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3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舟山LNG取水泵站泥沙减淤清淤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雅琼
邹国良
马进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泥沙淤积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为实现LNG取水泵站不停机条件下清淤,开展取水泵站射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射流冲沙装置开启后吸水...
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泥沙淤积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为实现LNG取水泵站不停机条件下清淤,开展取水泵站射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射流冲沙装置开启后吸水间射流水流特征及冲刷效果,探究了射流冲刷设置的喷嘴与翼墙夹角、射流流量、冲刷时间等因素影响下流道内减淤清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吸水间射流冲沙装置连续作用12h基本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清淤效果;一次大风浪过后,装置连续作用0.5h基本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清淤效果。清淤效果视射流流量、喷嘴与翼墙夹角以及冲刷时间不同而有差别。结合取水泵站泥沙淤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取水泵站淤积区主要发生在前池、过滤池末端、吸水间和消防泵附近,建议在这些区域安装射流冲沙装置,实现不停机状态下的减淤清淤,提高取水安全保证率,从而提高运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LNG
取水泵站
泥沙淤积
射流冲刷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2 位作者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厚软土地基中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研究
3
作者
潘卓杰
关云飞
+2 位作者
李武
韩迅
张红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56-2065,共10页
桶式基础结构常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中作为防波堤或护岸,尤其作为护岸时受荷情况复杂。为探究不同阶段回填荷载作用下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并提出了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分解计算方法。...
桶式基础结构常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中作为防波堤或护岸,尤其作为护岸时受荷情况复杂。为探究不同阶段回填荷载作用下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并提出了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分解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桶内回填阶段桶底土体被压缩,桶体发生沉降变位;陆侧回填阶段下桶陆侧上部及海侧土体被挤压,桶体发生指向海侧的滑移变位以及指向陆侧的倾覆变位,且转动中心位于桶底海侧并斜向上逐渐逼近桶体;在深厚软土地基中针对桶周及桶底采用砂桩加固后,能够有效提高竖向承载力、减小沉降量,而对于侧向减载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以为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式基础护岸
深厚软土
变位模式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桥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高祥宇
周伟
+3 位作者
李书亮
段子冰
高正荣
俞竹青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3,43,共9页
桥墩基础冲刷是桥梁毁坏的重要因素,是桥梁基础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桥墩基础在复杂动力条件下冲刷深度的研究常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利用正态系列模型方法,在波流水槽中研究了水流、潮流和波流共同作用下青州航道桥索...
桥墩基础冲刷是桥梁毁坏的重要因素,是桥梁基础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桥墩基础在复杂动力条件下冲刷深度的研究常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利用正态系列模型方法,在波流水槽中研究了水流、潮流和波流共同作用下青州航道桥索塔基础周围流态变化和局部冲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最大冲刷深度和冲淤范围与水流流速、桥墩轴线与水流夹角和波浪等因素有关;在潮流最大流速和恒定流流速一致情况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达到平衡后,将会达到与恒定流基本一致的最大冲深;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最大冲刷深度比恒定流增加10%左右。设计桥墩形状在100年一遇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桥墩基础局部最大冲刷深度为13.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青州航道桥
桥墩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共同作用
最大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舟山LNG取水流道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郭雅琼
马进荣
+1 位作者
邹国良
张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7,161,共9页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十分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回淤泥沙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建立取水泵站流道内泥沙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位于含沙量较高海域的舟...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十分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回淤泥沙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建立取水泵站流道内泥沙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位于含沙量较高海域的舟山LNG取水流道内泥沙淤积强度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取水泵站内主要淤积部位发生在前池、过滤池末端、吸水间进口和中部以及应急消防泵附近。在LNG运营和停机期间,消防泵和位于吸水间的海水泵均有埋淤风险。结合试验结果和周边已运营LNG取水泵站泥沙淤积及清淤情况,建议在关注区设立射流冲刷装置,可减少人工清淤频次,提高取水安全保证率,从而增加运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LNG
取水泵站
流道
泥沙淤积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碎波作用下床面形态研究及泥沙受力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青峰
程永舟
+1 位作者
韩二品
潘昀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破碎带水体强烈紊动对床面形态影响甚大,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沙质斜坡上破碎带床面形态以及泥沙受力进行研究。分析床面形态发现,同一断面处沙纹沙坝的形态与波浪形态基本一致,波高和周期决定沙纹沙坝的尺寸,波高越大,沙纹沙坝越高;周期...
