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建筑生态设计方法之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文野 王小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建筑师们在从事风景建筑及环境的创作过程中 ,常常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困惑 ,即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对此 ,许多建筑师都试图从空间关系、心理体验和行为等方面探索其本质性的联系 .本文则将人放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 ,以生... 建筑师们在从事风景建筑及环境的创作过程中 ,常常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困惑 ,即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对此 ,许多建筑师都试图从空间关系、心理体验和行为等方面探索其本质性的联系 .本文则将人放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 ,以生态原理作为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原则 ,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保护性设计 开放性设计 风景建筑 环境创作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试验研究体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永生 梁书亭 +3 位作者 陈德文 戴国亮 许巍 许清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13,共9页
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是指为适应现代住宅的大空间、灵活隔断的要求,住宅部分采用外为梁柱框架内为无柱帽的板柱结构,当有公建部分的多功能要求时,底部可采用梁柱框架结构的体系。对本体系探讨了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 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是指为适应现代住宅的大空间、灵活隔断的要求,住宅部分采用外为梁柱框架内为无柱帽的板柱结构,当有公建部分的多功能要求时,底部可采用梁柱框架结构的体系。对本体系探讨了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列试验和工程试点。在此仅对系列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包括2个12层及1个9层模型振动台试验、4个有填充墙框架的抗震试验、10个设有抗冲切元件并受不平衡弯矩作用的大型板柱节点试验以及对试点工程的现场实测。试验表明,该体系建筑功能好,实为梁柱-板柱-剪力墙体系,可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抗震性能优良;板柱节点的设计可采用空间拉杆拱模型;板柱节点设置锚栓抗冲切元件时,锚栓均参与工作,可实现破坏面的外延,使板厚由受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板柱 组合结构 振动台试验 板柱节点 抗冲切元件 锚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加固木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杨会峰 刘伟庆 +1 位作者 邵劲松 周钟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1-597,共7页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避免或延缓木梁的受拉脆性破坏,降低木材缺陷对其受弯性能的影响,充分利用木材的抗压强度并显著提高构件的刚度和延性性能;当配筋率为0.37%~1.13%时,FRP加固木梁比未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7.7%~77.3%.基于极限应变分析方法,提出了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国外试验结果初步验证后发现,该计算公式简便且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加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滋军 刘伟庆 +2 位作者 汪杰 蒋永生 徐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64,共6页
对一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1/6 比例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从弹性、开裂、屈服直至破坏等各阶段的地震反应, 揭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异形柱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建筑减振体系次结构的抗侧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涂永明 张继文 +2 位作者 吕志涛 陈杰 钱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9-1104,共6页
对悬挂建筑减振体系次结构的抗侧性能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悬挂次结构转动刚度的增加,其弹性抗侧刚度将不断增加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因此只需在构造上使得次结构的抗转动刚度与侧移刚度之比的表征系数γ〉10,则可得到次结... 对悬挂建筑减振体系次结构的抗侧性能进行了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悬挂次结构转动刚度的增加,其弹性抗侧刚度将不断增加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因此只需在构造上使得次结构的抗转动刚度与侧移刚度之比的表征系数γ〉10,则可得到次结构固结于悬挂端的效果;随着悬挂次结构质量的增加,次结构的抗侧刚度增加,因此次结构中的悬挂楼层数不应过少,以5-10层为宜;为使主、次结构的动力响应都达到优化要求,应合理选择地震波在结构中的衰减系数ζ,一般可以取0.5-1.0;悬挂建筑结构在地震动激励下不易发生共振;次结构摆动位移响应对等效悬挂长度的变化不敏感,但对激振频率的变化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建筑减振体系 次结构 抗侧刚度 摆动位移 等效悬挂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填充墙的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峰 戴国亮 +2 位作者 蒋永生 陈德文 梁书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0-465,共6页
对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个 9层 1∶1 5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 ,试验模型中设置了填充墙 .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体系能够承受 7度烈度区的作用 ;填充墙的存在使得该体系的竖向刚度分布较为均匀 ,其变... 对新型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一个 9层 1∶1 5缩尺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 ,试验模型中设置了填充墙 .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体系能够承受 7度烈度区的作用 ;填充墙的存在使得该体系的竖向刚度分布较为均匀 ,其变形和破坏形态有从框架型向剪力墙型转化的趋势 ;在底部 ,1阶振型占主导地位 .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板柱组合结构 试验研究 振动台 缩尺模型试验 填充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滋军 刘伟庆 +2 位作者 蒋永生 汪杰 徐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5,共4页
