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爱花 刘恒 +2 位作者 耿雷华 钟华平 姜蓓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3-459,共7页
将水利工程风险分析分为单一和综合两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风险分析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并就各种方法在研究应用中的适用条件、相关关系和优缺点进行评述。指出单一风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数理统计方法为主,分... 将水利工程风险分析分为单一和综合两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风险分析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并就各种方法在研究应用中的适用条件、相关关系和优缺点进行评述。指出单一风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数理统计方法为主,分析水利工程的随机不确定性。综合风险能够考虑水利工程的随机、模糊和灰色等不确定性,但存在着相关性、一致性、行为因素影响分析等技术难点。给出了正确选择评价方法、结合失事后果进行分析等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水利工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利益共享的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分配研究——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艳丽 赵志轩 +6 位作者 孙周亮 王国庆 金君良 王高旭 鲍振鑫 刘翠善 贺瑞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3,共7页
以水利益共享代替分水的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和减少区域矛盾冲突,但由于缺乏具体可实施的分配模式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基于水利益共享理念,建立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并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利用现状... 以水利益共享代替分水的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和减少区域矛盾冲突,但由于缺乏具体可实施的分配模式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基于水利益共享理念,建立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并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需求,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模型。为基于水利益共享的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提供了具有充分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分配模型,有助于推进跨境流域水利益共享的实施,实现区域双边或多边在水资源利用上的共赢和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流域 水利益共享 指标体系 多目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工程措施分析--以馆陶县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术礼 王小军 蒋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20,共4页
对地下水超采治理中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井灌区高效节水中应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建立从水源到田间的完善的灌溉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 对地下水超采治理中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井灌区高效节水中应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建立从水源到田间的完善的灌溉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井灌区高效节水,是指对井灌区,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地下水开采。文中分析了不同工程措施的适用情况,并以河北省馆陶县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为例,介绍了不同水利工程措施在地下水超采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为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超采治理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模型试验的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守允 杨大明 +1 位作者 张晓红 朱其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4,共3页
将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模型试验,设计应用先进的电容式波高传感器、高集成运算放大器、控制接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提高了模型试验测量与控制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将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模型试验,设计应用先进的电容式波高传感器、高集成运算放大器、控制接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计算机波高测量系统提高了模型试验测量与控制的精度和工作效率,缩短了模型试验周期,有利于水利工程研究成果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高测量系统 模型试验 传感器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模型试验量测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蔡守允 张晓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分析研究了水利工程模型试验概况、水利工程模型试验量测技术和仪器设备以及水利工程模型试验量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大量工程技术难题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量测技术 仪器设备 水工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现状及改革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尹鑫 耿雷华 +1 位作者 黄昌硕 臧英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62,共4页
