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8
1
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5,共7页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作者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要更加注重和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机理研究与药效物质研究的结合,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炮制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45
2
作者 蔡皓 秦昆明 +3 位作者 刘晓 李嬛 陆兔林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文章对中药饮片质量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要推进中药材GAP工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质量;构建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流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等对策;并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探讨中药炮制共性机理及特征性质量标准 被引量:25
3
作者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炮制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但在种子类中药炒制机理研究中,其炒制过程的内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尚不清楚,药效物质不明确,且缺少特征性质量标志物,难以有效控制质量。揭示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共性规律,对于建立中... 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炮制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但在种子类中药炒制机理研究中,其炒制过程的内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尚不清楚,药效物质不明确,且缺少特征性质量标志物,难以有效控制质量。揭示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共性规律,对于建立中药饮片特征性质量标准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逢子必炒炮制理论的研究,提出采用谱效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炒制过程化学成分及药效作用变化,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揭示炒制过程共性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体内过程研究,阐明炒制过程对药效物质的影响,进而明确中药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和液质联用技术等方法,研究建立中药饮片特征性质量标准,指导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和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逢子必炒 炮制机理 质量标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化应用示范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秦昆明 蔡皓 +7 位作者 李伟东 陆兔林 金俊杰 刘晓 李保明 朱志国 杜伟锋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3-389,共7页
中药饮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情况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等产品的质量。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打造可溯源优质中... 中药饮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情况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等产品的质量。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打造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产品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课题组基于产业链和可追溯的理念,开展了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在多个环节开展了集成创新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药材来源基地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炮制设备智能化、质量控制客观化、饮片质量标准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形成了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的产业化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秦昆明 李伟东 +3 位作者 张金连 张炳勋 朱岷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71-2677,共7页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水平有限、标准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引起了行业的广泛... 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水平有限、标准化水平滞后的现状,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系统的开展中药制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并且开发系列新型智能化中药制药装备,对于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通过系统调研中药制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课题组指出中药制药装备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中药制药装备研究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对中药制药装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制药装备 发展战略 设备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冰 宁汝曦 +3 位作者 秦昆明 封亮 贾晓斌 蔡宝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05-2209,2215,共6页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工艺过程连贯性操作,摒弃了传统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可极大地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升中药饮片质量...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将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的工序进行整合,实现工艺过程连贯性操作,摒弃了传统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的重复环节,可极大地提高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提升中药饮片质量。目前,推动实施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本文聚焦于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在简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分合”演变史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近况,明确提出构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体系,并指出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面临的窘境。以期引起业内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加工 中药炮制 一体化技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7
作者 庄延双 胡静 +4 位作者 蔡皓 秦昆明 杨冰 刘晓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常用中药,它主要含有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脂肪油类、酚酸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对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 苍耳子为治疗"鼻渊"的常用中药,它主要含有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脂肪油类、酚酸类及其他化合物,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对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和总结,为后期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检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晓 马晓青 +3 位作者 蔡皓 刘静静 李俊松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S、Al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并伴有铬残留量的增加。结论硫磺熏蒸工艺能导致金银花中S元素量升高和铬残留的增加,测定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对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其质量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金银花 微量元素 金属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晓青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刘静静 李松林 宗杜强 蔡宝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74-379,共6页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挥发油组成皆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但所含化合物的具体种类有很大差异。经硫磺熏蒸后,样品中蒎烯、合成右旋龙脑、香芹酚、石竹烯氧化物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树烯、γ-芹子烯等成分含量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应严格控制硫磺熏蒸在杭白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挥发油 硫磺熏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大黄水煎液中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其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慧 刘晓 +3 位作者 祝婷婷 汪小莉 朱晓钗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建立熟大黄水煎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观察其对热毒血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以0.1%磷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在此条件下进行方法学验证及水煎液样品含量... 目的建立熟大黄水煎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观察其对热毒血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以0.1%磷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在此条件下进行方法学验证及水煎液样品含量测定。给予热毒血瘀模型大鼠熟大黄水煎剂,取其腹主动脉血液检测以获得血液流变学参数,并测定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要求。熟大黄水煎液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P<0.05)、血浆粘度(P<0.01)和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P<0.01),TT(P<0.01)和PT(P<0.01)值显著延长,同时TXB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5),TXB2/6-keto-PGF1α含量比值极显著下降(P<0.01)被纠正趋向正常。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熟大黄水煎液的质量评价与控制。