破碎带水体强烈紊动对床面形态影响甚大,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沙质斜坡上破碎带床面形态以及泥沙受力进行研究。分析床面形态发现,同一断面处沙纹沙坝的形态与波浪形态基本一致,波高和周期决定沙纹沙坝的尺寸,波高越大,沙纹沙坝越高;周期越长,沙纹沙坝越长。通过对波浪破碎区的近底流速及砂床内孔隙水压力进行测量,将计算得到的表层上举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上举力与床面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小相同。同时观察波浪破碎带床面高程,进一步研究上举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床面高程的关系,发现表层上举力随着床面高程增加而变大,随着床面高程的降低而减小,而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床面高程之间的关系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波作用
床面形态
超静孔隙水压力
上举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丁磊
陈黎明
+1 位作者
王逸飞
缴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湿地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作用,改善水体交换能力是湿地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潮汐变动水位条件下湿地水体调控措施的探究相对较少。以长江南京段绿水湾湿地为例,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开展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
湿地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作用,改善水体交换能力是湿地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潮汐变动水位条件下湿地水体调控措施的探究相对较少。以长江南京段绿水湾湿地为例,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开展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及闸泵调度方案下湿地流场,分析潮位变动对绿水湾湿地水动力的影响,分析不同闸泵调度措施对水体流动性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闸泵联合调度可使枯季大部分区域水动力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主槽外坑塘等局部滞水区,需通过湿地植被重构的方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易暴发藻类的4—5月,闸泵联合调度可较好改善绿水湾内上游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对于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的下游区域建议增设补水点,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本研究可为绿水湾湿地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二维水动力模型
感潮河段
闸泵调度
生态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钦州湾新港区布置对航道水流影响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磊
佘小建
崔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钦州港新建港区位于10万t级东航道和30万t级油码头航道水域,该规划方案对其航道水流及横流均有影响。借助潮流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整个钦州湾海域潮流情况,对规划方案航道水流及横流进行了分析研究。模型试验研究表明:3个方案中30万t级油...
钦州港新建港区位于10万t级东航道和30万t级油码头航道水域,该规划方案对其航道水流及横流均有影响。借助潮流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整个钦州湾海域潮流情况,对规划方案航道水流及横流进行了分析研究。模型试验研究表明:3个方案中30万t级油码头航道流速变化幅度在0. 10 m/s以内,西岸线东航道处流速增加幅度均在0. 20 m/s以内,方案1增加范围幅度最大。新港区水流主流在10万t级东航道,方案布置对西侧10万t级东航道水流及横流影响大于方案口门之间30万t级油码头航道,岸线圆滑处理后的方案3东航道横流减少明显。方案布置应尽量利用东航道横流较小的环抱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水流
横流
岸线
物理模型
钦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MM的污水管网外来水量入渗反演识别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常留红
薛雄
+2 位作者
郭洋
高宏宇
邬传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7,共7页
基于贝叶斯理论,结合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算法,对SWMM的水质水动力模块进行了二次开发,反推了管网入渗的节点位置、入渗流量时间序列等特征参数;分析了随机游走、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作为建议分布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并对贝叶斯理论下...
基于贝叶斯理论,结合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算法,对SWMM的水质水动力模块进行了二次开发,反推了管网入渗的节点位置、入渗流量时间序列等特征参数;分析了随机游走、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作为建议分布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并对贝叶斯理论下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的似然函数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3种建议分布均可在贝叶斯理论下达到收敛,均匀分布与正态分布对算法初值的依赖较小,算法的全局遍历性较好,随机游走则会因局部最优降低反演精度;3种建议分布下的反演过程均出现误差累积现象,采用改进后的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可有效避免误差的累积,提高了时间序列变量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网
入渗流量
溯源反演
贝叶斯理论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下游多因素耦合作用生态护坡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0
作者
假冬冬
陈萌
+4 位作者
李锟
张鑫
杨俊
陈松伟
姜文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4,共12页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下游河道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具有二级悬河、河势演变复杂等特点,岸坡破坏会严重威胁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保障岸坡稳定、开展黄河下游护坡治理与风险管控十分...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下游河道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具有二级悬河、河势演变复杂等特点,岸坡破坏会严重威胁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保障岸坡稳定、开展黄河下游护坡治理与风险管控十分必要。生态护坡破坏涉及水、土、植被、结构等因素,机理复杂,传统河流动力学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总结分析了黄河下游岸坡破坏现状、岸坡失稳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生态护坡结构研究及应用和护坡工程风险评估及管控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梳理了黄河下游生态护坡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包括揭示水-土-植被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生态护坡破坏机制、研发适用于强冲积特点的刚-柔协同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型式、建立考虑多要素多层次的生态护坡工程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岸坡监测-评估-处置/防护一体化的风险管控技术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岸坡失稳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水航道整治中新型结构淹没丁坝水流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蔡喆伟
夏云峰
+1 位作者
徐华
闫杰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研究新型结构淹没丁坝的水流力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与自由液面捕捉法,通过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设计了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对不同坝长条件...
为研究新型结构淹没丁坝的水流力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与自由液面捕捉法,通过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设计了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对不同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丁坝水流力进行补充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研究不仅得到了丁坝流场流速与水深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响应规律,进而通过量纲处理分析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水流力系数的响应规律,通过独立化分析的方法分别探讨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丁坝水流力系数的敏感性。研究成果为新型淹没丁坝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航道
齿形结构淹没丁坝
数值模拟
水流力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上游肖家石盘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雷雅文
高亚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14,共6页
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回水影响,处于变动回水区的王家滩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发生了一定变化。肖家石盘边滩凸向河心,泡漩水、横流、斜流旺盛,造成船舶航行困难,成为王家滩险滩的一个通航困难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设计不同方...
