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挤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京 张鹏翔 +3 位作者 姜悦 朱立平 李爽 席剑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0,共8页
在复合材料拉挤成型过程中,其内部温度与树脂的固化速率的变化呈现出一组强耦合关系。根据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非稳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理论建立二维模型,系统开展了不同拉挤工况对固化过程的影响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在复合材料拉挤成型过程中,其内部温度与树脂的固化速率的变化呈现出一组强耦合关系。根据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非稳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理论建立二维模型,系统开展了不同拉挤工况对固化过程的影响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增大树脂体积分数、提升壁面温度、适当提升拉挤速度均可以促进固化过程。相较于基准案例,当树脂体积分数增大为0.5、壁面温度提高到220℃、拉挤速度提升到0.9 m/min时,固化时间分别缩短了约25%、67%、47%。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和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对材料的温度场和固化度场影响很大,主导着复合材料的拉挤固化过程。本文研究结果为优化拉挤工艺、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拉挤固化工艺 固化反应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温度相关热膨胀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成 姜鹏飞 +2 位作者 朱立平 董继萍 王经元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依据GB/T 2572—2005测试了-100~120℃区间内TG300碳纤维/环氧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给出单轴向复合材料纵向及横向热膨胀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基于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参数反演分析获得了-100~12... 依据GB/T 2572—2005测试了-100~120℃区间内TG300碳纤维/环氧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给出单轴向复合材料纵向及横向热膨胀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基于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参数反演分析获得了-100~120℃环境温度下碳纤维轴向及径向热膨胀系数,为复合材料热膨胀特性设计分析提供原材料性能数据。进一步计算单轴向及双轴向CFRP的热膨胀系数,分析温度、纤维体积分数、织物结构、工艺参数及纤维屈曲对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为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300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数值模拟 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铝锂合金层板基于飞机服役环境的高低温性能研究
3
作者 陆一 李华冠 +2 位作者 华小歌 陈虞杰 陶杰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20期90-94,共5页
为了探究玻璃纤维-铝锂合金层板(NFMLs)应用于飞机蒙皮结构时的服役性能,开展了该材料在-55~12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采用浮辊剥离和层间剪切试验评价其层间性能,通过拉伸、弯曲及面内剪切试验评价其静力学性能,并基于混合理论... 为了探究玻璃纤维-铝锂合金层板(NFMLs)应用于飞机蒙皮结构时的服役性能,开展了该材料在-55~12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采用浮辊剥离和层间剪切试验评价其层间性能,通过拉伸、弯曲及面内剪切试验评价其静力学性能,并基于混合理论对NFMLs在高低温下的屈服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NFMLs层间性能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拉伸弯曲强度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但刚度下降明显,屈服强度的变化规律较纯铝合金有所不同。NFMLs在-55~70℃范围内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120℃时性能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玻璃纤维-铝锂合金层板 高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三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及冲击后压缩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洋 黄建 +4 位作者 赵振强 周海丽 李超 张立泉 张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8,共8页
采用树脂传递塑膜工艺制备碳纤维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空气炮系统和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开展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高、低速冲击实验,并通过超声C扫描获取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分层损伤情况,分析了二维三轴编织... 采用树脂传递塑膜工艺制备碳纤维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空气炮系统和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开展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高、低速冲击实验,并通过超声C扫描获取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分层损伤情况,分析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高、低速冲击响应及损伤失效特性。然后,对低速冲击试样开展压缩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同步测试技术,阐明了不同冲击能量下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冲击载荷下,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损伤面积等比例增大,但能量吸收增大了近2倍,在6.7 J/mm的冲击能量下,材料内部产生严重的损伤,导致其剩余强度大幅下降。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道极限速度约为138.5 m/s,当弹体入射速度大于弹道极限速度时,其损伤面积随弹体入射速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三轴编织 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速冲击 低速冲击 冲击后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文才 宋伟 +3 位作者 张焱 姚佳楠 刘刚 陈春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164,共9页
