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公园绿地养护与管理质量标准拟定实施探究
1
作者 纪易凡 赵康斌 +2 位作者 张文豹 王津宁 孙丽娟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3期193-195,198,共4页
在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城市绿地、公园绿地养护及管理现行标准规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公园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提出了南京市公园绿地养护与管理质量标准拟定的原则,并从四大核心内容构建养护与管理质量标... 在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城市绿地、公园绿地养护及管理现行标准规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公园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践行“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提出了南京市公园绿地养护与管理质量标准拟定的原则,并从四大核心内容构建养护与管理质量标准体系,即:公园养护与管理等级及质量要求、公园养护质量标准、公园管理质量标准、公园智慧化养护与管理新标准。研究结果为城市公园绿地养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养护管理质量 标准拟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玄武湖公园滨水空间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宇楠 荣晗琳 张清海 《园林》 2024年第8期92-101,共10页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安全性,是景观设计、建设与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公园滨水空间是游客最容易聚集的场所之一,也是公园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场所。选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滨水空间带特征,将其分为11小类,再...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安全性,是景观设计、建设与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公园滨水空间是游客最容易聚集的场所之一,也是公园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场所。选取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滨水空间带特征,将其分为11小类,再根据人水关系聚类为4大类。以CPTED六要素为基础,结合滨水空间的特征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滨水空间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以该体系为基础,对玄武湖公园滨水空间226个小段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根据空间特征分类,玄武湖公园中安全性得分较高的滨水空间类型有码头类、挑台类和绿地+小径类;安全性得分较低的滨水空间类型有木栈道类、大构筑类和桥类。相对于安全建设中已经较为成熟的部分,玄武湖公园的治安管理、安全宣传、积极的活动、临水空间边界4类因子评价得分比低,表明仍有提升空间和必要。在建立滨水空间安全评价体系时,考虑具有滨水空间特征的因子是有意义且有必要的。基于不同城市公园各自的滨水空间特征,在不同的人水关系分类下,需要提升的安全影响因子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性 安全性评价 城市公园 滨水空间 CPTED六要素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夏秋三季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研究——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卫笑 张明娟 +2 位作者 魏家星 周忠胜 陈国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3期21-25,共5页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并初步分析了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秋季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益最为显著,而夏季乔草结...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植物群落的温湿度调节效应,并初步分析了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效应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和秋季乔灌草结构的植物群落降温增湿效益最为显著,而夏季乔草结构的群落降温效益最明显,乔木群落的增湿效益最好;绿量与降温增湿强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春季和夏季绿量与降温强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绿量主要影响降温强度,对增湿强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温湿度调节 群落结构 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滨江公园绿地冬春季温湿度调节能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忠胜 卫笑 +2 位作者 魏家星 张明娟 张文豹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在2016年1月、3月和5月对绿地微气候环境的气象数据进行定量监测,探讨绿地在冬春季的温湿度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绿地的温湿度调节能力具有较显著的季节性差异,1月份的降温增湿强度最为明显,5月份次之,3月份表现...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在2016年1月、3月和5月对绿地微气候环境的气象数据进行定量监测,探讨绿地在冬春季的温湿度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绿地的温湿度调节能力具有较显著的季节性差异,1月份的降温增湿强度最为明显,5月份次之,3月份表现则较一般;不同景观类型的微气候环境温湿度调节情况也有差异,水边的样地降温增湿效益最大,其次为绿地和有透水铺装的样地;但是1月份的温湿指数要明显低于3月份和5月份,人的体感为冷、不舒适。该研究对于绿地在改善南京冬春季节的微气候舒适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温湿度调节 微气候 热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南京滨江公园本土树种应用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788-11789,11926,共3页
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本土树种的应用现状、造景优势及注意事项,探讨了加强科学运用本土树种,构建更具特色、更符合人们需求、生态结构更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观点。