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回水影响,处于变动回水区的王家滩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发生了一定变化。肖家石盘边滩凸向河心,泡漩水、横流、斜流旺盛,造成船舶航行困难,成为王家滩险滩的一个通航困难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设计不同方案对其进行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或炸礁,或炸礁加潜坝处理。经过比选,认为炸礁加潜坝处理更有利于改善肖家石盘的通航水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漩水
炸礁
潜坝
航道整治
肖家石盘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整体泥沙冲淤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雷雅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5,共5页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运行状态及其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相应测站的水位流量输沙量数据,对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区域水文特性进行分析,采用输沙量法,计算确定出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运行状态及其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相应测站的水位流量输沙量数据,对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区域水文特性进行分析,采用输沙量法,计算确定出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所在河段泥沙冲淤现状。结果表明:江津至涪陵段由蓄水前的自然冲淤平衡状态转为蓄水后的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的累积性淤积状态,近年来由于人工采砂活动以及来沙变化影响,2012年起至2015年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累积性淤积量稳定在2.3亿t左右,整体淤积总量近期趋于"稳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冲淤
淤积量
变动回水区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结黏性土河床冲刷深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建锋
杨奇霖
+3 位作者
伍文俊
钱俊
许慧
张新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4,179,共7页
固结黏性土是沉积日久、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已经形成黏土矿物的黏性土,其起动特性与散粒体泥沙存在明显差异,河床冲刷情况也更为复杂。以拟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曹娥江隧道工程河段为例,采用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
固结黏性土是沉积日久、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已经形成黏土矿物的黏性土,其起动特性与散粒体泥沙存在明显差异,河床冲刷情况也更为复杂。以拟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曹娥江隧道工程河段为例,采用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水槽试验测量原状土与模型沙起动流速及输沙率,从而选取模型沙并确定冲淤时间比尺。结果表明:在百年一遇与三百年一遇极端洪水作用下,隧道线位上游受弯道的影响,下游受左岸边滩的约束,冲刷深度均较大,而隧道线位处冲刷幅度相对较小,最大冲刷深度分别为5.5 m、7.7 m。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为固结黏性土河床的隧道、管道埋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黏性土
水槽试验
河工模型试验
河床冲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预警及治理技术
15
作者
夏军强
董力志
+3 位作者
邓珊珊
周悦瑶
假冬冬
尚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2-104,共13页
受三峡工程及其上游水库群蓄水拦沙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深入揭示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提升崩岸监测预警与治理水平,通过现场勘察与力学分析,阐明了条崩和窝崩的形成机制,解析了抛石护...
受三峡工程及其上游水库群蓄水拦沙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深入揭示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提升崩岸监测预警与治理水平,通过现场勘察与力学分析,阐明了条崩和窝崩的形成机制,解析了抛石护岸工程的水毁破坏模式,研发了考虑坡脚冲刷、抛石护岸水毁、地下水位变动等多因素的断面尺度崩岸软件PBEMS,并拓展形成一维至三维水沙输移、河岸崩退等耦合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基于地下水位监测、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建立了动力学模拟与机器学习融合的崩岸预警技术体系,同时明确了下游大型窝崩抢护的治理策略,并以扬中指南村窝崩为例,优化了抢护工程的布设方案。结果表明:①崩岸机制方面,条崩表现为水流冲刷坡脚诱发的“冲刷-崩塌-再冲刷”循环;窝崩由近岸深槽楔入导致边坡失稳,经回流掏刷持续扩展;抛石护岸水毁呈“单颗粒起动—块石团滑移—整体塌陷”三阶段渐进模式。②模型性能方面,PBEMS软件在崩岸时段识别与形态预测上显著优于传统BSTEM软件;多尺度耦合模型成功实现崩岸全过程模拟,其中一维模型对2024年荆江河段崩岸区域预测准确率达64%,三维模型模拟扬中指南村窝崩的宽度误差仅8.4%。③技术应用方面,崩岸预警技术成功应用于荆江河段2024年崩岸风险等级划分,显著提高了崩岸监测与预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经优化后的窝崩治理方案使窝塘流速平均降低14.5%,崩塌面积减少17.4%,岸坡坡度由10.5°降至7.7°。研究成果为长江中下游崩岸风险防控提供了系统的科技支撑,对保障河道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崩岸机理
崩岸监测预警
窝崩治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式防波堤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16
作者
沈雨生
周益人
+1 位作者
潘军宁
王兴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32,共9页
浮式防波堤与其他传统防波堤相比,可适应水深较大、地基软弱、大潮差和引入水体交换等情况,在港口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海水养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国内外浮式防波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理论推导、经验公...