对一 1/ 6比例 12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 ,探讨结构的地震反应和破坏形态。采用杆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 ,经比较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探讨了肢长肢厚比对该... 对一 1/ 6比例 12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 ,探讨结构的地震反应和破坏形态。采用杆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 ,经比较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探讨了肢长肢厚比对该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异形柱 设计方法 框架 地震反应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巍 梁书亭 +1 位作者 蒋永生 陈德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由上部大开间板柱结构和底部框架结构构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结构形式。通过两个12层1∶15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探讨其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破坏情况。试验表明,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介于框架结构和板柱... 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由上部大开间板柱结构和底部框架结构构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结构形式。通过两个12层1∶15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探讨其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破坏情况。试验表明,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介于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之间。总层数在12层以下时,不设剪力墙的该体系在7度区基本上满足规范要求,合理设置剪力墙后可用于8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板柱 组合结构 抗震 振动台试验 地震反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石梅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超凡 殷红艳 赵永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在石梅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中 ,应用现场地质调查、浅层高分辨地震探测和地质构造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发现了饱水砂层、淤泥层与活动断袭等三类不利的场地条件 ,做出了场地区划 ,提出了进行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的具体建议。结... 在石梅湾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中 ,应用现场地质调查、浅层高分辨地震探测和地质构造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发现了饱水砂层、淤泥层与活动断袭等三类不利的场地条件 ,做出了场地区划 ,提出了进行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的具体建议。结果表明这种综合研究方法在较大区域的工程地质调查中比传统方法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型 工程场地 高分辨率反射地震 海南 饱水砂层 淤泥层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桥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及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凯 付修兵 李爱群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进行了某大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试验,分析了徐变、徐变度及徐变系数随龄期的变化关系,并采用指数衰减统计模型、非等间距GM(1,1)模型和DGM(2,1)模型对后期徐变变形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可作为徐变控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徐变试验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形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飞 程文瀼 +3 位作者 陆和燕 黄东升 汪杰 魏大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5期60-62,共3页
分析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及耗能方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破坏方式比较合理,抗震能力较好的结论。
关键词 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永明 张继文 +1 位作者 钱洋 陈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3-568,共6页
进行了7根配置芳纶纤维(AFRP)筋或钢绞线的有粘结简支梁受弯承载能力试验,分析了构件的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能力,考察了平截面假定及AFRP筋灌浆效果.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有粘结AFRP筋梁的受载全过程可分为从加载到混凝土开裂,再到非... 进行了7根配置芳纶纤维(AFRP)筋或钢绞线的有粘结简支梁受弯承载能力试验,分析了构件的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能力,考察了平截面假定及AFRP筋灌浆效果.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有粘结AFRP筋梁的受载全过程可分为从加载到混凝土开裂,再到非预应力筋屈服,最终达到极限承载力这3个阶段;AFRP筋梁在破坏前的截面转角和变形很大,有明显预兆;AFRP筋梁在开裂前的力学性能与传统混凝土梁没有差别,但其第一类破坏形式(适筋破坏)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与传统混凝土梁不同.根据截面受力平衡条件和平截面假定推导了该破坏形式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P筋 受弯承载能力 平截面假定 灌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夜间景观中的照明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洁 纪建奎 《林业科技情报》 2006年第4期58-59,共2页
夜景照明是现代都市的特征。开发城市夜景照明可以美化人们生活、熏陶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可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街道、城市广场、建筑等一系列的照明共同构筑成整... 夜景照明是现代都市的特征。开发城市夜景照明可以美化人们生活、熏陶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可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街道、城市广场、建筑等一系列的照明共同构筑成整个城市的夜景。在进行城市夜景灯光建设中,要合理地处理好每个要素、要素与其周边环境和整个城市夜景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使其真正协调统一,全面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并营造出富有魅力的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照明 夜景照明 街道照明 广场照明 建筑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2 位作者 何育智 赵志峰 谈小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9-853,共5页
