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链式理论”的园林专业本科教材体系建构--以南京林业大学主导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为实证对象 被引量:9
1
作者 邱冰 王浩 赵兵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9,共6页
将园林专业教材对人才培养产生作用的过程与链式反应相类比,发现前者存在3种类似于链式反应的现象。受此启发,提出了园林专业教材建设的"链式理论"设想。从教材的链式反应机理、教材体系建构路径与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设计了园... 将园林专业教材对人才培养产生作用的过程与链式反应相类比,发现前者存在3种类似于链式反应的现象。受此启发,提出了园林专业教材建设的"链式理论"设想。从教材的链式反应机理、教材体系建构路径与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设计了园林专业本科教材体系的建构方法。南京林业大学主导的园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实证分析结果从内容、效应与评价3个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链式理论 体系化 教材建设 南京林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园林文本的现代转译:园林建筑的本土探索(1945—1989年) 被引量:7
2
作者 邱冰 张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3,共5页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将传统园林建筑外部特征与传统园林文本的表层结构融入园林建筑设计。结论认为在技术层面上,转译手法对当下的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建筑 模式归纳 语言学分析 转译 传统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视学原理的旷地型风景资源周边环境高度控制模型——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实证分析对象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冰 张帆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80,88,共9页
旷地型风景资源在当代城市中属于稀缺性视觉资源,其固边环境的高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课题。利用透视学的原理分析了人眼观察不同距离景物时存在的两条规律,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剖析了现行的高度控制方法存在的某些问题;另一方面设... 旷地型风景资源在当代城市中属于稀缺性视觉资源,其固边环境的高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课题。利用透视学的原理分析了人眼观察不同距离景物时存在的两条规律,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剖析了现行的高度控制方法存在的某些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出了旷地型风景资源周边环境的高度控制模型。模型包括控制级别的分类、主要视点的选择、周边环境高度的算法、高度控制范围的算法四个部分。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实证对象,运用模型提出其周边环境的高度控制方案,并进行现状评价。实验过程及结果证明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地型风景资源 高度控制 建模 透视原理 周边环境 玄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苏州园林与家族关系再研究——以王鏊家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乐志 齐阳阳 《园林》 2019年第12期22-27,共6页
明代中后期是江南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已有研究指出,文徵明的文氏家族和由商入仕的徐氏家族的造园活动具有家族特征,说明造园主体的家族文化、身份认同对家族成员的造园活动有一致的影响。本文选取与文氏家族同时期的王氏家族,通过... 明代中后期是江南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已有研究指出,文徵明的文氏家族和由商入仕的徐氏家族的造园活动具有家族特征,说明造园主体的家族文化、身份认同对家族成员的造园活动有一致的影响。本文选取与文氏家族同时期的王氏家族,通过对其家族关系和造园活动及风格的梳理,发现家族园林具有明显脉络和延续性主题,但在身份突变的代际间,会在局部景点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短期内由身份变化引起的意识或观念突破,不足以在整体上改变园林风格。家族园林的相对一致以近似的祖居环境、际遇身份和个人追求为前提,并通过园主人格追求影响家族造园风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明代苏州 家族关系 王鏊家族 造园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帆 邱冰 万长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55,共7页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使用者满意度评价的调查,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法整理出与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关系密切的评价因子,设计了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开...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使用者满意度评价的调查,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手法整理出与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关系密切的评价因子,设计了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开放空间为研究样本,说明该方法的运用过程。实验过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回归方程表明:与其他7个评价因子相比,吸引力、整洁、美观、实用和安全5个评价因子与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满意度关系密切。在中观层面上梳理出了对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整体建设和优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信息。其他城市均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开放空间满意度影响因子的测定,分析结果可能因城市各自的特点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满意度 影响因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清晰地传递信息--园林表现技法的教学思考 被引量:11
6
作者 邱冰 张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将园林表现技法看作是一种绘画技法的教学方式使园林表现图偏离了其本质,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是该课程教与学的一个严重误区。结合园林规划设计流程对园林表现图的特性进行解析,界定了"表现"的定义,揭示了园林表现图的本质... 将园林表现技法看作是一种绘画技法的教学方式使园林表现图偏离了其本质,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是该课程教与学的一个严重误区。结合园林规划设计流程对园林表现图的特性进行解析,界定了"表现"的定义,揭示了园林表现图的本质是一种用于交流的技术语言,提出了绘制园林表现图的基本原则:有效、清晰地传递信息,并以其为核心重新设定园林表现技法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从根本上纠正教学方法,使园林表现技法与园林专业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表现技法 信息传递 教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种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路径 被引量:42
7
作者 邱冰 张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7,共6页