玻璃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抗冲击损伤、高韧性、耐电化学腐蚀、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在民航客机、军用运输机等航空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文中首先概述了目前国外玻璃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实例,并... 玻璃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抗冲击损伤、高韧性、耐电化学腐蚀、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在民航客机、军用运输机等航空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文中首先概述了目前国外玻璃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国内从原料到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之间存在的差距。对比了国内制备的HS6高强玻璃纤维增强聚芳醚酮热塑性预浸料同国外同类型S2/PEEK预浸料的表观质量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发现,国产预浸料的浸渍质量和力学性能跟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需对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做进一步探索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成型 力学性能 航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纤维改善SiO_(2)气凝胶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军 丁晴 王佳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227,235,共6页
SiO_(2)气凝胶力学性能差、导热系数在高温条件下上升迅速的缺陷限制了其替代传统保温材料的发展进程。通过纤维复合的方式制备的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有效地改善了SiO_(2)气凝胶的力学和保温隔热性能,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SiO_(2)气凝胶力学性能差、导热系数在高温条件下上升迅速的缺陷限制了其替代传统保温材料的发展进程。通过纤维复合的方式制备的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有效地改善了SiO_(2)气凝胶的力学和保温隔热性能,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短切纤维为增强相制备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和纤维增强机理,综述了不同类型短切纤维改善SiO_(2)气凝胶力学和保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纤维 二氧化硅气凝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拉伸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洪宝 马丹 +2 位作者 马超群 丁青云 王玉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191,共4页
为研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拉伸性能,设计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GFRP)层合板厚度方向直接拉伸试样形状尺寸、金属加载杆粘接方法、试验参数,判断拉伸试样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测得的复... 为研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拉伸性能,设计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GFRP)层合板厚度方向直接拉伸试样形状尺寸、金属加载杆粘接方法、试验参数,判断拉伸试样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测得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σ33)、拉伸模量(E_(33))、31方向泊松比(ν31)、32方向泊松比(ν31)、拉伸断裂应变(με)试验结果重复性良好,试验方法可行,并参加国际循环比对试验,验证方法的实验室间再现性,给出方法的精密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方向 拉伸试验 国际循环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顾琳琳 尹克飞 +2 位作者 王振 吴汩 何鹏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84,共9页
为研究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以温度和加载速率为可变参数,开展了复合层试件动态压缩试验及静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ynamic intensity factor,... 为研究高温后水泥砂浆-花岗岩复合层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设备,以温度和加载速率为可变参数,开展了复合层试件动态压缩试验及静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强度增长因子(dynamic intensity factor, DIF)均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应变率低于45 s~(-1)时DIF随温度升高单调减小,高于45 s~(-1)后DIF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高温后复合层界面黏结减弱,随着温度升高水泥砂浆和花岗岩破坏形态差异化增大;复合层试件削波耗能特性表现出加载速率低敏感和温度高敏感。峰值应力比和耗能率不随加载速率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高温后复合层等效波阻抗下降,削波能力得到增强而耗能效果受到削弱;随着温度升高,入射能更多地转化为反射能,透射能及破坏耗能的占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复合层 高温 冲击荷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参数对玄武岩纤维预制体力学和热导率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郑云 乔志炜 +4 位作者 刘延友 牛波 段文九 周国相 杨治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63-2769,2776,共8页
针刺密度、针刺深度等针刺工艺会对纤维针刺预制体的性能造成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玄武岩纤维针刺预制体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研究了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玄武岩纤维针... 针刺密度、针刺深度等针刺工艺会对纤维针刺预制体的性能造成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玄武岩纤维针刺预制体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研究了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玄武岩纤维针刺预制体层间力学和热导率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纤维网胎层间主要依靠针刺纤维进行结合,增加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均可提高针刺预制体的剪切性能,但提高针刺密度的效果比提高针刺深度的效果更加明显。当沿针刺预制体z轴方向施加温度梯度时,热流矢量主要集中于针刺纤维中,且当增加针刺深度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增加针刺深度不利于针刺预制体的防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针刺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热导率 有限元分析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中钢板-混凝土筒结构抗爆性能研究
10
作者 朱黄浩 顾琳琳 +2 位作者 王振 吴汩 李胡军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探究地下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中钢板-混凝土筒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多物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揭示了冲击波在土体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筒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损伤机理,开展了爆炸模型试验,获得了筒体附近的土压力分布及其迎爆... 为探究地下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中钢板-混凝土筒结构的抗爆性能,采用多物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揭示了冲击波在土体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筒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损伤机理,开展了爆炸模型试验,获得了筒体附近的土压力分布及其迎爆面的变形时程曲线,并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筒结构抗爆性能对比,分别评价了两种结构形式的破坏模式与损伤程度。结果表明,同等用钢率下,钢板-混凝土筒体抗冲击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爆炸荷载 数值模拟 钢板-混凝土筒结构 动态响应 损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高效制备技术在无机玻璃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赵明 郎玉冬 +3 位作者 赵子煜 刘鑫 赵谦 陈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9-1229,1245,共12页
