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 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被引量:17
1
作者 鞠晨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7-79,共3页
本文针对工程训练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紧盯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改革之路: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生态"环境,提高课程发展能力;践行"大工程观",改革工程训练基础实习内容;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本文针对工程训练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紧盯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改革之路: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生态"环境,提高课程发展能力;践行"大工程观",改革工程训练基础实习内容;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施多元工程创新项目教学。经过在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思路和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创新 项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是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8
2
作者 鞠晨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9期141-143,共3页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力成为大学生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首要决定因素。工程训练是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工科高校要建设好工程训练中心,在保证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很好实现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学产研一体化...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力成为大学生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首要决定因素。工程训练是提升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工科高校要建设好工程训练中心,在保证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很好实现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学产研一体化的道路,重视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源投入,切实对大学生开展好工程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工程训练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 被引量:19
3
作者 鞠晨鸣 徐建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71,共3页
研究性教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倡导的教学方法。本文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验,提出"实践"导向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革工程训练教学方法。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教学,针对"金工实习"课... 研究性教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倡导的教学方法。本文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验,提出"实践"导向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革工程训练教学方法。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教学,针对"金工实习"课程、工程创新合作项目课程(1+X)、高层次设计竞赛项目、面向企业的设计项目和现代企业仿真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实践 工程训练 教学方法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工程师”能力的集中培养大平台建设 被引量:9
4
作者 鞠晨鸣 徐建成 李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8-161,共4页
高等工科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责无旁贷,应调动一切力量来着力建设"未来工程师"的能力培养平台。作为可以对"未来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进行集中培养的大平台——工程训练中心,更应厉行改革、加... 高等工科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责无旁贷,应调动一切力量来着力建设"未来工程师"的能力培养平台。作为可以对"未来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进行集中培养的大平台——工程训练中心,更应厉行改革、加强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从而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工程师 能力集中培养 大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训练合作项目课程开发建设 被引量:5
5
作者 鞠晨鸣 徐建成 居里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1,共3页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训练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依托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提出了"开发符合现代工程实际的工程训练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论点,并就如何进行工程训练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做了详...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训练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依托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提出了"开发符合现代工程实际的工程训练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论点,并就如何进行工程训练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做了详细的规划说明,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训练 合作项目课程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9
6
作者 居里锴 徐建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70,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尚未完全摆脱传统金工实习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通过对"大工程观"及其对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论述,提出了"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的新思... 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尚未完全摆脱传统金工实习教学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通过对"大工程观"及其对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论述,提出了"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并根据作者所在单位近五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大工程观"下以"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项目教学"、"工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实践 多学科交叉 工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烧结过程中粉末粒径分布演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诗琰 代文杰 +4 位作者 周子豪 蒋捷 霍天元 申小平 范沧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9-417,422,共10页
