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贾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8-270,共3页
从功能分布角度,可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架构成教学型、科研型和公共测试平台3部分,进一步明确建设内涵,整合共享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并提出在有偿使用制度、建设理念、网络预约系统、多媒体教学技术、队伍建设和软实力提升6个方面的... 从功能分布角度,可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架构成教学型、科研型和公共测试平台3部分,进一步明确建设内涵,整合共享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并提出在有偿使用制度、建设理念、网络预约系统、多媒体教学技术、队伍建设和软实力提升6个方面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樊新民 孔见 金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30,21,共4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已成为材料科学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设计、材料加工的智能控制、材料相变研究和材料性能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材料科学 计算机应用 材料设计 成分优化 力学性能 材料加工 相变规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材料与机制基础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城 张洁 +1 位作者 王维新 樊曙天 《高校教育管理》 2002年第4期73-75,共3页
根据多年工程材料与机制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我国工程材料与机制基础教材的现状,提出我校教材建设的改革建议,教材结构应采用模块式;教材形式应多元化、系列化;教材内容方面应注重学用结合,重视综合性与应用性。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机制基础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包覆氧化锌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光伏电池空气和紫外稳定性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海涛 王宇 +6 位作者 杨建胜 张小科 王忠强 王华 杨永珍 魏昌庭 闫翎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5-1155,共11页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既能钝化表面缺陷又能调节能级的聚乙烯亚胺(PEI)包覆ZnO NPs的协同策略,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ZnO@PEI NPs,并将其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应用于基于PM6∶BO-4Cl∶PC61BM的OSCs中。结果表明,使用ZnO@PEINPs作为ETL制备的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略有下降,但由于包覆的PEI钝化了ZnO表面缺陷,ZnO@PEI NPs器件展现出更好的空气和紫外稳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构建多功能、高稳定性ETL的有效策略,为实现高稳定OSCs提供了一条适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层 氧化锌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 空气稳定性 紫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的前世与今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辰 魏昌庭 +3 位作者 罗鑫 孙智国 徐勃 曾海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0-1430,共21页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因其独特的纳米级传输效应、自发光特性以及与大面积工业印刷工艺兼容的流变学属性而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喷墨打印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望实现新一代可印刷、大面积、高性能图案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然而,...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因其独特的纳米级传输效应、自发光特性以及与大面积工业印刷工艺兼容的流变学属性而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喷墨打印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望实现新一代可印刷、大面积、高性能图案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然而,目前喷墨打印QLED的制备过程存在墨水配方不当造成的界面侵蚀以及成膜后发光效率降低等问题,导致其性能与旋涂器件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首先概述了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了三种喷墨打印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含镉、含铅和无铅无镉三类量子点,分析了它们在喷墨打印QLED中的研究进展,接着重点介绍了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性能QLED的几种典型策略,最后展望了喷墨打印QLED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喷墨印刷 电致发光二极管 墨水工程 表界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2024Al复合材料热挤压对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韩瑞 李晓鹏 +2 位作者 彭勇 闫德俊 王克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4-2064,共11页
采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替代铝合金制造舰船船体或装甲车体,是解决当前舰船、装甲机动性和防护性二元矛盾的潜在途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供货渠道不同,此材料存在不同的状态,这对材料焊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不同供货状态的SiC... 采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替代铝合金制造舰船船体或装甲车体,是解决当前舰船、装甲机动性和防护性二元矛盾的潜在途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供货渠道不同,此材料存在不同的状态,这对材料焊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不同供货状态的SiC_(p)/2024Al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焊接,对比热挤压前后材料的焊缝成形情况,分析热挤压工艺对焊缝成形以及焊缝接头的物相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通过显微硬度,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并确定其断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热压烧结的SiC_(p)/2024Al复合材料激光焊缝中存在大量的气孔缺陷,接头的最高抗拉强度为76 MPa,仅达到母材强度的28%,焊接后材料强度下降严重;采用热挤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激光焊接,焊缝完整,无气孔缺陷,接头没有出现明显的低硬度区域,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124 MPa,相比于热挤压前的材料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上升60%;相较于热压烧结的材料,热挤压后的材料焊接性明显增强,接头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铝基复合材料 SIC 热挤压 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冻铸造法制备直通孔La_(0.67)Ca_(0.33)MnO_(3)磁制冷材料
