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施工产生的弃砂在壁后注浆浆液中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将施工产生的弃砂筛分成细度模数分别为1.652、1.096、0.773的砂,并将其分别用于配置不同水胶比的壁后注浆浆液,探究了砂的细度模数对壁后注浆浆液基...为了解决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施工产生的弃砂在壁后注浆浆液中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将施工产生的弃砂筛分成细度模数分别为1.652、1.096、0.773的砂,并将其分别用于配置不同水胶比的壁后注浆浆液,探究了砂的细度模数对壁后注浆浆液基本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弃砂再利用的方法。结果表明:浆液用砂的细度模数越高,浆液的流动度、稠度、泌水率、体积收缩率和凝结时间越长,强度越低;弃砂细度模数筛分为0.75~1.08,水胶比为0.9,可直接作为壁后注浆材料。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弃砂再利用的方案为:将弃砂过1.25 mm 筛后75%替换原浆液用砂,调整水胶比为0.85;或50%替换原浆液用砂,调整水胶比为0.9,2种方案都满足了工程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展开更多
空调系统是办公建筑中电力能源消耗较大的终端设备,其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导致用电效率低下,实现空调系统的用电优化已成为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降低用户用电费用和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提出了分时电价环境下的办公建筑空调...空调系统是办公建筑中电力能源消耗较大的终端设备,其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导致用电效率低下,实现空调系统的用电优化已成为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降低用户用电费用和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提出了分时电价环境下的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双层柔性优化控制策略。在上层模型中,考虑室外温度变化和分时电价信息,通过柔性调节空调系统的预冷时间和设定温度,实现兼顾用电费用最省和用户舒适度最优的效果,并将得到的空调系统冷负荷量输出给下层模型。在下层模型中,根据多台冷水机组性能(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特性的不同,优化负载率的分配,达到冷水机组总体能效最大的效果。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双层模型,通过算例仿真,比较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冷水机组的效率,降低用电费用。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解决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施工产生的弃砂在壁后注浆浆液中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将施工产生的弃砂筛分成细度模数分别为1.652、1.096、0.773的砂,并将其分别用于配置不同水胶比的壁后注浆浆液,探究了砂的细度模数对壁后注浆浆液基本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弃砂再利用的方法。结果表明:浆液用砂的细度模数越高,浆液的流动度、稠度、泌水率、体积收缩率和凝结时间越长,强度越低;弃砂细度模数筛分为0.75~1.08,水胶比为0.9,可直接作为壁后注浆材料。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弃砂再利用的方案为:将弃砂过1.25 mm 筛后75%替换原浆液用砂,调整水胶比为0.85;或50%替换原浆液用砂,调整水胶比为0.9,2种方案都满足了工程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文摘空调系统是办公建筑中电力能源消耗较大的终端设备,其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导致用电效率低下,实现空调系统的用电优化已成为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降低用户用电费用和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提出了分时电价环境下的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双层柔性优化控制策略。在上层模型中,考虑室外温度变化和分时电价信息,通过柔性调节空调系统的预冷时间和设定温度,实现兼顾用电费用最省和用户舒适度最优的效果,并将得到的空调系统冷负荷量输出给下层模型。在下层模型中,根据多台冷水机组性能(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特性的不同,优化负载率的分配,达到冷水机组总体能效最大的效果。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双层模型,通过算例仿真,比较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冷水机组的效率,降低用电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