鉴于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改革道路曲折难行,并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基于南京市2009~2013年的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数据,采用全成本模型测算现行供水成本,并对水价执行情况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 鉴于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改革道路曲折难行,并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基于南京市2009~2013年的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数据,采用全成本模型测算现行供水成本,并对水价执行情况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标准时效滞后,所占供水成本不足10%,同时在水价制定、监督管理、公众参与及各类补偿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据此,提出优化分类定价及相应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业供水 全成本模型 供水成本 分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艳丽 张建云 +4 位作者 王国庆 金君良 鲍振鑫 刘翠善 胡庆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综述了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影响的研究方法,提出当前研究中应将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环境因素来源分为气候自然变异、人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并给出了方法体系;基于环境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的复杂不确定性,详细剖析... 综述了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影响的研究方法,提出当前研究中应将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环境因素来源分为气候自然变异、人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并给出了方法体系;基于环境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的复杂不确定性,详细剖析了环境变化下流域水文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并介绍了针对定性不确定性(奈特不确定性)评估的信息差距理论。指出为提高减缓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未来应加强以气候自然变异、人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源分解的环境变化影响研究;不确定性分析应成为环境模拟的固有组成部分,在影响评价中应注重不确定性的评估,并应加强不确定性信息在流域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流域风险管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水文水资源 不确定性 分源 信息差距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科学研究的启示与讨论 被引量:37
8
作者 左其亭 张保祥 +2 位作者 王宗志 关锋 崔国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8-73,共6页
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2011年第一次关注水利改革发展,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新的水利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将指导我国未来10到20年水利改革和发展。这一重要文件或发展纲... 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2011年第一次关注水利改革发展,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新的水利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将指导我国未来10到20年水利改革和发展。这一重要文件或发展纲要必然会影响水科学研究方向。详细解读了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阐述了该文件提出的背景,并总结出该文件的11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文件对水科学研究的启示,从中列出水科学发展方向和急需解决的21个关键科学问题,为水科学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水科学研究 水利改革与发展 启示 关键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现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金华 陈静 朱乾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3,37,共6页
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管理非常复杂。在梳理国内外部分大中型调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目前重大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重大... 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管理非常复杂。在梳理国内外部分大中型调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目前重大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重大调水工程现阶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可为加强我国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水资源调度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控洪水资源利用研究:Ⅰ.方法与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坤 王宗志 +5 位作者 白莹 刘群 程亮 杜慧华 刘克琳 丁启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126,共8页
针对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复杂工程系统,因缺少联合调控方法而导致洪水资源利用难的问题,解析地表-地下水库系统结构与功能,定量模拟地表水库调度、闸坝调控下河流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并利用智能替代模型提升水动力过程计算速度;... 针对沿海中小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库复杂工程系统,因缺少联合调控方法而导致洪水资源利用难的问题,解析地表-地下水库系统结构与功能,定量模拟地表水库调度、闸坝调控下河流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并利用智能替代模型提升水动力过程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发时/日/月多时间尺度模型耦合嵌套方法,构建了兼顾计算精度与效率的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控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洪水、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和供水等时间尺度差异明显的调节过程的统一调配,可为沿海中小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地表-地下水库系统 联合调控 多时间尺度嵌套模型 沿海中小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需水的水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澎喆 赵志轩 +3 位作者 吴皓天 金鑫 杨苗 耿雷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构建了面向分层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与EMW-TOPSIS法求解得到4种效益配置方案;以用水基尼系数表征配置单元间、用水户间的用水公平性,对非劣解集内配置方案的用水公平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兼顾用水公平和效益的均衡配置方案;最后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均衡配置方案下,2025年宁夏全区总缺水量为10.74×10^(8)m^(3),经济效益为2182.6×10^(8)元,污染物排放量为162.78 t,该方案对应的全区用水基尼系数为0.98,配置单元间、不同用水户间用水公平性较高;与现状年相比,均衡配置方案对应的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0.91×10^(8)m^(3),降幅超过16.1%,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下降1.3%,进一步优化了自治区供水结构。本研究提出的水资源均衡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为水资源短缺地区均衡配置提供借鉴,也可为新时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需水量 NSGA-Ⅲ EWM-TOPSIS 用水基尼系数 用水公平性指标 水资源均衡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的时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睿 尹义星 +1 位作者 王小军 马燮铫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88,共9页