关键词 本土树种 城市园林 养护管理 以人为本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滨江公园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及现状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堰珺 李彬彬 +3 位作者 张文豹 李丹 刘长林 周忠胜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对南京滨江公园内10个监测点共5种类型的水体进行了每月1次的水质监测,获取了不同水体的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以及氨氮指标数据,探讨了园区内不同类型水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差异进行...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对南京滨江公园内10个监测点共5种类型的水体进行了每月1次的水质监测,获取了不同水体的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以及氨氮指标数据,探讨了园区内不同类型水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对水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种类型水体的各项水质参数月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溶解氧、电导率、色度和浊度均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态修复水体在溶解氧、电导率、色度、浊度和氨氮5项指标上表现最好;园区一般水体、景观水体以及湿地水体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Ⅳ类水质标准;市政河道水体的氨氮浓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和溶解氧、电导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溶解氧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滨江公园 水质 季节变化规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美学的公园滨水区秋色叶树种评价研究——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为例
7
作者 王津宁 荣晗琳 +2 位作者 曹璇 沈心怡 梁海英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1期1-6,共6页
以自然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滨水区的15种生长状况良好的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从形式美、色彩美、生态美、文化美4个方面筛选了15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赋值。通过AHP计算评价指标个体权重以及群体权重,利用加权... 以自然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滨水区的15种生长状况良好的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从形式美、色彩美、生态美、文化美4个方面筛选了15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赋值。通过AHP计算评价指标个体权重以及群体权重,利用加权法计算了每种树种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显示:15种秋色叶树种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树种5种,分别是落羽杉、法桐、鸡爪槭、银杏和枫香,可作为绿博园滨水区最为适宜、观赏性最佳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学 秋色叶树种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被引量:4
8
作者 曹航南 周忠胜 +2 位作者 张文豹 吴俊宏 金雅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设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景观规划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824-9826,9880,共4页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q...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营造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健康视角下南京市乡村休闲运动基地建设评价及提升策略
10
作者 卢星雨 李倩云 +3 位作者 荣晗琳 赵晨晓 吴小宁 魏家星 《园林》 2024年第8期47-55,共9页
随着人们对公共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休闲体育运动愈加受到重视,休闲运动与公共健康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在目前国家农体旅结合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率先推动了全省的乡村休闲基地发展,但目前基于公共健康视角考虑乡村休闲运动基地建设的研... 随着人们对公共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休闲体育运动愈加受到重视,休闲运动与公共健康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在目前国家农体旅结合的时代背景下,江苏省率先推动了全省的乡村休闲基地发展,但目前基于公共健康视角考虑乡村休闲运动基地建设的研究较少。以江苏南京市12个乡村休闲运动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评价和实地调研分析其建设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公共健康的角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基地建设情况。(1)运用网络评论分析法从游客情绪健康的角度分析基地建设所存在的问题;(2)实地调研得到南京市12个休闲运动基地的基本情况;(3)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评价法构建评价体系,包含健康交通、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安全、健康空间、健康感知6个维度以及34项具体指标。最后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乡村休闲运动基地的建设提升策略,在公共健康视角下为后续乡村休闲运动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休闲运动 评价模型 公共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近郊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的累积量及持水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雅琴 李冬林 +2 位作者 孙丽娟 张文豹 叶子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4,共10页