作为材料基因组三大要素之一,材料高通量技术旨在通过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表征,将传统材料研究中顺序迭代方法改为并行或高效串行实验,加快材料高效筛选和优化。功能无机玻璃材料是一类典型非晶态材料,因具有特殊优异性能在高技术领域备... 作为材料基因组三大要素之一,材料高通量技术旨在通过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表征,将传统材料研究中顺序迭代方法改为并行或高效串行实验,加快材料高效筛选和优化。功能无机玻璃材料是一类典型非晶态材料,因具有特殊优异性能在高技术领域备受关注。无机玻璃材料的成分往往由多个组元构成,传统无机玻璃材料性能优化实验一般采用“一炉一埚”的制备模式,而该模式存在着实验周期长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将高通量制备的方法和理念引入玻璃新材料的研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现有技术中适用于无机玻璃材料的高通量高效制备技术,并分析了各技术在无机玻璃材料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改进方向,从而为今后无机玻璃材料高通量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制备 无机玻璃 块体玻璃 3D打印 阵列坩埚 薄膜态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采样体素网格技术在角联锁复合材料损伤失效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李小欢 郭居上 +2 位作者 朱立平 朱梦蝶 杨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118,共7页
为解决角联锁复合材料在损伤失效预测时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方法中常用的下采样体素网格技术,将原体素网格模型中的4~3个网格打包成一个代表性体元进行计算,从而大幅度降低计算量和计算时间。从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为解决角联锁复合材料在损伤失效预测时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方法中常用的下采样体素网格技术,将原体素网格模型中的4~3个网格打包成一个代表性体元进行计算,从而大幅度降低计算量和计算时间。从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损伤状态和计算时间三个方面与全网格模型进行比较,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下采样体素网格技术的模型与全网格模型不仅在刚度预测中完全一致,且损伤状态也相仿,同时具有千万级网格模型的CPU时间降低约85%,适用于工程用角联锁结构的高精度、高速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采样体素网格技术 角联锁复合材料 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盾构渣土路用性能及固化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超 顾琳琳 +3 位作者 肖天驰 吴汩 王振 薛丹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7-1675,共9页
为了探究固化盾构渣土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南京地铁盾构渣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绿色高分子复合固化剂固化盾构渣土。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试验、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CBR)、回弹模量以及冻融循... 为了探究固化盾构渣土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以南京地铁盾构渣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绿色高分子复合固化剂固化盾构渣土。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试验、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CBR)、回弹模量以及冻融循环试验探究了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对盾构渣土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对固化土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试验来探究其微观特征和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固化剂能有效提升固化土强度,且随着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固化土强度也随之提高;固化土的CBR值和回弹模量也随固化剂掺量提高而显著提升,能够很好地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中有关路用性能指标的要求;盾构渣土的抗冻融稳定性经固化处理后可有效地改善,固化土冻融前后强度和质量损失分别在20%和1%以下,抗冻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规范要求;固化剂加入盾构渣土后其中的高分子组分会吸水溶解并与土体中的矿物离子发生静电螯合作用,在初步降低土体含水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团聚,与此同时,固化剂的其他组分会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和钙矾石(AFt)等物质,这些物质填充在土体孔隙,使土体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土体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渣土 复合固化剂 路用性能 抗冻性能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气密膜无纺布增强层透湿性能的细观建模仿真
14
作者 匡宁 金子程 +4 位作者 周光明 朱立平 钱征华 冯京 杨成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2,共8页
为研究建筑用气密膜增强层材料(涤纶纤维无纺布材料)的细观尺度透湿性能,通过虚拟生成技术,构建了以体素网格为基本单元的细观尺度纤维集合体结构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方法系统研究了孔隙率(φ)、纤维直径(d_(f))以及纤维空... 为研究建筑用气密膜增强层材料(涤纶纤维无纺布材料)的细观尺度透湿性能,通过虚拟生成技术,构建了以体素网格为基本单元的细观尺度纤维集合体结构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方法系统研究了孔隙率(φ)、纤维直径(d_(f))以及纤维空间分布规律对材料透湿性能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了材料细观结构参数与透湿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强层材料φ的增大,等体积空间内的纤维数目有所减少,固相材料对水蒸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被削弱,材料的φ与有效扩散系数(D_(eff))呈线性正相关。d_(f)的变化对透湿性能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当材料的d_(f)较小时,单位体积内的纤维数量较多,水蒸气的扩散通路受到显著堵塞,随着d_(f)的增大,固相材料对水蒸气的阻塞效果逐渐减弱,D_(eff)随之增大,当df超过20μm后,D_(eff)趋于稳定,不再随d_(f)变化。此外,纤维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特征对透湿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纤维主要沿材料平面方向分布时,水蒸气输运方向更接近于垂直纤维法向,导致扩散阻力增大,D_(eff)减小。本研究为气密膜增强层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密膜 增强层 纤维材料 细观尺度 透湿性能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G类膜材双轴力学性能及参数特征
15
作者 易钰奇 高成军 +1 位作者 陈务军 王玉梅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3-750,共8页
