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iO_2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2 位作者 熊党生 孙强金 吴申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分析了Al TiO2 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 Al与TiO2 之间可自发进行强放热反应, 燃烧温度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增强相体积分数为 50%时, 燃烧温度已达 1 960K, 远高于Merzhanov的经验判据值 1 800K; 反应... 分析了Al TiO2 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 Al与TiO2 之间可自发进行强放热反应, 燃烧温度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增强相体积分数为 50%时, 燃烧温度已达 1 960K, 远高于Merzhanov的经验判据值 1 800K; 反应产物Al2O3 是由液态Al与固态TiO2 直接反应产生的, 呈细小颗粒状, 偏聚于基体颗粒的界面; Al3Ti是活性Ti原子扩散穿过反应层进入铝液与液态Al结合生成的, 呈短棒状, 分布相对均匀; 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TiO2 颗粒尺寸、燃烧温度、反应活化能、反应界面面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活化能 加热速率 热扩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1 位作者 孙强金 吴申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Al TiO2 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B TiO2 摩尔比从 0增加到 2时 ,棒状物Al3Ti增强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Al2 O3颗粒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TiB2 粒状弥散分布在合金基体中 ,材料的抗... 本文主要讨论了Al TiO2 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B TiO2 摩尔比从 0增加到 2时 ,棒状物Al3Ti增强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Al2 O3颗粒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TiB2 粒状弥散分布在合金基体中 ,材料的抗拉强度明显增强 ,由 2 2 4 .5MPa上升到 35 4 .5MPa,延伸率也由 3.2 %增加到 5 .6 %。Al2 O3和TiB2主要以奥罗万机制强化基体 ,而Al3Ti则以位错塞积强化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尔比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Sr_xCo_(0.2)Fe_(0.8)O_3系阴极材料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金国 崔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2-385,共4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一种先进的能量转换装置 ,具有高效、无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 ,阴极材料是它的重要组件。La1 -xSrxCo0 2 Fe0 8O3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 电子混合导体 ,可作为其阴极材料。本文采用固相...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一种先进的能量转换装置 ,具有高效、无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 ,阴极材料是它的重要组件。La1 -xSrxCo0 2 Fe0 8O3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 电子混合导体 ,可作为其阴极材料。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孔阴极材料La1 -xSrxCo0 2 Fe0 8O3(LSCF ,x =0 1~ 0 6 ) ,通过XRD ,TG DTA等测试技术研究了LSCF的结构与制备过程 ,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试了样品的电导率 ,同时测定了这类组成样品的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 ,制备的样品为单一钙钛矿相 ,随着Sr含量增加 ,XRD衍射峰值向高角度方向稍有偏移。电导率随着温度及Sr含量的变化出现极大值 ,其导电机理在低温下是以小极化子跃迁机理为主 ,高温下则是氧空位的电荷补偿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Co0.2Fe0.8O3系 电导率 小极化子 氧空位 阴极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体系热扩散反应合成Al_3Ti/Al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和国 吴申庆 王恒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Al-TiO2 体系 ,采用热扩散反应合成方法制备了Al2 O3 /Al和Al3 Ti/Al复合材料 ,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特性、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Al-TiO2 体系的热扩散反应合成产物为Al2 O3 和Al3 Ti,其中Al3 Ti呈棒状 ,相对均匀地... 针对Al-TiO2 体系 ,采用热扩散反应合成方法制备了Al2 O3 /Al和Al3 Ti/Al复合材料 ,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特性、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Al-TiO2 体系的热扩散反应合成产物为Al2 O3 和Al3 Ti,其中Al3 Ti呈棒状 ,相对均匀地分布于Al基体中 ;Al2 O3 为细小颗粒 ,偏聚于Al基体的晶界 .随着反应物中TiO2 /Al摩尔比的提高 ,产物中Al2 O3 和Al3 Ti的体积含量增加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提高 .复合材料的磨损失效主要源于其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微空隙 (裂纹核 )在摩擦载荷反复作用下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反应 Al3Ti/Al复合材料 耐磨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B_2O_3反应体系中B_2O_3/TiO_2摩尔比对热扩散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1 位作者 熊党生 吴申庆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Al-TiO2-B2O3体系热扩散反应合成(XD)法制备了铝基复合材料;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同GCr15钢配副时的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及其... 