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流数值模拟中紊动粘性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永平 刘家驹 喻国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出发 ,对Boussinesq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述了紊动粘性系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数值计算中所起的作用 .就一内设正交丁坝的半封闭海域中的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二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 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出发 ,对Boussinesq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述了紊动粘性系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数值计算中所起的作用 .就一内设正交丁坝的半封闭海域中的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二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潮位和平均流速的影响较小 ;随着紊动粘性系数的增加 ,丁坝背流侧回流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明显增大 .就风生流和环岛水流两个理论算例中的垂向紊动粘性系数对三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垂向紊动粘性系数越大 ,流速分层越不明显 ,流速的绝对值也越小 ;垂向紊动粘性系数的梯度变化则对水平流速的垂向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的成果 ,垂向紊动粘性系数宜采用抛物线分布的结构型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紊动粘性系数 数值模拟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挟沙水流卡门常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才安 龚敏飞 +1 位作者 陈志昌 钱文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0,25,共4页
挟沙水流的流速分布,特别是其中的卡门常数,一直是冲积河流水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实测资料表明挟沙水流流速分布仍遵循对数流速分布规律,但在主流区的卡门常数要小于清水时的卡门常数,而在近底区的卡门常数与清水基本一致。在引入... 挟沙水流的流速分布,特别是其中的卡门常数,一直是冲积河流水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实测资料表明挟沙水流流速分布仍遵循对数流速分布规律,但在主流区的卡门常数要小于清水时的卡门常数,而在近底区的卡门常数与清水基本一致。在引入颗粒切应力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同时适用于主流区和近底区的统一流速分布模型。利用该流速分布模型,得到挟沙水流的卡门常数沿垂线是变化的结论,即从近底区的约0.4渐变到主流区的小于0.4。并给出了主流区卡门常数的理论表达式,认为主流区卡门常数与近底区的泥沙浓度和泥沙粒径有关。该卡门常数的理论公式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水流 流速分布 近底流区 颗粒切应力 卡门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兴海堤风浪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国平 乔树梁 +2 位作者 杜金曼 黄海龙 张书敏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61-367,共7页
本试验采用不规则波和风共同作用,并模拟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护面强度的试验方法,对海堤断面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风浪越浪量、断面结构的稳定性试验。采用多种型式的挡浪墙,设置在堤顶的不同位置,测定各种情况下的越浪量,供挡浪墙型式的... 本试验采用不规则波和风共同作用,并模拟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护面强度的试验方法,对海堤断面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风浪越浪量、断面结构的稳定性试验。采用多种型式的挡浪墙,设置在堤顶的不同位置,测定各种情况下的越浪量,供挡浪墙型式的选用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堤 波浪 挡浪墙 强度模拟 越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床床面阻力公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才安 赵晓冬 龚敏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共7页
选择了 2 1个有代表性的冲积河流动床床面阻力公式 ,利用近 10 0 0 0组水槽和天然河道实测资料 ,全面客观地比较了这些公式在已知单宽流量、能坡和泥沙粒径时 ,计算水深的精度。对水槽资料和天然河道资料分别给出了各公式的计算精度 ,... 选择了 2 1个有代表性的冲积河流动床床面阻力公式 ,利用近 10 0 0 0组水槽和天然河道实测资料 ,全面客观地比较了这些公式在已知单宽流量、能坡和泥沙粒径时 ,计算水深的精度。对水槽资料和天然河道资料分别给出了各公式的计算精度 ,可供有关泥沙研究人员参考。其中Peterson和Peterson公式是其中精度最高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 动床阻力 水深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窦希萍 李来 窦国仁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 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特别是南北槽的地形变化和航道回淤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全沙数学模型较好地复演了长江口流场、含沙量场和地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流 悬沙 底沙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顺中 李浩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8,共8页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似的边滩围涂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滩围垦 模型 试验 定床淤积 促淤工程 潮汐 泥沙 水文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墩柱周围局部冲刷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益人 陈国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23,共7页
