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联剂KH-550修饰蒙脱土及MC尼龙/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海群 王海靖 +3 位作者 朱俊武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0-85,共6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在水相中插层蒙脱土 ,再利用硅烷偶联剂KH 5 5 0与蒙脱土发生反应 ,制得有机蒙脱土。X射线衍射及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KH 5 5 0进入蒙脱土层间并与其层间羟基发生反应。用该有机蒙脱土成功制备...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在水相中插层蒙脱土 ,再利用硅烷偶联剂KH 5 5 0与蒙脱土发生反应 ,制得有机蒙脱土。X射线衍射及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KH 5 5 0进入蒙脱土层间并与其层间羟基发生反应。用该有机蒙脱土成功制备了MC尼龙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XRD、FT IR和Molau实验结果表明 :蒙脱土层间距扩大 ,MC尼龙 (铸型尼龙 )已进入蒙脱土层间 ;蒙脱土的加入改变了尼龙的晶型 ,当蒙脱土填充量为 2 %时 ,α/γ比例最大。同时 ,蒙脱土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和热分解温度 ,使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MC尼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超细红磷的制备及其安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海群 卑凤利 +3 位作者 王志成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5-909,共5页
研究了用硝酸铝溶胶凝胶法制备微胶囊化超细红磷的工艺,通过着火点测试研究了包覆材料和包覆工艺以及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发现以5%氢氧化铝溶胶凝胶制备微胶囊化红磷在150℃左右真空干燥得到的样品安定性较好,XPS表明有95.3%的红磷被包... 研究了用硝酸铝溶胶凝胶法制备微胶囊化超细红磷的工艺,通过着火点测试研究了包覆材料和包覆工艺以及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发现以5%氢氧化铝溶胶凝胶制备微胶囊化红磷在150℃左右真空干燥得到的样品安定性较好,XPS表明有95.3%的红磷被包覆,透射电镜显示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超细红磷的安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超细红磷 制备 安定性 硝酸铝 溶胶凝胶法 表面包覆处理 氢氧化铝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顶空装置测定红磷储存过程中生成的磷化氢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海群 周亚红 +3 位作者 朱俊武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2-444,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高温加速老化的红磷生成的磷化氢 ,用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 0 0 0 1μg/L,加标回收率大于 97%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5 %~ 6 5 2 %。研究了微量水和铁离子等在红磷产生磷化氢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高温加速老化的红磷生成的磷化氢 ,用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 0 0 0 1μg/L,加标回收率大于 97%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5 %~ 6 5 2 %。研究了微量水和铁离子等在红磷产生磷化氢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水是工业红磷产生磷化氢的必要条件 ,它为红磷生成磷化氢提供质子氢 ;随着红磷样品中水分的增加 ,它的氧化反应速度加快 ,磷化氢的生成量增加 ;但当水分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时 ,磷化氢的增长幅度减缓 ;微量的铁盐影响红磷的氧化反应 ,不同酸的铁盐对反应的影响效果不同 ;亚铁氰化钾对抑制含铁盐红磷样品产生的磷化氢的释放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顶空进样 红磷降解 磷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红磷及其在阻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海群 朱俊武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69,共3页
介绍红磷的超细化及包覆处理研究状况,讨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微胶囊化技术在红磷包覆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微胶囊化红磷在无卤阻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微胶囊化超细红磷的发展趋势,并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微胶囊化 红磷 阻燃塑料 工程塑料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海群 王海靖 +3 位作者 朱俊武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9-491,495,共4页
合成了二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eminiC12,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它的结构,并用它作为有机插层剂应用于蒙脱土的改性处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表明,GeminiC12已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明,插层后蒙脱土... 合成了二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eminiC12,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它的结构,并用它作为有机插层剂应用于蒙脱土的改性处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表明,GeminiC12已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明,插层后蒙脱土层间距从1 19nm增加到3 8nm,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效果的两倍。沉降实验表明,改性后蒙脱土在苯乙烯和石蜡中形成凝胶体系,表现出很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这种改性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CTAB处理效果,更有利于聚合物或其单体进入蒙脱土层间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有机蒙脱土 GeminiC12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表面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接枝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车剑飞 栾宝勇 +3 位作者 董晓明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纳米SiO2表面上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re-PBT)接枝改性,建立空间位阻稳定层, 提高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增强了纳米粒子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红外光谱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存在着 pre-PBT的酯基特征吸收峰,XPS的Si2p峰精细... 