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某三级医院2015至2019年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匡荣康 顾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2015至2019年间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与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43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一般情况、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治疗方式和种类等临床信息,并判断临床营养治疗的合理性。结果:430... 目的:调查分析2015至2019年间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与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43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一般情况、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治疗方式和种类等临床信息,并判断临床营养治疗的合理性。结果:43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入院24 h内,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57.2%。存在营养风险病人中有58.9%接受营养支持治疗,而无营养风险病人中亦有46.2%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接受全肠外营养、全肠内营养、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9.8%、0.5%、59.8%。其中,胃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率常年高于90%,结直肠癌低于30%。5年间平均免疫营养支持率为45.6%,且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临床中仍存在营养治疗不合理的问题,围手术期需加强营养支持的学习和规范化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治疗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南京汉族高血压脑出血易感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飞宇 王文宏 +2 位作者 王宏 万兴 陈陆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脂联素(adiponectin,AP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京地区人群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Na Pshot法检测APN中rs2241766、rs1501299、rs17300539和rs266729的基因... 目的:探讨人血脂联素(adiponectin,AP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京地区人群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Na Pshot法检测APN中rs2241766、rs1501299、rs17300539和rs26672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150例HICH患者及150例正常健康人中的分布特征。结果:1rs266729位点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rs266729位点的GG基因型的HICH病危险度是CC基因型的2.623倍(95%CI:1.282~5.366;P=0.008),校正后仍为HICH的危险因素;3rs2241766、rs1501299、rs17300539位点与HICH的发病风险均没有关联。结论:ADIPOQ基因的rs266729基因多态性与南京地区汉族人群HICH的易感性相关;rs266729位点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南京地区汉族人群HICH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脂联素基因 单核苷酸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3D打印技术鉴定肋骨骨折1例
3
作者 李强 黄效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5,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薛某,女,60岁,某年5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后以“车祸致面部裂伤、胸部疼痛1 h”为主诉入院。查体:右眉弓、下颌部见皮肤裂伤,伤口出血,胸廓对称,无明显塌陷,呼吸17次/min,左侧胸壁局部压痛明显,胸壁挤...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薛某,女,60岁,某年5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后以“车祸致面部裂伤、胸部疼痛1 h”为主诉入院。查体:右眉弓、下颌部见皮肤裂伤,伤口出血,胸廓对称,无明显塌陷,呼吸17次/min,左侧胸壁局部压痛明显,胸壁挤压征阳性,皮下未及捻发感,两肺呼吸音基本对称,无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及痰鸣音。CT检查示:左侧第2~7肋骨骨折,双侧多发肋骨骨质褶皱,两下肺挫伤,左侧少量液气胸。临床诊断:面部皮肤挫伤,肋骨骨折。处理:予清创缝合、胸部固定、镇痛、化痰等治疗后出院。现委托人要求对薛某的残疾等级进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肋骨骨折 多平面重组 三维重建 三维打印 畸形愈合 残疾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中奇静脉破裂出血致死医疗损害1例
4
作者 殷雯婷 沈恂怡 马士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399,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陈某,男,56岁,某年1月5日因“进食后有哽噎感半个月余”入院治疗,临床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于1月14日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术毕缝合切口时,陈某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并继发心搏骤停,医方立即予心脏复苏,请心脏... 1案例1.1简要案情陈某,男,56岁,某年1月5日因“进食后有哽噎感半个月余”入院治疗,临床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于1月14日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术毕缝合切口时,陈某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并继发心搏骤停,医方立即予心脏复苏,请心脏大血管外科台上会诊并行“临时起搏导线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给予大剂量升压药物抢救,陈某病情无明显好转,经抢救无效于1月15日00:03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食管癌根治术 奇静脉 失血性休克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卞春安 李忠佑 +3 位作者 许有涛 王洁 许林 沈洪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突变型TP53基因不仅丧失了抑癌功能,其编码的突变型P53蛋白还能获得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目前T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法分析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7%,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41)及病理分期(P=0.025)有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肿瘤大小(P=0.031)、淋巴结转移(P<0.001)、病理分期(P<0.001)以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P=0.038)与患者总生存期密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仅有淋巴结转移(P=0.014)是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P53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突变型P5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突变 肺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 被引量:26
6
作者 邵泽锋 何旭 +4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顾建平 王自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留置针溶栓治疗。观察组:术中对闭塞段行导管导丝穿通术、给予25万U尿激酶注溶栓,术后视血栓清除情况保留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对于血栓溶解后瘘道血管仍狭窄者联合囊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经头静脉留置针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观察治疗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开通况。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2例于治疗即刻造影显示动静脉内瘘即恢复通畅,分别有10、3、2例于治疗后24、48及72h造影复查示血栓溶解,动静脉内瘘满足者血液透析的要求,1例狼疮肾患者于24h复查造影示术中开通的闭塞段再次闭塞,予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后透析道血恢复,对5例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3例患者中仅有5例于72h内内瘘开通,余18例均行再次造瘘。两组患者治疗后管开通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P〈0.001)。所有病例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血条件差,缺少再次造瘘血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溶栓 经皮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保国 李琳 +1 位作者 林乐乐 潘化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1-4],常规康复治疗强化躯干控制侧重于患侧肢体的主动参与,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自主运动不充分,部分患者合并有本体感觉障碍,患侧主动参与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本体感觉障碍 平衡能力 躯干控制 平衡训练 神经肌肉 脑卒中患者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5