液相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的熟化长大和聚并同时发生。利用群体平衡模型定量预测了相邻颗粒聚并效应作用下的粒径分布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欧式范数的方法以确定液相烧结过程是否达到稳态,研究了从瞬态到稳态的转变过程中的粒径上限... 液相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的熟化长大和聚并同时发生。利用群体平衡模型定量预测了相邻颗粒聚并效应作用下的粒径分布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欧式范数的方法以确定液相烧结过程是否达到稳态,研究了从瞬态到稳态的转变过程中的粒径上限及其变化率,发现颗粒瞬态粗化之后将得到稳态粒径分布。模型计算得到的粒径分布和实验数据之间吻合良好,表明本数值模型具备定量预测能力。通过引入布朗粗化频率描述液相烧结过程中的聚并现象,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聚并行为显著延缓了瞬态向稳态的转变过程,甚至可能导致最终得到非稳态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烧结 群体平衡方程 粒径分布 聚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合作项目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鹏飞 梅锦春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共5页
回归工程实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国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在此过程中,开发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文... 回归工程实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国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在此过程中,开发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文尝试对合作项目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并就其原则、内容、结构、方法、评价和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合作项目课程 卓越工程人才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 被引量:2
9
作者 居里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36,共3页
工程文化教育是将科学、工程、人文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教育,是使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立体发展、目标统一的教育,是使自然、社会和个体和谐共处的教育。以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发展高等工程教... 工程文化教育是将科学、工程、人文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教育,是使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立体发展、目标统一的教育,是使自然、社会和个体和谐共处的教育。以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知识、思维、方法、制度、精神和实践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文化教育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高等工程实践教学的理性反思与体系改造 被引量:21
10
作者 居里锴 徐建成 周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全新方案。为适应和应对这种新发展、新变化,高等工程实践教育正面临一场全面深刻的改造。目前,如何摆脱传统工程实践教学固化的理念、单一老化的平台、割裂与陈旧内容的桎梏... “新工科”的提出为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全新方案。为适应和应对这种新发展、新变化,高等工程实践教育正面临一场全面深刻的改造。目前,如何摆脱传统工程实践教学固化的理念、单一老化的平台、割裂与陈旧内容的桎梏,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是高校直面并必须克服的难题。文章通过梳理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困境,廓清和诠释新工科视域下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应有之义与目标定位,提出了持续推进产教科教融合深度发展、打造内合外联式组合实践平台、优化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等重构实践教育体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实践教学 智能制造 体系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物联网工程教学平台开发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建花 朱凡 孙亚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48,267,共4页
为了满足社会对5G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让更多学生在学习阶段能接触到5G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基于5G网络的物联网工程教学平台。平台基于树莓派开发板,使用Open5 GS、UERANSIM等开源软件实现5G网络各网元和终端以集中部署方式建设一张紧凑... 为了满足社会对5G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让更多学生在学习阶段能接触到5G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基于5G网络的物联网工程教学平台。平台基于树莓派开发板,使用Open5 GS、UERANSIM等开源软件实现5G网络各网元和终端以集中部署方式建设一张紧凑型5G网络,实现物联网终端和应用侧互联。参与实验的学生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即可在平台上实践物联网应用和创新开发。平台可扩展性好、实践难度可选,硬件可选范围广、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5G网络 教学平台 树莓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工程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花 朱凡 茆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210,共5页
结合高校工程训练课程对机器学习实践的教学情况和企业实施机器学习项目的流程,用贴合学生知识背景的实际案例设计项目式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认识应用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数据整理和特征工程两个环节,使学生积累了机器... 结合高校工程训练课程对机器学习实践的教学情况和企业实施机器学习项目的流程,用贴合学生知识背景的实际案例设计项目式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认识应用机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数据整理和特征工程两个环节,使学生积累了机器学习项目的实际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工程教学 特征工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障碍距离加权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诗飞 吴昱江 +2 位作者 罗佳 丁浩 王元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10-3218,共9页
针对复杂场景中存在电磁波不可穿透的障碍物导致电磁频谱地图(REMs)构建性能不佳、反距离加权(IDW)算法受限于插值邻域的人工选择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反障碍距离加权(VIODW)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通过... 针对复杂场景中存在电磁波不可穿透的障碍物导致电磁频谱地图(REMs)构建性能不佳、反距离加权(IDW)算法受限于插值邻域的人工选择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反障碍距离加权(VIODW)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通过创建包含障碍物的Voronoi图,为每一个待插值点自适应选定插值邻域用于电磁频谱数据构建,并利用任意角度路径寻优(ANYA)算法计算得到待插值点与插值邻域内每个监测站点之间的障碍距离,最后以障碍距离的反幂次作为权重加权获得待插值点处的电磁频谱数据,实现高精度的复杂场景电磁频谱地图构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构建精度,能够准确拟合出电磁波在复杂场景中的功率分布情况,为复杂场景下电磁频谱地图高精度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地图 反距离加权插值 障碍距离 复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差分进化PID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游安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2-356,共5页
