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足三里对特警训练后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昱欣 高润 +1 位作者 周波 赵玉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特定负荷下特警学员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招募筛选出131名特警学员,随机分5组:Sham针高心理预期组(n=26)、Sham针低心理预期组(n=26)、针刺高心理预期组(n=26)、针刺低心理预期组(n=26)和空白对照组(n=27)。借助...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特定负荷下特警学员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招募筛选出131名特警学员,随机分5组:Sham针高心理预期组(n=26)、Sham针低心理预期组(n=26)、针刺高心理预期组(n=26)、针刺低心理预期组(n=26)和空白对照组(n=27)。借助瑞典Monark839E功率车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增加梯度15 W/min,直到力竭。测试运动及恢复过程中的心率(heart rate,HR)、氧耗量(oxygen volume,VO_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主观感觉疲劳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RPE)、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运动结束后6 min内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针刺医生对其进行Sham针刺或针刺,留针20 min。针刺穴位足三里,Sham针刺激位置是离开足三里1~2 cm的非经非穴位点。对照组自然休息恢复。按照针刺真假和心理预期高低两个因素进行ABC 3种对照,分别为:4个实验组vs.空白对照组、2个真针刺组vs.2个假针刺组、2个低心理预期组vs2个高心理预期组。比较3种对照中的两大组间产生的疲劳恢复效果相关指标水平的不同。结果:除DBP外,HR、RPE、RR、VO_2在3组对照中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促进特警训练后疲劳恢复过程,结合高心理预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疲劳 恢复 针刺 特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武术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武术家口述史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维方 赵光圣 +2 位作者 郭玉成 郭发明 李守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61,共7页
文化的产生、发展是以满足所处时代社会价值需求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之时,中国社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价值体系瓦解、道德滑坡、心理失衡和社会无序等不和谐音符。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产物,... 文化的产生、发展是以满足所处时代社会价值需求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之时,中国社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价值体系瓦解、道德滑坡、心理失衡和社会无序等不和谐音符。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产物,有着极强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价值成为对传统武术发展问题研究的一个主题。通过口述历史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武术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武术当代社会价值主要有文化、教育、经济和政治与外交价值;实现这一价值的路径是回归传统武术的主流文化地位、依据社会价值需求做好传统武术发展的顶层设计、提高传播主体的职业素养、构建标准化的传统武术传播内容体系和根据价值特征优化传播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社会价值 传播方略 武术家 口述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冲区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社区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志建 王竹影 +4 位作者 王厚雷 李国一 张帆 刘路 马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2-540,共9页
分析不同缓冲区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社区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方法:根据社会生态理论,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试仪测量老年人体力活动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轨迹,使用“GIS”提取不同... 分析不同缓冲区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社区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方法:根据社会生态理论,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试仪测量老年人体力活动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轨迹,使用“GIS”提取不同缓冲区(500 m、1000 m)内诸多建成环境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00 m缓冲区内土地混合利用度(β=2.59)对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成正向影响,居住密度(β=-316.14)、人均道路长度(β=132.34)、交通站点数(β=13.31)和至交通站点距离(β=0.31)均与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时间有关;1000 m缓冲区内土地混合利用度(β=2.57)与老年人户外MVPA成正相关,居住密度(β=-406.92)、人均道路长度(β=88.21)、至交通站点距离(β=0.19)和至商业场所距离(β=0.06)都影响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发现客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时间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无论缓冲区大小,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土地混合利用度存在正相关关系。500 m缓冲区内,男性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与至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成正相关关系,女性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与人均道路长度、交通站点数、至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成正相关关系。1000 m缓冲区内,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时间与人均道路长度、至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至商业场所距离存在相关关系;居住密度与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并且无关缓冲区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体力活动 缓冲区 老年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抗阻振动热身诱导PAP对随后爆发性冲刺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帆 王竹影 +1 位作者 吴志建 宋彦李青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抗阻热身结合振动刺激(WBV)以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于随后爆发性冲刺表现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以20名大学男性田径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分别接受3种不同高强度热身模式,包括WBV... 