,抵消高次模辐射和馈电网络寄生辐射的影响,将高次模辐射和寄生辐射都考虑在内,来实现馈电校正。在X波段采用全波一体化优化方法设计出双馈点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该文给出了仿真结果及实测数据。获得的实测结果为:中心频率为10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为33.85%,圆极化轴比小于3dB的带宽为22.4%。与校正前的结果相比,轴比带宽从16.2%提高到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圆极化 双馈点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四态极化捷变宽带微带天线线阵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昊 鲁勇 +1 位作者 方大纲 戴永胜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四态极化捷变宽带微带天线线阵由八个单元组成。单元采用双馈点口径耦合微带贴片。这种辐射单元具有宽频带以及两馈点之间高隔离度的特性。通过改变连接合成通道的移相器的相位,可以实现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 四态极化捷变宽带微带天线线阵由八个单元组成。单元采用双馈点口径耦合微带贴片。这种辐射单元具有宽频带以及两馈点之间高隔离度的特性。通过改变连接合成通道的移相器的相位,可以实现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四种极化态。实测的数据表明,在四种极化状态下阵列在8~10.95GHz的频率范围内都满足VSWR〈1.5,在8.85~10.95GHz的频率范围内阵列的圆极化轴比优于6dB,线极化的交义极化优于-10dB,按10GHz的中心频率计算,带宽均为19%。该线阵也可用于柱抛物面天线的初级馈源,或通过适当的馈电网络组成二维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捷变 微带天线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目标电磁散射计算软件的改进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正龙 方大纲 刘铁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88,共3页
在计算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中 ,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graphicelectromagneticcomputing,GRECO)可用来实时计算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的RCS。在考察了原有的GRECO计算内核之后 ,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理论 ,对GRE CO的内核代码进行了改进 ,从而... 在计算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中 ,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graphicelectromagneticcomputing,GRECO)可用来实时计算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的RCS。在考察了原有的GRECO计算内核之后 ,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理论 ,对GRE CO的内核代码进行了改进 ,从而使得对于目标的棱边判定更加充分、准确。对于PTD绕射系数f和g表达式中的奇异点 ,通过求取平均值的方法给出了准确的结果 ,整体上使得绕射场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软件 电磁散射 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复杂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像分析的雷达目标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正龙 方大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445-449,共5页
论述了在强噪声下利用复像分析 (Complex ImageAnalysis)检测雷达目标弱信号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提高雷达在强噪声下对目标的检测能力 ,使得利用阈值检测无法检测到的目标经过复像分析的处理之后 ,可以被正确地检测出来。利用复... 论述了在强噪声下利用复像分析 (Complex ImageAnalysis)检测雷达目标弱信号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提高雷达在强噪声下对目标的检测能力 ,使得利用阈值检测无法检测到的目标经过复像分析的处理之后 ,可以被正确地检测出来。利用复像分析的检测是一种识别检测 ,即在目标被检测到的同时 ,一些目标的基本特性也可以由复像分析的结果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复像分析 相位信息 主散射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直线法结合 FFT 分析平面金属栅条的散射
13
作者 龙毅 方大纲 任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3-666,共4页
对散射问题的波动方程引入一种变换,使得变换后的新方程经多重直线法离散后,离散方程的矩阵元素可以利用FFT快速计算得到。而多重直线法能加快直线法的收敛速度。
关键词 电磁波 散射 多重直线法 FFT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分解直线法结合周期边界条件分析开域微带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汉清 方大纲 龙毅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7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用网络分解直线法结合周期边界条件,以平面波激励,通过贴片电流提取相关参数的方法,分析开域微带结构。阻抗元素计算和减缩方程求解,分别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网络分解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周期边界模拟开域的收敛性研究... 本文用网络分解直线法结合周期边界条件,以平面波激励,通过贴片电流提取相关参数的方法,分析开域微带结构。阻抗元素计算和减缩方程求解,分别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网络分解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周期边界模拟开域的收敛性研究和计算时间的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计算了矩形贴片平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其结果与已发表的值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域微带结构 直线法 微带 网络分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波导过渡接头的谱域线积分法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凌峰 方大纲 李思放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1-295,共5页
本文从分析和设计两个方面分别对E-面耦合和H-面耦合微带被导过渡接头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中,首先应用反应的概念得到输入阻抗的谱域表达式,对谱域积分分别用留数法和变换路径积分法进行计算,经比较发现交换路径积分法是一个更加有效... 本文从分析和设计两个方面分别对E-面耦合和H-面耦合微带被导过渡接头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中,首先应用反应的概念得到输入阻抗的谱域表达式,对谱域积分分别用留数法和变换路径积分法进行计算,经比较发现交换路径积分法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用遗传算法对微带波导过渡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波导 过渡接头 面耦合 谱域线积分 留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