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向前 刘决丁 +2 位作者 葛菲 汤雷 韩浩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探讨大坝混凝土的相关力学性能及断裂特性,基于某水利枢纽工程提供的两种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含水率的不同分别命名为C_(0.48)和C_(0.43))及现场粗细骨料,开展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其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等相关力学性... 为探讨大坝混凝土的相关力学性能及断裂特性,基于某水利枢纽工程提供的两种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含水率的不同分别命名为C_(0.48)和C_(0.43))及现场粗细骨料,开展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其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等相关力学性能参数,并分析不同配合比对断裂面、起裂荷载与失稳荷载、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及双K断裂韧度等断裂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_(0.48)混凝土的坍落度大于C_(0.43)混凝土的坍落度,C_(0.48)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小于C_(0.43)混凝土的;C_(0.48)混凝土断裂面的粗骨料较C_(0.43)混凝土断裂面凸出不明显;C_(0.43)混凝土的起裂荷载与失稳荷载、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及断裂韧度均比C_(0.48)混凝土的要大,具有强度高、延性和韧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断裂特性 坍落度 力学性能 断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演变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恬姿 王小军 +5 位作者 齐广平 康燕霞 银敏华 马彦麟 贾琼 张向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3,共11页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与各市州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分布格局相一致;(2)2010—2019年,甘肃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0.52,0.54],属于基本协调类型;空间维度上各市(州)耦合协调类型或持续稳定或有所提升;(3)2010—2019年耦合协调度重心轨迹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年均移动距离为7.19 km。应针对区域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推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向高级耦合协调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耦合协调 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货码头堆场地基推移破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徐光明 刘超 +3 位作者 林显才 邓远经 江丹强 杜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3,共8页
某散货码头堆场地基中有一软弱的淤泥质黏土层,堆场荷载区地基先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再对两侧地基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但在矿石试堆载过程中,淤泥质黏土层最厚处的堆场发生了严重的推移破坏。为研究推移破坏原因,通过开展大... 某散货码头堆场地基中有一软弱的淤泥质黏土层,堆场荷载区地基先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再对两侧地基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但在矿石试堆载过程中,淤泥质黏土层最厚处的堆场发生了严重的推移破坏。为研究推移破坏原因,通过开展大型离心模型试验,模拟矿石堆载体的填筑过程,测得矿石堆载体和堆场地基表面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判断位移变形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得到堆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通过矿石堆载荷载作用下堆场地基剖面上发生的位移矢量场,分析再现堆场地基推移破坏现象和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堆场地基承载力由深厚软弱土层控制,承载力不足导致矿石堆载填筑过程中堆场地基出现严重下陷,下沉的浅表两层土体挤占下卧淤泥质黏土层空间,迫使其向阻力较小的南柳河一侧挤推,造成大范围的推移破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堆场软土层进行改良或采用复合地基的修复加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堆场 软弱地基 推移破坏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上游植被变化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多时空尺度响应
4
作者 黄对 彭安帮 +3 位作者 刘九夫 张建云 王文种 王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8,共11页
[目的]植被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多时空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MODIS EVI数据与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淮河中上游2001-2015年植被动态... [目的]植被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多时空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MODIS EVI数据与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淮河中上游2001-2015年植被动态并探讨流域至局地尺度的植被与降水、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1)流域植被整体呈明显增长趋势(p<0.05),EVI指数增长速率为0.055/10 a,冬季增速最大(0.075/10 a)、夏季最小(0.047/10 a),不同地类增速差异显著。(2)年均EVI呈增加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93%,其中呈显著(p<0.05)及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约占82%,华北平原(主要为耕地)增速最大,山区、山丘区增速次之,郑州市辖区等呈显著下降(p<0.05);EVI变化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3)流域尺度春季EVI与同期(3-5月)和2-5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冬季EVI与同期降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月EVI在3月、11月与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2月分别与最高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极显著负相关(p<0.01)。(4)局地尺度季、月E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有明显地区差异,淮南的固始冬季植被与降水呈正相关,淮北区域则与降水呈负相关;从月来看,驻马店在2月、11月、12月植被受各类气温的积极影响(p<0.05),许昌植被对4月、7月降水响应积极并有一个月的滞后响应(p<0.05),固始植被在7-8月与降水、气温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9月与最高、平均气温极显著负相关(p<0.01),10月植被对最高、最低气温存在一个月的滞后响应。[结论]流域尺度EVI、局地尺度EVI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分别反映流域主要植被生长特点和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地区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 降水 气温 多时空尺度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侧滑型窝崩成因及其力学机制
5
作者 张幸农 应强 +1 位作者 假冬冬 陈长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为全面认识长江下游各类窝崩的形成原因和力学机制,以和畅洲头窝崩为例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借鉴土力学方面成果,提出相应的失稳模式和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和畅洲头窝崩属于侧滑型窝崩,其成因主要是岸滩土体中存在易液化的粉砂层,当外界出... 为全面认识长江下游各类窝崩的形成原因和力学机制,以和畅洲头窝崩为例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借鉴土力学方面成果,提出相应的失稳模式和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和畅洲头窝崩属于侧滑型窝崩,其成因主要是岸滩土体中存在易液化的粉砂层,当外界出现一定的振动扰动因素,粉砂层液化条件成熟时则成为滑动层,液化层和上覆土层分多次发生大幅度侧向滑移,土体滑出窝塘口门进入河道深槽,随后被河道主流迅速分散搬运至下游。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到土体滑移距离与液化层厚度和滑移层倾角之间幂函数形式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下游此类窝崩的预警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窝崩 成因 力学机理 土体侧向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