浮式防波堤与其他传统防波堤相比,可适应水深较大、地基软弱、大潮差和引入水体交换等情况,在港口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海水养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国内外浮式防波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理论推导、经验公式和数值计算3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浮式防波堤波浪透射系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浮式防波堤结构型式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浮箱式、浮筒式、浮筏式及其相应改进结构等不同型式浮式防波堤的消浪原理和消浪效果,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型式浮式防波堤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浮式防波堤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并分析了限制浮式防波堤应用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目前浮式防波堤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推广应用浮式防波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透射系数
结构型式
工程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17
作者
沈雨生
潘军宁
+1 位作者
周益人
王兴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4,共8页
浮式防波堤在港口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和水产养殖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单浮箱式浮式防波堤相比,多浮箱式浮式防波堤可提高其消浪性能。对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进行了二维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浮箱宽度、前后浮箱连...
浮式防波堤在港口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和水产养殖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单浮箱式浮式防波堤相比,多浮箱式浮式防波堤可提高其消浪性能。对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进行了二维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浮箱宽度、前后浮箱连接方式、前后浮箱间距以及浮箱入水深度等因素对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浮箱式浮式防波堤,试验范围内浮箱宽度增大一倍后消浪效果改善并不相对明显;前后浮箱刚性连接的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均小于前后浮箱自由的双浮箱式浮堤和相同浮箱宽度的单浮箱式浮堤,浮堤消浪性能提高;由于前后浮箱相对间距太大时前后浮箱的相互作用减弱,浮堤的波浪反射系数变小,而不同前后浮箱相对间距的波能损耗系数整体上差别较小,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整体上随着前后浮箱相对间距D/2B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变大,在相对间距D/2B为1.0~1.5时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相比最小;不同波高和波浪周期下,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均随着浮箱相对入水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浮箱
浮箱宽度
连接方式
相对间距
相对入水深度
消浪性能
浮式防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沙质海岸波流作用下水体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18
作者
夏云峰
徐华
+1 位作者
陈中
黄建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通过长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粉沙在波浪及波流作用下的基本运动特性。根据挟沙水体能量耗散平衡原理,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水体平均含沙量计算公式;假定泥沙扩散系数沿水深呈线性关系,由泥沙扩散系数和能量耗散相关,提出波浪及波流...
通过长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粉沙在波浪及波流作用下的基本运动特性。根据挟沙水体能量耗散平衡原理,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水体平均含沙量计算公式;假定泥沙扩散系数沿水深呈线性关系,由泥沙扩散系数和能量耗散相关,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临底含沙量和垂线分布计算公式,其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沙质海岸
波流作用
能量耗散
水体含沙量
紊动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临界雷诺数下圆柱受迫振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9
19
作者
赵静
吕林
+2 位作者
董国海
谢彬
滕斌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Navier-Stoke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流线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ALE动网格技术对亚临界雷诺数下的圆柱受迫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数值模型成功模拟了Re=5000条件下,圆柱发生受迫振动时尾迹区内的2S,2P和P+S尾流模...
在Navier-Stoke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流线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ALE动网格技术对亚临界雷诺数下的圆柱受迫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数值模型成功模拟了Re=5000条件下,圆柱发生受迫振动时尾迹区内的2S,2P和P+S尾流模式;对Re=10000情况下,无量纲振幅分别为0.3,0.4,0.5的圆柱受迫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给定振幅条件下圆柱受力随振动频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受迫振动的锁定区间。以上数值计算结果与Gopalkrishnan(1993)的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数值模型能够基本正确地反映出圆柱发生受迫振动时的涡激振动特性以及有关的受力变化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三维数值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涡激振动
流线迎风有限元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k-ω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入海河口闸下淤积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0
作者
王向明
张新周
+3 位作者
窦希萍
赵晓冬
徐雪松
曲红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从闸下淤积的机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对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闸下淤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采用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物理模型模拟的改...