利用Al-TiO2-B2O3体系热扩散反应合成(XD)法制备了铝基复合材料;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同GCr15钢配副时的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及其磨损表面和剖面形貌,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随Al-TiO2-B2O3反应体系中B2O3/TiO2摩尔比的增加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磨损质量损失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滑动速度为0.9m/s左右时最大,随后开始减小;磨损质量损失与滑动距离基本呈线性关系.当B2O3/TiO2摩尔比为0.0时,增强相由Al2O3和Al3Ti组成,相应的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较差,其磨损主要表现为Al3Ti的犁沟切削、亚表层剥落、塑性基体流失导致Al2O3颗粒裸露脱落以及Al3Ti棒断裂导致的磨粒磨损;加入B2O3后,棒状Al3Ti的数量减少,有利于基体晶粒细化,提高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故抗磨性能提高.当B2O3/TiO2摩尔比为1.0时,复合材料中的Al3Ti基本消失,抗磨性能显著改善,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反应合成 铝基复合材料 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6)Sr_(0.4)Co_(1-y)Fe_yO_3系阴极材料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江金国 崔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5-617,共3页
La1-xSrxCo1-yFeyO3系(LSCF)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有望作为中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孔La0.6Sr0.4Co1-y... La1-xSrxCo1-yFeyO3系(LSCF)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有望作为中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孔La0.6Sr0.4Co1-yFeyO3(y=0.2~0.8)氧化物陶瓷,通过XRD,TG/DTA等测试技术研究了LSCF的结构与制备过程,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试了样品的电导率,同时考察了这类组成样品的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这类组成的电导率都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至极大值后又开始降低.分析表明,除了存在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外,同时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机理:1)热激发引起Co3+离子的电荷歧化;2)高温下氧空位生成导致的离子补偿;3)Fe4+较Co4+优先进行电子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Co1-yFeyO3组成 电导率 小极化子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6)Sr_(0.4)Co_(1-y)Fe_yO_3系阴极材料的电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江金国 崔崇 陈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2-904,共3页
La1-xSrxCo1-yFeyO3系(LSCF)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有望作为中低温下工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考察了La0.6Sr0.4Co1-yFeyO3(y=0.2~0.8)系材... La1-xSrxCo1-yFeyO3系(LSCF)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有望作为中低温下工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考察了La0.6Sr0.4Co1-yFeyO3(y=0.2~0.8)系材料的导电机制.XPS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除了存在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外,同时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机理:1)热激发引起Co3+离子的电荷歧化;2)高温下氧空位生成导致的离子补偿;3)Fe4+较Co4+优先进行电荷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Co1-yFeyO3组成 电导率 小极化子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C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拉伸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和国 袁运站 +2 位作者 王恒志 熊党生 吴申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690,共5页
本文讨论了热扩散反应法制备Al-TiO2-C系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拉伸性能。热力学分析表明Al-TiO2-C系的合成反应是放热并可自发进行,反应产物中-αAl2O3生成自由能最低,热力学最稳定,当温度高于500K时,TiC优先于Al4C3生成。实验结果... 本文讨论了热扩散反应法制备Al-TiO2-C系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拉伸性能。热力学分析表明Al-TiO2-C系的合成反应是放热并可自发进行,反应产物中-αAl2O3生成自由能最低,热力学最稳定,当温度高于500K时,TiC优先于Al4C3生成。实验结果表明,当C/TiO2摩尔比为零时,增强体由-αAl2O3和Al3Ti组成,-αAl2O3为细小颗粒,呈偏聚状态,Al3Ti呈棒状,分布相对均匀。随着C/TiO2摩尔比的增加,Al3Ti逐渐减少,在C/TiO2摩尔比等于1时,Al3Ti基本消失,反应产物中未见Al4C3相,其拉伸性能也随之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从273.4MPa和3%上升到350.7MPa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热扩散反应法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C系原位合成铝基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及断裂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和国 袁运站 +2 位作者 陈湜 吴旭 虞海燕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4-59,共6页