目的:探讨高强度抗阻热身结合振动刺激(WBV)以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对于随后爆发性冲刺表现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以20名大学男性田径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分别接受3种不同高强度热身模式,包括WBV(振动训练30 s×5组、30 Hz、±1.8 mm)+PAP组(杠铃深蹲1次×5组×90%1 RM)、PAP组(杠铃深蹲1次×5组×90%1 RM)与CON控制组。不同高强度热身模式介入前后,受试者需完成前后测各1趟100 m测试,冲刺前后记录RPE。其中,WBV+PAP和PAP组,进行第1趟100 m冲刺测试,结束后休息4 min,随后分别接受3种不同高强度热身模式测试,随后立即检测运动自觉量值(RPE)并休息5 min,再进行第2趟100 m冲刺测试;CON组则是在第1趟100 m测试后,休息4 min,紧接进行第2趟100 m冲刺。实验过程中使用红外反射计时系统记录每10 m的累计与分段计时。结果:PAP组在10~20、80~90与90~100 m的分段表现明显快于CON组(P<0.05),WBV+PAP组在80~90与90~100 m的分段表现亦明显快于CON组(P<0.05);WBV+PAP组与PAP组在0~90与0~100 m的累计时间显著少于CON组(P<0.05);RPE值在第2趟100 m冲刺前与第2趟100 m冲刺后立即,PAP组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论:无论高强度抗阻热身结合振动刺激还是单独进行高强度抗阻热身,皆能有效提升随后短距离冲刺表现,但高强度抗阻热身可显著改善10~20 m冲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高强度抗阻训练 振动刺激 冲刺 热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年人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空规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志建 朱建勇 +3 位作者 王厚雷 刘路 张帆 王竹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72,420,共10页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空规律,并揭示不同类型MVPA的时空规律,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制定精准的体力活动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GPS活动轨迹和GT3+调查的第一手数据,采用时间地理...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空规律,并揭示不同类型MVPA的时空规律,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制定精准的体力活动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GPS活动轨迹和GT3+调查的第一手数据,采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户外时空规律。结果:工作日老年人户外MVPA高峰期主要集中3个区域,分别是(500 m,8∶00~10∶00)、(200 m,14∶00~15∶15)、(200 m,19∶00);休息日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弹性较大,空间更窄,并呈现部分碎片化热点。体育活动的MVPA基本符合随活动距离、活动时间增加而衰减的规律,活动时间集中在8∶00~11∶00、13∶00~17:00;而休闲MVPA空间较分散,其活动时间无明显规律。结论: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在空间规律上呈现出“近家型”规律,在时间规律上呈现出“三峰”规律,在时空规律上呈现出高密度区,同时也存在随活动距离衰减规律。建议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通过“由下而上”的视角规划城市设施;遵循老年人活动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健身休闲场所以及时间管理,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时空规律 GIS GPS G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和客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志建 王竹影 +3 位作者 朱建勇 王厚雷 张帆 胡凤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5,共9页
目的:以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为视角,探索主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三维加速度计测量体力活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建成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目的:以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为视角,探索主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三维加速度计测量体力活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建成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客观环境因素,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观建成环境中商业场所可达性(β=-7.42)、服务场所可达性(β=6.64)、交通量(β=2.87)与轻体力活动有关,商业场所可达性(β=-5.27)、服务场所可达性(β=4.11)、人文景观(β=2.11)、专用设施(β=-2.09)、街道连通性(β=-1.93)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关,商业场所可达性(β=-34165.63)、服务场所可达性(β=27800.90)、健身场所可达性(β=11619.95)与总体力活动有关;客观建成环境中交通站点数(β=-3.09)、街道连通性(β=1.64)、至健身场所距离(β=-0.04)与轻体力活动有关,土地混合利用率(β=3.6)、至健身场所距离(β=-0.02)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关,建筑密度(β=-110817.2)、土地混合利用率(β=10235.5)、街道连通性(β=4113.1)、至健身场所距离(β=-157.8)、人口密度(β=-0.6)与总体力活动有关。结论:主观建成环境和客观建成环境都与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存在积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建成环境 客观建成环境 户外体力活动 老年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视域下传统武术责任担当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维方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2-717,共6页