对9种国产G类膜材进行双轴拉伸试验,研究了双轴拉伸弹性模量与单轴极限抗拉强度以及各项技术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种膜材的经向弹性模量均大于纬向,泊松比均大于0.5;膜材的抗拉强度、纱线密度、基布面密度、膜面密度和厚度与弹... 对9种国产G类膜材进行双轴拉伸试验,研究了双轴拉伸弹性模量与单轴极限抗拉强度以及各项技术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种膜材的经向弹性模量均大于纬向,泊松比均大于0.5;膜材的抗拉强度、纱线密度、基布面密度、膜面密度和厚度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纤维直径与弹性模量呈负相关;弹性模量不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以为膜材多尺度分析和参数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类膜材 双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双轴拉伸弹性模量 多元相关性分析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机织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
16
作者 宋涛 代满意 +1 位作者 张振华 李铭华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多眼综丝存在织口处无法形成足够高度的开口,造成纬纱难以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采用一组4轴主从机械臂同步运动,实现开口的传递,在织口处形成足够的引纬高度。首先,通过层间定位分析计算传递杆空间定位位... 针对多眼综丝存在织口处无法形成足够高度的开口,造成纬纱难以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技术,采用一组4轴主从机械臂同步运动,实现开口的传递,在织口处形成足够的引纬高度。首先,通过层间定位分析计算传递杆空间定位位置和直径;然后,基于闭环矢量法推导主从机械臂的开口传递运动学逆解方程,并通过正弦衰减方程设计开口传递路径;最后,分别通过仿真和试验样机验证辅助开口同步姿态调节的锁紧和开口传递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锁紧补偿机构可有效锁紧传递杆,传递杆可有效将开口传递到织口位置,形成高20 mm的引纬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机织 辅助开口 同步姿态调节 运动学逆解 织口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制备及其除尘协同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单良 尹荣强 +7 位作者 王慧 费传军 周清清 徐杰 王志强 徐涛 陈建军 李俊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92-4899,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具有脱硝除尘功能的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研究了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的脱硝除尘性能。考察了负载量、黏结剂、反应温度、过滤风速、SO_(2)和H_(2)O对脱硝除尘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及EDS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具有脱硝除尘功能的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研究了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的脱硝除尘性能。考察了负载量、黏结剂、反应温度、过滤风速、SO_(2)和H_(2)O对脱硝除尘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及EDS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量为130 g/m^(2),过滤风速为0.5 m/min,在200-250℃下,脱硝效率为60%-85%。且在定压喷吹老化500次后,脱硝效率无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性能稳定性。通入SO_(2)和H_(2)O后,脱硝效率维持在75%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水硫性能。VMoTi/玻纤复合催化滤布除尘效率在99.99%以上,满足实际工业烟尘治理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VMoTi催化剂 选择催化还原 玻璃纤维滤布 一体化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用立体织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方田 朱小颖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8,共11页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先进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立体织物制备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本文综述了复合材料用立体织物结构、成型工艺、制造设备和应用等国内外研究情况,并结合立体织物特点和近年发展现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立体织物 先进复合材料 层间连接 航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在高原隧道中传播的试验与数值模拟
19
作者 刘倡江 王振 +3 位作者 李胡军 张国凯 吴汩 赵康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3,共10页
为研究海拔效应对爆炸冲击波在隧道内传播规律的影响,开展了4500 m高原靶场的隧道口外爆炸试验,基于空气学理论提出的大气压强、空气密度、内能与海拔的关联性公式,建立了海平面、海拔1000、2500、4500 m条件下隧道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试... 为研究海拔效应对爆炸冲击波在隧道内传播规律的影响,开展了4500 m高原靶场的隧道口外爆炸试验,基于空气学理论提出的大气压强、空气密度、内能与海拔的关联性公式,建立了海平面、海拔1000、2500、4500 m条件下隧道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分析了海拔条件对隧道内冲击波的超压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隧道内相同测点处冲击波的超压峰值降低,冲击波的正压冲量减小,超压持续时间增加。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初步建立了隧道内冲击波超压和冲量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传播 海拔效应 超压 衰减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破碎残余物流化床气化特性数值模拟
20
作者 郭冠伦 余洋洋 郭子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6-71,94,共7页
基于CPFD(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方法,考虑热解、燃烧、气化等反应,构建ASR(汽车破碎残余物)流化床空气气化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气体产物体积分数的模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ASR气化过程中反应器内的组分分布和流体温度分布... 基于CPFD(计算颗粒流体力学)方法,考虑热解、燃烧、气化等反应,构建ASR(汽车破碎残余物)流化床空气气化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气体产物体积分数的模拟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ASR气化过程中反应器内的组分分布和流体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并探究操作温度、当量比、初始床层高度对ASR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温度升高,CO和H_(2)的摩尔分数明显增大,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上升,焦油含量下降,950℃时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分别达到67.09%和78.75%;当量比增大可提高气体产率和碳转化率,同时导致气体低热值和气化效率下降;初始床层高度增大促进H_(2)产生,但总体上对ASR气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破碎残余物 气化特性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