熟大黄能有效改善热毒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PGI2分泌同时减少TXA2的生成,纠正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衡,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恢复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大黄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热毒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含量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杨 陈林伟 +4 位作者 陈丹妮 王彬 金俊杰 秦昆明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92 0~2.952 0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485 0~7.425 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5%、97.84%和99.35%,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酒的生产中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酒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玄参蒸制中试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岗 季金玉 +2 位作者 丛晓东 张云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优选玄参的最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最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 目的优选玄参的最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最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95℃干燥。结论优选得到的玄参中试蒸制工艺稳定合理,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哈巴俄苷 5-羟甲基糠醛 正交试验 中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初步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娟 陈志鹏 +2 位作者 肖璐 吴芸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HPLC法及考马斯亮兰-酶标仪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09.... 目的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HPLC法及考马斯亮兰-酶标仪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09.8±3.6)nm,Zeta电位(-34.49±1.32)mV,纳米粒收率90.0%±3.2%,包封率为60%±2.3%,载药量为2%±1.2%,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药物释放速率在24h内持续稳定。结论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简便可靠,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白蛋白纳米粒 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黄口服液近红外光谱测定和相关性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叶霞 潘金火 +4 位作者 蔡宝昌 秦昆明 刘晓 王靥润 严国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569,共5页
目的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金银花、黄芩)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有量,并建立相关性模型用于定量分析。方法采集30批银黄口服液的近红外光谱数据,HPLC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相关性模型。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的最佳波... 目的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金银花、黄芩)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有量,并建立相关性模型用于定量分析。方法采集30批银黄口服液的近红外光谱数据,HPLC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相关性模型。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的最佳波段均为9 401.6-7 826 cm^-1,R2分别为0.985 2和0.9881,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02 96和0.018,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23和9.27。将该模型应用于检测两者的含有量时,其预测值的马氏距离(Mash distance)均小于1,相对误差分别为2.12%和1.67%。结论该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银黄口服液的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口服液 绿原酸 黄芩苷 相关性模型 近红外光谱 HPLC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化学成分及采收加工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5
作者 束雅春 徐丽娟 +1 位作者 蔡皓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233-1235,共3页
薄荷是中医临床常用辛凉解表药之一,就近年来薄荷的化学成分及采收加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薄荷药材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薄荷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炒制程度下决明子中11种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冰 秦昆明 +3 位作者 李伟东 郑艳萍 金俊杰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4-1371,共8页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炒制程度下决明子中决明子苷、决明子苷B2、决明子苷C、红链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素、黄决明素、橙黄决明素、美决明子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11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探寻在不同炒制程度下决...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炒制程度下决明子中决明子苷、决明子苷B2、决明子苷C、红链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素、黄决明素、橙黄决明素、美决明子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11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探寻在不同炒制程度下决明子中11种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决明子在140℃、160℃及180℃下分别炒制3 min、5 min、8 min、10 min、12 min及15 min,采用YMC-PackODS-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柱温30℃。结果 11种成分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均在99.09%-103.60%范围内,RSD <3.0%。决明子炒制过程中决明子苷、决明子苷B2、决明子苷C及红链霉素-龙胆二糖苷4种苷类成分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决明素、黄决明素、橙黄决明素、美决明子素及大黄素5种苷元类成分的含量在决明子不同炒制程度下变化较小;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2种苷元类成分的含量在决明子炒制过程中显著升高;11种成分的变化尤以180℃炒制时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可用于决明子中11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的炒制温度及炒制时间对决明子中11种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在决明子炮制过程中,表面颜色及气味不能作为判断炒决明子炮制终点的依据,为保证炒决明子质量均一稳定,在决明子炮制过程中需建立量化的炮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炒制程度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量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小莉 姚仲青 +3 位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蒋金来 张永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499,共5页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法为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镇痛颗粒 水提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硫磺熏蒸后导致升麻葛根汤HPLC指纹图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莹莹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裴科 宋晓庆 娄雅静 乔凤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的指纹图谱,并考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对升麻葛根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t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的指纹图谱,并考察白芍硫磺熏蒸后对升麻葛根汤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Elit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通过对21批(8批含有未硫熏白芍和13批含有硫熏白芍)升麻葛根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升麻葛根汤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了10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计算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21批升麻葛根汤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未硫熏白芍和硫熏白芍组成的升麻葛根汤可明显分成两类。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升麻葛根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葛根汤 指纹图谱 硫磺熏蒸 相似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狼毒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兰云 庄果 +3 位作者 张永鑫 彭稳稳 李俊松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确定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狼毒的毒性成分总二萜内酯,有效成分狼毒乙素、丙素及其灌胃给药后小鼠胃体PGE2含量作为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的考察指标,以醋的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出... 目的确定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狼毒的毒性成分总二萜内酯,有效成分狼毒乙素、丙素及其灌胃给药后小鼠胃体PGE2含量作为确定最佳炮制工艺的考察指标,以醋的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优选出了醋狼毒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醋狼毒的优化炮制工艺,醋的用量为40%,炒制温度控制在160℃,炒制时间10min。结论优选出的醋狼毒炮制工艺可行,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狼毒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方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媛媛 徐自升 +1 位作者 姚仲青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497,共3页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豁痰理气等复方以及连翘、巴戟天、远志、刺五加、积雪草、甘草、淫羊藿、白芍等单味中药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有开发中药新...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豁痰理气等复方以及连翘、巴戟天、远志、刺五加、积雪草、甘草、淫羊藿、白芍等单味中药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有开发中药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