边坡工程监测信息种类繁多、数据庞大,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很难有效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平台SQL、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思想,将数... 边坡工程监测信息种类繁多、数据庞大,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很难有效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平台SQL、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思想,将数据库管理、分析预测和图形可视化三者无缝集成,开发了监测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及预测系统,满足了监测数据的信息化、可视化预测预报的需要。该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直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边坡工程 可视化 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级数法在边坡稳定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5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1 位作者 何育智 赵延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95-1899,共5页
边坡的稳定性受地质、工程等众多因素影响,且其变形破坏机理复杂,危害巨大,因而边坡稳定问题分析研究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引入突变理论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突变数学和模糊数学结合引出的突变级数法,提出边坡稳定... 边坡的稳定性受地质、工程等众多因素影响,且其变形破坏机理复杂,危害巨大,因而边坡稳定问题分析研究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引入突变理论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突变数学和模糊数学结合引出的突变级数法,提出边坡稳定性评判指标——突变级数,从而建立了新的稳定性评判模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边坡稳定性评判法,综合考虑了边坡各种要素对其稳定性的不同影响程度,真实地描绘了边坡系统的稳定状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准确,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综合评判 突变理论 模糊数学 突变级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被引量:19
16
作者 彭飞 程文瀼 +3 位作者 陆和燕 黄东升 汪杰 魏大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了正确定义短肢剪力墙,用肢强系数ζ和整体性系数α来反映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性.通过弹性有限元方法对联肢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下顶点水平位移的分析研究,发现了联肢剪力墙的顶点水平位移随肢强系数ζ的变化规律.当ζ<k[ζ]时,水平... 为了正确定义短肢剪力墙,用肢强系数ζ和整体性系数α来反映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性.通过弹性有限元方法对联肢剪力墙在水平力作用下顶点水平位移的分析研究,发现了联肢剪力墙的顶点水平位移随肢强系数ζ的变化规律.当ζ<k[ζ]时,水平位移曲线比较平缓,[ζ]为区分剪力墙和框架的肢强系数限值,k为与楼层数有关的系数.由此,把联肢剪力墙分为2段,满足ζ<k[ζ]的为长肢联肢墙,ζ≥k[ζ]的为短肢联肢墙.同时还指出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 J3—2002)给出的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只考虑墙肢截面高度,不考虑洞口大小,因此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 肢强系数ζ 整体性系数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RBFNN模型及其在岩土工程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1 位作者 何育智 赵延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岩土工程受力变形演化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其演化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很难用简单的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但可用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岩土工程应力、位移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实时预测。网络径向基层的单元数通过均值聚类... 岩土工程受力变形演化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其演化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很难用简单的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但可用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岩土工程应力、位移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实时预测。网络径向基层的单元数通过均值聚类法确定后,所有其它参数:中心位置、形状参数、网络权值,均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全局空间优化确定。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精度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径向基神经网络 岩土工程 非线性时间序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螺旋钻孔嵌岩桩施工工艺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式仁 陈德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1-745,共5页
阐述了长螺旋钻孔方法及“钻孔压浆成桩法”工艺 ,介绍了一种新型钻头———锥螺旋凿岩钻头 ,从而解决了长螺旋钻孔成桩不能嵌岩的难题 ,并为嵌岩桩基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高效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 长螺旋钻孔 嵌岩桩 施工工艺 锥螺旋凿岩钻头 钻孔压浆成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材料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子洁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7-58,共2页
 通过静载荷试验中出现的桩身材料破坏形态分析,以混凝土材料在复合应力状态下桩压强度有所提高为出发点,提出关于桩基设计时桩身材料强度取值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静载荷试验 单桩竖向承载力 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材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