通过外业调查,结合实验室分析法对南京近郊8种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累积量及持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特性受林分组成的影响大,不同群落枯落物厚度、累积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厚度变化区间为2.10~5.24 cm,大小顺序... 通过外业调查,结合实验室分析法对南京近郊8种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累积量及持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特性受林分组成的影响大,不同群落枯落物厚度、累积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厚度变化区间为2.10~5.24 cm,大小顺序依次为香樟林(Ⅰ)、乐昌含笑林(Ⅱ)、女贞林(Ⅲ)、马褂木林(Ⅳ)、淡竹林(Ⅷ)、朴树林(Ⅴ)、榉树林(Ⅶ)、槭树林(Ⅵ),总累积量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1)枯落物累积量(M)和其厚度(d)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线性方程为M=1.405 4d+0.665 4(R^2=0.823 4,P<0.05)。2)不同群落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动态一致,即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持水量依次增加,并呈现出倒"J"型曲线,持水量(W)与浸泡时间(t)的拟合方程为W=alnt+b。不同群落枯落物吸水速率(v)呈现出"L"型递减变化,即随着浸水时间(t)的延长,吸水速率(v)依次减小,并符合如下关系式:v=at^b。3)榉树林(Ⅶ)、槭树林(Ⅵ)、朴树林(Ⅴ)3种人工林群落的持水能力较高,其最大持水率(R_(max))均值分别为667.56%、462.90%、341.18%;相对的,马褂木林(Ⅳ)、香樟林群落(Ⅰ)群落的持水能力较低,其R_(max)均值分别为191.38%、271.99%;其余几种群落的R_(max)均值中等。4)比较不同群落的有效拦蓄量(W_(SV))以榉树林群落(Ⅶ)最大,达26.32 t/hm^2;槭树林(Ⅵ)、女贞林(Ⅲ)群落的W_(SV)较大,分别为16.64 t/hm^2、16.44 t/hm^2;马褂木群落(Ⅳ)的W_(SV)较小,仅为9.55 t/hm^2。不同人工林群落水分拦蓄能力有明显差别,城市人工林建设中树种组成及群落类型的选择对成林后林地的持水拦蓄和水源涵养能力有重要影响。榉树林表现为较强的水分拦蓄能力,是当前南京城市森林建设较为合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工林 枯落物 累积量 持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竹种黄杆京竹的栽培管理与应用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林 叶子卿 +1 位作者 张文豹 孙戴妍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5期23-25,共3页
竹类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历来是人们吟诵、咏歌的对象。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大范围地区能够生长的常绿阔叶树木的种类较少,耐受严寒的更是少之又少。竹类是终年常绿的景观植物,也是北方城市景观和乡村绿化的优... 竹类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历来是人们吟诵、咏歌的对象。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大范围地区能够生长的常绿阔叶树木的种类较少,耐受严寒的更是少之又少。竹类是终年常绿的景观植物,也是北方城市景观和乡村绿化的优选树种。文献研究表明,不同竹类对冬季严寒的耐受程度不同。而黄杆京竹(Phyllostachy auresosulcata Mc Clure f.aurecaulis Z.p.Wang et N.X.Ma)就是一种形态优美、抗寒性强、四季常青、适于在北方种植的优良景观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竹种 栽培管理 应用 景观植物 观赏植物 阔叶树木 乡村绿化 城市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风景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忠胜 张文豹 +2 位作者 曾雷 王津宁 李冬林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22-27,共6页
对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8种城市风景林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景林群落凋落物厚度、现存量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风景林凋落物厚度变化区间为2.10-5.24 cm,大小顺序依次为樟树林>... 对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8种城市风景林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景林群落凋落物厚度、现存量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风景林凋落物厚度变化区间为2.10-5.24 cm,大小顺序依次为樟树林>乐昌含笑林>大叶女贞林>马褂木林>淡竹林>朴树林>大叶榉林>槭树林,总现存量指标也呈现类似的序列变化。不同风景林群落,以及同一风景林不同层次的土壤容重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风景林凋落物厚度、现存量与土壤容重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城市风景林在外界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林下凋落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景林 凋落物 土壤 物理性质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地被花卉类植物景观应用技术——以南京绿化博览园“四季花海”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津宁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4期64-65,共2页
地被花卉类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绿色空间设计和配置方面,其类型、色彩、纹理、高度等在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绿化博览园"四季花海"景区为例,通过现场记录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其生长... 地被花卉类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绿色空间设计和配置方面,其类型、色彩、纹理、高度等在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绿化博览园"四季花海"景区为例,通过现场记录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其生长状况以及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总结出地被花卉类植物在景观建设中如何发挥其最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以期能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花卉类 南京绿化博览园 景观应用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15种秋色叶树种变色规律分析
15
作者 张文豹 吴俊宏 +2 位作者 荣晗琳 王津宁 梁海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23期51-55,共5页
