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公共管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劲松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建立在民主取向、责任取向、正义取向、参与取向和伦理取向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初步形成,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服从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公共管理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我们需...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建立在民主取向、责任取向、正义取向、参与取向和伦理取向基础上的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初步形成,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服从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公共管理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我们需要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全方位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体系 伦理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的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范炜烽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100,共8页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实践中的困境是价值问题在事实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这种困境具体有三种表现:一是政府定位的模糊化,二是公共精神的流失,三是政府行为的失范。与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并存的是理论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新公共行政学派与...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实践中的困境是价值问题在事实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这种困境具体有三种表现:一是政府定位的模糊化,二是公共精神的流失,三是政府行为的失范。与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并存的是理论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新公共行政学派与新公共管理学派之间内在的理论张力,使得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理论在理论基础、理论目标和理论工具三个层面上面临着分裂:一是公域与私域的关系问题,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三是制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这些理论的争议,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价值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改革 价值选择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的内容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炜烽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1,共5页
文章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的内容分析主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宏观层面,对基于政府管理内容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也就是由政府管理本质所确立的价值,即公共精神;中观层面,从政府具体管理职能所确定的市场价值取向;微观层面,就是... 文章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的内容分析主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宏观层面,对基于政府管理内容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也就是由政府管理本质所确立的价值,即公共精神;中观层面,从政府具体管理职能所确定的市场价值取向;微观层面,就是从政府管理工具的层面上所确立的权变偏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改革 价值选择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市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劲松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随着乡镇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市民社会及其利益代表组织也快速兴起。政府主导型现代化模式在农村的终结、政府因管理失灵而从乡镇市场中淡出以及国家权力退出导致乡镇公共服务真空是其兴起的时代背景。乡镇市民社会的阶层主要有:乡镇私... 随着乡镇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市民社会及其利益代表组织也快速兴起。政府主导型现代化模式在农村的终结、政府因管理失灵而从乡镇市场中淡出以及国家权力退出导致乡镇公共服务真空是其兴起的时代背景。乡镇市民社会的阶层主要有:乡镇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个体工商户阶层、乡镇农民精英阶层、乡镇外来务工人员阶层和外出务工的农民阶层,其利益组织既有体制内的非政府组织,也有体制外的组织,其兴起的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非农性、脆弱性和连接性。乡镇市民社会对于乡镇政治和经济生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乡镇政府对于乡镇市民社会的治理有四个方面的路径:放权又树威;推动其自治与自律;确认其利益诉求;促进其文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乡镇体制 利益组织 村民自治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曙 李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主要法律规定和观点 ,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的概念提出质疑 ,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上。
关键词 家庭暴力 身体暴力 性暴力 婚内强奸 精神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劲松 《新视野》 CSSCI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但是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实质上的义务主体是农民,这一现状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陷入了困境之中,也是 产生“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主体和规范...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该是国家的义务,但是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 体制,实质上的义务主体是农民,这一现状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陷入了困境之中,也是 产生“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主体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体制,来重构以国家为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教育投入 “三农”问题 财政转移支付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税费改革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叶美霞 谌卉珺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153-155,共3页
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农村办学体制与农村财税体制的矛盾益发显露,引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危机。要适应税费改革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建立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 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农村办学体制与农村财税体制的矛盾益发显露,引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危机。要适应税费改革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建立各级财政分级合理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预算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 对策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是如何形成的?——休谟《英格兰史》的考察与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志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35,156,共11页
休谟的《英格兰史》讲述的是英国社会如何从古代的"野蛮社会"到1688年"自由社会"演化形成的故事。休谟通过对英国历史发展的描述与评析,揭示出社会的正义规则与政治权威在自由社会形成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休谟的《英格兰史》讲述的是英国社会如何从古代的"野蛮社会"到1688年"自由社会"演化形成的故事。休谟通过对英国历史发展的描述与评析,揭示出社会的正义规则与政治权威在自由社会形成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发展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商业、科学与艺术、民众信念、财产分配状况、各社会势力的分化等社会条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自由"的实现程度构成影响。休谟的《英格兰史》蕴含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自由发展观,其内在原理对我国政治秩序的发展形成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英格兰史》 自由 1688年英国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