7
作者 缪雪飞 陈瑞彬 +3 位作者 张恕豪 张云峰 王晨旭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磁制冷材料因其本征脆性,难以通过传统机械加工手段获得多孔结构。该文采用冷冻铸造法,制备出具有直通孔结构的La_(0.67)Ca_(0.33)MnO_(3)(LCMO)磁制冷材料,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以及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研究了... 磁制冷材料因其本征脆性,难以通过传统机械加工手段获得多孔结构。该文采用冷冻铸造法,制备出具有直通孔结构的La_(0.67)Ca_(0.33)MnO_(3)(LCMO)磁制冷材料,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以及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研究了该直通孔材料中LCMO固相含量对显微形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冷冻铸造所得样品孔隙率可调、成分均匀、未引入杂相;在外加磁场变化为0~1 T时,等温熵变可达2.5 J·kg^(-1)·K^(-1),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工质Gd的等温熵变相当。该研究为磁制冷材料的复杂成型提供新的思路,有望推动其在绿色高效制冷领域的实用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铸造 磁制冷 等温熵变 固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赵磊 吴雨菲 +3 位作者 刘吉梓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3,共5页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通过电控系统实现制备过程的自动化。使用该装置分别制备了5种金属材料(Al、Al基合金、Mo、Fe基合金、Ti合金)的纳米针尖,制备出的纳米针尖质量高,且制备效率高、成功率高。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纳米针尖的制备,也可用于材料分析与测试相关领域的实验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纳米针尖 电化学抛光 专用制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蒙皮-骨架结构激光焊接变形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杜劭峰 +3 位作者 李红星 刘港 张磊 彭勇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3,共10页
钛合金常用于各类飞行器舵翼部件的蒙皮-骨架结构中,在兵器、航空航天行业受到广泛关注。以钛合金蒙皮-骨架结构激光焊接变形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循环曲线法模拟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加入翻转工艺显... 钛合金常用于各类飞行器舵翼部件的蒙皮-骨架结构中,在兵器、航空航天行业受到广泛关注。以钛合金蒙皮-骨架结构激光焊接变形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循环曲线法模拟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与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加入翻转工艺显著降低了焊接变形与残余应力。研究结果表明,优先焊接蒙皮中心区域焊缝,并在焊接过程中加入翻转,可以使峰值焊接应力从原始的1027.18 MPa降低到745.30 MPa,降低了27.4%;特征点P_(1)、P_(2)、P_(3)处变形由原始的0.168 mm、0.178 mm、0.198 mm减小至0.066 mm、0.028 mm、0.021 mm,分别减小60.7%、84.3%和89.4%。利用激光三维扫描仪测量了蒙皮-骨架结构激光焊接变形量,与实验测量结果相比,计算结果平均误差为9.98%,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优化焊接顺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蒙皮-骨架结构 激光焊接变形 焊接顺序优化 热循环曲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点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曾嵩 朱荣 +2 位作者 姜炜 蔡霄天 刘金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3,35,共7页
金属点阵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以及周期性结构的先进轻质多功能材料。重点评述了金属点阵材料的分类、金属三维点阵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以及点阵结构制备过程中的连接技术,并归纳了目前对其力学性能表征的一些成果,最后从结构与功能两... 金属点阵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以及周期性结构的先进轻质多功能材料。重点评述了金属点阵材料的分类、金属三维点阵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以及点阵结构制备过程中的连接技术,并归纳了目前对其力学性能表征的一些成果,最后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介绍了金属点阵材料特有的优良性能以及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点阵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时效对电弧增材制造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段梦伟 柏关顺 +6 位作者 郭顺 王浩 章晓勇 黄勇 彭勇 周琦 王克鸿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3,共11页