从闸下淤积的机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对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闸下淤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采用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物理模型模拟的改进方法,在不能取得理想模型沙的条件下,闸下淤积特性试验应以满足闸下河道内淤积泥沙输移特征来确定模型的动力边界条件,并指出下一步要加强潮汐条件下浑水异重流、浮泥运动对闸下淤积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下淤积
机理
模拟技术
黏性泥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舟山LNG取水泵站泥沙减淤清淤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雅琼
邹国良
马进荣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B2600204)。
文摘
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泥沙淤积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为实现LNG取水泵站不停机条件下清淤,开展取水泵站射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射流冲沙装置开启后吸水间射流水流特征及冲刷效果,探究了射流冲刷设置的喷嘴与翼墙夹角、射流流量、冲刷时间等因素影响下流道内减淤清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吸水间射流冲沙装置连续作用12h基本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清淤效果;一次大风浪过后,装置连续作用0.5h基本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清淤效果。清淤效果视射流流量、喷嘴与翼墙夹角以及冲刷时间不同而有差别。结合取水泵站泥沙淤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取水泵站淤积区主要发生在前池、过滤池末端、吸水间和消防泵附近,建议在这些区域安装射流冲沙装置,实现不停机状态下的减淤清淤,提高取水安全保证率,从而提高运营效益。
关键词
舟山LNG
取水泵站
泥沙淤积
射流冲刷
物理模型
Keywords
Zhoushan LNG
intake pump station
sedimentation
jet flushing
physical model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水利
水电学院
中冶华天
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
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209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80,U2040215)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基金项目(Yy224009)。
文摘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urban rivers
flow threshold
Lutang Branch Canal
comprehensive determination method
runoff
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厚软土地基中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研究
3
作者
潘卓杰
关云飞
李武
韩迅
张红梅
机构
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岩土
工程
研究
所
河海大学土木与
交通
学院
中交第三航务
工程
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56-206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128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260420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基金项目(Y321008)。
文摘
桶式基础结构常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中作为防波堤或护岸,尤其作为护岸时受荷情况复杂。为探究不同阶段回填荷载作用下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及影响机制,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并提出了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分解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桶内回填阶段桶底土体被压缩,桶体发生沉降变位;陆侧回填阶段下桶陆侧上部及海侧土体被挤压,桶体发生指向海侧的滑移变位以及指向陆侧的倾覆变位,且转动中心位于桶底海侧并斜向上逐渐逼近桶体;在深厚软土地基中针对桶周及桶底采用砂桩加固后,能够有效提高竖向承载力、减小沉降量,而对于侧向减载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以为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桶式基础护岸
深厚软土
变位模式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Keywords
bucket foundation revetment
deep soft soil
displacement mode
centrifugal model test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U476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桥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高祥宇
周伟
李书亮
段子冰
高正荣
俞竹青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
南京
航道
局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
工程
安全国家野外
科学
观测
研究
站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3,4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19⁃MS1⁃011)。
文摘
桥墩基础冲刷是桥梁毁坏的重要因素,是桥梁基础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桥墩基础在复杂动力条件下冲刷深度的研究常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利用正态系列模型方法,在波流水槽中研究了水流、潮流和波流共同作用下青州航道桥索塔基础周围流态变化和局部冲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桥墩最大冲刷深度和冲淤范围与水流流速、桥墩轴线与水流夹角和波浪等因素有关;在潮流最大流速和恒定流流速一致情况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达到平衡后,将会达到与恒定流基本一致的最大冲深;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最大冲刷深度比恒定流增加10%左右。设计桥墩形状在100年一遇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桥墩基础局部最大冲刷深度为13.7 m。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青州航道桥
桥墩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共同作用
最大冲刷深度
Keywords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Qingzhou channel bridge
bridge pier foundation
local scour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maximum scour depth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舟山LNG取水流道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郭雅琼
马进荣
邹国良
张霖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
科学
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7,16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40550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220003,Y220014)。
文摘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取水流道内水流形态十分复杂,泥沙淤积问题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含沙量较高水域,流道内回淤泥沙可能威胁接收站的正常运营。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建立取水泵站流道内泥沙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位于含沙量较高海域的舟山LNG取水流道内泥沙淤积强度及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取水泵站内主要淤积部位发生在前池、过滤池末端、吸水间进口和中部以及应急消防泵附近。在LNG运营和停机期间,消防泵和位于吸水间的海水泵均有埋淤风险。结合试验结果和周边已运营LNG取水泵站泥沙淤积及清淤情况,建议在关注区设立射流冲刷装置,可减少人工清淤频次,提高取水安全保证率,从而增加运营效益。
关键词
舟山LNG
取水泵站
流道
泥沙淤积
物理模型
Keywords
Zhoushan LNG
water intake pumping station
flow passage
sediment deposition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碎波作用下床面形态研究及泥沙受力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青峰
程永舟
韩二品
潘昀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
工程
学院
丹华
水利
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HI中国)
水沙
科学
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
重点
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9009
41176072)
