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成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继华 程梅玲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以健康为本 ,淡竞技重健身的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 ,对设置多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选项课 ,增加体育理论课内容 ,更新体育理论教学手段 ,增设太极拳和游泳必修课等内容进行了实践 ,旨在培养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能力 ,形... 南京理工大学构建了以健康为本 ,淡竞技重健身的体育教学内容新体系 ,对设置多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选项课 ,增加体育理论课内容 ,更新体育理论教学手段 ,增设太极拳和游泳必修课等内容进行了实践 ,旨在培养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能力 ,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使学生能自觉地运用在课堂内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来指导自己参与体育锻炼 ,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全民健身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选项课 南京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锐 沈家聪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7-88,96,共3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这一热点问题 ,多年来往往是学术探讨多于实践行动 ,改革成效不明显。南京理工大学在“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下 ,在项目设置多样化、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普及太极拳和游泳、提高理...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这一热点问题 ,多年来往往是学术探讨多于实践行动 ,改革成效不明显。南京理工大学在“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下 ,在项目设置多样化、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普及太极拳和游泳、提高理论课时、男女合班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理工大学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理工大学实施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王锐 王宗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利用南京理工大学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机会,对体育部教师进行了三轮实施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文章分析高校实施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的目的、原则、方法与效果。结果显示:高校实施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体现了&qu... 利用南京理工大学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机会,对体育部教师进行了三轮实施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文章分析高校实施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的目的、原则、方法与效果。结果显示:高校实施体育教师岗位聘任制管理模式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角色发生变化,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与竞赛成绩明显提高,分配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正在进行和即将实施岗位聘任制的学校体育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岗位聘任制 南京理工大学 管理模式 实践研究 文章分析 工作态度 体育教师 教学质量 竞赛成绩 科研水平 科学合理 分配制度 体育部门 高校 角色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关于南京理工大高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个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房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2-64,共3页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 ,参与意识强 ,大多数学生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从一个侧面证明体育教育改革卓有成效 ,但在体育理论课的内容方面改革仍需... 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 ,参与意识强 ,大多数学生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从一个侧面证明体育教育改革卓有成效 ,但在体育理论课的内容方面改革仍需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体育 意识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尹钰潼 白胜超 王兆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44,共12页
该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省份面板数据,评估我国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索驱动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协同发展的组态路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体育消费、体育投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 该研究基于2014—2022年的省份面板数据,评估我国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采用动态QCA方法探索驱动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协同发展的组态路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体育消费、体育投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均无法单独构成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高耦合协调的必要条件;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高耦合协调发展路径可以归纳为“体育消费+劳动者+劳动对象”联动型、“体育消费+劳动资料”引领型和“体育投资+新质生产力全要素”驱动型三种类型;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多元内因协同作用的结果,且各因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各组态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各省份存在着一定的组态偏好差异。进而,提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内需耦合协调发展的优化路径:因势利导优结构,双系统耦合增效能;消费引领促升级,要素集聚强动能;巩固新质生产力优势,提振体育内需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内需 耦合协调 动态QCA 体育消费 体育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尹钰潼 白胜超 +1 位作者 王兆红 胡若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体育经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选取我国290个地级市在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我国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从应用结果发现:1)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增强了城市社会... 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体育经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选取我国290个地级市在2014—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我国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从应用结果发现:1)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增强了城市社会经济韧性,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PSM检验后依旧成立;2)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增强主要依靠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实现;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在推行体育消费试点政策时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增强作用在大型城市和东部城市更明显。建议持续推行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的中介作用,关注体育消费试点政策对增强城市社会经济韧性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试点城市 经济韧性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17
7
作者 王宗平 庄惠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针对一些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现象 ,以南京理工大学为试点单位 ,采用特尔菲法和实验法 ,历时 3年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 ,淡化竞技 ,注重健身”的指导思想 ,边研究边实践。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 针对一些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现象 ,以南京理工大学为试点单位 ,采用特尔菲法和实验法 ,历时 3年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 ,淡化竞技 ,注重健身”的指导思想 ,边研究边实践。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上升到 98% ;体育合格率提高 2个百分点 ;除了基本掌握 3~ 4个运动项目的健身方法外 ,还有 98%的同学学会了 2 4式太极拳 ,95 %的同学学会了游泳 ;学生中能坚持课外自我锻炼的达 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健身方法 选项课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调研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锐 张炎 葛国政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1-24,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 ,目前高年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量少 ,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 ,校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 ,每周活动次数 1~ 2次为主 ...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 ,目前高年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量少 ,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 ,校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 ,每周活动次数 1~ 2次为主 ,每次活动时间 6 0 min以上 ,以中等活动负荷为主 ,呈多元化的活动目的动机 ,活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年级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模式下大学体育龙舟运动品牌构建与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兵 王茂 王宗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9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大学龙舟运动的独特性以及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对比分析、大学龙舟运动品牌构建的可行性、大学龙舟运动品牌与特色课程构建的途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构建...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大学龙舟运动的独特性以及与其它运动项目的对比分析、大学龙舟运动品牌构建的可行性、大学龙舟运动品牌与特色课程构建的途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的构建等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大学龙舟运动特色明显、作用突出;大学体育龙舟运动品牌与特色课程创建需要水域、经费、人才、环境等基础条件;大学龙舟运动品牌化要通过建设高水平龙舟队,增加资金来源,深化课程改革,塑造团队形象,利用各种媒体等来实现;"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为大学龙舟品牌化和特色课程的创建提供了优越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品牌 龙舟品牌构建 “四位一体” 特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 被引量:97