采用电弧增材工艺制备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M350)直壁构件,通过直接时效热处理调控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不同时效条件(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电弧增材制造M35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M350钢凝固组织由柱状树枝晶... 采用电弧增材工艺制备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M350)直壁构件,通过直接时效热处理调控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不同时效条件(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电弧增材制造M35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M350钢凝固组织由柱状树枝晶和胞状树枝晶组成,在枝晶间区域发现Ni,Mo和Ti三种元素偏析。直接时效过程中,在Ni,Mo和Ti三种元素偏析的枝晶间区域发生马氏体相向奥氏体相逆转变,且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延长,逆转变奥氏体尺寸与数量增加。显微硬度、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530℃时效3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534HV,1600,1658 MPa,同时断后伸长率保持在13.0%以上。此外,电弧增材制造M350力学性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存在各向异性,在峰值时效条件下各向异性差值达到最大,屈服强度差值为360 MPa,极限抗拉强度差值为28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马氏体时效钢 直接时效 奥氏体逆转变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士华 陈光 +2 位作者 崔崇 米成 于静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2-455,共4页
通过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单体浇铸尼龙复合材料(GFMCPA),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不同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 通过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单体浇铸尼龙复合材料(GFMCPA),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不同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玻璃纤维质量分数达到30%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在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较干摩擦时大幅度降低;玻璃纤维含量低的尼龙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玻璃纤维含量高的尼龙复合材料的粘着磨损减少,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铸型尼龙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聂金凤 范勇 +2 位作者 赵磊 刘相法 赵永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09-9015,共7页
轻质高强高韧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汽车、航空航天及5G通讯等领域轻量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但高强度与高韧性不兼备以及加工成形性差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铝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 轻质高强高韧铝基复合材料已成为汽车、航空航天及5G通讯等领域轻量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但高强度与高韧性不兼备以及加工成形性差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铝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强韧化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增强颗粒的构型化设计对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强韧性的重要影响,以及非均匀材料中的异质变形诱导(HDI)强化新机制,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为开发高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焊接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邹家生 许志荣 +1 位作者 初雅杰 陈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7-19,26,共4页
非晶态焊接材料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焊接材料。综述了非晶态焊接材料和晶态材料相比的特点、非晶态焊接材料的制备技术、典型非晶态焊接材料及其应用,并对非晶态焊接材料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焊接材料 快速凝固 制备技术 镍基非晶态钎料 铜基非晶态钎料 低温非晶态钎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对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及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江荣 刘宜龙 +4 位作者 张磊成 聂金凤 刘建涛 张义文 宋迎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11,共15页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合金成分设计已成为改善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关键手段。针对试制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研究了Ta含量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加载条件下(即试验温度、加载波形)的低周疲劳(LCF)试验...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合金成分设计已成为改善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关键手段。针对试制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研究了Ta含量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加载条件下(即试验温度、加载波形)的低周疲劳(LCF)试验,评价了不同Ta含量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疲劳失效断口特征和变形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Ta含量提高0.8 wt.%后,二次γ′相尺寸增大、形貌由近球状演变为立方状,γ/γ′晶格错配度增大。循环变形行为则随着温度的升高,由循环硬化及循环稳定转变为循环软化;而Ta含量差异对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的循环变形行为以及主要变形机理的影响有限。在650℃下,循环硬化与基体中多滑移系统位错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750℃下,基体中的位错密度有所降低,循环软化归因于位错和层错对γ′相的反复剪切,其中,位错剪切机制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高温合金 微观结构 低周疲劳 循环变形 裂纹萌生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颜廷亭 谭丽丽 +2 位作者 熊党生 张炳春 杨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2,129,共4页