+1 种基金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4SS0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552006)
文摘
破碎带水体强烈紊动对床面形态影响甚大,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沙质斜坡上破碎带床面形态以及泥沙受力进行研究。分析床面形态发现,同一断面处沙纹沙坝的形态与波浪形态基本一致,波高和周期决定沙纹沙坝的尺寸,波高越大,沙纹沙坝越高;周期越长,沙纹沙坝越长。通过对波浪破碎区的近底流速及砂床内孔隙水压力进行测量,将计算得到的表层上举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上举力与床面超静孔隙水压力大小相同。同时观察波浪破碎带床面高程,进一步研究上举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床面高程的关系,发现表层上举力随着床面高程增加而变大,随着床面高程的降低而减小,而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床面高程之间的关系则相反。
关键词
破碎波作用
床面形态
超静孔隙水压力
上举力
Keywords
breaking wave
bed form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uplift force
分类号
TV14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丁磊
陈黎明
王逸飞
缴健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水灾害防御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208500)
河口海岸保护与治理创新团队项目(Y22001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Y223002)。
文摘
湿地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作用,改善水体交换能力是湿地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潮汐变动水位条件下湿地水体调控措施的探究相对较少。以长江南京段绿水湾湿地为例,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开展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及闸泵调度方案下湿地流场,分析潮位变动对绿水湾湿地水动力的影响,分析不同闸泵调度措施对水体流动性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闸泵联合调度可使枯季大部分区域水动力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主槽外坑塘等局部滞水区,需通过湿地植被重构的方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易暴发藻类的4—5月,闸泵联合调度可较好改善绿水湾内上游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对于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的下游区域建议增设补水点,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本研究可为绿水湾湿地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城市湿地
二维水动力模型
感潮河段
闸泵调度
生态补水
Keywords
urban wetland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tidal river reach
sluice and pump scheduling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钦州湾新港区布置对航道水流影响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磊
佘小建
崔峥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文摘
钦州港新建港区位于10万t级东航道和30万t级油码头航道水域,该规划方案对其航道水流及横流均有影响。借助潮流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整个钦州湾海域潮流情况,对规划方案航道水流及横流进行了分析研究。模型试验研究表明:3个方案中30万t级油码头航道流速变化幅度在0. 10 m/s以内,西岸线东航道处流速增加幅度均在0. 20 m/s以内,方案1增加范围幅度最大。新港区水流主流在10万t级东航道,方案布置对西侧10万t级东航道水流及横流影响大于方案口门之间30万t级油码头航道,岸线圆滑处理后的方案3东航道横流减少明显。方案布置应尽量利用东航道横流较小的环抱式方案。
关键词
航道水流
横流
岸线
物理模型
钦州港
Keywords
channel current
cross flow
shoreline
physical model
Qinzhou Bay
分类号
U612.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MM的污水管网外来水量入渗反演识别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常留红
薛雄
郭洋
高宏宇
邬传峰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
与环境
工程
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水沙
科学
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
重点
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40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YK222001-8)。
文摘
基于贝叶斯理论,结合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算法,对SWMM的水质水动力模块进行了二次开发,反推了管网入渗的节点位置、入渗流量时间序列等特征参数;分析了随机游走、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作为建议分布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并对贝叶斯理论下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的似然函数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3种建议分布均可在贝叶斯理论下达到收敛,均匀分布与正态分布对算法初值的依赖较小,算法的全局遍历性较好,随机游走则会因局部最优降低反演精度;3种建议分布下的反演过程均出现误差累积现象,采用改进后的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可有效避免误差的累积,提高了时间序列变量的反演精度。
关键词
污水管网
入渗流量
溯源反演
贝叶斯理论
SWMM
Keywords
sewage pipeline network
water leakage flow
traceability inversion
Bayesian theory
SWMM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下游多因素耦合作用生态护坡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0
作者
假冬冬
陈萌
李锟
张鑫
杨俊
陈松伟
姜文龙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
研究院
河海大学
水利
水电学院
山东黄河河务局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479066,52079080)。
文摘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下游河道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具有二级悬河、河势演变复杂等特点,岸坡破坏会严重威胁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保障岸坡稳定、开展黄河下游护坡治理与风险管控十分必要。生态护坡破坏涉及水、土、植被、结构等因素,机理复杂,传统河流动力学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总结分析了黄河下游岸坡破坏现状、岸坡失稳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生态护坡结构研究及应用和护坡工程风险评估及管控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梳理了黄河下游生态护坡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包括揭示水-土-植被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生态护坡破坏机制、研发适用于强冲积特点的刚-柔协同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型式、建立考虑多要素多层次的生态护坡工程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岸坡监测-评估-处置/防护一体化的风险管控技术体系等。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岸坡失稳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黄河下游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bank slope in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Lower Yellow River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水航道整治中新型结构淹没丁坝水流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
12
11
作者
蔡喆伟
夏云峰
徐华
闫杰超
机构
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2307
2016YFC0402107)
文摘
为研究新型结构淹没丁坝的水流力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与自由液面捕捉法,通过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设计了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对不同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丁坝水流力进行补充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研究不仅得到了丁坝流场流速与水深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响应规律,进而通过量纲处理分析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水流力系数的响应规律,通过独立化分析的方法分别探讨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丁坝水流力系数的敏感性。研究成果为新型淹没丁坝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与科学指导。