“中国梦”为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机会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一定的责任。结合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对“中国梦”视域下传统武术责任担当的困境及破解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存在问题、功能价值动员程度不足和武... “中国梦”为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机会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一定的责任。结合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现状,对“中国梦”视域下传统武术责任担当的困境及破解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存在问题、功能价值动员程度不足和武术精神实现路径与自觉实践不足是传统武术在实现“中国梦”中责任担当的主要困境;主要成因是对传统武术的属性定位狭隘、文化地位定位不合理、功能价值动员失衡和传播策略错位。提出传承内涵与创新实践路径并举、将传统武术落实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和行政引导与拳种自主规划相结合的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社会需求 武术文化 武术精神 健身价值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大型体育赛事低碳运行的内涵释义、逻辑动因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钢 陆东东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2,共8页
低碳运行是双碳目标驱动下大型体育赛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导向。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大型体育赛事低碳运行的基本内涵、逻辑动因及治理路径作了分析探讨和归纳思考。研究认为:低碳化是当前大型... 低碳运行是双碳目标驱动下大型体育赛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导向。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大型体育赛事低碳运行的基本内涵、逻辑动因及治理路径作了分析探讨和归纳思考。研究认为:低碳化是当前大型体育赛事重要的发展内涵和实践维度,其实质是赛事管理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效率问题,核心和目标在于通过赛事举办全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与低能源消耗,建立一种以低碳发展为方向、节能减排为方式、碳中和技术为方法的赛事可持续化模式。其基本表征可归纳为能源技术清洁化、场馆管理智慧化、交通体系绿色化和低碳测算标准化,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从政策、现实、理念和技术等4个维度探讨大型体育赛事低碳化运行的逻辑动因。建议着力于制度规范、技术研发、测算评价、低碳观赛等4个方面构建大型体育赛事低碳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低碳运行 低碳赛事 低碳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UHMWPE夹芯复合结构抗弹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楠 朱景伟 +1 位作者 夏冰寒 唐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5,共7页
设计并制备了含泡沫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夹层复合材料,采用弹道侵彻试验研究其防护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使用77式和92式警用手枪发射制式弹侵彻靶板。结果在子弹的侵彻下,铝面板发生延性拉伸变形破坏,铝背板发生整体大变形、径向撕... 设计并制备了含泡沫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夹层复合材料,采用弹道侵彻试验研究其防护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使用77式和92式警用手枪发射制式弹侵彻靶板。结果在子弹的侵彻下,铝面板发生延性拉伸变形破坏,铝背板发生整体大变形、径向撕裂以及花瓣状破坏,纤维以拉伸断裂破坏为主,同时纤维层间发生局部脱胶失效,泡沫铝则发生击溃碎裂;靶板组合方式对其防护性能影响明显,当靶板面密度一定时,“铝面板-纤维-泡沫铝-铝背板”(“T-B”)组合靶板的防护性能优于“铝面板-纤维-泡沫铝-纤维-铝背板”(“T-A”)组合靶板,前者对子弹侵彻动能吸收量较后者平均提高36.1%。“T-B-1”组合靶板(即子弹由纤维层入射)的防护性能又优于“T-B-2”组合靶板(即子弹由泡沫铝层入射)。当靶板组合方式一定时,纤维密度的增大有利于复合靶板防护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靶板 UHMWPE纤维 泡沫铝 破坏模式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芯MTC的低浓度血液葡萄糖光学传感器研究
10
作者 范洪强 张帅 万洪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8-455,共8页
为了实现超低样本体积、高灵敏度的血液葡萄糖浓度检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液芯微管腔(MTC)的壁厚和直径对回音壁模式(WGM)共振特性的影响。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备了MTC,通过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实现MTC和锥形光纤的高精度耦合以及WG... 为了实现超低样本体积、高灵敏度的血液葡萄糖浓度检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液芯微管腔(MTC)的壁厚和直径对回音壁模式(WGM)共振特性的影响。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备了MTC,通过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实现MTC和锥形光纤的高精度耦合以及WGM共振谱的激发,并对MTC进行表面功能化和过耦合方法以提高灵敏和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化的液芯MTC传感器取得的灵敏度约为0.911pm/(mmol·L^(-1)),线性度为0.988;该低浓度血液葡萄糖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很高。这一结果对运动员训练中血糖的实时、快速监测,保障运动安全性和持久性等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低浓度葡萄糖检测 表面功能化 微管腔 光学传感 回音壁模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运动员的成长——兼论体教融合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河 杜长亮 +1 位作者 刘东升 程传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6,F0003,共11页
通过整合行动者网络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生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以及体教融合的行动机制与背景要素。研究发现:学生运动员的成长是兼顾技能磨炼、知识传授、个性塑造、情感交流、智慧培养的过程,蕴含着一个吸纳了多个异质行动者... 通过整合行动者网络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生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以及体教融合的行动机制与背景要素。研究发现:学生运动员的成长是兼顾技能磨炼、知识传授、个性塑造、情感交流、智慧培养的过程,蕴含着一个吸纳了多个异质行动者的行动者网络;该网络中,宏观面的核心行动者是教育行政部门,微观面的核心行动者是教练员。虽然在“升学主义”框架下,以体育人的多元价值被应试教育的实用价值所遮蔽,甚至带来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但以学生运动员为利益聚合点,以“为孩子找一条出路”为共同目标,各异质行动通过多元参与、过程控制、利益共享机制,持续推进体教融合。鉴于学生运动员是体教融合这一复杂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各行动者需明晰体教融合所诉求的理想模式,考虑将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轮岗作为制度创新的关键对策,并鼓励发展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的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运动员 成长 体教融合 行动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