镁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与人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以及生物可降解吸收等特点,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医用植入材料。综述了镁金属作为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对医用镁金属的表面改性技术进行了... 镁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与人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以及生物可降解吸收等特点,有望成为一类新型医用植入材料。综述了镁金属作为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对医用镁金属的表面改性技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对其作为医用植入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及镁合金 医用植入材料 生物可降解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C/Si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育松 徐永东 +3 位作者 陈照峰 成来飞 张立同 熊党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对2D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烧蚀条件下的烧蚀机理和烧蚀物理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线烧蚀率呈下降的趋势...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对2D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烧蚀条件下的烧蚀机理和烧蚀物理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线烧蚀率呈下降的趋势,当密度提高3.4%时,材料的线烧蚀率下降65%。同时,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条件下的烧蚀机制是热氧化烧蚀、热物理烧蚀和机械冲刷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C/SIC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多次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赖建中 朱耀勇 +1 位作者 徐升 过旭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7,共7页
采用普通混凝土成形工艺和热水养护制度,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20~250 MPa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在获得优异静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多次侵彻研究,分析了侵彻过程中的靶体破坏形态.根据获得的侵彻深度数据... 采用普通混凝土成形工艺和热水养护制度,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20~250 MPa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在获得优异静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多次侵彻研究,分析了侵彻过程中的靶体破坏形态.根据获得的侵彻深度数据,在J.T.Gomez等提出的多次侵彻模型基础上,修正了与靶体抗压强度有关的多次侵彻深度计算经验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多次侵彻 经验方程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侵彻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2 位作者 熊党生 孙强金 吴申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分析了Al TiO2 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 Al与TiO2 之间可自发进行强放热反应, 燃烧温度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增强相体积分数为 50%时, 燃烧温度已达 1 960K, 远高于Merzhanov的经验判据值 1 800K; 反应... 分析了Al TiO2 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 Al与TiO2 之间可自发进行强放热反应, 燃烧温度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增强相体积分数为 50%时, 燃烧温度已达 1 960K, 远高于Merzhanov的经验判据值 1 800K; 反应产物Al2O3 是由液态Al与固态TiO2 直接反应产生的, 呈细小颗粒状, 偏聚于基体颗粒的界面; Al3Ti是活性Ti原子扩散穿过反应层进入铝液与液态Al结合生成的, 呈短棒状, 分布相对均匀; 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TiO2 颗粒尺寸、燃烧温度、反应活化能、反应界面面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活化能 加热速率 热扩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温度对高氮钢电弧增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鹏飞 范霁康 +3 位作者 张建 杨东青 章晓勇 王克鸿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1-331,共11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技术在不同层间温度下(50℃、150℃和250℃)制备高氮钢直壁样件,开展了层间温度与组织和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温度对成形质量有显著影响,50℃时成形效果最佳;增材工件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采用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技术在不同层间温度下(50℃、150℃和250℃)制备高氮钢直壁样件,开展了层间温度与组织和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温度对成形质量有显著影响,50℃时成形效果最佳;增材工件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以骨架状和蠕虫状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中;降低层间温度可提高熔池冷却速度,减小树枝晶二次枝晶臂间距,限制氮气泡聚集长大过程,从而降低微米级氮气孔的尺寸和数量,减少氮损失量,低层间温度促进细晶粒生成,提升硬度,而较高层间温度则导致晶粒粗化,降低硬度;拉伸性能方面,低层间温度增强了抗拉强度,而高温则通过第2相析出改善拉伸性能;材料具有各向异性,横向试样的抗拉强度较为优越;断口形貌揭示微孔聚集型断裂模式,其中锰氧化物及氮气孔的存在对增材工件拉伸性能构成不利影响,气孔等缺陷易成为腐蚀起点,氯离子在高氮钢表面促进原电池形成而造成氯离子侵蚀;高氮钢中的固溶氮可抑制溶液pH值降低,促进样本表面快速再钝化,推迟钝态破坏,氮含量随层间温度升高而降低,增材工件耐腐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钢 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 微观组织 机械性能 中性盐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