对相对柱径较大(0.15<D/L<0.5)的圆柱式结构物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周围的局部冲刷情况,进行了多组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圆柱周围地形的变化规律,试验中分别考虑了波浪的波高、周期、水深、泥沙粒径及圆柱直径等因素... 对相对柱径较大(0.15<D/L<0.5)的圆柱式结构物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周围的局部冲刷情况,进行了多组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圆柱周围地形的变化规律,试验中分别考虑了波浪的波高、周期、水深、泥沙粒径及圆柱直径等因素对圆柱周围局部冲刷地形的影响,分析了圆柱周围冲淤地形形成的机理,特别是对床面泥沙粒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波浪作用下圆柱周围冲刷深度与床面粒径并不成反比关系,而是在d50=0.18 mm附近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规则波作用下圆柱周围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发生位置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 局部冲刷 不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窦国仁 万声淦 陆长石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27-335,共9页
为研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建造了长达800m的全沙试验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长江和嘉陵江约200km的天然河段。进行了清水、浑水验证以及蓄水位高程为175、180和156m的长系列模型试验。明确了各蓄水位方案下... 为研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建造了长达800m的全沙试验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长江和嘉陵江约200km的天然河段。进行了清水、浑水验证以及蓄水位高程为175、180和156m的长系列模型试验。明确了各蓄水位方案下变动回水区河段的冲淤规律、泥沙淤积对该区航道和沿江港口的影响。为三峡工程的技术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回水区 泥少 淤积 冲淤平衡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六泾-白茆沙河段治理工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夏益民 袁文志 胡大京 《海洋工程》 CSCD 1998年第4期94-104,共11页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河段宽度大于长度,对主流流向和下游河势的控制作用相当有限,上游南通河段主流摆动和河势变化直接造成白茆沙河段的主流摆动和南支河段滩槽演变;白茆沙河段江面迅速展宽,水流动力减弱,但潮流作用较强,白茆沙和扁...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河段宽度大于长度,对主流流向和下游河势的控制作用相当有限,上游南通河段主流摆动和河势变化直接造成白茆沙河段的主流摆动和南支河段滩槽演变;白茆沙河段江面迅速展宽,水流动力减弱,但潮流作用较强,白茆沙和扁担沙漫滩切滩分流以及北支分流是造成北水道上下口淤塞和南水道上口常年浅滩碍航的根本原因,而大洪水年代庞大的白茆沙沙体加速下泄往往会引起南支河段的河势变动。白茆沙河段目前出现的优良河势和南北水道优良的水深条件是百年来难得的机遇,应尽早采取治理措施,稳定河势,否则将贻误时机。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后,徐六泾节点将形成窄长控流通道,白茆沙滩面流速显著减小,南、北水道分流比稳定,上、下口浅滩流速坛大5%~10%,能有效地稳定白茆沙河段目前的优良河势和水深条件,确保长江口打通深水航道后5~10万吨级海轮通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六泾节点 河势 物理模型 河床演变 白茆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汊型急流滩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国正 唐存本 陈凡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通过模型试验与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仅型急流滩的水力特性;提出了该滩型航道的整治原则;对比了开挖形式对整治效果的影响。以广西黔江师姑滩的整治实践为例,证明了文中所述的论点。
关键词 分汊型 急流滩 开挖形式 水力特性 航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科院近十年泥沙研究工作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窦希萍 张幸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南科院 泥沙 研究工作 泥沙运动 波浪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上封闭水平板波浪总上托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益人 陈国平 王登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波浪对平板的总上托力是海岸码头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对斜坡上封闭水平板下波浪总上托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板下最大总上托力并不总是与最大冲击压强同步发生.因此,依据这一试验结果对波浪总上托力产生机理和... 波浪对平板的总上托力是海岸码头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对斜坡上封闭水平板下波浪总上托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板下最大总上托力并不总是与最大冲击压强同步发生.因此,依据这一试验结果对波浪总上托力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斜坡封闭水平板波浪最大总上托力的计算公式.大量试验资料表明,该公式与试验值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封闭水平板 波浪 总上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志昌 顾佩玉 +1 位作者 朱元生 赵晓东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根据对水文泥沙条件及河床演变的分析,选择南港北槽开辟深水航道是合理的。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用以整治为主、疏浚为辅的方法,取得-12.5m深水航道是可能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是对长江口进行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组... 