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生涯教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小诗
史万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基于胜任力视角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契合了高校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功能特征,体现了生涯发展阶段属性的本质要求、过往经验对合理就业行为的有效催生以及...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基于胜任力视角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契合了高校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功能特征,体现了生涯发展阶段属性的本质要求、过往经验对合理就业行为的有效催生以及外部生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交互影响。应积极推进“由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的转向,整合“四位一体”的生涯教育资源,构建“生涯+”学科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精准化生涯教育体系,以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生涯教育
高质量就业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尔秘
史万兵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其科研工作的风向标,事关其科研育人育才、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主体主客博弈、客体比重失衡、目的取向分歧、标准测度偏倚、制度权利夺让、方法桥路对峙等现实困...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其科研工作的风向标,事关其科研育人育才、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主体主客博弈、客体比重失衡、目的取向分歧、标准测度偏倚、制度权利夺让、方法桥路对峙等现实困境。面对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及人文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必须优化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文学科的使命担当,重构主体、整合客体、廓清目的、厘定标准、完善制度、改进方法,有效发挥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助推其科研评价回归科研育人育才的初心,以求在把握正确方向与激活科研潜力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教师评价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生涯教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小诗
史万兵
机构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
中心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L19BSZ07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基于个案的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效能研究”(L16BSZ05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研究院”(苏教社政函【2020】20号)课题(21tjfyjd07)。
文摘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基于胜任力视角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契合了高校生涯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功能特征,体现了生涯发展阶段属性的本质要求、过往经验对合理就业行为的有效催生以及外部生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交互影响。应积极推进“由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的转向,整合“四位一体”的生涯教育资源,构建“生涯+”学科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精准化生涯教育体系,以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高校生涯教育
高质量就业
胜任力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尔秘
史万兵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
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BFA210065):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L19CGL001)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L21CGL012)。
文摘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其科研工作的风向标,事关其科研育人育才、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主体主客博弈、客体比重失衡、目的取向分歧、标准测度偏倚、制度权利夺让、方法桥路对峙等现实困境。面对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及人文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必须优化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文学科的使命担当,重构主体、整合客体、廓清目的、厘定标准、完善制度、改进方法,有效发挥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助推其科研评价回归科研育人育才的初心,以求在把握正确方向与激活科研潜力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人文学科
教师评价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
Keywords
Humanities
Teacher evaluation
Research perfor mance evaluation system
Local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6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生涯教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张小诗
史万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张尔秘
史万兵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