10
作者 夏强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强身健体 价值观 实物形式 精神产品 体育彩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 被引量:58
11
作者 朱继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87,共3页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现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与整合,设计了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
关键词 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2
12
作者 沈家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对南京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指出树立正确的改革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和整合教学内容是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新模式 高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阿英嘎 王建卫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9-13,共5页
通过分析不同选项班的达标成绩,发现对男大学生而言,田径、足球和篮球选项课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武术、排球、乒乓球和拳击选项课有助于爆发力、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的提高;武术选项课还对速度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对... 通过分析不同选项班的达标成绩,发现对男大学生而言,田径、足球和篮球选项课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武术、排球、乒乓球和拳击选项课有助于爆发力、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的提高;武术选项课还对速度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篮球、排球、乒乓球和艺术体操选项课有助于投掷能力和腰腹力量的发展;篮球、排球和艺术体操选项课对爆发力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项课 大学生 身体素质 达标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家林 陈佩华 胡爱民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探析了大学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供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体育差生 心理致因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内瓦大学体育活动课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迎春 范爱武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6-27,42,共3页
采用比较体育方法 ,就瑞士日内瓦大学与我国高校体育活动课的主要方面作相应的比较 ,研究发现 ,日内瓦大学的体育活动课在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上 ,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及组织上的创新 ,寓教于乐 ;教学手段上注重启发与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 采用比较体育方法 ,就瑞士日内瓦大学与我国高校体育活动课的主要方面作相应的比较 ,研究发现 ,日内瓦大学的体育活动课在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上 ,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及组织上的创新 ,寓教于乐 ;教学手段上注重启发与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扮演指导者或“导演”的角色 ,而非教学的主宰 ;学生完全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 ,享受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彭敏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系统了解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继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南京理工大学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毅 笪勤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53-55,共3页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京市部分中学课对体育活动的活动条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与体育活动受重视程度逐一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目前南京市学校体育中存在问题是场地器材少、学校领导对此不够重视和师生及家长认识不足。文章对此提出...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京市部分中学课对体育活动的活动条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与体育活动受重视程度逐一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目前南京市学校体育中存在问题是场地器材少、学校领导对此不够重视和师生及家长认识不足。文章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法 课外体育活动 组织形式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日本名古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2-34,共3页
介绍了日本名古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前的状况 ,以及所实施的改革的理念和改革内容。分析其改革特点 ,其明确的改革理念、重视健康和体育的科学理论 ,教学的课程设置以及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研讨课教学形式。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借鉴... 介绍了日本名古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前的状况 ,以及所实施的改革的理念和改革内容。分析其改革特点 ,其明确的改革理念、重视健康和体育的科学理论 ,教学的课程设置以及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研讨课教学形式。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名古屋大学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游戏设计研究:心流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陆炎 史曙生 +2 位作者 葛国政 李冲 方萍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1,共7页
基于心流形成机制,对青少年体育游戏的目标、任务、技术、反馈设计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认为:新课标从目标引领、任务调适和反馈驱动3个方面促进青少年体育游戏心流体验,青少年体育游戏是目标引领下青少年可以持续改进和能够全力以赴的具... 基于心流形成机制,对青少年体育游戏的目标、任务、技术、反馈设计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认为:新课标从目标引领、任务调适和反馈驱动3个方面促进青少年体育游戏心流体验,青少年体育游戏是目标引领下青少年可以持续改进和能够全力以赴的具有情境性的一种身体活动,运动技能与游戏挑战之间的平衡是青少年体育游戏设计的核心要求。从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育品德的养成以及个体全面发展4个方面,提出青少年体育游戏设计的实践策略:设计真实的游戏情境,激发游戏参与动机;提供多元的游戏任务,促进体能与技术融合;给予合理的游戏反馈,强化游戏目标引领;搭建有效游戏社群,拓展游戏参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游戏设计 心流理论 青少年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耦合协调的测度及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钰潼 王凯 白胜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96,共10页
体育强省建设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内需水平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我国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实现两大战略的共同发展和深入实施。该研究对31个省(区、市)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分析,... 体育强省建设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内需水平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基点,我国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实现两大战略的共同发展和深入实施。该研究对31个省(区、市)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分析,并以此作为结果变量,以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具体指标作为条件变量,进行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并探究了耦合协调的内部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2)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耦合协调在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低”的阶梯状发展格局;(3)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5种不同因素的组态能够形成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因此,该研究认为各省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因素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推动自身体育强省建设与内需水平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省 内需 耦合协调发展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