关键词
深水航道
齿形结构淹没丁坝
数值模拟
水流力
敏感性
Keywords
deep waterway
tooth-shaped submerged spur dike
numerical simulation
flow force
sensitivity
分类号
U656.2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上游肖家石盘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雷雅文
高亚军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206)
文摘
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回水影响,处于变动回水区的王家滩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发生了一定变化。肖家石盘边滩凸向河心,泡漩水、横流、斜流旺盛,造成船舶航行困难,成为王家滩险滩的一个通航困难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设计不同方案对其进行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或炸礁,或炸礁加潜坝处理。经过比选,认为炸礁加潜坝处理更有利于改善肖家石盘的通航水流条件。
关键词
泡漩水
炸礁
潜坝
航道整治
肖家石盘
三峡水库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整体泥沙冲淤研究
被引量:
7
13
作者
雷雅文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
水利
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230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218002)
文摘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长江黄金水道的航道运行状态及其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相应测站的水位流量输沙量数据,对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变动回水区区域水文特性进行分析,采用输沙量法,计算确定出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所在河段泥沙冲淤现状。结果表明:江津至涪陵段由蓄水前的自然冲淤平衡状态转为蓄水后的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的累积性淤积状态,近年来由于人工采砂活动以及来沙变化影响,2012年起至2015年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累积性淤积量稳定在2.3亿t左右,整体淤积总量近期趋于"稳定态势"。
关键词
泥沙冲淤
淤积量
变动回水区
三峡水库
分类号
TV69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结黏性土河床冲刷深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建锋
杨奇霖
伍文俊
钱俊
许慧
张新周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
航道
局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4,179,共7页
基金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Y222013,Y220011)。
文摘
固结黏性土是沉积日久、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已经形成黏土矿物的黏性土,其起动特性与散粒体泥沙存在明显差异,河床冲刷情况也更为复杂。以拟建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曹娥江隧道工程河段为例,采用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水槽试验测量原状土与模型沙起动流速及输沙率,从而选取模型沙并确定冲淤时间比尺。结果表明:在百年一遇与三百年一遇极端洪水作用下,隧道线位上游受弯道的影响,下游受左岸边滩的约束,冲刷深度均较大,而隧道线位处冲刷幅度相对较小,最大冲刷深度分别为5.5 m、7.7 m。水槽试验与河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为固结黏性土河床的隧道、管道埋深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结黏性土
水槽试验
河工模型试验
河床冲刷深度
Keywords
consolidated cohesive soil
flume test
river model test
riverbed scour depth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预警及治理技术
15
作者
夏军强
董力志
邓珊珊
周悦瑶
假冬冬
尚钦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
工程
与调度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
研究
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2-10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40215,52379079)。
文摘
受三峡工程及其上游水库群蓄水拦沙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深入揭示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提升崩岸监测预警与治理水平,通过现场勘察与力学分析,阐明了条崩和窝崩的形成机制,解析了抛石护岸工程的水毁破坏模式,研发了考虑坡脚冲刷、抛石护岸水毁、地下水位变动等多因素的断面尺度崩岸软件PBEMS,并拓展形成一维至三维水沙输移、河岸崩退等耦合的多尺度动力学模型。基于地下水位监测、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建立了动力学模拟与机器学习融合的崩岸预警技术体系,同时明确了下游大型窝崩抢护的治理策略,并以扬中指南村窝崩为例,优化了抢护工程的布设方案。结果表明:①崩岸机制方面,条崩表现为水流冲刷坡脚诱发的“冲刷-崩塌-再冲刷”循环;窝崩由近岸深槽楔入导致边坡失稳,经回流掏刷持续扩展;抛石护岸水毁呈“单颗粒起动—块石团滑移—整体塌陷”三阶段渐进模式。②模型性能方面,PBEMS软件在崩岸时段识别与形态预测上显著优于传统BSTEM软件;多尺度耦合模型成功实现崩岸全过程模拟,其中一维模型对2024年荆江河段崩岸区域预测准确率达64%,三维模型模拟扬中指南村窝崩的宽度误差仅8.4%。③技术应用方面,崩岸预警技术成功应用于荆江河段2024年崩岸风险等级划分,显著提高了崩岸监测与预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经优化后的窝崩治理方案使窝塘流速平均降低14.5%,崩塌面积减少17.4%,岸坡坡度由10.5°降至7.7°。研究成果为长江中下游崩岸风险防控提供了系统的科技支撑,对保障河道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价值。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崩岸机理
崩岸监测预警
窝崩治理
数值模拟
Keywords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bank failure mechanisms
bank failur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harnessing of arc-shaped bank fail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式防波堤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16
作者
沈雨生
周益人
潘军宁
王兴刚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32,共9页
基金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 329 746 34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215013)
文摘
浮式防波堤与其他传统防波堤相比,可适应水深较大、地基软弱、大潮差和引入水体交换等情况,在港口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海水养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国内外浮式防波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理论推导、经验公式和数值计算3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浮式防波堤波浪透射系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浮式防波堤结构型式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浮箱式、浮筒式、浮筏式及其相应改进结构等不同型式浮式防波堤的消浪原理和消浪效果,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型式浮式防波堤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浮式防波堤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并分析了限制浮式防波堤应用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目前浮式防波堤研究方面的不足,以及推广应用浮式防波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透射系数
结构型式
工程应用
研究进展
Keywords
floating breakwater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structural typ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U656.24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17
作者
沈雨生
潘军宁
周益人
王兴刚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6YFC1402000)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329746340)
文摘