根据对水文泥沙条件及河床演变的分析,选择南港北槽开辟深水航道是合理的。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用以整治为主、疏浚为辅的方法,取得-12.5m深水航道是可能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是对长江口进行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上有益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模型试验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边坡丁坝回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年生 李昌华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1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在水槽中进行了有边坡丁坝的回流特性试验研究,并从理论上导出了回流长度与最大回流宽度的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本文还对丁坝间距的确定和丁坝边坡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丁坝 边坡 回流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群 李浩麟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本文采用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与上游径流量及主桥墩轴线走向有关:对径流为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主桥墩轴线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时,其最大冲刷深度为11.69m;主... 本文采用系列模型试验方法,对瓯江二桥主桥墩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与上游径流量及主桥墩轴线走向有关:对径流为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主桥墩轴线走向与水流流向一致时,其最大冲刷深度为11.69m;主桥墩纵轴线与流向夹角为20°时,最大冲刷深度为14.81m。试验得到施工围堰局部冲刷与流量的关系,得出最大冲刷深度,并提出围堰局部冲刷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最大冲刷深度 桥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工程泥沙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家驹 喻国华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21-233,共13页
对淤泥质海岸航道、港池回淤计算及其拓宽应用进行了探讨。对淤泥质海岸促淤工程、促淤效果的计算和应用,以及沙质海岸突堤工程中的泥沙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海岸工程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南通河段整治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麟卿 袁文志 +1 位作者 赵晓冬 高正荣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为了有效治理长江南通河段,制定经济、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在南通河段潮汐河工模型上,进行了各整治工程方案的定床和局部动床试验。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稳定南通河段现有河势工程措施和改善现有河势的整治方案。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潮汐模型 动床模型 工程试验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沙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晓冬 吴丽华 陈志昌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89-396,共8页
新型轻质模型沙—沥青沙已成功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泥沙模型。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沥青沙的沉降速度和起动流速,提出了沥青沙起动流速经验计算式和其适用的沉速计算公式。
关键词 沥青沙 模型 泥沙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回水变动区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长石 蔡守允 +4 位作者 佘明富 王建中 汤晓峰 吴素华 谢瑞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23-31,共9页
三峡工程初期蓄水运用阶段,涪陵河段处于回水变动区,该河段较之重庆河段,受水库壅水影响早,水位抬升高,泥沙淤积对航运设施的影响早。通过全沙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该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和河床冲淤规律,及其对船舶安全航行和... 三峡工程初期蓄水运用阶段,涪陵河段处于回水变动区,该河段较之重庆河段,受水库壅水影响早,水位抬升高,泥沙淤积对航运设施的影响早。通过全沙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该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和河床冲淤规律,及其对船舶安全航行和靠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初期蓄水 河段 泥沙模型试验 河床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湾防冲护岸抛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毛佩郁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44-52,共9页
利用概化弯道模型对弯道水流结构、弯道防冲以及弯道的防护抛石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弯道水流结构与直段水流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弯道抛石落距也有别于直段的抛石落距。文中给出了单颗粒抛石落距与水深、沉速、流速之间的关系。... 利用概化弯道模型对弯道水流结构、弯道防冲以及弯道的防护抛石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弯道水流结构与直段水流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弯道抛石落距也有别于直段的抛石落距。文中给出了单颗粒抛石落距与水深、沉速、流速之间的关系。群体抛石试验受横向环流的影响,石子成扇形趋向内岸,而且群体抛石的大多数石子落距比单颗粒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防冲 弯道环流 抛石试验 护岸 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