在纳米SiO2表面上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re-PBT)接枝改性,建立空间位阻稳定层, 提高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增强了纳米粒子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红外光谱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存在着 pre-PBT的酯基特征吸收峰,XPS的Si2p峰精细扫描表明二者形成了Si-O-C键,结合能降低;缩合聚合接枝体系的反应压力是影响纳米SiO2表面接枝量和接枝链长的重要因素,热失重分析和粘均分子量测定表明,随着反应压力的降低,热失重增加,接枝物分子量升高,接枝链变长;AFM观察表明在四氯乙烷中分散后的粒径约为50nm,几乎所有颗粒都以原生粒子的状态单独分散,颗粒间无团聚。SEN分析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基体中可均匀地分散,二者界面间存在较强的界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接枝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菌对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光裕 陈琴 +3 位作者 蔡志强 李尔炀 黄荣荣 汪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4-1068,共5页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了脱色工程菌H-1,它可同时对结构差异大的还原大红R和蓝色盐VB染料进行脱色。确定了工程菌H-1的较佳脱色条件为厌氧、30℃、pH=7、接种量为3g·L-1。对色度为417倍、631倍、812倍、1093倍的上述两种染料...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了脱色工程菌H-1,它可同时对结构差异大的还原大红R和蓝色盐VB染料进行脱色。确定了工程菌H-1的较佳脱色条件为厌氧、30℃、pH=7、接种量为3g·L-1。对色度为417倍、631倍、812倍、1093倍的上述两种染料培养基分别脱色12h,其中H-1对色度为417倍的蓝色盐VB的脱色率为85.5%,对还原大红R的脱色率为90.1%;对色度为1093倍的蓝色盐VB的脱色率为81.3%,对还原大红R脱色率为86.5%。同时用单株原始菌株与混合菌对相同浓度的染料培养基脱色,对各菌的脱色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工程菌扩大了脱色种类,提高了降解速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菌 生物脱色 原生质体融合 染料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吡啶气相氟代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光裕 庞凯 +3 位作者 赵国栋 卑凤利 孙小强 汪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3-1149,共7页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反应物,全优化计算了亚硝酰阳离子NO^(+)对2-氨基吡啶中氨基进攻的重氮化反应及氟硼酸根阴离子BF_(4)^(-)对吡啶重氮正离子进攻的席曼反应的机...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反应物,全优化计算了亚硝酰阳离子NO^(+)对2-氨基吡啶中氨基进攻的重氮化反应及氟硼酸根阴离子BF_(4)^(-)对吡啶重氮正离子进攻的席曼反应的机理,搜索到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结构,得到了反应路径并通过IRC验证,并对各反应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分子几何构型优化、振动频率分析和标准热力学函数计算.通过计算,搜索到的过渡态均为环状结构,与配位插入反应类似,利于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通过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重氮化-席曼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重氮化-席曼反应 2-氨基吡啶 2-氟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磷中磷化氢的缓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海群 朱俊武 +3 位作者 王海靖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和加速老化技术研究了工业红磷中微量杂质对磷化氢产生的影响以及减慢磷化氢产生的方法。混入抑制剂可以减慢磷化氢的释放速度,加入纳米氢氧化镁可大大减慢磷化氢的生成速度小于而使之04mg/(m3·d),而且红磷的分...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和加速老化技术研究了工业红磷中微量杂质对磷化氢产生的影响以及减慢磷化氢产生的方法。混入抑制剂可以减慢磷化氢的释放速度,加入纳米氢氧化镁可大大减慢磷化氢的生成速度小于而使之04mg/(m3·d),而且红磷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磷 顶空气相色谱法 磷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化合物(APH)_2(H_4P_2Mo_5O_(23))·2H_2O的水热合成和性质
10
作者 何光裕 黄勇 +2 位作者 卑凤利 汪信 孙小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3-746,共4页
以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磷酸和2-氨基-4-甲基吡啶(AP)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在180℃恒温水热法反应5 d,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APH)2(H4P2Mo5O23).2H2O,收率为80%。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氢核磁共振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TG-... 以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磷酸和2-氨基-4-甲基吡啶(AP)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在180℃恒温水热法反应5 d,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APH)2(H4P2Mo5O23).2H2O,收率为80%。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氢核磁共振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TG-DTA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保持结构不变,而有机阳离子红外和紫外光谱发生了蓝移,有机阳离子和杂多阴离子以静电力和氢键作用形成了超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盐 水热合成 超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