浮式防波堤在港口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和水产养殖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单浮箱式浮式防波堤相比,多浮箱式浮式防波堤可提高其消浪性能。对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进行了二维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浮箱宽度、前后浮箱连接方式、前后浮箱间距以及浮箱入水深度等因素对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浮箱式浮式防波堤,试验范围内浮箱宽度增大一倍后消浪效果改善并不相对明显;前后浮箱刚性连接的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均小于前后浮箱自由的双浮箱式浮堤和相同浮箱宽度的单浮箱式浮堤,浮堤消浪性能提高;由于前后浮箱相对间距太大时前后浮箱的相互作用减弱,浮堤的波浪反射系数变小,而不同前后浮箱相对间距的波能损耗系数整体上差别较小,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整体上随着前后浮箱相对间距D/2B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变大,在相对间距D/2B为1.0~1.5时双浮箱式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相比最小;不同波高和波浪周期下,浮堤的波浪透射系数均随着浮箱相对入水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双浮箱
浮箱宽度
连接方式
相对间距
相对入水深度
消浪性能
浮式防堤波
Keywords
twin-pontoon floating breakwater
pontoon width
connecting types
relative space
relative draft
wave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floating breakwater
分类号
TV13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沙质海岸波流作用下水体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18
作者
夏云峰
徐华
陈中
黄建维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金
交通部西部基金资助项目(200632800003-0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基金资助项目(Y20703)
文摘
通过长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粉沙在波浪及波流作用下的基本运动特性。根据挟沙水体能量耗散平衡原理,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水体平均含沙量计算公式;假定泥沙扩散系数沿水深呈线性关系,由泥沙扩散系数和能量耗散相关,提出波浪及波流作用下临底含沙量和垂线分布计算公式,其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粉沙质海岸
波流作用
能量耗散
水体含沙量
紊动扩散系数
Keywords
silty coast
wave-current a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turbul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临界雷诺数下圆柱受迫振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9
19
作者
赵静
吕林
董国海
谢彬
滕斌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
工程
技术
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深海
工程
研究
中心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
研究
中心
出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6AA09A10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在Navier-Stoke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流线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ALE动网格技术对亚临界雷诺数下的圆柱受迫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数值模型成功模拟了Re=5000条件下,圆柱发生受迫振动时尾迹区内的2S,2P和P+S尾流模式;对Re=10000情况下,无量纲振幅分别为0.3,0.4,0.5的圆柱受迫振动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给定振幅条件下圆柱受力随振动频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受迫振动的锁定区间。以上数值计算结果与Gopalkrishnan(1993)的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数值模型能够基本正确地反映出圆柱发生受迫振动时的涡激振动特性以及有关的受力变化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三维数值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涡激振动
流线迎风有限元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k-ω湍流模型
Keywords
Navier-Stokes equations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Arbitrary Lagragian-Eulerian metho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urbulent model
分类号
O3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海河口闸下淤积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0
作者
王向明
张新周
窦希萍
赵晓冬
徐雪松
曲红玲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交第四航务
工程
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088)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1016)
文摘
从闸下淤积的机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3个方面,概述了对闸下淤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闸下淤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采用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物理模型模拟的改进方法,在不能取得理想模型沙的条件下,闸下淤积特性试验应以满足闸下河道内淤积泥沙输移特征来确定模型的动力边界条件,并指出下一步要加强潮汐条件下浑水异重流、浮泥运动对闸下淤积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闸下淤积
机理
模拟技术
黏性泥沙
研究进展
Keywords
siltation downstream of sluices
mechanism
simulation technique
cohesive sediment
advance instudies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舟山LNG取水泵站泥沙减淤清淤试验研究
郭雅琼
邹国良
马进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陈小娜
朱红生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厚软土地基中桶式基础护岸的变位模式研究
潘卓杰
关云飞
李武
韩迅
张红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桥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高祥宇
周伟
李书亮
段子冰
高正荣
俞竹青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舟山LNG取水流道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郭雅琼
马进荣
邹国良
张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破碎波作用下床面形态研究及泥沙受力分析
李青峰
程永舟
韩二品
潘昀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丁磊
陈黎明
王逸飞
缴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钦州湾新港区布置对航道水流影响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张磊
佘小建
崔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SWMM的污水管网外来水量入渗反演识别研究
常留红
薛雄
郭洋
高宏宇
邬传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黄河下游多因素耦合作用生态护坡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假冬冬
陈萌
李锟
张鑫
杨俊
陈松伟
姜文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深水航道整治中新型结构淹没丁坝水流力特性研究
蔡喆伟
夏云峰
徐华
闫杰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长江上游肖家石盘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雷雅文
高亚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整体泥沙冲淤研究
雷雅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固结黏性土河床冲刷深度试验研究
赵建锋
杨奇霖
伍文俊
钱俊
许慧
张新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机理、预警及治理技术
夏军强
董力志
邓珊珊
周悦瑶
假冬冬
尚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浮式防波堤研究进展
沈雨生
周益人
潘军宁
王兴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双浮箱式浮式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沈雨生
潘军宁
周益人
王兴刚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粉沙质海岸波流作用下水体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试验研究
夏云峰
徐华
陈中
黄建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亚临界雷诺数下圆柱受迫振动的数值研究
赵静
吕林
董国海
谢彬
滕斌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入海河口闸下淤积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王向明
张新周
窦希萍
赵晓冬
徐雪松
曲红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