讨论了Al-TiO2-C反应系原位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及其断裂机理。当C/TiO2摩尔比为0时,增强相由α-Al2O3和Al3Ti组成,随C/TiO2摩尔比的增加,Al3Ti逐渐减少,在C/TiO2摩尔比为1时,Al3Ti基本消失。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讨论了Al-TiO2-C反应系原位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及其断裂机理。当C/TiO2摩尔比为0时,增强相由α-Al2O3和Al3Ti组成,随C/TiO2摩尔比的增加,Al3Ti逐渐减少,在C/TiO2摩尔比为1时,Al3Ti基本消失。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C/TiO2摩尔比的增加而同步提高,分别由250.4 MPa和4.0%上升到350.8 MPa和6.0%。SEM观察发现有的Al3Ti自身解理开裂,并在四周形成较大韧窝,拉伸时裂纹核可在Al3Ti棒中和基体中α-Al2O3的聚集处形成,并分别在棒的解理面和基体中扩展引起断裂。高温时,热错配应力促使裂纹核先于基体在Al3Ti棒与基体的界面萌生扩展,Al3Ti从基体中脱离,断口出现洞坑,C/TiO2摩尔比为1的复合材料在727K时,拉伸强度降为93.3MPa,延伸率升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铝基复合材料 高温拉伸性能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C系热扩散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磨损性能
10
作者 朱和国 陈湜 +1 位作者 吴旭 袁运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对Al-TiO2-C系用热扩散反应法合成了铝基复合材料。磨损实验显示磨损质量损失随滑动路程的增加而保持良好的线性增长;磨损质量损失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滑动速度为0.9m/s左右时最大,随后减小;当C/TiO2摩尔比为0时,增强体由α-Al2O3... 对Al-TiO2-C系用热扩散反应法合成了铝基复合材料。磨损实验显示磨损质量损失随滑动路程的增加而保持良好的线性增长;磨损质量损失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滑动速度为0.9m/s左右时最大,随后减小;当C/TiO2摩尔比为0时,增强体由α-Al2O3颗粒和Al3Ti棒状物组成,磨面上有大量团聚状磨屑、表层剥落、Al3Ti棒裸露及其自身碎裂,磨损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加入C后,棒状物Al3Ti减少,耐磨性能提高,在C/TiO2摩尔比为1时,Al3Ti基本消失,抗拉强度显著提高,此时磨面平整,磨粒较少,流变区增厚,剥落层消失,磨损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反应 铝基复合材料 磨粒磨损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2-B2O3-C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及力学性能
11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吴申庆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研究了Al-TiO2-B2O3-C反应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Al-TiO2-B2O3-C系中,当B2O3/TiO2摩尔比=0.5,C/TiO2摩尔比=0时,TiO2和B2O3分别与Al结合生成热力学稳定的Al2O3和活性Ti原子、B原子,B原子和Ti原子分别穿过各自反应... 研究了Al-TiO2-B2O3-C反应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Al-TiO2-B2O3-C系中,当B2O3/TiO2摩尔比=0.5,C/TiO2摩尔比=0时,TiO2和B2O3分别与Al结合生成热力学稳定的Al2O3和活性Ti原子、B原子,B原子和Ti原子分别穿过各自反应层结合生成热力学稳定的TiB2,过剩的Ti原子则与Al结合生成棒状物Al3Ti;加入碳粉后,Ti原子将优先与C和C与Al的化合物Al4C3反应生成TiC,Al3Ti逐渐减少,在C/TiO2摩尔比为0.5时,Al3Ti相基本消失,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从266MPa和3%增加到315MPa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铝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摩尔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O_2-C系热扩散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12
作者 孙强金 朱和国 +2 位作者 袁运站 熊党生 吴申庆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5,共4页
讨论了Al-TiO2-C系热扩散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常温力学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当碳、TiO2化学计量比为0时,增强相由α-Al2O3和Al3Ti组成;随碳、TiO2化学计量比的增加,碳与Al3Ti中的钛结合生成TiC,Al3Ti逐渐减少;在碳、TiO... 讨论了Al-TiO2-C系热扩散反应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常温力学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当碳、TiO2化学计量比为0时,增强相由α-Al2O3和Al3Ti组成;随碳、TiO2化学计量比的增加,碳与Al3Ti中的钛结合生成TiC,Al3Ti逐渐减少;在碳、TiO2化学计量比为1时, Al3Ti基本消失,此时室温下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同步提高,分别由274 MPa和3.0%上升到351 MPa和6.0%;因Al3Ti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于自身断裂强度,拉伸时首先自身萌生裂纹,并扩展至基体引起断裂,并在Al3Ti四周形成较大韧窝,Al3Ti不利于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反应 铝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克鸿 刘永 +2 位作者 徐越兰 余进 周毅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4-86,共3页
针对SK6弧焊机器人设计研究了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AWOPS) ,该系统由几何特征提取及建模模块、焊接姿态规划模块、焊接参数规划模块、机器人程序自动生成模块、机器人仿真及通讯模块等 6个模块组成。系统人机界面友好 ,并引入了智... 针对SK6弧焊机器人设计研究了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AWOPS) ,该系统由几何特征提取及建模模块、焊接姿态规划模块、焊接参数规划模块、机器人程序自动生成模块、机器人仿真及通讯模块等 6个模块组成。系统人机界面友好 ,并引入了智能化专家知识 ,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 ,本文对日文软件MRCWORD进行了探索性二次开发 ,实现了弧焊机器人离线仿真及焊枪与工件构建和计算机与机器人通讯的功能。对典型的焊缝 (马鞍型 )进行了实焊验证。结果表明 ,该系统是可行的 ,编程的效率显著提高 ,焊缝内外在质量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焊机器人 离线编程 通讯 机器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焊接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邹家生 许志荣 +1 位作者 初雅杰 陈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7-19,26,共4页