本文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滨水区15种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色规律。结果表明:南京绿化博览园滨水区秋色叶树种60%为黄色系,40%为红色系;进入观赏期的时间是11月上旬,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下旬;观赏期较长、观赏价值较高的秋色叶树... 本文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滨水区15种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色规律。结果表明:南京绿化博览园滨水区秋色叶树种60%为黄色系,40%为红色系;进入观赏期的时间是11月上旬,最佳观赏期为11月下旬;观赏期较长、观赏价值较高的秋色叶树种主要为法桐、落羽杉、枫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滨水区 秋色叶树种 叶色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绿博园水生植物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津宁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水环境作为城市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景观功能和生态功效,而水生植物则可使两者相得益彰。文章结合水生植物在南京绿博园的实际应用,从品种、作用及生态功效、配置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在绿博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发... 水环境作为城市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景观功能和生态功效,而水生植物则可使两者相得益彰。文章结合水生植物在南京绿博园的实际应用,从品种、作用及生态功效、配置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在绿博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发展性建议,旨在为其在城市公园水体景观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绿博园 应用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城市园林建设对南京市河西新城园林建设的启示
17
作者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2964-12965,共2页
通过考察新加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及经验,就南京市河西新城的园林绿化建设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加坡 城市园林建设 河西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冬林 张文豹 +1 位作者 金雅琴 周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植物群落是河岸带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护坡生态系统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和测定研究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对风速、噪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分布的背风面风速变小,噪音降低,其日变化... 植物群落是河岸带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护坡生态系统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和测定研究京杭运河淮安段天然芦苇群落对风速、噪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分布的背风面风速变小,噪音降低,其日变化也呈现一定变异。不同芦苇群落由于宽度及密度等结构特征的差异其作用强度明显不同。密集芦苇群落和中密芦苇群落的消风减噪效应明显好于稀疏芦苇群落,日平均消风率分别为63.95%和66.25%;日平均减噪率分别为9.81%和6.13%。气流与声波穿越苇群后,在苇群内部形成明显的低风弱噪区,但越过苇群后二者呈现不同的变化曲线。通过苇群的风速变化拟合方程为:y1=-0.000 5x3+0.033 6x2-0.542 8x+2.741 6(R2=0.821 6);通过苇群声级变化的拟合方程为:y2=-0.001 2x3+0.080 6x2-1.536 2x+65.09(R2=0.845 2)。芦苇群落对航道行船具有明显的抵风消浪与消音降噪功能,是一种值得保护和应用的河岸带生态护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芦苇群落 消风减噪效应 京杭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空间3种配置模式降温增湿效应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文豹 徐敏 张小茜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2-25,共4页
选择广玉兰—瓜子黄杨—细叶麦冬植物群落(乔灌草)、瓜子黄杨—混合草坪植物群落(灌草)、草坪3种配置类型,对城市休闲区不同绿化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绿地降温效应最佳,增湿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灌草绿地,草坪地... 选择广玉兰—瓜子黄杨—细叶麦冬植物群落(乔灌草)、瓜子黄杨—混合草坪植物群落(灌草)、草坪3种配置类型,对城市休闲区不同绿化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灌草绿地降温效应最佳,增湿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灌草绿地,草坪地虽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但是效果较差。不同配置类型的生态效应存在差异,其综合效应是乔灌草群落>灌草群落>草坪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 降温 增湿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园林树木对持续性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文豹 周忠胜 +2 位作者 曾雷 王津宁 金雅琴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1期6-11,43,共7页
以榔榆、榉树、朴树、女贞、枇杷、珊瑚树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对不同树种外部形态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树种的抗涝性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下,不同树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榔榆、榉树、朴树、女贞、枇杷、珊瑚树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对不同树种外部形态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树种的抗涝性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下,不同树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形表现出明显的水渍斑点和黄化特征,但不同树种受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2)淹水胁迫下,不同树种2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榔榆叶片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反应最为敏感,表现为淹水初期SOD活性的显著上升和POD活性的剧烈增加,但后期两种保护酶活性趋于平缓变化;榉树、朴树在整个淹水期SOD活性呈现先期下降后期抬升的波动变化;而女贞、珊瑚树在整个淹水期SOD、POD活性的变化相对较小,不同处理期的测定值差异均不显著。3)榉树、朴树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现前期略有下降后期缓慢上升的变化;而女贞、枇杷两树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现先期下降,后期平缓变化的态势。4)淹水初期榔榆MDA含量明显上升,并于淹水第13天时含量最高,榉树和朴树的MDA含量变化呈现先期下降后期缓慢上升的变化,枇杷、女贞的MDA含量变化几乎呈一直线变化。5)6树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树种的耐涝性进行评估,其耐涝性强弱大致排序为:女贞、枇杷、珊瑚树、朴树、榉树、榔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淹水胁迫 生理响应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