8
作者 潘化平 王健 +1 位作者 冯慧 许光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61-764,共4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病机制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行藻 孟奎 +3 位作者 张荣 陈福泰 樊克武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 4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 ,结合复习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 ,直径 <5cm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常围绕血管排列 ...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 4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 ,结合复习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 ,直径 <5cm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常围绕血管排列 ,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表型 :desmin、SMA、vimentin、CD34、ER和PR阳性或部分阳性 ,而MSA、S 10 0蛋白、Mac387和CK均阴性。结论 AM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 病理学 诊断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外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控制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潘化平 冯慧 +1 位作者 李亚娟 金宏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Pro-Kin... 目的:探讨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Pro-Kin训练系统进行控制负荷的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平衡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及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的两组患者,治疗组的FMA-L、BBS、MWS、BI,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0.9±4.9、28.0±3.3;33.4±6.9、52.1±3.2;32.4±22.7、71.7±42.4;21.2±13.4、62.8±11.2;对照组的FMA-L、BBS、MWS、BI,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1.9±2.7、24.5±2.3;32.2±6.1、39.3±3.6;31.2±23.4、58.5±39.6;20.8±14.1、43.2±12.7;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有积极作用,从而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平衡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夏思良 周建松 +1 位作者 嵇平 孙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48-551,560,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NT-proBNP)对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检测122例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浓度。随访2年,记录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1)共入选慢性心...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院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NT-proBNP)对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检测122例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浓度。随访2年,记录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1)共入选慢性心衰患者122例,随访时间平均(279±237)d,发生心脏事件50例,其中死亡17例,心衰失代偿再入院33例,72例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心脏事件组的NT-proBNP[5 059.00(965.80-27 793.00)pg/mL]明显高于非事件组[1 897.50(65.18-12928.00)pg/mL,P〈0.01)];(2)NT-proBNP〉2 917 ng/L组的死亡14例(21.21%)、再发心衰20例(30.30%),NT-proBNP水平≤2 917ng/L组死亡3例(5.35%)、再发心衰13例(23.21%);Chi-Square检验显示,〉2 917 ng/L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2 917 n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2 917 ng/L组的生存曲线高于NT-proBNP〉2 917 ng/L组,而且两条曲线在各时点都没有发生交叉,log-rank检验P=0.001,Chi-Square10.28;(3)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做NT-proBNP对预后判定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71~0.839)(P=0.000),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75.5%,阴性预测值为24.5%;(4)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浆NT-proBNP是慢性心衰患者再发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可以用于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衰后心脏事件再发的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珉 薛博瑜 +5 位作者 李春婷 吴勉华 周胜生 张志清 殷杰 杨智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肝功能和病毒感染学指标为主要疗效考察指标 ,用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1 40例 ,并设西药干扰素 (赛若金 )对照组 5 2例 ,疗程 6个月 ,随访 6个月。结果 治疗...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肝功能和病毒感染学指标为主要疗效考察指标 ,用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1 40例 ,并设西药干扰素 (赛若金 )对照组 5 2例 ,疗程 6个月 ,随访 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0 % ,治疗后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抗原 )转阴率 5 2 .1 0 % ,随访 6个月为 47.86%。对照组分别为 71 .1 5 %、63 .41 %和 44.2 3 %。结论 丙肝宁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与干扰素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宁冲剂 丙型肝炎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群立 张荣 +3 位作者 马捷 孙桂勤 马恒辉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病理学检查 免疫表型 病理诊断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薛博瑜 殷杰 +2 位作者 潘林梅 孙丽霞 胡荣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芪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6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积分、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后,在临床主要症状和阳性体征改... 目的观察复方芪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6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积分、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后,在临床主要症状和阳性体征改善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芪珠片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珠片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支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费小明 陆化 +5 位作者 吴雨洁 周迎峰 周小玉 唐宇鸿 沈文怡 汪承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5-238,I001,共5页
