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小河流气候和下垫面与产汇流过程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怀军 张建云 +3 位作者 王国庆 曹蕾 潘莹萍 冯如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构建340个中小河流域80个气候和下垫面因子,探讨了水文模型模拟效率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了产汇流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①同类型气候和下垫面因子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环境因子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中国中小河流域大致... 构建340个中小河流域80个气候和下垫面因子,探讨了水文模型模拟效率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分析了产汇流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①同类型气候和下垫面因子存在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环境因子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中国中小河流域大致可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②将环境因子分类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差解释率显著增加,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土壤、地形的流域分类效果较好,地貌和地质、人类活动和流域形态的分类效果不理想;③GR4J模型在中国河流的适用性良好,模型效率显著相关的因子主要集中在气候、植被和土壤,其中影响最大的气候和下垫面因子为干燥度、黏土含量和叶面积指数;④水文模型参数中,产流水库容量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貌、土壤、地形、人类活动和流域形态;地下水交换系数影响因子为地貌和地质、地形、人类活动;汇流水库容量影响因子主要有植被、土壤、地貌和流域形态;单位线汇流时间的影响因素集中在气候、土壤和流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汇流 气候 下垫面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非平稳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怀军 曹蕾 +1 位作者 肖明贤 冯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呈现非平稳性,传统的平稳性分析方法已不能正确揭示气候极值的真实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淮河流域1960-2018年日值气温和降水数据,对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平稳性特征进行判定,采用非平稳广义极值分布(GEV)...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呈现非平稳性,传统的平稳性分析方法已不能正确揭示气候极值的真实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淮河流域1960-2018年日值气温和降水数据,对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平稳性特征进行判定,采用非平稳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解读极端气候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果为:①低温极值中,超门限最低气温(Tmingpd)和1日最低气温(Tnn)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16 d/a和0.04℃/a。超门限最高气温(Tmaxgpd)、1日最高气温(Txx)、超门限降水(Pregpd)和1日最大降水量(Rx1day)均表现为不显著变化;②不同的平稳性检验方法会导致气候极值序列存在一定的平稳性差异,总体上Tmingpd和Tnn在淮河流域表现为非平稳性,Pregpd和Rx1day表现为平稳性,Tmaxgpd和Txx表现相对复杂,平稳性和非平稳性同时存在;③低温极值(Tnn、Tmingpd)30年重现水平从南向北变化,反应纬度地带性规律;高温极值(Txx、Tmaxgpd)从东部向西部减少,反应海洋对陆地气温的调节作用;降水极值(Rx1day、Pregpd)30年重现水平从东南向西北递降,反应东亚季风的逐步减弱。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极端气候事件时空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极值 非平稳性 GEV GPD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平面上升研究进展及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宗虎城 章卫胜 张金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0,共8页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对海平面上升研究的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结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验潮站数据和T/P卫星数据的优缺点及引起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和海平面变化中的一些周期因素,指出我国近海海平面上升的可能趋势及幅度,对海平面...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对海平面上升研究的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结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验潮站数据和T/P卫星数据的优缺点及引起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和海平面变化中的一些周期因素,指出我国近海海平面上升的可能趋势及幅度,对海平面上升率分析和上升量预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海平面上升后可能对海岸侵蚀、风暴潮灾害、盐水入侵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综合了解对海平面上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预测 防御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