这里提出了一种两轮差速底盘的并联式PID控制策略,基于提出的补偿跟踪器,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搜索最优PID参数,从而快速且准确地控制底盘轨迹跟踪运动。这里首先建立了两轮差速底盘的数学模型,针对其中的未知非线性部分,采用补偿跟踪器进... 这里提出了一种两轮差速底盘的并联式PID控制策略,基于提出的补偿跟踪器,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搜索最优PID参数,从而快速且准确地控制底盘轨迹跟踪运动。这里首先建立了两轮差速底盘的数学模型,针对其中的未知非线性部分,采用补偿跟踪器进行观测。然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搜索最优PID参数,利用两个并联的PID控制器同时控制底盘的位置与旋转角度,实现给定轨迹的追踪。通过对控制器仿真分析,差分进化算法可以获取最优PID参数,并得出x,y方向位置阶跃响应的响应时间为0.339s、0.312s,稳态误差为0.0018m、0.0013m,回转角度正弦响应平均误差为0.045rad。最后,对随机轨迹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底盘可以准确而快速地跟踪轨迹,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性能,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底盘 并联式PID 差分进化 补偿跟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含量对青铜基含油轴承力学性能与摩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范心怡 胡林桂 +2 位作者 邓泽浩晨 杨加其 申小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以青铜作为轴承基体,通过改变磷含量(0~1%,质量分数)和烧结温度,在一定转速和载荷下,测量轴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并测定了轴承的开环强度,研究了磷含量对青铜基含油轴承的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一定工作条件下轴承配方和烧结... 以青铜作为轴承基体,通过改变磷含量(0~1%,质量分数)和烧结温度,在一定转速和载荷下,测量轴承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并测定了轴承的开环强度,研究了磷含量对青铜基含油轴承的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一定工作条件下轴承配方和烧结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含油轴承的磨损量降低,力学性能提高,但磷含量过高时,轴承的含油率降低并低于轴承最低标准;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试样力学性能提高,但摩擦因数不稳定。当磷质量分数为0.7%、烧结温度为650℃时,含油轴承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开环强度和含油率分别为22 MPa和13.52%,摩擦因数稳定,呈最佳烧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 含油轴承 磷含量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4
16
作者 李涛 宗士增 +1 位作者 徐建成 李鹏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1,共3页
通过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结合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 通过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结合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创新实践平台的思路,并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的探索,提出了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交叉融合 卓越工程师 实践 平台 项目课程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 被引量:47
17
作者 周成 孙恺庭 +2 位作者 李江 于存贵 居里锴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768,共11页
针对当前制造车间监控透明度低、方式单一、实时性差、缺乏模型等问题,参考数字孪生理论模型,以工业物联网平台作为系统服务平台,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六维模型,并介绍了系统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开发中... 针对当前制造车间监控透明度低、方式单一、实时性差、缺乏模型等问题,参考数字孪生理论模型,以工业物联网平台作为系统服务平台,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六维模型,并介绍了系统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开发中的孪生数据采集、虚拟车间构建、数据实时映射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车间数据采集困难的现状,提出基于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孪生数据采集方法。以印章生产车间为应用对象,设计开发了印章生产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为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 孪生数据 虚拟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身管锥度对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成 王建花 +1 位作者 顾克秋 李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火炮身管设计时,根据强度理论有一段圆锥段,身管圆锥段锥度的大小影响近炮口段身管刚度的大小,刚度大小对于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值得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建立某大口径火炮弹炮耦合全炮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锥度为c=0&... 火炮身管设计时,根据强度理论有一段圆锥段,身管圆锥段锥度的大小影响近炮口段身管刚度的大小,刚度大小对于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值得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建立某大口径火炮弹炮耦合全炮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锥度为c=0°、c=0.38°、c=0.73°和c=1.17°时弹丸膛内的运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建立的某大口径火炮而言,在保证身管质量、质心不变的前提下,身管锥度越小,即身管近炮口段越粗,身管近炮口段刚度越大,越有利于减小弹丸起始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身管锥度 弹丸起始扰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无碳小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成 高昆山 +1 位作者 鞠晨鸣 张娅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7-199,205,共4页
无碳小车是一个典型的机械结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需要通过贴近于实际情况的整车模型仿真进行确认。运用ADAMS软件建立无碳小车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时通过一定的简化,合理实现了驱动速度、差速传动、车轮与地面间接触的模拟。仿真... 无碳小车是一个典型的机械结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需要通过贴近于实际情况的整车模型仿真进行确认。运用ADAMS软件建立无碳小车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模时通过一定的简化,合理实现了驱动速度、差速传动、车轮与地面间接触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小车能够完整的跑出"8"字型轨迹,其运动规律符合设计预期。建立的无碳小车动力学模型可为无碳小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小车未制作前能够准确的模拟出运动轨迹。特别是采用空间连杆机构或者凸轮机构等作为转向机构时,要想通过数学的方式推导出其运动轨迹十分困难,此时运用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小车 整车建模 动力学仿真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冷压成形弹性后效及非同步双向压制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尤萌萌 潘诗琰 +2 位作者 申小平 鞠志勇 范沧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2,共8页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基于更新的Lagrange格式和弹塑性大变形理论,模拟分析了金属粉末冷压成形后的弹性后效现象,以及非同步双向压制下的压坯密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脱模后的节点密度下降量与高径比呈线性递增关系,据此可有效辅助模具设...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基于更新的Lagrange格式和弹塑性大变形理论,模拟分析了金属粉末冷压成形后的弹性后效现象,以及非同步双向压制下的压坯密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脱模后的节点密度下降量与高径比呈线性递增关系,据此可有效辅助模具设计,提高压坯尺寸精度。距离运动模冲越近,由于积聚的应变能较大,脱模后节点密度下降得越多,弹性后效大。应力的重新分布使距离运动模冲较远处的密度反而略微增加。降低摩擦能整体减小弹性后效程度和密度下降量。非同步双向压制对台阶件等复杂零件生产的适应性要优于同步双向压制。非同步双向压制获得的压坯密度均匀性取决于两模冲的压下量。采取先动作模冲的压下量接近所需的总压下量,之后另一模冲轻微反向压制到最终尺寸的方法,可使密度均匀性大为提高,达到甚至超过同步双向压制的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压 弹性后效 非同步双向压制 密度分布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