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土-桩-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1
作者
单志承
于旭
+1 位作者
庄海洋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规律及其隔震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增加,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峰值随层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隔震层位移不断减小,隔震效率逐渐降低,但不同高宽比结构隔震效率随楼层号增加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当结构高宽比较小时,隔震效率在顶层最好;随着结构高宽比增大,隔震效率最优层出现在结构中间靠上部。此外,选取楼层加速度峰值、隔震层位移和隔震效率为研究参量,得出SSI效应在隔震层和结构顶层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楼层,SSI效应会增大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位移反应,降低隔震体系的隔震效率,并且这种不利影响随着隔震结构高宽比增大在增强,因而在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高宽比与SSI效应联合作用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桩基础
高宽比
地震响应
隔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SSI效应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畅
于旭
+2 位作者
庄海洋
单志承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4-1034,共11页
目前针对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性态水平研究往往基于刚性地基假设,未考虑SSI效应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因此,为研究柔性地基上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态水平,本文以拟建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建筑...
目前针对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性态水平研究往往基于刚性地基假设,未考虑SSI效应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因此,为研究柔性地基上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态水平,本文以拟建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建筑物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依据相关规范规定,选取El‑Centro波、Kobe波和卧龙波,通过改变土体等效剪切波速设计扩展出5种场地,分析了地震动特性、场地条件以及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该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该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地基上随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增大,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损伤和隔震层损伤均增大,且上部结构的损伤明显滞后于隔震支座损伤,IV场地在同等条件下损伤最严重;中长周期地震波对于隔震结构损伤影响较大;选取了层间位移角、隔震层位移作为抗震性态水平的量化指标,基于计算结果,本文初步给出了两类指标与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预测公式,提出了不同类别场地下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态水平划分及其破坏程度的物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地基
隔震结构
性态水平
损伤指数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土-桩-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1
作者
单志承
于旭
庄海洋
吴晓飞
机构
南京
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南京
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51778282)资助。
文摘
为探究高宽比因素对柔性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四种不同高宽比的传统抗震以及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模型,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建立柔性和刚性两种地基上的隔震结构模型对比,分析SSI效应对不同高宽比隔震结构地震反应规律及其隔震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宽比增加,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峰值随层号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隔震层位移不断减小,隔震效率逐渐降低,但不同高宽比结构隔震效率随楼层号增加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当结构高宽比较小时,隔震效率在顶层最好;随着结构高宽比增大,隔震效率最优层出现在结构中间靠上部。此外,选取楼层加速度峰值、隔震层位移和隔震效率为研究参量,得出SSI效应在隔震层和结构顶层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楼层,SSI效应会增大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位移反应,降低隔震体系的隔震效率,并且这种不利影响随着隔震结构高宽比增大在增强,因而在进行隔震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上部结构高宽比与SSI效应联合作用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桩基础
高宽比
地震响应
隔震效率
Keywords
base-isolated structure
pile foundation
aspect ratio
seismic response
isol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SSI效应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畅
于旭
庄海洋
单志承
吴晓飞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南京
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南京
工业大学交通学院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4-10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51778282)资助。
文摘
目前针对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性态水平研究往往基于刚性地基假设,未考虑SSI效应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因此,为研究柔性地基上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态水平,本文以拟建结构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建筑物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依据相关规范规定,选取El‑Centro波、Kobe波和卧龙波,通过改变土体等效剪切波速设计扩展出5种场地,分析了地震动特性、场地条件以及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该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该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地基上随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增大,基础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损伤和隔震层损伤均增大,且上部结构的损伤明显滞后于隔震支座损伤,IV场地在同等条件下损伤最严重;中长周期地震波对于隔震结构损伤影响较大;选取了层间位移角、隔震层位移作为抗震性态水平的量化指标,基于计算结果,本文初步给出了两类指标与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预测公式,提出了不同类别场地下小高宽比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性态水平划分及其破坏程度的物理描述。
关键词
柔性地基
隔震结构
性态水平
损伤指数
量化指标
Keywords
flexible foundation
isolation structure
sexual level
damage index
quantitative index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上部结构高宽比的土-桩-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单志承
于旭
庄海洋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SSI效应的基础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分析
赵畅
于旭
庄海洋
单志承
吴晓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