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青海湖地区可能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邓自旺
倪绍祥
+2 位作者
周晓兰
张洪亮
屠其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为 32 3KJ·cm- 2 ,夏季为 378.7KJ·cm- 2 ,秋季为 2 2 5KJ·cm- 2 ,冬季为 16 6KJ·cm2 。在研究区域较小时 ,太阳辐射随高度、纬度的变化不明显 ,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坡度和坡向对Q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影响的大小随着一年内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环青海湖地区而言 ,冬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夏季 ,区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冬季达 170KJ·cm- 2 ,而夏季仅为 19KJ·cm- 2 。环青海湖地区Q分布特征是 ,湖南山地小于平均值 ,湖北山地大于平均值 ,而湖边平坦草地等于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
环青海地区
太阳辐射
空间分布
坡度
地理位置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农业旱灾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引鸽
缪启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4-569,共6页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常常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利用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951~2000年的50年农业旱灾面积统计资料,分析了农业旱灾的时空强度变化。表明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常常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利用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951~2000年的50年农业旱灾面积统计资料,分析了农业旱灾的时空强度变化。表明西北地区农业旱灾有增加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增加最明显。利用西北地区均匀分布的40个站点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变换的Z指数法,探讨了干旱强度和地表径流量的时间变化与西北地区农业旱害的关系。表明降水量的减少及河川径流枯期与农业旱灾面积负相关关系密切。应用波谱分析与逐步自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西北地区干旱指数的拟合回归预测模型,农业旱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预测模型,并对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表明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21世纪前十年有所减缓。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减少西北地区农业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预测研究
中国
增加
西北五省区
人民生活
趋势
农业旱灾
干旱灾害
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省降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卫旭东
刘引鸽
缪启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利用陕西省20个测站1951—2000年(4—9月)的降水资料,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省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对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9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预测表明21世纪前10a陕西省降水量有...
利用陕西省20个测站1951—2000年(4—9月)的降水资料,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省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对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9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预测表明21世纪前10a陕西省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同时分析了降水变化对河川径流、沙漠化及水土流失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降水量
影响分析
河川径流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引鸽
李团胜
缪启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8-92,共5页
根据1951—2000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降水资料,1951—1994年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和粮食减产资料,建立了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因旱粮食减产指标体系,分析了西北干旱灾害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
根据1951—2000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降水资料,1951—1994年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和粮食减产资料,建立了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因旱粮食减产指标体系,分析了西北干旱灾害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和农业旱灾呈增加趋势,以20世纪70、90年代最严重,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其空间变化以西北东部干旱灾害严重。采用谐波和功率谱方法分析西北干旱周期,建立了拟合预测回归模型,并对西北干旱灾害进行影响预测,表明21世纪前十年西北干旱灾害有减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干旱
指标体系
影响分析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青海湖地区可能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邓自旺
倪绍祥
周晓兰
张洪亮
屠其璞
机构
南京
师范大学地理
系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系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9710 5 6 )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开放课题 (K2 1)共同资助
文摘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 ,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 (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地区平均Q值 ,春季为 32 3KJ·cm- 2 ,夏季为 378.7KJ·cm- 2 ,秋季为 2 2 5KJ·cm- 2 ,冬季为 16 6KJ·cm2 。在研究区域较小时 ,太阳辐射随高度、纬度的变化不明显 ,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坡度和坡向对Q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影响的大小随着一年内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环青海湖地区而言 ,冬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夏季 ,区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冬季达 170KJ·cm- 2 ,而夏季仅为 19KJ·cm- 2 。环青海湖地区Q分布特征是 ,湖南山地小于平均值 ,湖北山地大于平均值 ,而湖边平坦草地等于平均值。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DEM
环青海地区
太阳辐射
空间分布
坡度
地理位置
高度
Keywords
DEM
Region around Qinghai Lake
Solar radi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42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农业旱灾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
27
2
作者
刘引鸽
缪启龙
机构
陕西宝鸡文理
学院
地理科学与
环境
工程
系
南京
气象
学院
资源
环境
系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4-56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50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D06)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4JS39)资助
文摘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常常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利用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951~2000年的50年农业旱灾面积统计资料,分析了农业旱灾的时空强度变化。表明西北地区农业旱灾有增加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增加最明显。利用西北地区均匀分布的40个站点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变换的Z指数法,探讨了干旱强度和地表径流量的时间变化与西北地区农业旱害的关系。表明降水量的减少及河川径流枯期与农业旱灾面积负相关关系密切。应用波谱分析与逐步自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西北地区干旱指数的拟合回归预测模型,农业旱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预测模型,并对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表明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21世纪前十年有所减缓。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根据预测结果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灾措施,减少西北地区农业灾害损失。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预测研究
中国
增加
西北五省区
人民生活
趋势
农业旱灾
干旱灾害
旱害
Keywords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trend analysis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降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卫旭东
刘引鸽
缪启龙
机构
宝鸡文理
学院
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
气象
学院
资源
环境
系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3 50 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D06)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2Js038)
文摘
利用陕西省20个测站1951—2000年(4—9月)的降水资料,用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省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对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9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预测表明21世纪前10a陕西省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同时分析了降水变化对河川径流、沙漠化及水土流失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陕西
降水量
影响分析
河川径流
沙漠化
水土流失
Keywords
precipi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change tendency
influence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引鸽
李团胜
缪启龙
机构
宝鸡文理
学院
地理科学与
环境
工程
系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
系
南京
气象
学院
资源
环境
系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8-9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50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D06)
+1 种基金
陕西省灾害模拟重点实验室项目(02Js038)
陕西省重点学科项目(ZK2306)
文摘
根据1951—2000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降水资料,1951—1994年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和粮食减产资料,建立了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因旱粮食减产指标体系,分析了西北干旱灾害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和农业旱灾呈增加趋势,以20世纪70、90年代最严重,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其空间变化以西北东部干旱灾害严重。采用谐波和功率谱方法分析西北干旱周期,建立了拟合预测回归模型,并对西北干旱灾害进行影响预测,表明21世纪前十年西北干旱灾害有减缓趋势。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干旱
指标体系
影响分析
趋势预测
Keywords
drought
index system
influence analysis
trend predic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青海湖地区可能太阳直接辐射的计算
邓自旺
倪绍祥
周晓兰
张洪亮
屠其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北地区农业旱灾与预测研究
刘引鸽
缪启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省降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卫旭东
刘引鸽
缪启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
刘引鸽
李团胜
缪启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