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零通量面法计算农田蒸散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海 周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83,共8页
从能量观点出发,测定土壤水中水分通量为零的界面,可以根据其位置变化来估算农田蒸发,以确定田间需水量。本文依据1988年4—6月,在陕西泾阳农业试验站对拔节—成熟期小麦地的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土壤吸力的时空分布和零通量面位置的变化... 从能量观点出发,测定土壤水中水分通量为零的界面,可以根据其位置变化来估算农田蒸发,以确定田间需水量。本文依据1988年4—6月,在陕西泾阳农业试验站对拔节—成熟期小麦地的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土壤吸力的时空分布和零通量面位置的变化,运用零通量面法计算了当地冬小麦该时段各生育期的农田蒸散量并分析了在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零通量面法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流域暴雨预报的套网格模式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春光 陈久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本文利用B模式与大气物理研究所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进行异模式的单向嵌套试验,调试了三种方案:倾向订正方案、松弛法及辐射边条件方案。几次试验表明,倾向订正方案下的套网格积分最稳定。用套网格计算了1986年梅雨期中几次暴雨过程,预... 本文利用B模式与大气物理研究所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进行异模式的单向嵌套试验,调试了三种方案:倾向订正方案、松弛法及辐射边条件方案。几次试验表明,倾向订正方案下的套网格积分最稳定。用套网格计算了1986年梅雨期中几次暴雨过程,预报结果比固定边界的细网格模式有明显改进,暴雨中心值可提高20%以上,降水分布更加接近实际。嵌套技术使细网格模式的积分稳定性加强,减少对平滑的依赖,并且延长降水预报时效。文章还分析了边界条件对暴雨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预测 套网格模式 江淮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水平输送的周期振荡事实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万隆 刘玉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高原大气通过高原四周“界壁”的热量水平输送(简称高原大气热量水平输送)的周期振荡,发现它有两个主要振荡周期,即准两周(13.3天)和准一周(6.7天)。本文对高原大气热量水平输... 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高原大气通过高原四周“界壁”的热量水平输送(简称高原大气热量水平输送)的周期振荡,发现它有两个主要振荡周期,即准两周(13.3天)和准一周(6.7天)。本文对高原大气热量水平输送的准两周振荡提出某些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 热量 输送 周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梅雨气侯区水汽来源及输送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景芳 吕君宁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11-218,共8页
对1979-1983年梅雨期间低空水汽场进行具体分析。揭示了分布不同的梅雨雨带水汽通道各具鲜明特征,展示了梅雨期间低空偏南气流水汽输送量以短周期脉冲形式增强,使梅雨气候区不断获得水汽净流入。所得结论,可供实际天气分析工作参考。
关键词 梅雨 气候区 水气 长江 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