文章将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在原理置于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下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机制,认为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过程梳理... 文章将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在原理置于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下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机制,认为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过程梳理城市公共艺术实践的规律性内容,并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融合,从价值基点与技术策略方面提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要点,以此作为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操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集体记忆 影响机制 环境空间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空间实践: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的盲点--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帆 邱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通过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数百年来的自发性空间实践的实证研究,建立了运河沿岸人们自发性空间实践的解释模型,揭示了聚落空间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剖析了该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对其造成破坏的作用机理。结论表明,大运河遗产... 通过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数百年来的自发性空间实践的实证研究,建立了运河沿岸人们自发性空间实践的解释模型,揭示了聚落空间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剖析了该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对其造成破坏的作用机理。结论表明,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应从"技术理性"回归对沿岸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照,从居民自发性空间实践中寻求大运河沿岸空间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大运河 自发性空间 实证研究 清名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开放空间研究进展分析--以1996-2012年CNKI“篇名”含“开放(敞)空间”的文献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帆 邱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以1996-2012年CNKI"篇名"含"开放(敞)空间"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归纳出十几年来国内开放空间研究的6个主要方向的成果与进展。分析了国内开放空间研究文献的数量特征、研究取向的特征和知识层面的信息特征。指出了目... 以1996-2012年CNKI"篇名"含"开放(敞)空间"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归纳出十几年来国内开放空间研究的6个主要方向的成果与进展。分析了国内开放空间研究文献的数量特征、研究取向的特征和知识层面的信息特征。指出了目前的研究存在定义不够清晰、研究对象不够明确、缺乏实证研究等问题。最后,对未来国内开放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综述 特征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盛宴背后的文化危机——中国当代城市“千景一面”现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冰 张帆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5,共6页
通过对当前盛行的"文化打造"、"遗产克隆"和"城市移植"等3种城市景观图像制造模式的解读,认为当前城市"千景一面"的表层原因在于城市空间已经不再仅仅用于组织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是被制造为一... 通过对当前盛行的"文化打造"、"遗产克隆"和"城市移植"等3种城市景观图像制造模式的解读,认为当前城市"千景一面"的表层原因在于城市空间已经不再仅仅用于组织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是被制造为一种虚拟的图像空间,脱离了真正的日常实践和集体记忆。并进一步揭示了图像制造背后更深层的危机:文化取向的扭曲,即城市景观成为招商引资的工具、符号经济的商品和个人意志的体现。这一切的根源则是对经济与政治利益的过度追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千景一面 图像 文化危机 文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儿井对海绵城市雨水蓄集策略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哲 韩凝玉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40,共5页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忽视了水资源安全的建设,地下水超果严重、用水匮乏、地表雨水径流流失严重、内涝频发,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危机。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水患的重要举措,但其在缓解...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忽视了水资源安全的建设,地下水超果严重、用水匮乏、地表雨水径流流失严重、内涝频发,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危机。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水患的重要举措,但其在缓解水资源匮乏上却捉襟见肘。被誉为"地下运河"的坎儿井,为雨水资源的有效蓄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启示。通过士欠儿井这一个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水资源在地下被分散收集、统一运输、随时使用。其对水资源的蓄集、运输和使用所映射出的巧妙性、生态性与系统性智慧,对雨水蓄集后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生态观、系统观和安全观的借鉴价值。确定士欠儿井式的分散蓄集、一体化运输、统筹使用的雨水资源蓄输系统,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海绵体的"安全弹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发挥海绵体节水、蓄水、用水、排水的城市功能,以促进资源集约型城市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炎儿井 水安全:定向化集水 系统化蓄水 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量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瑛 刘思 郭苏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115-124,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化布局特征及绿化不达标原因,认为既有城市规范的绿化测算方法并不适宜用来评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殊地块。通过对绿地率及绿容率的比较研究,认为绿色容积率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绿化...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绿化布局特征及绿化不达标原因,认为既有城市规范的绿化测算方法并不适宜用来评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殊地块。通过对绿地率及绿容率的比较研究,认为绿色容积率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衡量历史文化街区绿化数量的测算方法,并通过对场地温湿度的研究进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 绿量测算 绿色容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