目的: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ord blood stem cells,CBSC),研究BM-MSC支持造血的功能,以能最终用于临床。方法: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 目的: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ord blood stem cells,CBSC),研究BM-MSC支持造血的功能,以能最终用于临床。方法: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干细胞因子(SCF)、flt3/flk2配体(FL)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无血清培养液,比较有或无MSC条件下,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两周后检测总细胞TC、CD34+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增加倍数。结果:在TPO、FL、SCF和G-CSF的作用下,经两周体外扩增后有MSC组的TC、CD34+细胞、CFU-GM、CFU-C和LTC-IC数较起始分别增加了427、39、125、104和16倍。单纯用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无MSC组,TC、CD34+细胞、CFU-GM、CFU-C数分别增加了62、11、25、24倍,但LTC-IC只有扩增前的0.8倍。结论:以人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可以更有效扩增CBSC,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 体外扩增 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康复干预对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旗 卞荣 +4 位作者 王彤 单春雷 王蓓蓓 巩尊科 吴传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03-905,共3页
目的:探讨6个月内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进行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在入组前、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用改良Barthel... 目的:探讨6个月内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进行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在入组前、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活动能力。结果:在发病1个月时,康复组的修饰、用厕、穿衣三项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发病3个月时,除上述能力进一步存在组间差异外,转移、行走、上下楼三项能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发病6个月时,除大便控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的早期干预有利于大多数患者的ADL项目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 日常活动能力 康复干预 偏瘫患者 对照组 大便 脑卒中偏瘫 显著性 差异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护理门诊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沈玉香 蒋锦辉 +1 位作者 许勤 徐桂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孕产妇孕产期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观察组100例实行产前护理门诊,采用小讲座、沙龙、技能培训、一对一咨询指导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孕产妇根据孕期各阶段特点予以系统的、规范的、连续的、适时的、... 目的探讨提高孕产妇孕产期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观察组100例实行产前护理门诊,采用小讲座、沙龙、技能培训、一对一咨询指导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孕产妇根据孕期各阶段特点予以系统的、规范的、连续的、适时的、个体化的咨询和教育指导;同期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常规健康教育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孕期体重增加幅度等孕期依从性,临产心理准备、产程检查处置配合、缓解分娩疼痛技巧的应用、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等产时依从性,产褥期合理饮食、卫生、休息与活动等自我护理技巧、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新生儿护理技巧等依从性。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医学指征导致的剖宫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产时、产褥期依从性的其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护理门诊是一种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促进产时、产褥期依从性,保证母婴健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产前护理门诊 健康认知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48
18
作者 冯慧 潘化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1-496,共6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45%[1],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传统的经鼻饲进食、胃部造瘘解决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却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现代康复治疗介入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很...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45%[1],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传统的经鼻饲进食、胃部造瘘解决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却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现代康复治疗介入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是很确切;另外临床医师大多不注意分析吞咽障碍的类型及程度,缺少个性化治疗方案也是造成疗效差、患者依从性下降及医疗费用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康复治疗 吞咽障碍 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个性化治疗方案 吞咽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依从性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伴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54
19
作者 孔春兰 包新慈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手术创伤后应急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加重了糖代谢紊乱,使创口愈合延迟,机体抗感染能力、免疫功能和修复能力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机体康复.据报道,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 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手术创伤后应急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加重了糖代谢紊乱,使创口愈合延迟,机体抗感染能力、免疫功能和修复能力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机体康复.据报道,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胃癌术后高45%[1].有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不仅能提供人体营养的需要和补充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手术前后严格监测并控制血糖水平,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疗效尤为重要[3].我们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胃癌合并糖尿病行胃癌根治术的30例病人进行了观察,认为术后EEN,及时准确地评估血糖水平,提供整体护理支持,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糖尿病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晓东 白卓杰 +2 位作者 丁怀银 卜顺林 汤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膀胱平滑肌瘤5例,4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副神经瘤2例,1例发生于膀胱三角...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膀胱平滑肌瘤5例,4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副神经瘤2例,1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血管瘤1例发生于膀胱侧壁。8例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均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及信号均匀,表面光滑。平滑肌瘤T2WI序列呈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副神经节瘤及血管瘤T2WI序列呈高信号,且增强后明显强化。邻近膀胱壁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无受侵。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