认识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动态传播过程,对制定水文干旱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文干旱传播的物理过程复杂和时空传播方面的认识不足,采用周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结合游程理论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干旱... 认识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动态传播过程,对制定水文干旱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文干旱传播的物理过程复杂和时空传播方面的认识不足,采用周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结合游程理论和贝叶斯网络分析干旱指数的特征和时间变化,探索不同等级干旱事件特征,揭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时间规律。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一般在11~15周以内,且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在夏秋季高于春冬季。(2)气象干旱之后发生水文干旱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某一等级的气象干旱发生条件下,最大可能会紧接着发生与气象干旱同等级的水文干旱事件,其次是轻于该气象干旱一个等级的水文干旱事件。(3)气象干旱发展至越高等级的水文干旱,其时间间隔越长;很难发生轻等级气象干旱演变成严重水文干旱;春冬两季干旱传播时间间隔长于夏秋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干旱传播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涛 马振坤 +1 位作者 谢忱 乌景秀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完善英德市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整体防洪抗灾能力,英德市开展北江干堤防洪工程规划,将英德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由于英德市城区及北江干堤防洪保护区均位于飞来峡水库库区30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之内,需要配合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 为完善英德市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整体防洪抗灾能力,英德市开展北江干堤防洪工程规划,将英德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由于英德市城区及北江干堤防洪保护区均位于飞来峡水库库区30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之内,需要配合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共同调蓄北江洪水,以确保北江大堤及其下游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为论证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的影响,通过英德城区局部调整与优化后的飞来峡水库动库容调洪二维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就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建设后,英德区间的最大淹没库容明显减小,各防护区的淹没面积大幅度减小;同时,北江干流沿程水位和流量的提升速度加快,峰现时间提前。最后提出采取预留爆破口门和设置溢流堰口门等技术措施,将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的影响消减到工程实施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 堤防 飞来峡水利枢纽 防洪调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草鱼江湖洄游潜在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辉 莫康乐 +5 位作者 李婷 曾晨军 陈求稳 许承双 汤新武 吴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0-610,共11页
鄱阳湖是长江四大家鱼索饵、育肥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季水位严重降低、枯水期延长、湿地面积缩小的现象。为解决鄱阳湖水资源、水文、水生态等问题,建议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兴建控制闸水利枢纽。然而,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将... 鄱阳湖是长江四大家鱼索饵、育肥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枯水季水位严重降低、枯水期延长、湿地面积缩小的现象。为解决鄱阳湖水资源、水文、水生态等问题,建议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兴建控制闸水利枢纽。然而,拟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将打破鄱阳湖与长江的天然连通性,可能会对四大鱼类洄游过程产生影响。通过构建二维和三维水动力模型,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后入江水道与枢纽洄游通道的水动力学特征,结合实验和文献获得的草鱼幼鱼和成鱼游泳能力参数,阐明了枢纽建设对草鱼洄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调度模式下,草鱼幼鱼入湖期间,湖口段适宜通过天数达到83.74%以上,说明湖口及入江水道的水动力条件对洄游的影响较小,同时,枢纽工程处在过鱼高峰期仍能保持较高的过闸效率;草鱼成鱼出湖期间,丰、平水年闸前水动力条件对洄游的影响较小,仅在枯水年闸前流速几乎静止,草鱼适宜出湖天数偏低。在该调度模式下,水利枢纽建设运行后鄱阳湖整体水动力条件能够满足草鱼洄游需求。目前设计的鱼道在高、低水位时期均出现局部流速过大的现象,不满足过鱼条件。从四大家鱼江湖洄游的角度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水动力特征 江湖洄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分密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范明远 张杰铭 +6 位作者 孙立博 李治学 闫冰 余锦亚南 宁晓梅 崔悦 常晓敏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杨林不同密度下生长情况、单一生态功能及EMF的差异。[结果](1)当小叶杨林密度为375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大(10.80±2.01 m、23.43±2.29 cm);密度为1350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小(9.89±3.49 m、16.13±5.66 cm);1050株·hm^(−2)密度下小叶杨的胸径生长和树高增长较其他林分密度相对稳定。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50株·hm^(−2)密度下4种生态功能较为均衡。(2)在375株·hm^(−2)、600株·hm^(−2)、825株·hm^(−2)密度下生物多样性对EMF贡献度最高,在1050株·hm^(−2)、1350株·hm^(−2)密度下防风固沙对EMF贡献度最高。1050株·hm^(−2)密度下的EMF指数最高。(3)EMF与胸径、树高、郁闭度、密度呈正相关,其中林分密度是EMF最重要的解释因子。[结论]小叶杨林密度维持在1050株·hm^(−2)时,有利于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功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 小叶杨 不同密度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越冬水鸟生境模拟的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生态控制水位探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炼钢 陈黎明 +5 位作者 徐祎凡 贾建伟 栾震宇 施勇 金秋 胡腾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1528,共10页
