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CL-20机械感度阈值的量化研究
1
作者 方鸣坤 张宇 +4 位作者 马智勇 吴星亮 孙磊 曾丹 徐森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4,共6页
在现有的感度试验方法中,特性落高法只能得出50%爆炸概率的特性落高,BAM试验结果只能得出临界撞击能量和载荷压力,而兰利-D最优化法能够得到不同发火概率下的机械感度。因此,采用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CL-20在机械作用下的不同发火概率临... 在现有的感度试验方法中,特性落高法只能得出50%爆炸概率的特性落高,BAM试验结果只能得出临界撞击能量和载荷压力,而兰利-D最优化法能够得到不同发火概率下的机械感度。因此,采用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CL-20在机械作用下的不同发火概率临界反应阈值及温度对临界反应阈值的影响。使用BAM撞击和摩擦感度仪,对ε型CL-20开展机械感度阈值研究;采用特性落高法和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撞击能量阈值;采用BAM摩擦感度试验和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载荷压力阈值。通过兰利-D最优化法,得到了CL-20在1%、0.0001%发火概率下的撞击能量阈值和载荷压力阈值,分析了火炸药1%、0.0001%发火概率在实际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结果显示:30、60℃和90℃温度下,采用特性落高法得到CL-20的50%发火概率的撞击能量阈值E 50分别为2434.32、2215.11、1955.36 mJ,兰利-D最优化法所得E 50分别为2504.40、2297.15、2014.63 mJ,撞击感度随温度的上升呈现升高趋势;采用BAM试验得到CL-20的载荷压力分别为64、56、48 N,兰利-D最优化法得到50%发火概率的载荷压力阈值p 50分别为100.35、92.77、78.86 N,摩擦感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同样呈现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机械感度 温度 兰利-D最优化法 阈值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对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净浆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汪淑琪 左晓宝 +1 位作者 邹欲晓 刘嘉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和水泥制备LC^(3)净浆试件,开展硬化LC^(3)净浆颗粒在不同浓度NaCl、CaCl_(2)和MgCl_(2)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研究浸泡溶液中氯离子浓度、LC^(3)净浆颗粒的物相组成和微结构在浸泡实验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氯盐中Na^(+)... 利用石灰石、煅烧黏土和水泥制备LC^(3)净浆试件,开展硬化LC^(3)净浆颗粒在不同浓度NaCl、CaCl_(2)和MgCl_(2)溶液中的浸泡实验,研究浸泡溶液中氯离子浓度、LC^(3)净浆颗粒的物相组成和微结构在浸泡实验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氯盐中Na^(+)、Ca^(2+)、Mg^(2+)等不同阳离子对LC^(3)净浆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Mg^(2+)>Ca^(2+)>Na^(+);Mg^(2+)和Ca^(2+)促进了Friedel盐的生成,可提高LC^(3)净浆的化学结合氯离子能力;Ca^(2+)能够影响C-(A)-S-H凝胶的含量和结构,增加其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而Mg^(2+)浓度较高时可生成M-S-H凝胶,导致LC^(3)净浆的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下降,但Na^(+)对LC^(3)净浆的物理吸附氯离子能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3) 阳离子 氯离子 化学结合能力 物理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典型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对存储容器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研究
3
作者 吕喜臻 刘昊 谌瑞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3253,共13页
为明晰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新一代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即HBFO类灭火剂)在真实存储状态下对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及内在机理,选取2-溴-3,3,3-三氟丙烯(C_(3)F_(3)H_(2)Br,简称2-BTP)为典型HBFO类灭火剂,另选用5种常用气体灭火剂存储... 为明晰轨道客车灭火系统中新一代氢溴氟烯烃气体灭火剂(即HBFO类灭火剂)在真实存储状态下对典型金属材料的腐蚀特性及内在机理,选取2-溴-3,3,3-三氟丙烯(C_(3)F_(3)H_(2)Br,简称2-BTP)为典型HBFO类灭火剂,另选用5种常用气体灭火剂存储容器金属材料(304不锈钢、Q235碳钢、6061铝合金、H59黄铜、T2紫铜),模拟灭火剂真实存储状态,开展高压高低温交变及全浸泡条件下2-BTP对上述5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实验。采用摄像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监测腐蚀形貌,采用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表征腐蚀实验后的固/液/气相产物,采用电子天平监测腐蚀实验前后金属片质量的变化,从而计算腐蚀速率;综合实验测试结果,分析腐蚀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BTP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产物主要以点状和块状聚集的形式存在于金属表面,且金属表面同时附着2-BTP及其裂解产物、金属卤化物、长碳链化合物等;2-BTP对5种金属材料腐蚀程度的大小排名为:Q235碳钢>6061铝合金>T2紫铜>H59黄铜>304不锈钢;2-BTP腐蚀金属片的主要原因是2-BTP在存储条件下裂解产生了HF和HBr两种含卤酸,金属材料与之接触发生置换反应后被腐蚀,生成的金属卤化物反过来催化2-BTP的裂解,且304不锈钢和Q235碳钢表面的FeF_(3)含量多于FeBr_(3),黄铜和紫铜表面的CuBr_(3)含量多于CuF_(3),6061铝合金表面的AlF_(3)含量和AlBr_(3)基本一致;此外,2-BTP既发生裂解生成短碳链有机物(C_(3)H_(3)F_(3)、CF_(3)Br等),其裂解产物也发生聚合生成长碳链有机物(C_(5)H_(11)Br、C_(6)H_(12)、C_(7)H_(16)等);2-BTP结构中与C=C键相连的C—Br键最容易断裂,其次是C=C键和C—C键。研究结果为HBFO类灭火剂应用于轨道客车灭火系统的可行性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氟烯烃灭火剂 2-BTP 金属材料 腐蚀特性 储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技术发展
4
作者 张宇 马智勇 +2 位作者 程志鹏 徐森 吴星亮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规范乳胶基质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建立了统一的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管理方法--《试验和标准手册》试验系列8。目前,我国关于乳胶基质安全管理的研究较少,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对比分析了乳胶基质... 为规范乳胶基质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建立了统一的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管理方法--《试验和标准手册》试验系列8。目前,我国关于乳胶基质安全管理的研究较少,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对比分析了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程序的研究和发展过程,探索了相应试验方法的研究过程。发现采取最新版的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程序可避免试验的偶然性,通风管试验的改进和最小自持燃烧压力试验的增加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乳胶基质生产和管理的经济成本。讨论了对乳胶基质危险性的基本认识以及展望了分级技术发展前景,可为国内乳胶基质危险性分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基质 安全性 判定标准 危险性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