非晶态焊接材料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焊接材料。综述了非晶态焊接材料和晶态材料相比的特点、非晶态焊接材料的制备技术、典型非晶态焊接材料及其应用,并对非晶态焊接材料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焊接材料 快速凝固 制备技术 镍基非晶态钎料 铜基非晶态钎料 低温非晶态钎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士华 陈光 +2 位作者 崔崇 米成 于静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2-455,共4页
通过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单体浇铸尼龙复合材料(GFMCPA),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不同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 通过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单体浇铸尼龙复合材料(GFMCPA),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不同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含量对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玻璃纤维质量分数达到30%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在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较干摩擦时大幅度降低;玻璃纤维含量低的尼龙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玻璃纤维含量高的尼龙复合材料的粘着磨损减少,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铸型尼龙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樊新民 孔见 金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30,21,共4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已成为材料科学中广泛使用的技术,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材料设计、材料加工的智能控制、材料相变研究和材料性能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材料科学 计算机应用 材料设计 成分优化 力学性能 材料加工 相变规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C/Si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育松 徐永东 +3 位作者 陈照峰 成来飞 张立同 熊党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对2D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烧蚀条件下的烧蚀机理和烧蚀物理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线烧蚀率呈下降的趋势...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对2D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流烧蚀条件下的烧蚀机理和烧蚀物理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材料的线烧蚀率呈下降的趋势,当密度提高3.4%时,材料的线烧蚀率下降65%。同时,C/Si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条件下的烧蚀机制是热氧化烧蚀、热物理烧蚀和机械冲刷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C/SIC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薛茂权 熊党生 闫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0,共4页
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摩擦学的发展,近来许多材料工作者注意到了纳米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并开展了一些积极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纳米颗粒作为增强材料、润滑油添加剂以及超薄纳米膜的摩擦学性能,并对纳米润滑材料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添加剂 纳米膜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流体浸渍Kevlar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君 熊党生 熊华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4,共4页
利用自制落锤式冲击试验装置,该文研究了剪切增稠流体(STF)浸渍Kevlar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瞬态受力响应过程和刺穿深度,以及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吸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浸渍的Kevlar织物防刺穿力峰值提高到约400 N,复合材料的第一层... 利用自制落锤式冲击试验装置,该文研究了剪切增稠流体(STF)浸渍Kevlar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瞬态受力响应过程和刺穿深度,以及STF-Kevlar复合材料的吸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浸渍的Kevlar织物防刺穿力峰值提高到约400 N,复合材料的第一层受力响应时间缩短到3.5 ms,而刺穿深度降低较小。其中以120 nm SiO2配制的中间浓度的分散体系浸渍后,复合材料的防刺效果最好,防刺穿力提高至约2.7倍,刺穿深度降低了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流体 复合材料 防刺 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薛茂权 熊党生 闫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62,共5页
为了满足国防高科技的发展 ,迫切需要研制从常温到高温下都具有良好减摩耐磨性能的摩擦学材料。对近来高温固体润滑摩擦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分别就金属基润滑材料 ,陶瓷基润滑材料及稀土化合物的高温润滑作用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 为了满足国防高科技的发展 ,迫切需要研制从常温到高温下都具有良好减摩耐磨性能的摩擦学材料。对近来高温固体润滑摩擦材料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分别就金属基润滑材料 ,陶瓷基润滑材料及稀土化合物的高温润滑作用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体润滑材料 高温摩擦学 摩擦磨损性能 基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