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鄱阳湖枯季水文节律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新的枯水情势,鄱阳湖水利枢纽作为一个选项被提出,如何确定其适宜的调控水位才能维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鹤类、小天鹅、鸿雁等... 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鄱阳湖枯季水文节律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新的枯水情势,鄱阳湖水利枢纽作为一个选项被提出,如何确定其适宜的调控水位才能维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鹤类、小天鹅、鸿雁等食植物块茎水鸟作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基于EFDC水动力学模型和生境适宜度曲线构建了鄱阳湖越冬水鸟生境数值模拟模型;从食物资源与取食可及性两个方面,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期和水鸟越冬期两个时段,以水深作为关键生境因子,对近10年鄱阳湖苦草及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变化进行了连续模拟;揭示了鄱阳湖苦草及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定量响应函数:苦草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呈单峰型变化,在星子站水位为14.8 m时达到最大,约为1703 km2;越冬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呈三段式变化,最大和最小面积分别约为564和476 km2,相应星子站水位分别为11.73和9.56 m.在此基础上,针对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基于不同调度分期内生境保护目标的差异确定了符合天然水位波动特征的生态水位动态调控方案:下闸蓄水期内水位宜控制在16 m以下,后续根据越冬水鸟迁入情况逐步下降以增加取食生境面积,在12月次年1月的越冬水鸟数量峰值期水位宜控制在12.5 m以下,后续根据来水情况逐步过渡至江湖连通期的自然状态.成果从保护越冬水鸟食物资源与取食可及性两个方面提出了鄱阳湖水利枢纽生态水位的动态调控阈值,为江湖新水沙条件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越冬水鸟 沉水植被 生境模拟 生态需水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智慧水利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35
17
作者 张建云 刘九夫 金君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智慧水利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水利是... 智慧水利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水利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信息是智慧水利的基础,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监测和分析;知识是智慧水利的核心,要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的挖掘、提取和知识的积累;能力提升是智慧水利的目的,要着重提升流域的监测能力、预测预报能力、调度决策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信息化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屿海岸工程作用下的水沙动力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季荣耀 陆永军 左利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0-649,共10页
岛屿海岸所处的水动力泥沙环境以及工程实施后引起的相关变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根据历史资料,在对嵊泗中心渔港海区已建工程影响下的水沙动力过程变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对拟... 岛屿海岸所处的水动力泥沙环境以及工程实施后引起的相关变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根据历史资料,在对嵊泗中心渔港海区已建工程影响下的水沙动力过程变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对拟建工程引起的潮流场、含沙量场以及海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表明,已建与拟建防波堤工程会引起港区水动力减弱,海床演变以淤积作用为主,年淤积强度0.1—0.3m;已围与拟围海造地工程则会柬窄潮流通道,导致水动力增强,海床以轻微冲刷为主。拟建工程与已建工程作用下的水沙动力过程具有良好的类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海岸 防波堤 围海造地 数学模型 水沙动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分析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银堂 田庆奇 袁小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共5页
分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水资源提出的科技需求,在总结近年来国内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其实践效果... 分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水资源提出的科技需求,在总结近年来国内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其实践效果的基础上,提出近期水文水资源领域适于推广转化的重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科技需求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3 位作者 刘宏伟 房小怡 倪广恒 靳文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 近年来,特大城市极端暴雨内涝和流域洪水叠加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呈增加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亟待开展流域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研究。融合气象科学、水文科学、信息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解决城市外洪内涝组合致灾机理与灾害链风险传递规律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流域-城市一体化协同监测与早期风险感知技术、城市外洪内涝链生灾害智能预警与定向发布技术、跨尺度洪涝耦合模拟与联合防控场景推演技术、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编制与智能化决策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构建以空天地气象水文协同观测、社会经济多源信息汇聚分析、灾害动力模型推演为基础的联防联控应急指挥决策业务系统,突出实时性、动态化、精准性和智能化,支撑特大城市外洪内涝全过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 城市内涝 灾害链 联防联控 “四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